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草書勢賞析

草書勢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1-06 16:38:44

A. 如何欣賞草書

這有一文:
如何欣賞草書
一、在輕重緩急的筆法中欣賞和諧美
筆法是書法的基本要素,是用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毛筆創造的,中國毛筆顯著的特徵,就是能夠寫出千變萬化的、富於質感的點線,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書法世界,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和無窮的想像空間。
一是互相對應、和諧統一的筆法,構成草書的基礎美。
草書將相互對立、各不相同的用筆方法揉合在一起,以充分地表現出和諧統一的效果,這是草書美的基礎。其中,提按是最基本的筆法,按是筆毫下壓,力注毫端,給人以沉著穩重之感。提則將筆上提,筆輕輕摩擦於紙,給人以輕松愉悅之感。「提」與「按」在運筆中交互使用,方能形成妙趣。草書應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中鋒取其渾勁,側鋒取其妙美,藏鋒以包其氣,露鋒以耀精神。這種筆鋒的結合運用,形成了矛盾的統一。草書用筆圓轉,內含筋骨,折筆要方圓交替自然,忌臃腫。轉折筆法以圓筆為主,顯飛動流楊,通過暗按、駐留等手法,摻以方意,使轉折抑揚頓挫,方圓兼備,可以使作品變化無窮。
二是開朗流暢、疾徐交替的運筆,形成草書的動態美。
行筆流暢自然是草書的最基本要求,行筆的速度決定線條的節奏感。草書的疾是指筆勢較速如脫韁駿馬,氣勢宏大,但要求疾而不滑。「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勁疾;不能迅速,翻效遲重。夫勁速者,超逸之機;遲留者,賞會之致。將反其速,行臻會美之方;專溺於遲,終爽絕倫之妙。能速不速,所謂淹留;因遲就遲,詎名賞會!」(2)。草書的徐是將迅疾的行筆之勢舒緩下來,在運筆中體會行筆細致微妙的動作,運用疏密橫斜之態,體現草書在動態中的美感。筆力凝重時入木三分不滯痴,筆力輕細處貴能不輕忽飄浮。該虛處且虛,該實處則實。實處大巧若拙,樸厚而含蓄,虛處若即若離,妙趣橫生。還應能擒能縱,能放能收。鋪展時,線條圓健渾厚,斂束時,如柳條銀絲,柔中有剛。
二、在對立統一的結體中欣賞平衡美
草書一個顯著的特徵,就是「居動以治靜」(3)。而草書「居動以治靜」的因素很多,結體便是其重要因素之一,而草書的結體又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雙方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統一體。
一是在不平衡中看到美。
草書的美「不貴平正安穩」,而在動態中尋求平衡,尋求美。所謂動態平衡,就是運用矛盾的對立統一規律,形成動態的整體,如對稱、呼應等。結體時,不求四平八穩,只求開合均衡。主筆表現力的方向,副筆表現個中小趣。表現力時追求剛健,表現趣時,追求韻味,在不平衡中追求美的感受。
二是在動態變化中體驗美。
動感是草書最顯著的表現形式。「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餘裕;結字峻秀,類於生動,幽若深遠,煥若神明;以不測為量者,書之妙也。」(4)草書講動勢,動之至極為險,草書的奇險,為結體之最高境界。它要求結字俯仰得宜,左右相揖,顧盼有情,均衡有度。同時,設險又能破險,才能「化險為夷」。所謂「既能險絕,復歸平正」,正是獨具匠心的險與平的辯證統一,是草書中動感的表現形式。
三是在疏密開合中感受美。
「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布白手法,是謀篇布局的最高境界。這一手法,不僅可以造成字勢的千姿百態,又可以構成章法上虛實相生的美妙節奏。它採用誇張的方式,在疏處有蕭散開放之感,如入寬廣遼闊的草原,具有抒情豪爽之意,密處嚴謹緊湊,令人有端莊嚴肅之感,讓人處事嚴謹。總之,密而不翳,疏而不凋,疏密適宜,才能是草書更加美。
三、在計白當黑的章法中欣賞整體美
計白當黑是章法的基本要求,它運用草書的點線、結字、行氣等等完美統一的要求,給人以整體感受,或端莊肅穆,或縱橫恣肆,或清逸俊雅,或茂密豪雄。草書的不同格調、不同風格,正是通過章法的多樣性體現出來,給人以豐富多樣的美的感受。
一是空間布局的呼應美。
草書的章法須要有通篇的考慮,積字成行,積行成篇,追求字與字、行與行的錯落變化,相互烘托映襯,猶如音樂之和聲,復雜而又和諧,變化而又統一,形成相互顧盼、前後呼應的格局,這是草書美的特色之一。
一方面,要求變、求異、求動,在字與字、行與行上,要參差不齊、錯落有致、前後呼應,左右映帶。另一方面,參差多變又必須統一於通幅的貫氣,即筆筆相生,字字相生,氣脈相通,前呼後應。總之,要參差而均衡,變化而統一,對比而調和,承上而啟下,,左顧而右盼,曲中見直,達到筆筆有神、字字有韻、行行有氣、布局奇穩、墨趣橫生的效果。
二是墨分五色的層次美。
「計白當黑,知白守黑」是調動黑與白一同來創造美,墨分五色,是調動墨色的不同層次來完成書法美的創造。特別在草書中,墨色運用得好,會為整幅作品增添許多妙趣。「學者從有筆墨處求法度,從無筆墨處求神理;更從無筆墨處參法度,從有筆墨處參神理。」(5)墨有濃艷豐腴、淡逸清虛之別,干濕濃淡,筆墨交輝,變化多端,則更增添草書的節奏感,使其更富於墨趣。
「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出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焉。」(6)欣賞草書是主客觀相結合的過程,同樣的作品,可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得出不同的結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欣賞草書中,也有一些共性的基本規律可以遵循,需要我們繼續去探索、去追求,讓更多的人在草書欣賞中得到美的享受。

B. 如何欣賞草書

一、書法的審美標准
一般地說,「形」包括點畫線條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書法空間結構;「神」主要指書法的神采意味。
(一)書法的點畫線條
書法的點畫線條具有無限的表現力,它本身抽象,所構成的書法形象也無所確指,卻要把全部美的特質包容其中。這樣,對書法的點畫線條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節奏感和立體感。
1、力量感
點畫線條的力量感是線條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種比喻,指點畫線條在人心中喚起的力的感覺。早在漢代,《九勢》就對點畫線條作出了專門的研究,指出「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令筆心常在點畫中行」,「點畫勢盡,力收之」。要求點畫要深藏圭角,有往必收,有始有終,便於展示力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強調藏頭護尾,不露圭角,並不是說可以忽略中間行筆。中間行筆必須取澀勢中鋒,以使點畫線條渾圓淳和,溫而不柔,力含其中。但是,點畫線條的起止並非都是深藏圭角不露鋒芒的(大篆、小篆均須藏鋒)。書法中往往根據需要藏露結合,尤其在行草書中,千變萬化。欣賞時,既要注意起止的承接和呼應,又要注意中段是否浮滑輕薄。
2、節奏感
節奏本指音樂中音符有規律的高低、強弱、長短的變化。書法由於在創作過程中運筆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產生了輕重、粗細、長短、大小等不同形態的有規律的交替變化,使書法的點畫線條產生了節奏。漢字的筆畫長短、大小不等,更加強了書法中點畫線條的節奏感。一般而言,靜態的書體(如篆書、隸書、楷書)節奏感較弱,動態的書體(行書、草書)節奏感較強,變化也較為豐富。
3、立體感
立體感是的結果。中鋒寫出的筆畫,「映日視之,畫之中心,有一縷濃墨,正當其中,至於折處,亦當中無有偏側。」這樣,點畫線條才能飽滿圓實,渾厚圓潤。因而,中鋒用筆歷來很受重視。但是,我們不能發現,在書法創作中側鋒用筆也隨處可見。除小篆以外,其他書體都離不開側鋒。尤其是在行草書中,側鋒作為中鋒的補充和陪襯,更是隨處可見。
(二)書法的空間結構
書法的點畫線條在遵循漢字的形體和筆順原則的前提下交叉組合,分割空間,形成書法的空間結構。空間結構包括單字的結體、整行的行氣和整體的布局三部分。
1、單字的結體
單字的結體要求整齊平正,長短合度,疏密均衡。這樣,才能在乎正的基礎上注意正欹朽生,錯綜變化,形象自然,於平正中見險絕,險絕中求趣味。
2、整行的行氣
書法作品中字與字上下(或前後)相連,形成「連綴」,要求上下承接,呼應連貫。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雖然字字獨立,但筆斷而意連。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可字字連貫,游絲牽引。此外,整行的行氣還應注意大小變化、欹正呼應、虛實對比,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節奏感。這樣,才能使行氣自然連貫,血脈暢通。
3、整體的布局
書法作品中集點成字、連字成行、集行成章,構成了點畫線條對空間的切割,並由此構咸了書法作品的整體布局。要求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疏密得宜,計白當黑;平整均衡,欹正;參差錯落,變化多姿。其中楷書、隸書、篆書等靜態書體以平正均衡為主;行書、草書等動態書體變化錯綜,起伏跌宕。
(三)書法的神采意味
神采本指人面部的神氣和光采。書法中的神采是指點畫線條及其結構組合中透出的精神、格調、氣質、情趣和意味的統稱。「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說明神采高於「形質」(點畫線條及其結構布局的形態和外觀),形質是神采賴以存在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書法藝術神採的實質是點畫線條及其空間組合的總體和諧。追求神采,抒寫性靈始終是孜孜以求的最高境界。
書法中神採的獲得,一方面依賴於創作技巧的精熟,這是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只有創作心態恬淡自如,創作中心手雙暢,物我兩忘,才能寫出真情至性,融進自己的知識修養和審美趣味。
二、書法欣賞的方法
書法欣賞同其他藝術欣賞一致,需要遵循人類認識活動的一般規律。由於書法藝術的特殊性,又使書法欣賞在方法上表現出獨特性。一般地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體。
書法欣賞時,應首先統觀全局,對其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有一個大概的印象。進而注意用筆、結字、章法、墨韻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備,生動活潑。局部欣賞完畢後,再退立遠處統觀全局,校正首次觀賞獲得的「大概印象」,重新從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藝術表現手法與藝術風格是否協調一致,作品何處精采、何處尚有不足,從宏觀和微觀充分地進行賞析
2、把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展開聯想。
書法作品作為創作結果是相對靜止不動的。欣賞時應隨作者的創作過程,採用「移動視線」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後(語言、時間)順序,想像作者創作過程中用筆的節奏、力度以及作者感情的不同變化,將靜止的形象還原為運動的過程。也就是摹擬作者的創作過程,正確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情感變化等。
3、從書法形象到具體形象,展開聯想,正確領會作品意境。
在書法欣賞過程中,應充分展開聯想,將書法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相類似的事物進行比較,使書法形象具體化。再由與書法形象相類似事物的審美特徵,進一步聯想到作品的審美價值,從而領會作品意境。如欣賞楷書,可將其書法形象與「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眩目,力士揮拳」等具體形象類比聯想,從而可以得出:體格強健——有陽剛之氣——富於英雄本色——端嚴不可侵犯的特徵,由此聯想到顏真卿楷書端莊雄偉的藝術風格。
4、了解作品創作背景,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
任何一件書法作品都是某種文化、歷史的積淀,,都是特定歷史文化背景下的產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包括創作環境),弄清作品中所蘊含的獨特的文化氣息和作者的人格修養、審美情趣、創作心境、創作目的等等,對於正確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正確把握作品的情調大有裨益。清《虛舟題跋·唐顏真卿告豪州伯父稿》雲:「《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書頓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氣和平,故客夷婉暢,無復《祭侄》奇崛之氣。所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情事不同,書法亦隨而異,應感之理也。」可見,不論是作者的人格修養、創作心境,抑或是創作環境,都對作品情調有相當的影。向。加之書法作品受特定時代的書風和審美風尚的影響,更使書法作品折射出多元的文化氣息。這無疑增加了書法欣賞的難度,同時更使書法欣賞妙趣橫生。
總之,書法欣賞過程中受個性心理的影響,使欣賞的方法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以上所述僅是書法欣賞的一種方法,欣賞過程中可以將幾種方法交替使用。另外,欣賞過程中還必須綜合運用各種書法技能、技巧和書法理論知識,極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審美評價能力,盡力按作者的創作意圖體味作品的意境。努力做到賞中有評、評中有賞,並將作品放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去考察,對作品作出正確的欣賞和公正、客觀的評價。當然,掌握了正確的欣賞方法以後,多進行欣賞,是提高欣賞能力的重要途徑,謂,「能觀千劍,而後能劍;能讀千賦,而後能賦」,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評審書法的好壞,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評論者的主觀因素往往起決定作用。首先愛好不同,酸甜苦辣各有所好。有的人喜歡纖細秀美,有的人喜歡厚重粗狂;有的人偏愛端正靜氣的楷書,有的人偏愛生動流暢的行草。其次,文藝修養有深淺,審美趣味有高低。有的人追求寫實,有的人追求寫意;有的人推崇傳統,有的人推崇創新。

C. 怎樣欣賞草書或草書作品的優劣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欣賞書法,而且對書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就教你如何欣賞草書,希望可以讓您對草書有更深刻的了解。
書法是極具個性化的藝術,幾千年來備受人們的喜愛,它在中國人的心中猶似音樂在西方人的心中一樣,有著特殊的意義和地位。因為它極具個性化,讓人難以捉摸,所以歷來就有如何欣賞的問題。唐孫過庭曾感慨萬千地說:「吾嘗盡思作書,謂為甚合,時稱識者,轍以引示:其中巧麗,曾不留目;或有誤失,翻被嗟賞。」竟然會有好的看成壞的,壞的看成好的。盡管歷代對書法欣賞問題論述甚多,但往往用語簡賅,詞藻華麗、駢文玄奧,讀後使人徒感高深,難以理解。所以,直至今日,書法欣賞依然是書法愛好者和學習者所共同注目和感興趣的問題。「金陵八家」之一的龔賢也說:「作畫難而識畫更難,天下之作畫者多矣,而識畫者幾人哉?」作為形象藝術的繪畫的鑒賞尚且如此之難,那麼,屬於抽象藝術的書法作品識之就更難了。為此,有必要談談草書藝術的欣賞問題。
書法欣賞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因為要從一根根線條和空間布白中理解書法家的思維,情感,技藝,品性,修養是不容易的。只有深刻理解了,才能得出公正和確當的評價。但是由於欣賞者的修養不同;品性不同;志趣愛好不同,對藝術理解的角度不同;以及審美力的高低,包括時代的隔閡,無端的偏見等;都可以使欣賞的主觀看法與作品的客觀實際不十分符合。即使以論書十分精闢而著稱的米芾,在評唐朝顏真卿的書法時也說:「顏魯公行字可教,真便入俗品。」貶得更甚時說:「顏柳挑剔,為後世丑怪惡札之祖,從此古法盪無遺也。」此處所謂的古法,是以魏晉、二王的法式為坐標。對顏真卿的「變法出新意」之舉,自然是不滿意的,這是審美觀不同所帶來的偏見。明朝沈度被永樂帝朱棣稱為「我朝王羲之」,蒙受恩寵。比為右軍,其實際相去甚遠,自是溢美,永樂帝有篡位之嫌,猶恐文人謗已,所以有此籠絡文人之言,以示朝出聖賢,巧妙地標榜太平盛世。這種有意拔高的評賞,是有其政治目的的,所以也是不會公正的。清末康有為著《廣藝舟雙楫》一書,影響很大,有「尊碑卑唐」之論,乃是為提倡碑學而作出的偏激之詞。南北朝碑固然有其非凡的價值,唐楷又何可輕薄,盡可以互為補充,殊途同歸。任何藝術都有不同的流派和風格存在,完全不必抑此揚彼,故作貶褒。以上僅是舉例,說明品評書法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和統一的標准。推而廣之,在書法欣賞中更不能隨心所欲,妄加論斷。當今碑學,帖學時有爭論,其實,帖學極盡幽遠綽約之美,如清風、如彩霞、如幽篁,如碧溪,可得春風盪漾,沁人心肺之樂;碑學極盡雄健曠達之美,如崇山,如原野,如林海,如長江。高山大川有雄曠之美,小橋流水得幽靜之雅,陽剛是美,陰柔也是美;這是淵源流澤、地理環境、風俗習性、審美情趣等因素所形成的。世界上缺少那一種美都不行,沒有陰柔就無所謂陽剛,沒有陽剛也無所謂陰柔,這就叫相輔相成。當然,愛好可以不同,但品評應該公正。欣賞書法實際上是欣賞者的心理與書法家的作品在進行交流,是二者間的一次心靈的撞擊和合作。這種交合溝通絕非易事,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書法家的作品要技巧純熟,意圖明朗。欣賞者對書法藝術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實踐能力,要了解歷代書法名家、流派及其代表作;要懂一點筆墨技巧,有一點歷史知識,包括多看多寫這兩方面,不然對書法藝術的內在秘奧是難以洞察的。那麼,怎麼才能具體理解和欣賞富於變化,具有生命力的書法藝術呢?簡言之,可以從「形質」和「性情」人手。
書法作品是書家手中的筆在紙上運動時的真實記錄,任何細微變化都一覽無遺地袒露在紙上,成為通常所稱的墨跡或筆跡。在墨跡中色含著兩種因素,一種是「形質」,一種是「性情」。形質是指點畫的外形和內質,字的構成,它包括線條、重心、筆勢三要素。同時,書法作品又體現作者之精神、氣質,故其面貌因人、因時而異,這種藝術個性的流露謂之性情,它包括氣韻,風格,墨趣之要素。性情則人各有別,千變萬化。欣賞書法若能抓住「形質」和「性情」這兩點,那就是抓住了核心問題。
形質完備即是點畫的外形和內質都符合筆法和字形結構的原理,即成有法之書。具此基礎,才有可能使性情得到充分的表達。因為,性情是書法家內心的獨白,其中包含作者的氣質、稟賦、個性、修養、學問、識見、品德以及情緒的變化等,不是單靠功力所能達到的。「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劉熙載《藝概》)。當形質和性情達到和諧統一時,作品才具有個性風格,方有藝術性可言。當然,形質和性情是相互滲透和促進的,眾人臨同一本帖而面目各異,即是不自覺地滲入了自己的性情。而優秀的書家必須有意識地將深邃的情感融化到自己的作品中去,從而形成具有藝術個性之風格。
欣賞書法實質也是學習,欣賞時對書法藝術的理解力口深了,從而也能在實踐中加以應用。所以說,要提高創作能力,必須提高欣賞能力,反之,自己的藝術水平上升了,那麼欣賞和實踐能力也就能交替上升。所以,書法欣賞又不單是一種藝術享受,也是提高自己書法水平的重要環節。孫過庭說得好:「自矜者將窮性域,絕於誘進之途自鄙者尚屈情涯,必有可通之理。」可以斷言,具有相當造詣的書家,必是具有相當鑒賞力的評論家。
書法是技巧和意境相結合的藝術,是頗具特性的藝術。欣賞時,要有一定的藝術想像力,要大膽地張開藝術想像的翅膀,在作品中自由翱翔,透過外形質朴、自然,毫無雕飾的一個個漢字,觀察到其內在蘊藉的美。也可從外形的「妖嬈」和故作妖媚,以及外形「強悍」故作剛狠,外形「脫略」故作瀟灑中,發現其膚淺和缺乏高尚情趣。王羲之看書法的點畫時就將其與自然界的生態萬物相聯系,如將一橫看成為「如孤舟之橫江渚」。若能如此充滿遐想地來欣賞書法藝術,則我們的文化生活將豐富多采,精神生活將充滿激情。人們之所以如此需要書法藝術,如此熱愛書法藝術,乃是因為書法藝術能給人高尚的美的享受。
清劉熙載曰:「觀人於書,莫如觀其行草。」行草書尤其是狂草書體束縛性最小,可變性最大,最能體現書家的藝術構思、心的律動,情的宣洩。草書所表達的是一『種朦朧、變幻乃至狂熱的美,所以欣賞書法是享受藝術,享受生活。
書法藝術的欣賞需藉助於視覺,覽其表象,深入內核。需玄鑒精識,從形見其神、鉤沉攬玄,追虛探微。草書之美,多半隱匿在形態的中間或後面,線條是外形,是具象的,但線條表現出來的理念和情趣是抽象的,要能在具象中抽取其事物的本質屬性,這樣才不至於在欣賞時覽其淺表而略其神韻。因為書法所表現出來的並非是客觀世界中任何——種形象,如圖畫中的亭台樓閣、茅屋小橋,梅蘭竹菊,飛禽走獸等等。書法之美當然來源於自然,但它不是自然的直接寫照,而是棄去表象,抽其內質。如將一橫稱為千里陣雲,一點稱為高峰墜石,一豎稱為萬歲枯藤,戈稱為百鈞弩發,一捺稱為崩浪雷奔等等。以上所形容的自然現象都是客觀存在的。但將這些現象與一點一畫聯系起來,是需要豐富想像的,並不是寫一橫真的像畫天上的雲。現在有—『些書法家,將畫與書法強拉在一起,這種思維方法和表現手法只知具象不知抽象,是將藝術庸俗化和膚淺理解了。抽象是造型的根本。著名文學家韓愈稱草聖張旭:「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谷,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斗,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一切的自然現象在張旭的草書中都可以體會出來。然而,看張旭的草書,真正存在於紙上的只是線條而已,這就是韓愈在欣賞張旭草書時所產生的移情作用。
韓愈的高度的抽象思維,將線條看成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以韓愈的欣賞水平,他看到了書法藝術的抽象美。正因為書法具有抽象之美,所以評述書法也常以抽象之法。如蘇東坡稱顏真卿「細筋入骨如秋鷹」。趙構稱米芾「沉著痛快,如乘駿馬,進退裕如,不煩鞭勒」。董其昌稱右軍「如鳳翥鸞翔」、稱米芾《蜀素帖》「如獅子捉象」;肖衍《古今書人優劣評》:「鍾繇書如雲鵠游天,群鴻戲海」,「王羲之書如龍跳天門,虎卧鳳闕」……沒有一句是談書法的筆法、結體、章法,但他們確實是在評述書法。這是一種對書法藝術的高度概括,抽象的評述。我們可以對書法的用筆,結體等分解得十分精細,但仍無法找到最確切的語言將書法二字講得十分明白,仍感到說不情、說不透,所以就有了種種海闊天空的形容。欣賞者只談感受,不談具體,感受是對書法藝術的入神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書法藝術?且聽孫過庭所作的比擬贊嘆:「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稿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威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
此即是「藝」,即是「書法」。

熱點內容
錦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1-17 23:14:48 瀏覽:86
現代歷史故事 發布:2024-11-17 22:54:49 瀏覽:43
龜兔比賽的故事 發布:2024-11-17 22:54:34 瀏覽:780
轉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22:32:38 瀏覽:484
成語513 發布:2024-11-17 22:03:08 瀏覽:212
成語節 發布:2024-11-17 21:51:25 瀏覽:542
帶睿成語 發布:2024-11-17 21:46:39 瀏覽:841
什麼閃閃成語 發布:2024-11-17 21:45:49 瀏覽:248
故事兩只小熊 發布:2024-11-17 21:40:46 瀏覽:439
形容月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21:26:00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