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野望名聯賞析

野望名聯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1-13 05:18:53

Ⅰ 《野望》的賞析是什麼

《野望》一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詩風疏朴自然,於平淡中表現出詩人"相顧無相識"的抑鬱苦悶的心情。首聯借「徙倚」和「欲何依」的心理描寫來抒情;頷聯寫樹寫山;頸聯中用幾個動詞「驅」「返」「帶」「歸」進行動態式的描寫,以動襯靜;尾聯借典抒情,情景交融。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全詩原文如下: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白話文釋義: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過我的身旁。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1)野望名聯賞析擴展閱讀

首二句以抒寫情性為主。"東皋",泛指王績家鄉絳州龍門附近的水邊高地,借用陶淵明(歸去來辭)"登東皋以舒嘯"的詩句,暗含詩人歸隱之後,嘗耕東皋之意,故而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

首句這兩句詩以平平淡淡的敘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詩人兀立在東皋之上,舉目四望,一種莫可明狀的孤寂無依的愁緒湧上心頭,使之無法平靜下來,以此觀景自然會塗上一層心理上的不平衡色彩,並為中間四句寫景提供巧妙的鋪墊。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這是詩人對眼前景觀的粗線條的描繪,著重於色彩的透明度,層層樹林已染上蕭瑟的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巒惟見落日的余暉,這是多麼寧靜、開闊、美麗的畫面。縱使在淡淡的暮靄之中,人們還是能夠感覺到山野間秋林、落暉的光與色的強烈輝映。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著力刻劃視野所見山野放歸的生動場景,為整個靜謐的畫面,注進一股跳動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這種動態式的描寫愈發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寧靜,詩人於一靜一動的描寫之中,把山山樹樹、牛犢獵馬交織成一幅絕妙的藝術畫卷。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這最後兩句完全道出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悵惘,既然在現實中找不到相知相識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懷伯夷、叔齊那樣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隱逸之士。

Ⅱ 野望首聯和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

《野望》首聯和尾聯表達了詩人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及在現實中孤獨無依的狀內態,抒容發了詩人惆悵、孤寂的情懷。

原文: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

傍晚的時候我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去往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獵物馳過我的身旁。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野望名聯賞析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王績入唐後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於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

2、作品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前兩句表現了詩人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中間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全詩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3、作者簡介:

王績(585—644),字無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通之弟。其詩多以酒為題材,贊美嵇康、阮籍和陶潛,嘲諷周、孔禮教,流露出頹放消極思想,表現對現實不滿。

熱點內容
100個恐怖故事 發布:2024-11-17 20:26:12 瀏覽:415
成語是滴 發布:2024-11-17 20:22:57 瀏覽:310
君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20:03:57 瀏覽:905
夜校出人才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19:59:08 瀏覽:794
余字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7 19:59:04 瀏覽:164
關於書法的小故事 發布:2024-11-17 19:24:38 瀏覽:528
大恐龍來了故事 發布:2024-11-17 19:15:27 瀏覽:438
形容有特色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19:03:33 瀏覽:507
危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7 18:48:29 瀏覽:297
成語什麼局 發布:2024-11-17 18:46:25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