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仁的名句
A. 關於仁的名言
1. 人而不仁,則道義息。——胡宏《鬍子知言·修身》
一個人如果沒有仁愛之心,那麼道義也就無從談起。他強調修德和遵循道義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
2. 仁為萬善本,貪是諸惡根。——清·史襄哉《中華諺海》
仁愛之心,是各種善事的本源;貪得無厭,是犯下各種罪惡的根由。
9. 人主仁心設焉;知,其役也;禮,其盡也。故王者先仁而後禮,天施然也。——《荀子·大略》
身為君王應當具有仁愛之心。智慧是仁愛之心所役使的東西。禮制是仁愛之心的體現。因此稱王於天下的人,先將就人的,然後才能將就禮節,天道就是這樣。
10. 仁貪不同心。——《韓非子·難四篇》。
仁愛的人和貪婪的人,心思是不一樣的。
B. 有關仁義的古人名言
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戰國·孟子《孟子·離婁章句下》
譯文:君子內心所懷的念頭是仁,是禮。仁愛的人愛別人,禮讓 的人尊敬別人。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會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會尊敬他。
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春秋·老子《道德經》
譯文: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聰明智巧的現象出現了,偽詐才盛行一時;家庭出現了糾紛,才能顯示出孝與慈;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
3、君子抱仁義,不懼天地傾。 ——唐代·王建《贈王侍御》
譯文:有德行的人懷抱仁義,就不懼天地傾覆。
4、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西漢·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
譯文:可是陳涉一個人首倡起義,秦王朝的七代宗廟就被毀壞,連秦王子嬰也死在別人手中,被天下的人所譏笑,這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不施行仁政,而攻取天下和後來防守天下的形勢是不同的啊。
5、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唐代·韓愈《原道》
譯文:博愛叫做「仁」,恰當地去實現「仁」就是「義」,沿著「仁義」之路前進便為「道」,使自己具備完美的修養,而不去依靠外界的力量就是「德」。仁和義是意義確定的名詞,道和德是意義不確定的名詞,所以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而德有吉德和凶德。
C. 關於仁的名言警句
1、天下之為君者眾,而仁者寡。——墨子
2、友誼真是一樣最神聖的東西,不光是值得特別推崇,而是值得永遠贊揚。它是慷慨和榮譽的最賢慧的母親,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貪婪的崐死敵;它時時刻刻都准備舍已為人,而且完全出於自願,不用他人懇求。——薄伽丘
3、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親也。——孔子
4、忍乃胸中博閎之器具,為仁者事也,惟寬恕二字能行之。——吳亮
5、滿江紅竹里行廚,來問訊、諸侯賓老。春滿座、彈絲未遍,揮毫先了。雲避仁風收雨腳,日隨和氣熏林表。向尊前、來訪白髯翁,衰何早。志手裡,功名兆。光萬丈,文章耀。洗冰壺胸次,月秋霜曉。應念一堂塵網暗,放將百和香雲繞。算賞心、清話古來多,如今少。——范成大
6、女人要是喜歡你,即使你是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她還是喜歡你。如果她不喜歡你,你是善長仁翁也毫無意義。——張小嫻
7、昔日成功,今日成仁,此其時矣,彈盡各自裁。——齊學啟
8、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孔子
9、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孔子
10、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11、故純朴不殘,孰為犠尊!白玉不毀,孰為珪璋!道德不廢,安取仁義!性情不離,安用禮樂!五色不亂,孰為文采!五聲不亂,孰應六律!——莊子
12、梅子生仁燕護雛,遶檐新葉綠扶疏。朝來酒興不可耐,買得釣船雙鱖魚。——陸游
13、故跖之徒問於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莊子
14、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斷發文身。伯夷叔齊,古之遺賢。讓國不用,餓殂首山。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聖賢。齊桓之霸,賴得仲父。後任豎刁,蟲流出戶。晏子平仲,積德兼仁。與世沈德,未必思命。仲尼之世,主國為君。隨制飲酒,揚波使官。——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