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批註賞析
Ⅰ 朝花夕拾摘抄和賞析
1、它的性情就和別的猛獸不同,凡捕食雀、鼠,總不肯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厭了,這才吃下去,頗與人們的幸災樂禍,慢慢地折磨弱者的壞脾氣相同。(出自《狗·貓·鼠》)
賞析:表現了作者不喜歡貓的原因。作品在夾敘夾議中,對反動、守舊勢力進行了抨擊和嘲諷。《狗·貓·鼠》是針對「正人君子」的攻擊引發的,嘲諷了他們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對貓「盡情折磨」弱者、「到處噑叫」、時而「一副媚態」等特性的憎惡。
追憶童年時救養的一隻可愛的隱鼠遭到摧殘的經歷和感受。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
2、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出自《阿長與山海經》)
賞析:說明「我」聽到以後很震驚,很感動,別人做不到的事,這樣一個不識字的普通人居然做到了,「我」也由此對她「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失了。
3、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出自《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油蛉在這里低唱, 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翻開斷磚來,有時會遇見蜈蚣;還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樑,便會啪的一聲,從後竅噴出一陣煙霧。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何首烏有臃腫的根。
有人說,何首烏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賞析:作者用「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這樣一組詞語,引出13種景物(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鳴蟬、黃蜂、叫天子、泥牆根、油蛉、蜈蚣、何首烏藤、木蓮藤、覆盆子)、4件趣事(找蜈蚣、按斑蟊、拔何首烏根、摘覆盆子)。
前兩個「不必說」略寫百草園概貌,「單是……就有……」則比較詳細地寫百草園一角「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先用兩個「不必說」宕開一筆,突出「單是」的內容。既然「單是」已趣味無窮,可見園子里佳趣俯拾皆是,渲染了百草園是「我的樂園」的感情色彩。
寫景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前一個「不必說」寫靜物由低到高,後一個寫動物由高到低。整體部分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部分則由動物寫到植物。
(1)朝花夕拾批註賞析擴展閱讀:
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常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作者魯迅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
如《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隻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如《五猖會》通過「我」前後心境的對比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反感和批判。
《無常》通過無常這個「鬼」和現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惡面目;《狗·貓·鼠》作者對小隱鼠的愛和對貓的強烈憎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Ⅱ 《朝花夕拾》好句摘抄加賞析
《朝花夕拾復》好句摘抄制加賞析
1、「但是,和無常開玩笑,是大家都有此意的,因為他爽直,愛發議論,有人情,要尋真實的朋友,倒還是他妥當。」
賞析:這句話透露出作者對無常的敬佩之情,從對他的尊稱「無常先生」可以看出。既然連一個鬼都可以如此賦有人情味,那我們作為一個人又何嘗不可呢?所以魯迅先生也是要借無常的「重人情」來啟示我們。作為一個人,法理固然重要,但也要像無常先生一樣賦有濃烈的同情心。
2、「當我失掉了所愛的,心中有著空虛時,我要充填以報仇的惡念!」
賞析:這是「我」在失去了心愛隱鼠之後,對被說是吃了隱鼠的貓的仇恨感情的抒發。在某種意義上也表達了作家關懷弱小,嫉惡如仇,反抗壓迫的精神特徵。
3、「天空一碧如洗,燦爛的陽光正從密密的松針的縫隙間射下來,形成一束束粗粗細細的光柱,把飄盪著輕紗般薄霧的林蔭照的通亮。」
賞析:這是一段景物描寫,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陽光比作光柱讓我們知道陽光的形狀。語言非常優美,因此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平靜愉悅的心情,很享受,愜意的樣子。
Ⅲ 朝花夕拾賞析
《朝花夕拾》所收文章都是回憶性散文。散文是最個人化的一種文體,作者寫作時的心境相對輕松、閑靜,因而筆觸也相當自由:或興致勃勃回憶童年往事,或談家鄉戲曲中的鬼,或深情憶人,或坦露內心深處最深沉的痛苦~~~文風自然親切,感染著你,你彷彿看見魯迅先生記憶中的往事如一部深情的老電影,那些或美麗或傷感或詼諧的畫面,--在你眼前閃過.
要點2:
在對往事深情的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因而文章融敘事、抒情、議論為一體,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心靈世界。
要點3:
由於作者擁有一顆在過去與現實的廣闊時空中自由馳騁的心靈,因而他的語言風格也是豐富多樣的。
要點4:
作者很擅長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
要點5:
由於散文是一種非常自由的文體,所以作者在謀篇布局上沒有一定章法,似乎是信筆所寫,思維放得很「散」,但這是「形散」,文章的「神」是不散的。
要點6:
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
要點7:
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
生活中總是充斥著真與假、善與惡、美與丑的矛盾,所以運用對比手法,有力地鞭撻了假、惡、丑,宣揚了真、善、美,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同時我們也由此見出魯迅先生大憎大愛、愛憎分明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