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知恥名言
知恥而後勇 世界之大,勇者當頭。自不知恥,何以為勇?「恥」是人們千避萬諱的字眼,但也是人生中踏上成功的必經之路。「知恥而後勇」,是千百年來中華美德的結晶,是歷史跑道上催人奮進的槍響,是宇宙萬物生存發展的前提。因此,「知恥而後勇」自古不變的真理。 「知恥而後勇」是名家志士的真實寫照。能夠承認恥辱的人就像微弱的一團火,不久就可以燃燒整個草原。人若能達此境界,也可謂不枉此生。南唐後主李煜,「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成為千古絕唱;唐代詩人杜甫,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道出愛國深情,波蘭綱琴家肖邦,棄安逸悠哉之心,創造驚世舞曲。三者皆深知亡國之朝之恥,勇頌情懷。面對「恥」,若能坦然,其之度也必非一般。 「知恥而後勇」,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勇」如一輛開墾農田的托拉機,而「知恥」則是元油和動力。如果沒有他們,你寸步難行,而他們的存在,使開發無處不在。「貧油國」之貌,激勵數萬油田工人奮力堪測,讓大慶創中國之奇跡;法西斯之名,引得德國民眾知恥阡悔,受世界人民敬仰。如若沒有承認羞恥的勇氣,又怎能在變化中求得生存和發展? 相反,卻若地躲在黑暗的角落或「光明正大」地以恥為榮,只能成為歷史的笑柄,最終也得淹沒在嘲笑和鄙視之中。比如日本,不敢幹接受現實的制裁,一方面篡改侵華歷史,另外還參拜靖國神會。這只能將自己的尊嚴踩在腳下,將社會的發展推入無底深淵。 所以,「知恥而後勇」是一根?,將人生的船劃向成功的比岸;「知恥而後勇」是一束箭,將信念射向光明的頂點;「知恥而後勇」是一片林,將誓言撐向無邊的藍天。 「知恥而後勇」是名家志士的真實寫照,是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同樣,也是一條自古不變的真理。
2. 有關知恥的名言
知榮知恥名言名句知榮而行知恥而止 知榮明恥立身之本 明史知恥,明史知理,明史知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 道之以致,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 —— 德謨克利特 恥近乎勇。 ——孔丘 1、不要借別人的高貴來自豪。——[古希臘]伊索《伊索寓言》2、先義而後利者榮,先榮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荀子3、讓別人來稱贊比自己稱贊好。——[古希臘]德謨克利特《著作殘篇》4、承認貧困並不是可恥的。相反,不為改變貧困而努力才是確實可恥的。 ——修昔底德5、只因忘寵辱,到此不傷神。——惠嚴6、誰追悔而不知道羞恥,他就得永遠追悔。——[德]席勒《唐·卡洛斯》7、人有羞恥心——就會更聰明。——[蘇]葉夫圖申科《來吧,毛頭小夥子們 !》8、性清者榮,性濁者辱。——左芬9、心出是非外,跡辭榮辱中。——許渾10、貧莫貧於不聞道,賤莫賤於不知恥。——李西漚:《葯言剩稿》11、賤而好德者尊,貧而有義者榮。——賈誼:《新語·本行》12、辱,莫大於不恥。——《文中子.關朗》13、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老子:《道德經》14、卑賤貧窮,非士之恥也。——劉向:《說苑.立節》15、得失一朝,而榮辱千載。——范曄:《後漢書.荀悅列傳》16、名譽是人生的第二生命。——格拉蒂17、金錢誠可貴,榮譽價更高。——普卜利利烏斯.緒懦斯:《警句》18、履行諾言是名譽的保證。——法國諺語19、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可說是奇恥大辱。——西塞羅:《致友人書》20、哪裡有懦怯,哪裡就有恥辱。——羅馬尼亞諺語
3. 知恥的名言警句
1.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2.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專《孟子•公孫丑上》
3.人屬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4.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5.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6.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7.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卷十三
8.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9.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
1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11.德(品德修養)比於上,欲(享受)比於下。德比於上則知恥,欲比於下則知足。——傅玄
4. 關於知恥的名言
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回.《孟子·答公孫丑上》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不知羞恥的那種羞恥,才真的是不知羞恥啊!
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倦十三
.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士皆知有恥,則國家永無恥矣.龔自珍《明良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