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名畫賞析
1. 名畫蒙娜麗莎的賞析800字
《蒙娜麗莎》是一幅著名的肖像畫。它花費了繪畫巨匠達芬奇四年之久的時間,而這幅看似普通卻代表了這個時代繪畫最高成就的作品,何以具有這樣大的魅力呢?
先來回顧一下中世紀的藝術,漫長的中世紀,藝術成為基督教的工具,無論雕塑還是繪畫,其題材內容都取自聖經教義,人物形象也都是虛構的概念化形象,既無現實生活的依託,又無科學知識的根據。因此,人物形象僵滯、表情呆板,形體如槁木般沒有生氣。然而,達芬奇的肖像畫《蒙娜麗莎》富有人文精神,在題材上取自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人物,具有人的真情實感,因而這幅肖像畫成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
《蒙娜麗莎》的成功,在於作者准確的捕捉到了模特兒最微妙的表情和最動人的瞬間。達芬奇這種現實主義的創作的方法,使蒙娜麗莎富有魅力的青春被永恆而鮮活的留在畫面上。我們從蒙娜麗莎的臉上可以看到,透過那微抿的嘴唇,微挑的眼角和微凝的雙目,悄然的流露出一種恬靜、淡雅而又神秘的微笑,自然、純真、樸素的將一絲不易察覺的、充滿著人性情感的內心活動透溢出來。畫中人物生姿優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的發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空氣透視」般的筆法。達芬奇力圖使人物的內心世界和美麗的外表達到巧妙的結合,對於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辨證關系,達到了神韻之境,我們還可以從蒙娜麗莎那雙隨意的交搭著的雙手上,透過柔潤而豐滿的肌膚,精謹而准確的結構,自然而生動的狀態,感到一種富有青春生命力的血液正在指掌間流淌。這是鮮活而富有生命力的活體。在構圖上,達芬奇改變了以往畫肖像畫時採用側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習慣,代之以正面的肖像構圖,透視點略微上升,使構圖呈金字塔形,蒙娜麗莎就顯得更端莊。
幾百年來,蒙娜麗莎令無數觀賞者為之傾倒,人們一直對她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觀者在不同時間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時覺得那微笑溫文爾雅、舒暢溫柔、有時又顯得尊貴嚴肅、安詳自若,有時像是略含哀傷悲嘆,有時又有幾分諷嘲與揶揄。神秘莫測的心靈活動。在這幅畫中,光線的變化不能像在雕塑中產生那樣大的差別,但在蒙娜麗莎的臉上,微暗的陰影時隱時現,為她的雙眼與唇部披上了一層面紗,而人的笑容主要體現在眼角和嘴角上,達芬奇卻偏把這些部位畫得若隱若現,沒有明確的接線,因此才會產生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有權威人士認為「笑容若隱若現,是因為觀看者改變了眼睛的位置」,「蒙娜麗莎那迷人的口唇」是一個男子裸露的脊背。幾百年來,「微笑」的新解層出不窮。諸如微笑不露皓齒是因原型雖典雅美麗卻口齒不齊;原型因愛女夭折,憂郁寡歡,難掩凄楚之態;原型剛得過一場中風,她半個臉的肌肉是鬆弛的,臉歪著所以才顯得微笑……
蒙娜麗莎,這是一個永遠探討不完的問題,自問世至今,將近五百年,後人不知做過多少品評和推測,留下越來越多的迷局。人們過分的喜愛她,無止境的探討她那難以察覺的、轉瞬即逝而且亘古不變的微笑,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含一切的眼神,那端莊沉穩的姿態,高貴而樸素的裝束,以及無懈可擊的完美構圖,將眾多美好合為一個完美。於是,美、智慧、永恆三位一體,極致的搭配,再無超越的可能。就這樣,蒙娜麗莎帶給人們無限美好的遐想,也給人們無限沉重的壓力。人們願意棲身她的庇蔭,吸取滋潤的營養;又渴望走出她的陰影,呼吸自由的空氣。這是一個神話,它與達芬奇無關,完全是後人製造的,神話像滾雪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滾動,無限膨脹,最終連神話的製造者也被吞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