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名言
㈠ 遇事先自我反省的名言
1.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2.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類》
世上的許多事,都是難上加難。採取任何行動,經常考慮到失誤。每件事都認真反省,發現到處都有錯誤。
3. 只顧議論他人,也要看看自己。——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4.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不耐煩者,做不成一件事業。——清·金纓《格言聯璧·處世類》
5.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清·金纓《格言聯璧·處世類》
靜坐無事時,要常常反省自己的過錯。閑談時,不要說別人的壞話。
6. 丈夫立身須自省,知禍知福如形影。——唐·樊鑄《及第後讀書院詠物十首上禮部李侍郎》之十。
7. 事事難上難,舉足常虞失墜。件件想一想,渾身都是過差。——清·金纓《格言聯璧·持躬類》)
8. 出言須思省,則思為主而言為客,自然言少。——明·陳繼儒《安得長者言》。
9.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10.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㈡ 遇事冷靜不急躁的名言
【從容不迫】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 ;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從容自若】從容:不慌不忙,很鎮靜;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樣。不慌不忙,沉著鎮定。
【處之泰然】處:處理,對待;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若無其事的樣子。形容自理事情沉著鎮定。也指對待問題毫不在意。
【處之夷然】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同「處之泰然」。
【處之晏然】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亦指對某件事情毫不關心。同「處之泰然」。
【處之怡然】形容對待困難或緊急情況沉著鎮定的樣子。同「處之泰然」。
【方寸不亂】方寸:指心。心緒不亂。形容人遇到特殊緊急的情況時能夠從容鎮定。
【拱揖指揮】拱揖:拱手行禮。只須拱手行禮就可以指揮天下。形容從容不迫,鎮定自若地指揮。
【舉止自若】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形容臨事鎮定,舉動不失常態。
【面不改容】指臉色不改變。形容遇到危難時,鎮定自若。
【了無遽容】遽:恐慌。完全沒有恐慌的表情。形容從容鎮定。
【輕裘緩帶】輕暖的皮袍,寬松的衣帶。形容態度從容鎮定。
【輕裘緩轡】猶言輕裘緩帶。形容態度從容鎮定。
【如無其事】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若無其事】象沒有那回事一樣。形容遇事沉著鎮定或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神色不動】神色:神情。神情顯得沒有受到驚動而十分鎮定。
【神色不驚】神色:神情。神情顯得沒有受到驚動而十分鎮定。
【頭腦冷靜】指氣質上的冷靜或異常的鎮定,指在緊張情況下表現的冷靜或鎮定。
【泰然處之】泰然:安然,不以為意的樣子;處:處理,對待。形容毫不在意,沉著鎮定。
【泰然居之】泰然: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樣子。形容處理事情不慌不忙、沉著鎮定或對待事情毫不在意。
【泰然自若】自若:象平常一樣。不以為意,神情如常。形容在緊急情況下沉著鎮定,不慌不亂。
【行若無事】行:行動,辦事;若:好像。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行所無事】行:行動,辦事。指人在緊急關頭,態度鎮定,毫不慌亂。有時也指對壞人壞事聽之任之,滿不在乎。
【夷然自若】指神態鎮定,與平常一樣。
【言笑自若】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言笑自如】談笑如常,十分鎮定。
㈢ 遇事不急躁的名言警句
一個人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他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德國 保羅)
2. 決不要陷於驕傲。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在應該同意的場合固執起來;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拒絕別人的忠告和友誼的幫助;因為一驕傲,你們就會喪失客觀標准。(巴甫洛夫)
3. 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4.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
5. 九牛一毫莫自誇,驕傲自滿必翻車。歷覽古今多少事,成由謙遜敗由奢。(陳毅)
6. 如果我看得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頓)
7. 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葛洪)
8. 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譚嗣同)
9. 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老舍)
10. 一個驕傲的人,結果總是在驕傲里毀滅了自己。(莎士比亞)
11. 當我們是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近於偉大的時候。(泰戈爾)
12. 自負對任何藝術是一種毀滅。驕傲是可怕的不幸。(季米特洛夫)
13. 一切真正的和偉大的東西,都是純朴而謙遜的。 (別林斯基)
14. 懶於思索,不願意鑽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
因。這種貧乏通常用一個字來稱呼,這就是「愚蠢」。 (高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