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的名句
⑴ 《師說》的名句
1、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白話文: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2、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白話文:無論地位高低,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白話文: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難,也難啊!
4、聖人無常師。
白話文: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5、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白話文: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1)師說的名句擴展閱讀:
《師說》大約是作者於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國子監四門博士時所作。貞元十七年(801),辭退徐州官職,閑居洛陽傳道授徒的作者,經過兩次赴京調選,方於當年十月授予國子監四門博士之職。
此時的作者決心藉助國子監這個平台來振興儒教、改革文壇,以實現其報國之志。但來到國子監上任後,卻發現科場黑暗,朝政腐敗,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學子對科舉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鬆學業;當時的上層社會,看不起教書之人。
在士大夫階層中存在著既不願求師,又「羞於為師」的觀念,直接影響到國子監的教學和管理。作者對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問撰寫這篇文章,以澄清人們在「求師」和「為師」上的模糊認識。
⑵ 師說這首詩的名句是什麼
《師說》是唐代文學家韓愈創作的一篇議論文,不是詩歌。其中的名句有: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
2.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
3.道之所在,師之所在也。
⑶ 《師說》中的名句名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抄解惑者也. (《師說》)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師說》)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 聖人無常師. (《師說》)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師說》)
⑷ 韓愈《師說》名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唐·韓愈《師說》。道:指儒家之道。受:同「授」,傳授之意。業:指儒家經典。惑:兼指道與業兩方面的疑難問題。本句大意是:教師是用來傳播儒家治世之道,講授儒家經典,解答各種疑難問題的人。這是韓愈給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師」所下的定義。作者僅用一個寥寥數字的判斷句便從三方面精到地概括出教育工作者的職責范圍,可謂言簡盤賅,字字雋永。囿於時代的原因,他的論述總是以儒家的教育范疇為准則。摒除其局限而廣言之,「道」與。「業」完全可以作新的理解。如果從傳播正確的治國及人生道理,講授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解決各種疑難問題這一新角度立論,則這一古訓今天仍有其現實意義。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師說名言語錄
見唐·韓愈《師說》。這幾句大意是:(人從師學習是向他學習儒家之道,因此)無論出身高貴還是貧賤,無論年長還是年少,儒家之道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韓愈在這里提出了一個為師的准則——聞道。不管什麼人,只要他精通儒家道統,他就是眾人的老師。摒棄這種理論推崇儒道的偏頗,存其以能者為師的合理內涵,韓愈進步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有志不在年高,知識不分貴賤,誰掌握了真正的學問,誰就應該受到尊重,大家就應該向他學習。這就是~提供給我們的啟示。
⑸ 韓愈《師說名句
師者復,所以傳道受業解惑制也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 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告乎吾,吾從而師之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解其惑 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庚.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聞道有先之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⑹ 《師說》中的名句有哪些
師者,所以傳道受抄業襲解惑也。
釋義:老師,是(可以)依靠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釋義:人不是生下來就懂得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釋義:(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想要人沒有疑惑難啊!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釋義:因此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
釋義:聖人之所以能成為聖人,愚人之所以能成為愚人,大概都出於這吧?
聖人無常師。
釋義: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
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釋義:幾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釋義:(有了)疑惑,如果不跟從老師(學習),那些成為疑難問題的,就最終不能理解了。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釋義:因此,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釋義:聽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學問技藝各有專長。
⑺ 《師說》中的名句的名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句講了,老師的職責。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這段應該是作者韓愈感悟的從師之道。各行皆有道,人的一生也是在尋求自己的道,我自求我道。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這段我認為一方面是諷刺那些恥於從師學習的人,一方面是告誡我們人生本身就是學習的過程,活到老,學到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這句感覺作者是大徹大悟,已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