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趙普賞析

趙普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1-05 14:07:27

⑴ <<論語>>是部什麼樣的書,說說趙普為什麼可憑半部<<論語>>治天下呢

《論語》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根據當時孔子的言行記錄整理而成的儒家經典著作,約成書於戰國前。現存《論語》20篇,約500節,萬余字。《論語》集中體現了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大思想家孔子的思想,是一部傳世之作。二千多年來,人們不斷地研究《論語》,認識、發掘其思想,淵遠流長,經久不衰。這種研究一直延續到新的世紀。國外有學者稱:「21世紀是儒家文化的世紀。」為什麼《論語》能幾千年經久不衰,魅力無限呢?關鍵在於《論語》這部經典自身體現的價值。人們普遍認為,《論語》所反映的孔子學說,其影響遍及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眾多領域,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大標識。有人認為,「《論語》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論語》是「中國兩千多年來主流文化的木之本、水之源、心之魂」。除此之外,後人對於《論語》的至深酷愛和潛心研究,不能不說是《論語》生命之樹常青的一個重要原因。據載,兩千多年來,《論語》研究的各種版本已達三千多種,浩如煙海。並且,《論語》研究也隨著時代的發展在不斷發展。僅近幾年出版的研究《論語》的各類版本達幾十種之多。它們視角不一,各具千秋。綜觀眾多《論語》研究版本,可分為五種類型,提供於此,供同學們選讀:

1.注釋式。按照《論語》的篇章結構,對《論語》按順序作出注釋、譯文。通常版本完善,注釋詳盡,譯文通俗。唐滿先的《論語今譯》、來可泓的《論語》、徐志剛的《論語通譯》、楊伯峻、楊逢彬的《論語譯注》等均屬這類讀本。李學勤主編的《論語註疏》,是對《論語》的點校整理,整理內容包括標點、文字處理、校勘和吸收研究成果。

2.評述式。與注釋式所不同的是,注釋式是三段式,即原文、注釋、譯文,評述式則是在注釋式的基礎上,加了評述。《論語今讀》(李澤厚)是原文、譯、注、記。作者說,「記」者,我的評論札記和解說也。《論語直譯》(來可泓)是原文、今評、注譯、評述。關於「評述」,作者先將這一章的內容主旨用一句話加以概括,點明主題。然後,評述分析文章的文意。作者認為,「這是用力最勤的地方」。郭竹平注譯的《論語》有「理解」一節。童升編譯的《聖算知天命〈論語〉新解》有「評析」。古棣、戚文、周英著《孔子批判〈論語〉譯說》有「解說」。《(原注)〈論語〉》有「賞析」。劉琦譯評的《論語》則在每篇尾作「評點」。

3.專題式。改變《論語》的篇章結構,確定一個主題,作出編排,加以評述。《孔子論學》以孔子「所創造的教與學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為主線,從「教學育人」、「虛心好學」、「學習內容」、「學習方法」、「修身自省」、「培植盛德」、「舉賢論人」和「師生關系」等八個方面「綜觀」。《半部論語治天下》以「治天下」的主題,歸納成「為學篇」、「治國篇」、「修身篇」、「交友篇」、「處世篇」、「義利篇」、「治國篇」、「孝親篇」、「教育篇」等八篇。《〈論語〉與現代管理》認為《論語》是中國古代思想的寶庫,從《論語》中提煉出與現代管理緊密結合的62個經營理念。《論語菁華》認為《論語》「全面反映了儒家初創時期的政治觀、道德觀和教育觀」。該書按三個部分編寫:「政治主張」、「道德觀念」和「教育思想」。

4.組合式。將《論語》與其他相關書合編出版。《儒學十三經》介紹「十三經是儒家奉為經典的十三部古書」,十三經中就有《論語》。這是一部十三經的「導讀本」。還有「叢書」性的。有三種組合,即三種書的組合。中華千古流傳書系中有一本《老莊語錄·孔子語錄·孟子語錄》,其中「孔子語錄」是《論語》的原文、譯文。蔡志忠古典漫畫里有「大學」、「中庸」、「論語」三種。包括《論語·儒者的諍言》。還有兩種組合。如《論語·孟子》《孔子說·孟子說》。

5.專著式。屬研究《論語》的專著。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是關於《論語》的講演錄。書中對《論語》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詳細而又生動的講道。「尤為新穎的是,作者將對原文的串講撮編為一個個歷史故事,蘊意深邃而妙趣橫生」。《論語趣談》作者著意「突出原著精華,保持一定的品格,又有可讀性,讓讀者不感到枯燥並引起一定的興趣」。《我與〈論語〉——桃花源游記》是「作者通過刻苦自學,用十幾年的時間鑽研《論語》的心血之作」。《〈論語〉之謎》,對歷史文獻浩海留下的「懸案謎團」發掘、整理、分析,有益於增加知識,開闊眼界,豐富生活。

《宋史·趙普傳》載:趙普"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筐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趙普少年時當過小吏,沒有學術,也不喜歡讀書。後來當了宰相,宋太祖經常勸他讀書。他一旦讀書以後,很感興趣,特別是晚年,手不釋卷。他一回到家,就關起門來,打開箱子,拿出書來,一讀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去辦公,一切都處理得非常順利。他死以後,家屬打開箱子一看,就只是《論語》二十篇。

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論語》載趙普對宋太宗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論語》),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後人從此引出"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

治天下,就是管理天下。半部《論語》就可指導統治者管理天下,說明《論語》是一部宏觀管理學的精品著作,趙普讀了此書,"次日臨政,處決如流",確實對宏觀管理有指導作用。日本一些企業家把《論語》當作職工必讀書,並用《論語》上的觀點實行企業管理,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功。可見《論語》也可以作為微觀的企業的管理學著作。

中國這種管理學,與西方管理學很不相同。中國傳統管理學是模糊的、抽象的、不容易操作的。不像西方管理學那樣明確、具體而又容易操作。中國傳統管理學有這些特點,需要高水平的人去細心體悟,才能加以應用,也才能獲得成功。如果以為管理學就是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用就靈,那麼對於中國傳統管理學來說,則不能適應。這是需要"好學深思",才能"心知其意"。歐洲一些人認為日本企業管理是最成功的,而這其中就有中國傳統管理學的內容。中國在兩千年前的漢代,就在遼闊的國土上管理著五千九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國,中國傳統管理學當然有很豐富的成功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思想。

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

趙普原本是淮南滁州的一名鄉村教師。公元956年,為了爭

奪淮南江北地區,後周大將趙匡胤率領大軍與南唐守軍在滁州打了一場惡仗。由於得到了趙普的幫助,趙匡胤大獲全勝,為他日後的帝業打下了必要的基礎。從此以後,趙普便被視作心腹,如影隨形地追隨趙匡胤建功立業。宋朝建立後,趙普參與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決策,又輔助宋太祖統一了南中國。到了宋乾德二年(964年)趙普被任命為宰相,晉封為韓王。

趙普一生先後三次做宰相,這在宋代並不多見。按理說,趙普身居宰相高位,又是頗受倚重的開國元勛,只須照章辦事即可功德圓滿、善始善終,可是,趙普的仕途卻一波三折,並不順利。概言之,趙普的後半生是:因專橫跋扈而受制約、因貪圖錢財而受猜忌、因不學無術而受輕蔑、因結黨徇私而遭罷黜。就其秉性來說,來自大臣的不滿,來自皇帝的約束、猜忌,甚至是罷黜,都不是不能忍受,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對他的輕視。而「半部《論語》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為相時的一句牢騷不平之語。

宋初君臣認為,鑒於五代時期「大者稱帝,小者稱王」、「群犬交吠」般紛亂政局的根源在於藩鎮擁有重兵,不受中央節制。而要避免宋朝成為第六個短命王朝,就必須「興文教,抑武事」。為了培養更多的文士,中央政府「崇建太學,教養多士」,還迅速恢復和完善了科舉考試制度,加緊選拔文人充實各級官僚隊伍。宋太宗更是明確提出,要「與士大夫治天下」。君臣上下,注重文教蔚然成風。

相形之下,趙普的學力已明顯地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宋史》卷256本傳記載:「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太祖曾多次向趙普問及前朝制度,他都無以對答。最使趙普難堪的一件事發生在宋太祖乾德初年,事情的經過是:「乾德建元,太祖謂古所未有,韓王(趙普)稱譽,盧(多遜)曰:『王衍在蜀,曾有此號。』太祖大驚,以筆塗韓王面曰:『爾怎得及他!』韓王經宿不敢洗」。這段話出自趙紹祖《讀書偶記》,《宋史》卷三《太祖本紀》也記載此事,卻多有不同,言太祖還說了一句話:作相須讀書人。分明是說,你趙普並不是一個讀書人,而不是讀書人就不能做宰相。如此看來,趙普後來在仕途上的失意就成了必然。

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趙普罷相,出任河陽三城節度使,這是他自當年滁州之戰結識趙匡胤以來,第一次遠離政治中心。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普第二次出任宰相。趙普由野入朝,幾年間朝中任用了更多的文人,已是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趙普昔日不學無術的劣勢也就更加明顯地凸現出來,君臣們也越發認為趙普的學養不夠了。據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乙編卷一記載:「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就是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的「原生態」。從趙普的回答中不難看出其強烈的情緒化色彩,這完全是一種牢騷不平之語:言外之意是說,我讀書范圍是不出《論語》一書,可我當年能夠*它幫太祖平定天下,現在仍然能夠*它輔佐陛下您把天下治理好。現今滿腹經綸的文臣儒士遍布朝野,哪個又能有我的功勞大、能力強呢?——恐怕這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那麼,趙普的一句牢騷話何以會如此引人共鳴、傳之久遠?依筆者淺見,一為《論語》一書影響之廣,一為「治天下」之意識深得士子之心。《論語》一書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錄,自戰國初年成書以後,在儒家經典中並不佔重要地位。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定《詩》、《書》、《禮》、《易》、《春秋》為儒學「五經」;到了東漢因倡導孝道,在「五經」之外又加上《孝經》和《論語》,變成了「七經」,這是《論語》第一次躋身於「經」;到唐代變化較大,除了《詩》、《書》、《易》不作變動,將《禮》分作《周禮》、《儀禮》和《禮記》,另加《左傳》、《公羊傳》和《穀梁傳》,稱作「九經」,《論語》未被列入;到唐文宗太和年間,在「九經」的基礎上增加了《論語》、《孝經》和《爾雅》,稱「十二經」;到了北宋年間,又加《孟子》稱「十三經」,《論語》得以保留。——從漢代到宋代,《論語》幾次作為儒家典籍躋身「經書」之列。但是,即使同樣是「經書」,也要依照篇幅長短劃分等級,《論語》因其篇幅過短,只被看作是「小經」,所謂「小經」就是「大經」的輔助讀物,而更多的時候,《論語》是被當作「經」之下的「傳」或「記」來看待的。所以,《論語》一書長期作為婦女兒童啟蒙課本使用,唐代墓誌記載不少婦女居家「常讀《論語》」,杜甫在其《最能行》一詩中寫道:「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旅。」詩中講的就是這種情況。直到五代後期,趙普在滁州鄉下對村童教書,授課范圍想必不出《論語》,自己只知道《論語》,也就不足為奇了。

《論語》地位的真正提高,是在南宋時期。理學家朱熹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抽出,連同《論語》、《孟子》合稱「四書」,並為之詳作「集注」,影響深遠,《論語》歷史性地提升到「大經」的地位。到元明清三代,「四書」完全取代了「五經」,成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論語》也成了士子必學之書,所以趙普這句話備受學子關注。

其次,儒家倡導「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要學以致用;要為帝王師,主張「格君心之非」。南宋時期的事功學派堅守了這一點,贊賞「勃然有以拯民於塗炭之心」,主張以天下為己任。後世對這種天下意識得到了很好的繼承,這正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一大優點。所以,趙普的「治天下說」能夠引起士人的強烈共鳴。

綜觀趙普個人的「功名事業」,可謂隆隆其始而未能克終,而他「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牢騷不平之語,反倒成了「千古名言」!其中奧妙,耐人玩味。

文言文《趙普》的解釋及翻譯 帶字詞翻譯

《趙普》原文:

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為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戶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家人發篋視之,《論語》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雖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齷齪循默普剛毅果斷,未有其比。嘗奏薦某人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復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案牘擲地,普顏色不變,跪而 拾之以歸。他日補綴舊紙,復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翻譯:

趙普年輕時熟悉官吏(應處理)的事務,學問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太祖常勸說他要讀書。趙普晚年讀書勤奮,每次(退朝後)回到自己的住宅,關上門打開書箱拿出書,整天讀書。等到第二天處理政務,處理決斷很快。他死後,家裡的人打開書箱看到裡面的書籍,原來是一部《論語》。

趙普性情沉著且為人嚴肅剛正,雖然對人忌妒刻薄,但是他能夠以天下大事作為自己的責任。宋朝初年,在宰相職位上的人,大多過分謹慎拘於小節,按常規辦事,不多言語,趙普卻剛毅果斷,沒有誰能和他比的。

他曾經上奏推薦某人擔任某個官職,太祖不用這個人。趙普第二天又上奏請這個人(擔任某官),太祖還是不用。第三天,趙普又把這個人(擔任某官的事)上奏太祖,太祖發怒了,把奏章撕碎了扔在地上,趙普臉色不變,跪在地上把撕碎的奏章拾起來回到家。

過了些日子趙普把撕碎的舊紙片修補連接起來,又像當初一樣上奏。太祖這才清醒過來,終於任用了那個人。

(2)趙普賞析擴展閱讀:

1、《趙普》賞析:

《趙普》全文中主要寫了兩件事:刻苦讀書和推薦人才。表現了一個中心:趙普能以天下事為已任。全文刻畫人物善用細節。寫專心致志地讀書,描寫了「闔戶啟篋取書」的細節。一個「闔」字,指閉門謝客,排除一切干擾。

寫太祖之怒,描寫了「碎裂奏牘擲地」的細節。「碎裂」足以表明怒的程度,再加一個「擲」字,怒不可遏的樣子可想而知。寫沉著鎮定,描寫了「普顏色不變」、「跪而拾之」的細節。一個「拾」字表明:趙普此舉非常冒險,很可能再次觸犯龍威。

然而,趙普豈止「拾之」,他居然在日後「補綴舊紙,復奏初「,「補綴舊紙」這一細節生動感人。

2、趙普生平事跡:

趙普字則平,幽州薊人。後唐時幽州主將趙德鈞連年發動戰爭,人民疲敝。趙普的父親趙率領全族人遷居常山,又遷居河南洛陽。趙普為人忠厚,寡言少語,鎮陽豪門大族魏氏把女兒嫁給他為妻。

周顯德初年,永興軍節度劉詞徵召他為從事,劉詞死後,上遺表向朝廷推薦趙普。周世宗用兵淮上,太祖攻下滁州,宰相范質奏請任命趙普為軍事判官。宣祖在滁州養病,趙普朝夕侍奉葯餌,宣祖於是以宗族的情份來對待他。太祖曾經與他交談,覺得他很不尋常。

當時捕獲盜賊一百多人,律當被斬,趙普懷疑其中有無辜的人,請太祖訊問他們,後來得以存活的很多。淮南平定後,調趙普補任渭州軍事判官。太祖領任同州節度時,徵召他為推官;太祖移駐宋州後,又上書朝廷任他掌書記。

太祖北徵到陳橋,酒後醉卧帳中,眾軍推戴他做皇帝,趙普與太宗開門進去告訴他。太祖呵欠著伸展四肢慢慢起床,而眾軍披甲帶刃,喧嘩著擁擠在旗幟下。太祖受禪即位後,因為輔佐有功,趙普被封為右諫議大夫,充任樞密直學士。

太祖親自征伐李筠,命令趙普與呂餘慶留守京師,趙普願跟從太祖出征,太祖笑著說「:你能夠勝任戰事嗎?」趙普隨從太祖平定上黨,遷升為兵部侍郎、樞密副使,朝廷賜給他住宅一棟。建隆三年(962),任命趙普為樞密使、檢校太保。

干德二年(964),范質等三位宰相同日被罷,任命趙普為門下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中書省沒有宰相簽署敕令,趙普以此為由上奏太祖,太祖說「:卿只管呈進敕令,朕為卿簽署可以嗎?」趙普說:「這是有關部門官吏的職責而已,不是帝王做的事。」

太祖命令翰林學士講求舊制,竇儀說:「現在皇弟任開封尹、同平章事,正是宰相的職任。」太祖下令簽署權賜給趙普。趙普任宰相後,皇上把他看作左右手,事情無論大小,都向他咨詢以後決斷。當時,趙普兼任監修國史。

太祖命令薛居正、呂余慶為參知政事以輔助趙普,不能宣布皇帝的詔諭,位次列在宰相之後,不掌印,不參預上奏議事,朝會時不領班,只是奉令製作敕令而已。原先,宰相副署敕令,都用內制,趙普任宰相後只有敕,不是原來的典章制度。

太祖常常便裝出行經過功臣之家,趙普每次退朝,不敢隨便穿戴。一天,傍晚時下大雪,趙普以為皇帝不會出來。過了一段時間,聽見叩門聲,趙普急忙出門,皇帝站在風雪中,趙普惶恐迎拜。

皇帝說「:已經約好晉王了。」一會兒後太宗來到,趙普鋪設厚墊子在地上請他們坐在堂中,在熾紅的爐火上燒肉吃。趙普的妻子敬酒,皇帝稱她為嫂。於是與趙普商議攻伐太原。

趙普說:「太原地當西、北二面,太原如果攻下,則我國須單獨抵擋這兩面,不如等削平諸國以後,則太原這一彈丸黑子之地,能夠哪裡逃得掉呢?」皇帝笑著說:「我的意思正是這樣,特地來試試你罷了。」

五年(967)春季,朝廷給趙普加官右僕射、昭文館大學士。不久,趙普遭母喪,守喪制未畢,太祖詔令起用趙普處理政事。於是他勸皇帝派遣使者分赴諸道,征發丁壯編好名冊送到京師,以備守衛之兵;各州設置通判一官,主管錢糧。從此軍隊和武器都很精銳,府庫充實。

⑶ 如何鑒賞古文

如何鑒賞古文

一.營造古文學習良好氛圍的必要性分析。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強調:「閱讀淺易文言文,能藉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可以說,《語文新課程標准》降低了學習文言文的要求,並且中考文言文考試篇目限定於課本,從道理上講,應該有相當理想的成績,結果卻相反,很出乎意外。

筆者調查了50多位中學語文老師發現,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的老師十分注重語句翻譯、記憶,以及進行針對性練習,教學過程嚴謹。然而在文言文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樣學習文言文的過程比較枯燥,效率不高、體會不深,懵懂如學另外一門外語,甚至覺得老師煞費苦心的教好文言文,是老師的一廂情願,學生只能「逆來順受」。

學習文言文的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何處,筆者分析如下:

1、學生離開了理解文言文的情境。文言文確實不像現代文那樣,讓學生一下讀來流暢上口,通曉其意。學生難以接受翻譯斟字酌句的煩瑣,難以懂得文言拮倔聱牙的表達,難以體會古人情感真實豐富的抒發。例如《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鄒忌問妻、妾、客同樣一個問題,「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他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語意相同但句式不同,文字略有變化,卻表達了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和不同心理。學生理解上文,往往一上來就與文字、句式較勁,然後急著回答老師「語氣為何不同的原因」的問題,而不在具體故事情境中體會。這樣,文言文理解膚淺呆板、不深刻形象,掌握急促草草、不穩當牢固。

2、學生離開了文言文運用的情境。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說明了學以致用情境的重要。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交流不會刻意用文言表達,覺得那是比較迂腐的表現,孔乙己「多乎哉,不多也」就是一證。在教學課堂中,我們老師也可能會忽視經典語句在不同情境下活用的特殊性。例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老師經常把它形容美國在聯合國大唱人權高調的表現,並把它理解為別有用心。但是,此時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醉翁亭記》中就不宜這樣理解。其實,文言文的運用,也需要學生一定的文化品位。由於學生文化素質的限制,學生倒是對新興簡單的網路語言情有獨鍾,而對文言文的(運用)置之不理。

3、學生離開了文言文人文的情境。文言文包涵著豐富的詩畫意蘊,散發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凝聚著深厚的民族情感。然而,學生似乎不能領略到文言文其中的精妙處。例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憂患意識」,「逆境出人才」的重要知識,但是,問其憂患意識的現代意義,如何讓自己成為人才,學生一籌莫展、一片茫然。這關鍵在於人文情境的缺失。文言文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就是要求學生關注當代社會文化生活、關注自身素質涵養,努力在文言文學習中受到良好熏陶,提高生活品味,培育健康人格。例如「憂患意識」的人文情境的創設即讓學生憂患於和平年代中的戰爭、發展社會中的環境、美好生活中的絕症……讓學生學習到古人博大的胸襟,肩負起傳承優秀文明的責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可見,營造文言文學習的良好氛圍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的策略性思考。

既然學習文言文需要一個良好的情境,同時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是那樣的重要,我們就應該為其進行策略性思考。

1、吟哦諷誦而後得之

吟哦諷誦就是要學生放聲朗讀,讀得正確、流暢,抑揚頓挫中將語言形象化,將情感美化、深化。讓學生沉浸其中,讀出文章的味道來並有所「得」。「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這就是吟哦諷誦精妙呈現。例如:《陳涉世家》中「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 」的反復朗讀中與「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進行了區別,對秦興徭役、發民謫戍歷史有了深刻的理解。《鄒忌諷齊王納諫》中齊威王在鄒忌諷諫之後說「善」。一個字簡練精純、運用恰當,表明了齊威王對鄒忌勸諫的肯定,說明他是一位有魄力的開明君主。所以「善」字讀起來,應在短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威嚴明智,在高音中讀出齊威王的大膽胸襟,一代明君可謂形神逼肖。

2、品味感悟而重修身

針對文言文教學,葉聖陶先生認為:「 吟誦的時候,對於討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容和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寶貴的一種境界。」陶淵明讀書,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而「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便是個好例子。在《岳陽樓記》中我們吟詠著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偉大的政治抱負時,更應體味 「先憂後樂」即「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現實意義。在《魚我所欲也》中我們高歌「捨生取義」的神聖時,更應感受歷代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難的意志。

通過品味感悟,學生親切地體會,讓文言文學習有滋有味;學生獨特的審美情趣也讓文言文內涵熠熠生輝。同時,學生也將優秀的文化精髓汲取內化,臻於至善,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養。

3、積累貫通而學致用

歐陽修詩雲:「學既積於心,猶木之敷榮。根本既堅好,蓊鬱其干莖。」(《贈學者》)這首詩告訴我們,讀書做學問要靠長期積累的。學習文言文更要豐富積累,積累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積累豐富的閱讀感悟等等。積累多時自有貫通處,

貫通豁然必有致用時。例如:《岳陽樓記》寫「古仁人之心」表現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情感。在進步學習積累《醉翁亭記》《捕蛇者說》之後,歐陽修的與民同樂、柳宗元的關注民生,使學生對「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感悟入木三分。《晏子使楚》寫晏子在楚國受辱,但他以出色的辭令隨機應變、以不卑不亢的表現,維護了國家的尊嚴。結合著神六發射成功、《藤野先生》中的看電影事件等材料,學生深感維護國家尊嚴所肩負的責任。

「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是學生學習文言文積累貫通的境界,讓人嚮往。

三.營造文言文學習良好氛圍的原則性把握。

1、興趣參與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可見,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調動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才能使學生真正參與學習,才能避免文言文學習的枯燥,引導他們領悟作品的內涵。例如:學習《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時,老師先繪聲繪色地講了吳王夫差的故事,情節起伏,集中了學生的思維、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之後,老師讓學生參與討論了「逆境成才」「順境成才」的問題,學生思考積極、氣氛活潑,學習效果很好。如果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沒有興趣、不去參與討論分析,他們的學習效果不會太好。

2、形象深刻性。

文言文學習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藉助朗讀、表情、動作等外在摹擬,使文言文的情境具體、文言文的意境形象,可以使學生如親臨其境,受到強烈的藝術感染,從而深刻地領會、消化文言文。例如:學習《出師表》時,我們可以播放電視《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一段劇情,在質朴無華的言辭中,讓學生感受諸葛亮的肺腑真情;在感人至深的情境中,讓學生形象地體味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臨危受命的忠誠。學習《口技》時,我們可以展現相聲中出色的口技表演,讓學生直接感受到民間藝術的神奇與真實,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能力。如果學生對學習文言文欠乏形象,學習印象就可能不會深刻。

3、文化情感性。

文言文學習對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審美情趣等有著重要的作用,能讓學生在文化熏陶中提高品味、健全人格、陶冶情感。於是,在學習文言文過程中,我們應努力進行文言文的文化情感教育,在作品中努力尋找深厚的人文情懷和濃烈的民族情感。例如:學習《與朱元思書》時,我們可以深刻感悟「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一句。發現作者淡泊名利、鄙棄世俗的情懷與「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諸葛亮產生了共鳴;更發現古人們恬淡的人生志趣,對於如今浮躁的時代、缺乏鄭重之心的學生是多麼的要緊。如果文言文的學習離開了文化情感的熏陶,學生的學習只會蒼白無力。

其實,學好文言文並非難事,只要從以下兩方面做起:

一、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1、反復誦讀。宋代朱熹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古人是聰明的,幼童入學,老師並不多講理論,而是讓其一遍一遍、踏踏實實地去將看上去一字不通的《三字經》、「四書」、「五經」等背得爛熟於心,文章的意思也自然明白了。著名文學評論家、小說家李國濤先生說:「中國古詩古文是不能不背的。當時不懂或不全懂的,先背下再說。」郭沫若老先生也說,「兒時背下的書,像一個大冰山,入了肚子,隨年齡增大,它會慢慢融化,一融化,可就是大財富了。」由此可見,學習文言文最簡單快捷的方法就是多讀多誦,然後就能達到「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境界了。

2、字詞積累。學習文言文就像學習外語一樣,沒有足夠的詞彙量,一切都是空中樓閣,紙上談兵,所以字詞積累是學好文言文的基礎。字詞積累分兩大類:實詞積累和虛詞積累。相比較而言,實詞又好記一些,而虛詞是難點,因為文言虛詞意義較抽象,使用頻率高,用法靈活多樣。這時用一些靈活巧妙的方法也不難記憶。例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中一共有23處用到「而」這個虛詞,我們可將其用法歸納為五種,就比較好記了。

①「溪深而魚肥」,表示並列關系;

②「日出而林霏開」,表示承接關系;

③「雜然而前陳者」,表示修飾關系;

④「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表示遞進關系。

⑤「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表示轉折關系。

3、語法歸納。一篇文言文中,通假活用、前置後置、古今異義等弄得學生暈頭轉向,怎麼辦?我們不如用歸納法將它們分類總結,可畫一簡表,將通假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疑問句、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變式句分門別類標在表中,這樣一目瞭然,記憶起來就很容易了。

二、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1、喜愛文言,培養興趣。有些同學抱怨我們今天不用文言文,幹嘛去學「之乎者也」?此言差矣:首先文言文是我國古代所有文化的承載形式。無論是醫學、數學、天文、地理都是用文言文寫成,流傳至今。文言文是淵源流長的瑰麗財富,我們不懂它,又如何領略中國文化的古典深厚,搏大精妙呢? 其次,現代漢語中的成語典故絕大部分來自文言文。例如:緣木求魚(盂子·粱惠王上)、遠交近攻(《戰國策,秦策三》)、因噎廢食(《呂氏春秋·盪兵》)、平易近人(《史記·魯周公世家》)……這些膾炙人口、詞簡意達的成語皆來自文言文,更不必說「事後諸葛亮」、「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樣的典故了。再次,文言文中蘊含豐富的生活哲理,既能陶冶我們的情操,又能指導我們如何為人處世:《鄒忌諷齊王納諫》告訴我們對於別人的贊美要頭腦冷靜,仔細分析;而《諫太宗十思疏》則告誡我們要「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文言文的益處遠遠不只這些,「學習的最好刺激,乃對所學材料的舉,」,只有從心底里喜歡上了文言文,才能學好它。

2、克服懶惰,「勤」字當頭。「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的苦和勤在學習文言文上尤為突出,磊量的文章要全篇背誦,密密麻麻的注釋要一一背會,頻頻出現的語法要條條掌握,沒有「勤」是斷然不行的,學習文言文最大的敵人是懶惰,只有勤背勤記勤寫的同學才能學好它。

怎麼樣,這樣一座寶庫——文言文,你去開掘,只要做到以上兩方面,文言文其實並不難學,不是嗎

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翻譯的基本方法有直譯和意譯兩種。 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盡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 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盡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盡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 這兩種翻譯方法當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二、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國號、年號、度量衡單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

「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

「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弧。

「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余、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

「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

「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

古文翻譯口訣

古文翻譯,自有順序,首覽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題,搜集信息,由段到句,從句到詞,
全都理解,連貫一起,對待難句,則需心細,
照顧前文,聯系後句,仔細斟酌,揣摩語氣,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詞句之間,聯系緊密。
若有省略,補出本意,加上括弧,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譯,人身稱謂,依照貫例,
"吾""余"為我,"爾""汝"為你。省略倒裝,都有規律。
實詞虛詞,隨文釋義,敏化語感,因句而異。
譯完之後,還須仔細,逐句對照,體會語氣,

熱點內容
錦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1-17 23:14:48 瀏覽:86
現代歷史故事 發布:2024-11-17 22:54:49 瀏覽:43
龜兔比賽的故事 發布:2024-11-17 22:54:34 瀏覽:780
轉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22:32:38 瀏覽:484
成語513 發布:2024-11-17 22:03:08 瀏覽:212
成語節 發布:2024-11-17 21:51:25 瀏覽:542
帶睿成語 發布:2024-11-17 21:46:39 瀏覽:841
什麼閃閃成語 發布:2024-11-17 21:45:49 瀏覽:248
故事兩只小熊 發布:2024-11-17 21:40:46 瀏覽:439
形容月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21:26:00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