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賞析名句思路

賞析名句思路

發布時間: 2022-11-14 04:44:09

❶ 如何對古詩賞析

一、基本方法思路:

1、從作者入手,聯系已知作者的生活經歷,風格知識理解內容;

2、藉助於詩詞的標題、注釋、寫作背景,理解詩人寫作意圖;

3、從語言入手,抓住詩詞中關鍵詞句(動、形容詞、議論和抒情的詞句);

4、詞表現手法的賞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靜為動、動靜結合、 對比映襯、虛實明暗 、含蓄委婉、直抒胸臆、引用典故等)。

二、分辨詩詞題材和作者的風格特點:

1、田園: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熱愛之情,歸隱田園的渴望。

2、邊塞:反映邊塞的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鄉親人,渴望國家安寧和報效祖國、為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懷。

3、憂國(民):表達強烈的愛國之情;或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對統治者的擔憂、不滿。

4、詠史:感慨歷史,希望統治者以史為鑒,吸取教訓。

5、送別:訴說友情,表達依依不捨的思念之情和對友人的勸慰、祝願。

6、思鄉:抒發自己在他鄉的孤獨、寂寞、凄涼,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7、詠物:借歌詠自然事物來表達志向、心願,抒發憤慨、不滿。

8、寫景: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和熱愛之情。

9、敘事:通過所見聞的事情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同情、憤慨、痛恨、悲傷)之情。

10、愛情:寫男女愛慕之情和愛情生活,抒發一種相思、離別之苦。

三、分析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像、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

(1)賞析名句思路擴展閱讀:

答題例子:

1、漢代劉邦——《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賞析:這是一首成功的凱歌,直抒胸臆,雄豪自放。全詩充滿著一種王霸之氣,成王者可以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幾年兼並戰爭的勝利,造就了劉邦的王者氣魄,但很難徹底清洗他原本市井流氓的無賴習氣,處處表現了他志滿意得,狂妄自大的心理特徵。

2、唐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此詩沒有採用直接敘寫眼前春景的一般手法,而是通過「春曉」(春天早晨)自己一覺醒來後瞬間的聽覺感受和聯想,捕捉典型的春天氣息,表達自己喜愛春天和憐惜春光的情感。

詩的前兩句寫詩人因春宵夢酣,天已大亮了還不知道,一覺醒來,聽到的是屋外處處鳥兒的歡鳴。詩人惜墨如金,僅以一句「處處聞啼鳥」來表現充滿活力的春曉景象。

但人們由此可以知道就是這些鳥兒的歡鳴把懶睡中的詩人喚醒,可以想見此時屋外已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可以體味到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古詩詞賞析

❷ 古詩名句的賞析技巧

古詩名句的賞析方法和技巧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古詩詞鑒賞方法:常見表現手法

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飾,直陳自己的喜怒哀樂。

2.間接抒情:即通過寫景、敘事、描繪人物舉動來表達情感,披露心跡。

3.借景抒情:古代詩詞中,有些景物被詩人們賦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徵意義,如柳象徵離別,梅象徵高潔,月象徵團聚,雁象徵音信等等。詩人們在描繪這些景物的同時,往往也寄寓了某種情懷。

4.融情於景:即詩人提筆之際內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動,將情感含蓄於筆下的景物之中,讓讀者去感受、體會。

5.因情造景:詩中的幻境、夢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詩人所描寫的景物不是處於一時一地或並非寫詩時所聞見,而詩人為了抒情的需要卻將它們集聚到一首詩中進行描繪,可稱之為「因情造景」。

6.虛實相生托物言志: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詠物詩的重要手法。

7.誇張:誇張是指誇大或縮小事物原有的形態、規模、程度,以增強詩歌的主觀感情色彩。(李白常用誇張)

8.象徵:象徵是指通過具體形象以表現與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9.用典:運用典故來抒情言志、表明心跡。

10.對比:對比就是使對比的雙方的特徵更加鮮明,如黑與白的對比,生與死的對比,對與錯的對比,動與靜的對比,通過鮮明的對比來強調、揭示某一種現象,闡釋某一個道理。

❸ 古詩詞賞析的方法

一、寫景抒情詩。

寫景抒情詩主要描繪的是山水名勝、唯美的自然風光,其寫景手法通常採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反襯、對比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寫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簡要概況一下詩中呈現出的景象和寫景手法的作用。

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詩人抒發的是何種感情,有的是贊揚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僅是抒發對眼前美景的喜愛,有的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反襯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這主要從寫景手法和詩人當時所處的背景展開論述。

二、詠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詩主要描繪所詠之物的形與神,以此寄託詩人高尚的情懷,表現詩人的志向。這類詩主要是狀物,描寫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反襯、正襯、對比、欲揚先抑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是將詩人所狀之物的形給概括的描述出來;第二步將形反映出來的神加之於詩人身上,可結合詩人歷來的形象和所處的背景來綜合判斷。

例如,陶淵明詠菊,菊花可能並不能給人帶來淡泊名利的神韻,但是結合對詩人的了解可知,陶淵明是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綜合判斷詩中所傳之意。

三、懷古詠史詩。

懷古詠史詩主要通過緬懷歷史英烈或描述歷史典故,來表明詩人的立場和情感。這類詩主要是繪史,描寫的方法最常見的有對比和襯托。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點明詩人所描繪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這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基礎;第二步就是要結合作者寫詩當下的時事背景,兩者加以比較;第三步就是道明詩人的主觀看法和抒發的情感,這類詩多半是借古諷今,亦或是抒發滄桑巨變、物事人非的悵然之情。

四、邊塞征戰詩。

邊塞征戰詩主要通過描繪邊塞壯麗的風光和將士們的軍旅生活,來表現將士們的思鄉之情。這類詩的繪景通常大氣豪邁、恢弘壯麗,故而多採用誇張、比喻等手法。

在賞析時,第一步簡要描述一下詩中描繪的景象和邊塞將士的生活;第二步就是道出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和保家衛國的英雄氣魄;第三步就是以詩人的立場表達其自身的情感,通常是對將士們的敬意。

五、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主要描繪自然風光和農家生活,詩境大多清新淡雅,寧靜雋永。這類詩一般融合寫景和記事,手法多變,詞藻優美。

在賞析時,第一步描繪自然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發詩人對恬靜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結合詩人背景,考慮是否還表達了詩人想要歸隱田園的隱居之意。

❹ 賞析古詩的六個步驟

第一步:理解題目——生疑。

拿到一首詩歌,首先是對詩歌的題目進行理解。理解題目的目的,就是「生疑」,即「產生疑問」。也就是說,拿到題目,學生必須緊接著就要做自己的大腦裡面產生一些疑問,這些疑問是幫助、帶領學生理解詩歌的關鍵所在。
第二步:了解作者——溯源。

「了解作者」是為了知人論世,也就是追蹤作者寫作的歷史背景和歷史原因,這對學生理解詩歌有很大幫助。思路如下:

1.作者是誰?

2.生活在什麼時期?

3.什麼情況下寫這篇文章的?

示範:《長恨歌》

作者:白居易。
唐代,唐代宗「中唐時期」,其間發生了「安史之亂」。
和好友陳鴻一起路過馬嵬驛相約寫作(直接觸發原因)。
第三步:梳理課文——翻譯。

如果要問孩子的學習有沒有效果,踏實不踏實,從這第三步「梳理課文」就可以看出來啦!因為這一個任務完成起來非常累,比較花費時間,絕不是吊兒郎當就可以完成的。凡是吊兒郎當,不認真,不踏實的孩子,都會在這一步「停滯不前」。然而,如果這一步「斷」了,後面的幾步就沒法繼續啦。

梳理課文包括兩個內容:

1.翻譯:學生在翻譯詩歌的時候,可以藉助的資料有:課文下方的注釋,翻譯書,練習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
2.理解:這里的「理解」只要是指「梳理結構」和「主題歸納」,其主要目的就是「化繁為簡」,將詩歌內容簡化,歸納出幾個要點,讓人看了之後一目瞭然。
第四部:賞析名句——背誦。

一篇詩歌,最終留在讀者心中的,不過是幾句名句罷了。無論長短,只要我們讀過的詩歌,都能夠記得其中一兩句典型的名句。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將詩歌「化整為零」,方便記憶和理解。

1.找出名句。每一首詩歌都至少有1個名句,一定要把那個名句找到,先勾畫出來,在理解之後再摘抄到筆記本上。

2.分析名句。很多時候,詩歌的名句就是「詩眼」,是理解整首詩歌的關鍵或中心。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當你讀懂了這某個名句,就基本上理解了整首詩歌。

3.背誦名句。背誦名句實際上是對理解名句的深化和鞏固,如果我們不能背誦,就不能真正領會詩句其中的奧秘;當我們真正驚嘆並領略了某句詩的奧妙,肯定也能脫口而出。
第五步:體悟感情——釋疑。

要真正理解一首詩歌,就不僅僅要去梳理詩歌的內容,更要去梳理詩中的情感,因為情感和主題緊密相連。體悟詩歌的情況包括兩種:一種是「詩中人物的情感」,一種是「作者的情感」。
第六步:分析手法——運用。
分析手法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閱讀識別」,二是「寫作運用」。

「閱讀識別」:就是為了在我們閱讀詩歌、賞析詩歌的時候,能夠准確地指出這首詩或者這句詩運用了什麼手法,起到了什麼效果。尤其是在考場上,你要能快速的識別出來。

「寫作運用」:就是把在課文中所學過的技巧、手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當中,以此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熱點內容
關於惡成語 發布:2024-11-17 18:33:02 瀏覽:144
優秀成語 發布:2024-11-17 18:16:44 瀏覽:714
樓打成語 發布:2024-11-17 18:15:25 瀏覽:854
瘋狂成語錐 發布:2024-11-17 17:57:10 瀏覽:389
胸猜一成語 發布:2024-11-17 17:11:34 瀏覽:888
成語愁 發布:2024-11-17 17:08:03 瀏覽:279
有翠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17:05:49 瀏覽:450
幼兒園故事ppt課件 發布:2024-11-17 17:05:36 瀏覽:444
表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1-17 16:46:46 瀏覽:290
成語波濤 發布:2024-11-17 16:12:46 瀏覽: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