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野草題詞賞析

野草題詞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1-26 19:52:03

『壹』 《野草》批註和賞析

野草》是魯迅的散文詩集。1927年北京北新書局初版。收入1924~1926年所作篇散文詩,書前有題辭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徵表達了20年代中期作者內心世界的苦悶和對現實社會的抗爭。《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中》《一覺》等篇表達了對現實的失望與憤懣;《影的告別》《死火》《墓碣文》等篇描繪了對自我深刻解剖之後的迷茫心境;《希望》《死後》等篇寫出了對未來的疑懼,深刻地表現出作者的人生哲學。語言俏奇瑰麗,意象玄妙奇美。(選自《辭海》)

本書所收散文詩23篇〔包括一首打油詩和一出詩劇〕,最初都曾陸續發表於1924年12月至1926年1月的《語絲》周刊上,《題辭》最初也曾發表於1927年7月2日出版的《語絲》第138期,發表時署名均為魯迅。

本書於於年1927年4月由作者親自編定,同年7月由上海北新書局初版印行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此後印行的版本,除個別字和標點有所不同外,各篇文字大都和初版相同。《題辭》在本書最初的幾次印刷都曾印入;後來被國民黨政府書報檢查機關抽去〔魯迅在1935年11月23日致邱遇信和1936年2月19日致夏傳經信中,均提及此事〕,至1941年上海魯迅全集出版社出版《魯迅三十年集》時才重新收入。《野草》的封面畫系孫福熙所作,初版封面題字署「魯迅先生」,後按魯迅意思改為「魯迅著」,魯迅在1927年12月9日夜致章廷謙信中曾提及此事。

魯迅寫作《野草》時,適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自選集〉自序》〔《南腔北調集》〕中所說:「後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驗了一回同一戰陣中的夥伴還是會這么變化」,在這種情況下,「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誇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後印成一本,謂之《野草》。」編成本書的時候,如《題辭》篇末所記,正在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清黨的稍後。

關於本書各篇作品,作者在1931年曾為本書的英譯本寫過一篇短序,作了一些說明,收在《二心集》中。在1934年10月9日致蕭軍信中,魯迅談到《野草》時說:「我的那本《野草》,技術不算壞,但心情太頹唐了,因為那是我碰了許多釘子之後寫出來的。」。在《華蓋集續編•海上通信》中說:「至於《野草》,此後做不做很難說,大約是不見得再做了,省得人來謬托知己,舐皮論骨,什麼是『入於心』的。」

『貳』 魯迅《野草》賞析

《野草》區別於魯迅其它作品的一個最大的特徵,是它隱藏的深邃的哲理性與傳達的象徵性。不滿足於當時一般閑話或抒情性美文來傳情達意,而將從現實和人生經驗中體悟的生命哲學賦予一種美的形式,創造一種特異的「獨語」式的抒情散文詩。《野草》承載的生命哲學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1、韌性戰斗的哲學,主要是指對於舊的社會制度與黑暗勢力,對人和人性摧殘壓迫所採取的生命選擇和心理姿態。基於對改革中國社會艱難的深刻了解,對於五四以後青年抗爭黑暗勢力過分樂觀和急躁的觀察,魯迅以一個啟蒙者獨有的清醒,提出堅持長期作戰的韌性哲學。他說他佩服天津青皮的「無賴精神」。

《這樣的戰士》、《淡淡的血痕中》,或是「有感於文人學士們幫助軍閥而作」,或是憤慨於「段祺瑞政府槍擊徒手民眾」的聲音,也都能在具體現實斗爭事件的關注與介入中,進行詩性的想像與升華,抒發和贊美了一種永無休止、永遠舉起投槍的生命哲學。

2、反抗絕望的哲學,是魯迅轉向自己內心世界進行激烈搏鬥的產生的精神產物。所謂「反抗絕望」並不是一個封閉世界的孤獨者自我精神的煎熬與咀嚼,而是堅持叛逆抗爭中感受寂寞孤獨時靈魂的自我抗戰與反思。它的產生與內涵,都與現實生存處境有深刻的聯系。

(2)野草題詞賞析擴展閱讀

作者魯迅生活在北洋軍閥統治下的北京,處於極度苦悶中的魯迅當時心境很頹唐,但對理想的追求仍未幻滅,這部詩集真實地記述了作者在新文化統一戰線分化以後,繼續戰斗,卻又感到孤獨、寂寞,在彷徨中探索前進的思想感情。

詩集內容形式多樣、想像豐富、構思奇特、語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樂性,成功地運用了象徵手法,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詩集以獨語式的抒情散文形式,詩性的想像與升華,深化了中國散文詩的藝術和思想意境。

『叄』 魯迅的《野草》 賞析

賞析:

《野草》是魯迅先生唯一的一本散文詩集,《野草.題辭》是《野草》這本散文詩集的序。《野草》這本散文詩集寫了近三年,《題辭》是最後一篇。既是序言,又是總結。

《野草.題辭》寫於1927年4月26日,這時正是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之後的第14天。這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是魯迅世界觀發生偉大質變的關鍵時刻。魯迅先生從進化論轉向了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論,從苦悶、彷徨中走了出來,決心去迎接新的戰斗。

在寫《題辭》的二十天之後,北京的友人約稿,魯迅先生說:「你要我的稿子,實在是一個問題,因為我現在無話可說。」在完成《題辭》寫作後一個多月,魯迅對他的朋友說:「這里言論界之暗,實在過於北京……因為那時難於直說,所以有時措辭就很含糊了。」

因此,《題辭》是全集中最晦澀難懂的。這正是不能說、不敢說的困境,導致本文文字表面意思模糊不清,歧義叢生,極度依賴內在語,讓讀者自行體會。

當年9月,魯迅在廣州作的《怎麼寫》一文中,曾描繪過他在廈門時的這種心情:我靠了石欄遠眺,聽得自己的心音,四遠還彷彿有無量悲哀,苦惱,零落,死滅,都雜入這寂靜中,使它變成葯酒,加色,加味,加香。

這時,我曾經想要寫,但是不能寫,無從寫。這也就是我所謂『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這便是魯迅寫《題辭》的時代背景和心境。

回首過去,這一段路已走過,向命運、時代、現實抗爭過,這抗爭恰恰證明了自己曾經的生活和戰斗,因此,作者面對這已經過去的生命歷程,有「大歡喜」。這是一種豁達的正視過去,告別過去,勇敢地邁開步伐走向未來的態度。

最後一句話,則是一種決心的表露:《野草》的生存就是為了滅亡,它的滅亡就是魯迅所渴望的一種與舊世界的決絕!

(3)野草題詞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文化背景

《野草》是一部充滿著象徵主義的散文詩集,象徵主義作為一個自覺的文藝流派運動是從19世紀80年代法國作家讓·莫瑞阿斯在《費加羅報》發表《象徵主義宣言》時開始發展起來的,到20世紀20年代形成一個具有較大影響的世界范圍的現代派文藝運動。

散文詩在新詩革命初期就開始有人創作,1918年到1923年,初期白話詩人劉半農,在創作新詩的同時,寫了《曉》 《餓》《雨》《靜》《墨蘭的海洋深處》等散文詩篇;新詩奠基者郭沫若於1920年12月20日,在《時事新報》副刊《學燈》上,用「我的散文詩」為總題。

發表了《冬》《她與他》《女屍》《大地的號》四首短小的散文詩作品;在此前後,從1918年到1924年,《新青年》《晨報副刊》《小說月報》《文學旬刊》《文學周報》《學燈》《覺悟》《語絲》等刊物上。

陸續發表了劉半農、沈穎、周作人、兩諦(鄭振鐸)、沈性仁、張定璜、蘇兆龍等人翻澤的屠格涅夫、波德萊爾的散文詩,有的刊物還專門發表了介紹和討論散文詩的文章。作者就是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下陸續發表了23篇散文詩,編成《野草》。

『肆』 幫忙解讀一下魯迅的《野草》題辭

作者一開始就交待自己寫作野草時的感受——自己未寫作之時,覺得有許多話要說,但當真的下筆時,卻又說不出什麼來。這是一種矛盾的心理,同時也表明魯迅的思維正處於一種變化的狀態——舊的已舍棄,新的還不成熟。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過去的確已「死亡」。魯迅過去曾追隨前驅者們而「吶喊」,那時自己相信「將來」和「青年」。而現在這種籠統地、不加分析地、甚至有些「僵化」地看待這個發展著的世界的思想正在「死亡」。雖然進化論的思想已經「死亡」,但過去的「吶喊」還是有意義的。現在再來看那時的「進化論」思想,確實感覺它已經「朽腐」了。但正是由於有了這種認識,才使作者對過去的思想有了這樣一個總結,並預示著一個提高。所以作者並沒有失落感,而是感到高興。
但這些新的思想還是朦朧的,不清晰的,它不可能形成長篇巨制,只「生長」出了這類似野草的小篇章,作者說,這是由於自己的認識造成的。
但這些小製作也是有價值的,有生命力的,有戰斗性的。說它有生命力,是因為它吸取了生活的養料,絕不是那種主觀臆斷、虛無縹緲的東西;說它有戰斗性是因為它所攻擊並且轟毀的是那陳舊的惡世界和過了時的朽腐思想。正因為如此,即使是這些小篇章小製作,在當時的社會也沒有容身之地,受攻擊遭歪曲甚至被扼殺是它的應有之義。但作者毫不畏懼,因為這種戰斗擊中了敵人的要害。作者以此表明自己絕不會氣餒,他為自己能勇於狙擊強大的敵人而興奮,為自己不惜犧牲自己的精神而振奮,從而表明了一個真正戰士的的戰斗品格——「荷戟獨彷徨」正是此時作者精神的寫照。
作者正是因為這些原因而喜歡自己的《野草》。但自己的《野草》畢竟是與舊勢力舊思想斗爭需要而存在的,一旦舊的世界滅亡了,《野草》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所以《野草》真正朽腐的到來,是在舊世界崩潰的那個時刻。而這崩潰已經可以期待了,因為地火在運行,熔岩在奔突,一個聲音在怒吼,一種強大的能量正在地下生成。是的,當這個黑暗的社會徹底滅亡了,作為它對立面的《野草》以及一切甚至長篇巨制,就都失去了存在的社會基礎。都將完成它們的歷史使命。當那一刻到來時,將是一個沒有任何朽腐的嶄新世界。為了這一刻的到來,即使《野草》毀滅了又有什麼呢,這不正是作者所希望、所期盼的嗎?
舊的世界太黑暗了,也太沉默了。在血與火的白色恐怖中,沒有了一切活潑的聲響,此時的作者更不能直白的表露自己真實的情感。但作者認為即使到了新社會,或許也「不能大笑而且歌唱」——這是因為自己是與舊社會並存的對立面,本質上是屬於舊社會的,到了地火之後的世界裡也將會不適應吧!(作者多麼深刻的分析和自我解剖呀!當然也與作者此時還不能對新社會明確的認識有關)。所以自己在與過去訣別,迎接未知的新生活之際,在新舊世界交替之際,把自己的思想袒露出來——向所有人:友與仇,人與獸,愛與不愛者袒露出來:自己曾經這樣思想過,有過這樣真實而矛盾的心情……。這充分證明作者是一個真正的戰士!因為唯有這樣的戰士才會這樣襟懷坦白,這樣無所畏懼,這樣的不隱瞞自己的真實思想!
最後,作者真心希望自己的《野草》——這個舊世界的對立面早些失去它的作用和現實價值,也真心希望自己的矛盾心情早些過去!
總之,這篇題辭是理解《野草》全部作品的綱:
《野草》是作者心情矛盾的產物:舊的思想死亡了,新的思想尚不十分清晰。
《野草》仍是戰斗的作品,但卻是「五四」退潮,新文化戰線「布不成陣」後「荷戟獨彷徨」的真實寫照。
《野草》感知到了一個偉大力量的存在,預見到了一個新的光明的到來。
《野草》對自己進行了嚴格的解剖,孕育著新的思想變化。是對「舊」的總結,對「新」的開啟。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