自嘲賞析
1. 魯迅<自嘲>賞析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其中「運交華蓋」是說生逢豺狼當道的黑暗社會,交了倒霉的壞運。「欲何求」、「未敢」都帶有反語的意味,是極大的憤激之詞,反襯出當時國民黨統治者的殘暴,形象地描畫和揭示了一個禁錮得像密封罐頭那樣的黑暗社會,概括了作者同當時國民黨的尖銳的矛盾沖突。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作者在「破帽"與「鬧市」, 「漏船」與「中流」這兩不相應且對立的事物中,巧妙地運用了一個「過」和一個「泛」,再一次形象地表現出作者臨危不懼、激流勇進的戰斗精神,襯托出革命戰士在險惡環境中是何等的英勇頑強、機智靈活。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是全詩的核心和精髓,集中地體現出作者無產階級的世界觀。這兩句詩,表達作者對人民的強烈的愛和對敵人的強烈的憎,表現了作者在敵人面前毫不妥協,為人民大眾鞠躬盡瘁的崇高品德。這句是全詩主題的集中體現,也是作者感情表達的最高潮。
「躲進個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其中「小摟」是作者居住的地方。「躲進」有暫時隱避下來的意思。 「躲"字,融合著巧與敢的雙重意味。前一句十分風趣地道出了作者當時戰斗環境的特點和善於斗爭的藝術,反映出作者自信、樂觀的心境和神情。後一句寫無所畏懼、韌戰到底的決心。
《自嘲》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32年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的首聯寫當時作者所處的險惡處境;頷聯寫他堅持斗爭的行動;頸聯寫他堅持斗爭的內在動力,即強烈的愛和憎;第四聯寫他戰斗到底的決心。
原文如下: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譯文如下:
交了不好的運氣我又能怎麼辦呢?想擺脫卻被碰得頭破血流。
破帽遮臉穿過熱鬧的集市,像用漏船載酒駛於水中一樣危險。
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俯下身子甘願為老百姓做孺子牛。
堅守自己的志向和立場永不改變,不管外面的環境發生怎樣的變化。
(1)自嘲賞析擴展閱讀: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魯迅在北京時,曾被北洋軍閥政府免職通緝,受到一些文人的攻擊和陷害。三十年代初期魯迅在上海,又遭受當時國民黨統治者的種種威脅和迫害。當時國民黨統治者一面禁止書報,封閉書店,頒布惡出版法,通緝著作家,一面將左翼作家逮捕、拘禁,秘密處以死刑。
作者魯迅的處境十分險惡。據《魯迅日記》記載,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郁達夫同王映霞於聚豐園宴請作者魯迅,魯迅結合7日前的談話有感而作,當時同席的還有柳亞子夫婦。
2. 魯迅《自嘲》賞析
這首詩,「抄橫眉」兩句成襲為傳誦的名言,「橫眉」、「俯首」形象地寫出了革命戰士對待敵人和對待人民兩種絕然不同的態度。這兩句不僅意義深長而且形象鮮明。郭沫若同志在《魯迅詩稿序》里贊美這一聯道:「雖寥寥十四字,對方生與垂死之力量,愛憎分明;將團結與斗爭之精神,表現具足。此真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千夫指」的出處,本於《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這里的「千人」即「千夫」,是指群眾。但魯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里說:「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來日如何耳。」魯迅在這里給予新義,這個「千夫」不指群眾,指敵人,指各式各樣的敵人。這同《無題》「一枝清采采湘靈」里的「無奈終輸蕭艾密」一樣,「蕭艾密」指敵的眾多,跟「千夫」的指敵人的多一致。因此,冷對「千夫指」,不是冷對群眾所指責的獨夫,是冷對眾多敵人的指點,毛主席說「『千夫』在這里就是說敵人」,是極正確的。
3. 陸游 自嘲 賞析
自嘲 宋代:陸游
少讀詩書陋漢唐,莫年身世寄農桑。
騎驢兩腳欲到地,愛酒一樽常在旁。
老去形容雖變改,醉來意氣尚軒昂。
太行王屋何由動,堪笑愚公不自量。
譯文
少年時候讀詩書,連漢唐的武功也不放在眼裡,到老卻寄身農桑。
騎在驢身上兩腳快要到地,喜愛喝酒,酒杯常在身旁。
老去以後容貌雖然變改,醉了以後意氣仍然軒昂。
太行王屋兩座山究竟是怎麼被移動的?可笑我自己就像愚公一樣不自量。
拓展資料: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
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陸游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存世有九千三百餘首,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46歲入蜀以前,偏於文字形式;入蜀到64歲罷官東歸,是其詩歌創作的成熟期,也是詩風大變的時期。
由早年專以「藻繪」為工變為追求宏肆奔放的風格,充滿戰斗氣息及愛國激情;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後,詩風趨向質朴而沉實,表現出一種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