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第周的名言
『壹』 對「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童第周」這句名言進行分析
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實踐出真知」,無論工作、生活、學習,任何事情我們都要親自動手去做,而不是泛泛而談、紙上談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獲得知識的精華。這就是童第周想要傳達給我們的意思。
『貳』 除了「勤能補拙是良訓 一分辛苦一分才」還有什麼名言警句能形容童第周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頭懸梁,錐刺股;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聞雞起舞
『叄』 童第周的簡介
簡介:
童第周,浙江鄞縣(今寧波市鄞州區)人,生物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學研究的傑出領導者,開創了中國「克隆」技術之先河,被譽為「中國克隆之父」。
1927年,童第周畢業於復旦大學,後在南京中央大學生物系任教;1934年起,在山東大學、中央大學、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等任教;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1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57年,任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長;1978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3)童第周的名言擴展閱讀:
人物風格
童第周身兼數職,他的身份是復雜的,他的工作是多面的,但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立身之本--科研,即使百務壓身,即使病魔糾纏,他都要使勁地擠出點點滴滴的時間,堅持到他心愛的實驗室去幹上一會兒。
因為他明白科學是老老實實干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自己不動手做實驗的科學家絕對成不了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充其量只是個科學政客。顯微鏡前端坐的身影,顯微鏡下靈巧的雙手,幾乎成了所有同事和學生對他最深刻的印象。
「我們的事業,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這是童第周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肆』 養成教育名言名句短語
1、學前教育更要重視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2、學校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學生養成正確的人生觀。作者:葉聖陶
3、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成沒有了,都是亂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展,才有希望。作者:南懷瑾
4、養成習慣,換個說法,就是教育。作者:葉聖陶
5、教育是對於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種確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統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身心上養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質。如培養一定的世界觀、道德和人類公共生活規范,養成一定的性格和意志、習慣和興趣,發展一定體力上的本質等等。
6、教導兒童服從真理、服從集體,養成兒童自覺的紀律性,這是兒童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部分。作者:陳鶴琴
7、忘不了,美麗的校園!您像一位溫和的母親,用甜美的乳汁哺育著我們,使我們茁壯成長。在這里,我們受到了嚴格的教育,在這里,我們養成了奮發努力、團結友愛、講究文明、遵守紀律的好學風。我們在您溫暖的懷抱中獲得了知識的瓊漿、智慧的力量,做人的道理
8、教育是什麼?就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作者:葉聖陶
9、大學教育之目的,在於養成一國之領導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討專門智識,而尤重於鍛煉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確,獨立不阿,遇事不為習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從潮流,惟其能運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學教育者之富於常識也。作者:童第周
10、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使僅僅灌注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貫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於人類也。
11、兒童之精神,雖以外物而有殊別: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則為中國國民應有三:德與智與美三者。所以養成之者,則有小學校與社會教育。作者:魯迅
12、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意志、品德、胸襟等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過父母的說教等顯教育就能產生效果的,而是通過父母的行為即潛教育化進孩子的血肉里。讓孩子養成大襟懷的最好方式,除了父母能做好的表率外,就是讓孩子多讀名著,多讀偉人的傳記,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偉人的眼光來看待社會和自己
13、教育工作的最後結果如何,不是今天或明天就能看到,而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見分曉的。你所做的、所說的和使兒童養成的一切,要過5年、10年才能顯示出來。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上的秘訣,便是使身心兩種鍛煉可以互相調劑。才能使他養成忍受痛苦的習慣;為了使他將來受得住關節脫落、腹痛和疾病的折磨,就必須使他歷盡體育鍛煉的種種艱苦。
15、中國教育是把人培養成機器,而不是人。作者:梁宏達
16、以事物對於社會的功用為標准而施教育,實為養成道德,增長知識所決不可少。兒童所學與社會情況愈有密切的關系和直接的聯絡,則所得知識亦愈加正確愈有實用。作者:杜威
17、我們認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和預防不良習慣,是一項重要的教育任務。作者:蘇霍姆林斯基 出處:帕夫雷什中學
18、良醫終不救無病之人;導師亦不引識路之者。佳餚美膳,豈可勸飽人之餐;異寶奇珍,未必動廉士之念。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馬首是瞻,人格養成沒有了,都是亂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販賣知識,這是根本亂源,是苦惱之源。只有科學、科技、哲學、宗教、文藝、人格養成教育回歸一體,回歸本位,均衡發展,才有希望。
19、好教育應當給學生一種技能,便他可以貢獻社會。換言之,好教育是養成學生技能的教育,使學生可以獨立生活。
20、職業教育,將使受教育者各得一技之長,以從事於社會生產事業,藉獲適當之生活;同時更注意於共同之大目標,即養成青年自求知識之能力、鞏固之意志、優美之感情,不惟以之應用於職業,且能進而協助社會、國家,為其健全優良之分子也。作者:黃炎培
21、教育之要點,當天逾養成兒童正確精神之思想能力。
22、養成教育應當是每一位教師、每一位家長都應掌握的教育藝術。作者:徐惟誠
23、西點軍校所致力的教育目標,不僅是培訓一流軍官,而且是把一流的年輕人培養成真正的男子漢,培養成未來的全方位的領導人。作者:西點軍校前校長伊L班尼迪克
24、我無論擔任哪一門功課,都要認清那門功課的目標,如國文科在訓練思想,養成使用語言文字的好習慣,理化科在懂得自然,進而操縱自然之類;同時我不忘記各種功課有個總目標,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作者:葉聖陶
25、兒童與國家之關系,十餘年後,皆為成人,國盛衰,有系於此,則欲尋求方術,有所振策,是為研究。、兒童之精神,雖以外物而有殊別:然有不可不同具者,則為中國國民應有三:德與智與美三者。所以養成之者,則有小學校與社會教育。
26、這就要讀書,讀書,再讀書!這是教師的教育素養這個品質所要求的。要讀書,要如飢似渴地讀書,把讀書作為精神的第一需要。對書本要有濃厚的興趣,要樂於博覽群書,要善於鑽研書本,養成思考的習慣。
『伍』 除了「勤能補拙是良訓 一分辛苦一分才」還有什麼名言警句能形容童第周
莎士比亞來:一個人的青春時期一過,源就會出現像秋天一樣
的優美的成熟時期,這時,生命的果實像熟稻子似的在美麗的平靜的氣氛中等待收獲。
我們所收獲的,就是我們自己所播的種。 -----John Pierce
「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
——英國作家薩克雷
辛勤的耕耘是收獲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想收獲得好,必須耕耘得好。
偉大的成績和辛勤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魯迅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李紳
有耕耘就有收獲,有泥土就會有綠蔭,有艷陽也會有陰雨。一個耕耘者只要認認真真地勞動,定會有果實可收,也定能得到人們的愛戴。(劉文玉)
不積小流,何以成江海,、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唯有努力不會背叛你
『陸』 「為中華之崛起讀書」是童第周說的嗎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在沈陽讀書的時候,只是個十二三歲的少年。他學習非常勤奮、刻苦,常常和老師同學一起討論自己在閱讀書報時思考的問題。當時他們討論得最多的是怎樣救國和宣傳救亡的問題。
周恩來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課外作業,尊敬老師,團結同學,有禮貌,守紀律。他特別注意課外閱讀,來彌補課堂上學習的不足。他所讀的書報,范圍也比較廣泛,除了社會科學的書籍外,自然科學和軍事科學的書籍也是他喜愛的讀物。他還能把幾本書的內容對照起來閱讀,加以比較,探求最科學的內容和答案。
有一天,東關模範高等學堂的魏校長把同學們召集起來,問大家:「讀書為了什麼?」
有的同學說:「為了給自己將來找條出路。」
有的同學說:「為了能發財致富。」
還有個同學說:「為了幫助父母記帳。」原來他的父親是個商人。
魏校長問周恩來:「你呢,為什麼讀書?」
周恩來站起來,大聲地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就是說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興盛,像巨人一樣挺立在世界而讀書學習。
老師和同學們都敬佩地望著他。
周恩來在小學三年,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他的作文曾經被選送到省里,作為小學生的模範作文印行,這篇題目為《東關模範學校第二周年感言》的文章,後來還收入上海進步書局出版的《學校國文成績》和上海大東書局出版的《中學國文成績精集》這兩本書里。這篇九百多字的文章寫得非常精采,其中對於老師、同學充滿著熱情的希望,希望師生一道以擔負「國家將來艱巨之責任」。這對一個13歲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周恩來中學畢業以後,赴日本留學前,曾經回到沈陽母校,看望諸位師友。他給一個要好的同學寫了臨別贈言:「志在四方」,「願相會中華騰飛世界時」。相約當中華民族獨立、繁榮的時刻再相見言歡。這位同學一直把這個題字珍藏了40年,1957年,又送給周恩來總理,兩位老同學終於在解放了的新中國重逢,暢談了祖國天翻地覆的變化。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周恩來畢生的目標,唯是如此,周恩來才受到萬民的景仰,幾成為一個完美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