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郭沫若賞析
1. 天狗 郭沫若 賞析在詩中,天狗是個怎樣的形象
這首詩寫於郭沫若新詩創作的爆發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熾烈的時刻.這首詩的風格是強悍、狂暴、緊張的.
一開始詩人便自稱「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則是個性獲得充分張揚所帶來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詩人在五四精神觀照下對個性解放的贊歌,也正因有了沖決一切束縛個性發展的勇氣後,個性才得以充分發揚,五四新人才具有無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廟底Energy底總量!」這樣的五四新人將會改變山河、大地、宇宙.「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詩句所釋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颶風、奔騰的激流,在那個時代產生了強烈的沖擊波.「我飛跑」則是令人振奮的吶喊,充分展示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痛苦歷程.總之,《天狗》是五四時期奏起的一曲驚心動魄的精神贊歌.是五四時期人們第一次從詩歌中聽到的勇猛咆哮的時代聲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邁氣概,正是五四時期要求破壞一切因襲傳統、毀滅舊世界的精神再現.
而《天狗》只是《女神》創作中詩人情感與藝術碰撞、融合、激濺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見,《女神》創作想像之豐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熱烈堪稱詩界一絕.它所具有的無與倫比的浪漫主義藝術色彩將是照徹詩歌藝術長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詩句就像喧囂著的熱浪,轟鳴著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的最強音.
2. 郭沫若詩兩首賞析
天上的街市》賞析:湛藍的夜空,街燈與明星交相輝映,說不清哪是街燈、哪是明星。詩的開頭,巧妙地以街燈和明星互喻,隨著迤邐遠去的燈火和繁星,把讀者引入「那縹渺的空中」,頓覺天上人間渾然一體。這樣,第二節就自然而然聯想到天上「定然有美麗的街市」。接著,進一步馳騁想像的翅膀,具體描繪天上街市的神奇景象,奇就奇在這里陳列的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然而究竟有哪些珍品和奇物呢?詩人沒有—一細說,恰好留給讀者去細細尋味。在一片繁華的「天街」上,詩人更關心的顯然是此間人們的生活狀況。因而詩的第三、四節,便借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提著燈籠在天街閑游,以印證他們生活的幸福自由。誰都知道,在原來的神話中,牛郎與織女扮演的是悲劇故事,他倆一在天河之東,一在天河之西,每年只有一次「鵲橋會」;而在本詩里,這一對情侶的面目已經煥然一新,他倆騎著牛兒過銀河、游天街,無拘無束地共度自由幸福的生活。這一改動推陳出新,體現了詩人大膽的想像和對幻美的追尋,反襯出他對丑惡現實的不滿和蔑棄。發人深思的是,天上的市街本是神異的幻境,詩人卻把自己的願望當作活生生的實景來描繪,而且寫得如此真切。容不得半點懷疑。詩中還反復運用肯定性詞語「定然」,更表現了詩人對理想世界的執著追求。這一切,洋溢著浪漫主義精神,充分顯示了郭沫若獨特的藝術個性。
《靜夜》賞析
詩中奇美的情景里,詩人自己也完全陶醉了:「月光淡淡」似雪像霜「籠罩著村外的松林」給人以夢幻的感覺。在這夢幻般仙境的上空是「白雲團團」「漏出了幾點疏星」給人以神奇的感覺。除了「漏」出的疏星裡面還有些什麼呢?真想掀開它的白色的似透非透的神秘的面紗看個究竟。怎麼看不見天河呢?只是看見「遠遠的海霧模糊」,有光,有雲,有星,有霧,這么神奇的地方,這么個迷幻的世界裡,恐怕會有統人在岸邊對著月亮流珠吧。這個極其神奇的想像,把讀者引入了奇異的世外仙境,又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通過描寫月夜松林的精緻,想像「鮫人在岸,對月流珠」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的濃濃的思念之情。
3. 天狗的詩歌賞析
這首詩的風格是強悍、狂暴、緊張的。
《天狗》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詩集《女神》中的詩歌,最初發表於1920年2月7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
天狗,本是民間傳說中的事物,古人常常將月蝕現象稱作「天狗吃月亮」。詩人在他的一篇小說《月蝕》中,就曾經寫到過他的家鄉四川鄉下在月蝕時擊鍾鳴鼓趕走天狗救出日月的風俗:
「小時候每逢遇著日月蝕,真好像遇著什麼災難的一樣。全村的寺院都要擊鍾鳴鼓,大人們也叫我們在家中打板壁作聲響。在冥冥之中有一條天狗,想把日月吃了,擊鍾鳴鼓便是想駭去那條天狗,把日月救出。這是我們四川鄉下的俗傳,也怕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傳說。小時讀的書上,據我所能記憶的說:《周禮》《地官》《鼓人》救日月則詔王鼓,春官太僕也贊王鼓以救日月,秋官庭氏更有救日之弓和救月之矢。《穀梁傳》上也說是天子救日陳五兵五鼓,諸侯三兵三鼓,大夫擊門,士擊柝。這可見救日月蝕的風俗自古已然。北歐人也有和這絕相類似的神話,他們說:天上有二狼,一名黑蹄(Hati),一名馬納瓜母(Managarm),黑蹄食日,馬納瓜母食月,民間作聲鼓噪,以望逐去二狼救出日月。」
特色
本詩充分體現出郭沫若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特色。
1. 比喻新穎生動。天狗本來只存在於民俗傳說中,而詩人卻將其拿來作為崇尚歌頌的偶像。詩中的天狗形象,成為舊的時代、舊的傳統、舊的世界的叛逆者的象徵,成為吐故納新、具有無限能量的個性解放與新的世界、新的社會、新的未來創造者的象徵。這一比喻手法的運用,既生動地表現出詩人張揚個性、追求解放的強烈願望,又在詩歌意象上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此外,詩人將「我」比作是「X光線的光」、「如電氣一樣地飛跑」等,也都體現著當時崇尚科學的時代特點。
2. 想像大膽奇特。天狗的形象在傳說中帶有很大模糊性,而在詩中則具化成為有著無限能量、充分得以解放了的個性「我」的形象。他一會兒把月來吞了、把日來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一會兒成為月的光、日的光、一切星球的光,一會兒又飛奔、狂叫、燃燒,而且在神經上飛跑、在脊髓上飛跑、在腦筋上飛跑,這都表現了詩人想像的大膽奇特。
3. 感情奔放激越。詩中全篇都以「我」的口吻來寫,詩人以天狗自喻,通過天狗氣吞宇宙的非凡之勢來抒發內心豪情。詩歌自始至終貫穿著強烈的感情,具有濃厚的主觀色彩。
4. 講究韻律和節奏感。這首詩在語言形式上也極有特點,詩人多採用簡短的句式,並將其與疊句、排比等手法結合起來,造成一種強烈的旋律、急促有力的節奏和摧枯拉朽般逼人的氣勢。此外,詩的語言自由而又大致押韻,可以看出詩人對韻律感的重視。
《天狗》一詩總共有四節,第一節以「吞」為關鍵詞,展示的是一條「天狗」吸納世界萬物的生命特性。你看這天狗,它把日也吞了,把月也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也吞了,甚至把全宇宙也吞了,在吞下這一切之後,它終於化為了自己,「我便是我了」。這「天狗」是誰?其實就是郭沫若本人,他在日本這塊土地上,飽餐世界優秀的思想文化的珍饈,把歌德來「吞」了,把尼采來「吞」了,把哥白尼、達爾文來「吞」了,把斯賓諾莎也「吞」了,他形成了一個思想豐富、主體意識濃烈的現代人。這「天狗」又不止是郭沫若一個人,他包括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所有尋求救國真理、追求現代知識與文化的中華兒女,他是梁啟超、王國維、魯迅、周作人、胡適、徐志摩、聞一多……中國現代的思想與文化,不就是由這一群「天狗」合力鑄就而成的嗎?
詩的第二節,吞下全宇宙的「天狗」,開始向世人展現它的能量。它在吞盡了宇宙星球之後,便放射出熠熠的光輝來,這既是宏觀上的光:「日的光」、「月的光」、「星球的光」;也是微觀上的光:「X光線的光」。總之,它代表了一切的光芒之所在,它是全宇宙能量的總和。如果說詩的第一節寫的是能量的儲存的話,第二節則意在寫活力的閃現;第一節著眼於動態的描繪,第二節就是靜態的寫真。儲存與閃現,動態與靜態,編織出一個具有寬廣的胸懷與無窮的創造潛能的巨人形象來。
第三節是這首詩最為精彩的部分。吸納了日月精華,積聚了全宇宙能量的「天狗」,此時主體意識蔥郁地突現出來,他需要洶涌,需要噴發,需要盡情展現自身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他於是彷彿電氣,彷彿大海,彷彿烈火,正在瘋狂地飛奔、吼叫與燃燒。在這里,詩人書寫了一個具有鮮明主體意識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個抒情主人公正是一隻經歷了涅槃之後的「鳳凰」,它用那種「不斷的毀滅,不斷的創造與不斷的努力」(郭沫若《立在地球上放號》)的非凡力量,向世界昭示了現代青年、現代文化人蓬勃的青春激情與旺盛的創造慾望,這激情與慾望如此濃烈,以致使抒情主體達到了非理性的程度。現代性的體驗和感覺已然擠滿了這個抒情主體的心空,使它全然忘卻了外在世界的客觀存在,只是感到自我的孑然獨立與異常強大,整個宇宙的顯示屏上惟有一個大寫的「我」映現出來。陷入非理性的天狗,便把這大寫的「我」作為了唯一的毀滅對象與超越目標,它對「我」剝皮,食肉,吸血,嚙肝,最後甚至在「我」的思維天地里盡情撒歡,釋放著不盡的活力與激情,顯現著個性充分伸展與張揚的自由精神。
在經歷了一陣狂亂的飛奔、吼叫與燃燒後,「天狗」再度還原回來,在平靜之中它驚異地呼叫著「我就是我呀!」這個神奇的天狗,盡管已經貯滿了無限的創造力,但並沒有找尋到適當的釋放場所,它將自我對象化,作為暫時的發泄目標,但並不能將個人才能盡情顯露;這「天狗」一樣的詩人郭沫若,還漂泊在異國他鄉,他無法及時回歸故土精忠報國,無法將自己的一身所學用於祖國的建設實際。作為詩歌寫作者的郭沫若與作為抒情主人公的天狗在這里合二為一了,他們都異常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正熱血噴涌,難以控制,隨時都可能「要爆了」。最後一節回應了詩的第一節,同時以「我的我要爆了」這一詩句作為收束,使全詩呈現出飽滿的張力,同時增添了豐富的意味。(張德明)
4. 為什麼說郭沫若的《天狗》是最能體現新文化運動精神的詩歌
《天狗》以雄強勇武一往無前的氣概,發出了徹底破壞、毀滅一切和重新創建一切的戰斗吶喊。顯然,只有具有了真正的個性意識和自由意志的五四新文化運動和新文學革命的先驅者,才會擁有如此徹底的推翻舊社會建立新社會的革命思想。
5. 郭沫若《天狗》代表什麼樣的現代精神
郭沫若的《天狗》賞析
--------------------------------------------------------------------------------
在狂飈突進,沖決一切封建藩籬,高揚個性解放思想大旗的五四時代,《天狗》可謂是最典型、最充分地反映出這個時代精神的獨具特色的典範作品。
這首詩以奇異的想像和超凡的象徵塑造了一個具有強烈的叛逆精神和狂放的個性追求的「天狗」形象。以恢宏的氣魄和極度的誇張,突現了「天狗」氣吞日月,雄視宇宙,頂天立地,光芒四射的雄奇造型,噴發出五四時代文學獨具的澎湃激情和破舊迎新的主題。
全詩四節,第一節極寫「天狗」宏大的氣魄。詩人藉助古代天狗吞食日月的故事,在奇特虛幻的境界中賓士的想像,並以如椽的巨筆描畫了「天狗」氣吞日月星辰,囊括自然萬物,以無限膨脹的「自我」,雄居宇宙中心的碩大形象。「把月來吞了」,「把日來吞了」,「把一切的星球來吞了」,「把全宇宙來吞了」,既顯示了「天狗」磅礴的氣勢,又透射其萬鈞之力,淋漓酣暢地表現了「天狗」橫掃舊宇宙的破壞精神。
第二節順應第一節的氣韻,寫「天狗」獲取無窮能量創造新宇宙新人生。正因為「天狗」有氣吞一切的氣概,於是,它從自然萬物中獲得了無比的能量,它吸收宇宙間一切的光源,融匯了「全宇宙的能底總量」,成為宇宙的主宰,大有掃盪一切,重建未來的氣度。詩人在《湘纍》中借屈原之口曾說過這么一段話:「我創造尊嚴的山嶽、宏偉的海洋,我創造日月星辰,我馳騁風雲雷雨,我萃之雖僅限於我一身,放之則可泛濫乎宇宙。」這完全可視為對五四時代那種大膽毀滅一切,創造一切的果敢、決斷精神的生動寫照。
正因為如此,第三節中,這匯聚了「全宇宙的能的總量」的「天狗」終於暴烈地行動起來,它「飛奔」、「狂叫」、「燃燒」,「如烈火一樣地燃燒」、「如大海一樣地狂叫」、「如電氣一樣地飛跑」,並且無情地「剝」、「食」、「吸」、「嚙」自己的肉體,毀滅自己舊的形骸,進而滲透入自己的精神細胞,在內在本質上更敏銳、更自覺地把握自我意識。最後,以「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收束全篇,將「天狗」終於舍棄一切,希冀在爆裂中求得自我新生的革新精神,以奇異的光彩描畫出來,從而使整首詩在主題意向上統一到郭沫若式的「涅磐」精神的基調中。
《天狗》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詩人把自我的情感熔鑄到「天狗」的形象中,直接以「天狗」自比,極寫自我力量的擴張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詩均以「天狗」自比,極寫自我力量的擴張和自我精神的解放。每行詩均以「我」為主語起筆,又多以帶有肯定語氣的判斷詞「是」強化比喻,直抒胸臆,以造成火山般噴發式的奔突,洶涌澎湃的激情。充分表現出五四時代自我意識的覺醒以及追求個性解放和自我新生的社會精神。
《天狗》在藝術上,具有想像新奇,氣勢磅礴,旋律激越,聲調高亢,語言峻峭等特點,這些特點又都統一在詩歌奇峭雄勁,富有力度的風格上。就詩的構思方式看,詩人借「天狗」來表現自我,以「天狗」吞食日月展開神奇的聯想,通過對「天狗」的氣魄和和力量的極度誇張,在象徵性的詩歌意象中,塑造了一個大膽反抗,勇敢叛逆的抒情主體——「我」(即「天狗」)的形象。「我」橫空出世,「我」雄居宇宙,「我」主宰一切,「我」與宇宙本體合而為一,「我」在自噬其身中獲得新生。詩人緊緊抓住「我」的「動」的精神,表現出掃盪一切,摧毀一切的神奇的自我力量,唱出對具有無窮潛能的自我力量的贊歌。這種雄渾的意象,高昂的格調,奇峭的筆法,唯有在想像極度豐富的浪漫主義大師郭沫若的筆下,才顯得那樣生動,傳神,富有感染力。詩體形式上,全詩通體以「我」字領句,從頭至尾,構成連珠式排比,層層推進,步步強化,有效地加強了語言氣勢,渲染了抒情氛圍。加之,詩句簡短,節奏急促,韻律鏗鏘,誦讀之時,狀如狂暴的急雨,奔騰的海潮,具有一種奪人心魄的雄壯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