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體名言警句
⑴ 柳公權是怎樣的人和三句名言
柳公權(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誠懸,唐代著名書法家,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柳公權書法以楷書著稱,與顏真卿齊名,人稱顏柳。他的書法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認為顏真卿,歐陽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顏,歐之長,在晉人勁媚和顏書雍容雄渾之間,形成了自己的柳體,以骨力勁健見長,後世有 「顏筋柳骨」的美譽。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觀鍾樓銘》、《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神策軍碑》。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
大唐文化瑰麗堂皇,書法藝術名家輩出。初唐有歐、虞、褚、薛;盛唐有張旭、顏真卿、懷素諸人;中晚唐有柳公權、沈傳師諸大家。柳公權從顏真卿處接過楷書的旗幟,自創「柳體」,登上又一峰巔。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藝的楷模。
柳氏的一生,除了少許時間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宮中,在皇帝身邊。其一生,一直在不斷地為皇家,為大臣,為親朋書碑。柳公權頗像一隻關在禁籠中的金絲雀。這樣的生活使他缺少壯闊的氣度、寬廣的視野、浩瀚的生活源泉。顏體一碑一碑曾不斷地變,柳體在其成熟以後變化較少;顏真卿像奔騰咆哮的洪流,柳公權卻似流於深山老林的洞水。這是兩種不同的生命情調。
鼎盛期,柳體之大成。中期,斜陽的魅力。晚期,柳書的晚霞。柳公權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荊棘編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頭上去摘取的。他善於吸取書藝大家的智慧與成果,變化成自己一家書藝。
幼時戒驕成名,成材後具有了高尚的人品素養。
名言: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⑵ 柳公權的簡介名言
一、名言:
1、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2、心正則姿正也。
3、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4、心正如思,筆化濃山。
5、穆公為之改容,如其筆諫也。
二、簡介: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唐朝京兆華原人,官至太子太師,世稱「柳少師」。由於他也被皇帝封為河東郡公,因此後人也稱他「柳河東」。
他是顏真卿的後繼者,後世以「顏柳」並稱他們,成為歷代書法的楷模。並與趙孟頫、顏真卿、歐陽詢合稱「四大書法家」。唐朝最後一位大書家柳公權,陝西耀縣人。
他繼承了前輩書體結構,自創所謂「柳體」,並為後世百代楷模,直至進入印刷體時代。其書體化身萬千,流傳於民間,甚至國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文宗三朝一直受重視,他官居侍書,長在禁中,仕途通達。
《金剛經刻石》(824年,四十七歲時) 柳公權正書,刻為橫石,共十二塊,每行十一字,原石毀於宋。
唯一唐拓本發現於敦煌石窟,現藏巴黎博物館。此為柳書早期代表作(或雲此乃敦煌石窟經生託名柳公權所作,但屬柳體一脈無疑)。
其下筆精嚴不苟,筆道瘦挺遒勁而含姿媚;結體縝密,以縱長取形,緊縮中宮,開展四方,清勁而峻拔。「柳骨」於此可初識,而柳集眾書於此亦可知。
(2)柳體名言警句擴展閱讀:
柳公權書法:
古人常用顏筋柳骨之詞來評價。這是與顏真卿的書體比較而論。總體上說,柳體用筆骨力居多,筆畫清瘦,筆力剛毅遒勁,結體中宮收緊,外圍舒展開朗。這是柳公權力矯唐開元之後書風日趨肥厚之弊的新面目,也是柳體的最大特點。
從結體上看,柳體一變顏體的內松外緊,重心偏低的風格,也沒有像歐陽詢所書那樣修長*側的特點,而是字的結體內緊外松,即中宮或某一部分收緊,外圍舒展,呈放射狀。短筆粗壯凝縮,長筆纖細伸展。上下、左右、偏旁之間收縮伸展自如,謙讓有序。
收縮之處,如待發緊握之拳;伸展之筆,如引發千鈞之弩。 一伸一縮,身影矯健,神形畢露柳書的結體講究法度,嚴謹中見疏朗,平整中帶峻險,重心常居中心。橫畫平坦,左右相稱平穩;堅畫筆直,上下協調統一。
柳體的用筆,更講究筆法,精細絕妙。其每一筆畫, 一絲不苟。筆法方圓兼備,剛挺有力。橫畫藏鋒下筆,方折凌厲,收筆常用回鋒頓筆之法,顯得圓潤遒勁。長橫較細,略向上凸,富有彈性;短橫粗壯,稍向下凸,凝重干練。
撇畫中,長撇柔長,短撇直短,出鋒銳利,勢不可當。捺畫寫得很凝重,一波三折十分明顯,出鋒剛毅,如快刀斬亂麻。點畫外方內平,稜角鮮明。鉤畫常回鋒出鉤,鉤處尤如鐵戈。轉折處轉折並用,轉中帶折,折中見轉,方圓並現,干凈利落。挑畫筆勢險峻,出鋒自如。
柳體的這種結體、用筆的特點,是介於歐體(歐陽詢)和顏體之間的一種風格。如筆勢的斜度,略比顏體斜而比歐體平,落筆的取勢,轉折、鉤、點的寫法及結體中筆勢的向背等,都有介乎兩者之間的現象。
再如結體中外框的處理,柳體的大外框(如國)的兩側豎畫,明顯帶有顏體的風格,即呈兩側相向之筆勢,而小口的寫法,常上大下小,呈倒梯形,這是受歐陽詢書法的影響。
柳書的這種取乎歐、顛書體的特點,不是簡單的機械組合,而是充分吸收消化的結果,這也可說是書法學習中入帖出帖的範例。
⑶ 柳公權的名言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心正如思,筆化濃山。
筆正則姿正也。
⑷ 柳公權顏真卿的楷書有什麼名句
柳公權顏真卿的楷書有顏筋柳骨,鐵畫銀鉤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