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名言
孫子兵法》經典來名言名句妙語自錄
1.孫子曰: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計第一】
2.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始計第一】
譯文:勢,就是按照我方建立優勢、掌握戰爭主動權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相應措施。
3.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始計第一】
譯文:用兵作戰,就是詭詐。因此,有能力而裝做沒有能力,實際上要攻打而裝做不攻打,欲攻打近處卻裝做攻打遠處,攻打遠處卻裝做攻打近處。對方貪利就用利益誘惑他,對方混亂就趁機攻取他,對方強大就要防備他,對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撥他怒而失去理智,對方自卑而謹慎就使他驕傲自大,對方體力充沛就使其勞累,對方內部親密團結就挑撥離間,要攻打對方沒有防備的地方,在對方沒有料到的時機發動進攻。這些都是軍事家克敵制勝的訣竅,不可先傳泄於人也。
4.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始計第一】
譯文:在未戰之前,經過周密的
⑵ 著名的兵法名言有哪些
用兵雖本於仁義,然其取勝必在詭詐。
出處:宋人張預注《孫子兵法》
譯文:用兵打仗雖然要以仁義為本,但取得戰爭勝利必然要運用詭詐的手段。
賞析: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其出發點應當「本於仁義」;但戰爭又具有自身的特殊規律,在這個特殊領域里理所當然地要採取一些詭詐手段。在仁與詭的關系問題上,古代進步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始終主張二者的統一,即將儒家的仁與兵家的詭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仁詭辯證統一的戰略指導理論。仁信與詭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戰爭觀范疇,部分儒家學者歷來認為二者水火不相容,宋代學者經常用孔子的仁學來攻擊孫子的詭道,清代學者則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事實上,孫子既主張講仁也主張講詭,他所說的詭並非不仁之詭,而是「仁詭」;他所說的仁並非迂腐之仁,而是智者之仁;在他看來,戰場上單講仁義是虛偽的,打不贏戰爭才是真正的「不仁之至」。因此,宋人張預的這句話十分准確地理解了孫子關於仁詭關系的觀點。
將帥者,心也;群下者,肢節也。其心動以誠,則肢節必力;其心動以疑,則肢節必背
出處:《尉繚子•攻權》
譯文:將帥好比人的心臟,部屬好比人的四肢。如果決心堅定,四肢的動作必然有力;如果猶豫不定,四肢的動作必然遲疑失靈。
賞析:兵家不僅從將帥與國家關系的角度論述了「安危之主」的定位,而且從軍隊這一有機系統的角度闡明了「將者心也」的論斷。《司馬法》最早從這個角度提出了「將軍,身也,卒,肢也,伍,指拇也」的觀點,分別對將、卒、伍的地位作了形象的定位。作者尉繚對這一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認為將帥如同軍隊的心臟,部屬如同軍隊的四肢,將帥意志堅定,部屬就會勇敢作戰;將帥猶豫不決,部屬就會遲疑失靈。尉繚把軍隊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系統,論證了將帥在這一系統中的神經中樞地位,同時還清楚地說明了將帥與士卒在戰爭作用問題上的辯證關系。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用兵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賞析: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夠根據敵人數量的多少,裝備的好壞,士氣的高低,指揮員素質如何,軍需供應怎樣而機動靈活地採取對策,才能奪取勝利。這幾句可用以說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應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練兵之法,莫先練心。人心齊一,則百萬之眾,即一人之身。將知兵,兵知將,如子弟之衛父兄,手足之捍頭目,而常勝在我矣。
出處:《登壇必究•輯教兵說》
譯文:訓練軍隊的方法,沒有比培養士卒的思想意志更為優先的了。官兵的思想意志統一了,即使百萬之眾也會團結得如同一人。將帥了解士兵,士兵了解將帥,官兵關系如同子弟保護父兄、手足捍衛頭腦一樣,如果這樣,常勝的把握就操之於我了。
賞析: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統一是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因此,軍隊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第一位。作者對「練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深刻闡述,認為「練兵之法,莫先練心」,要求把練心放在治軍的首位,在全軍形成統一的意志,統一的行動。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只有思想意志統一了,全軍上下才能在共同意志的凝聚下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軍隊內部就會形成「子弟之衛父兄,手足之捍頭目」的局面,以這樣牢固的內部關系進行戰爭,必然會取得勝利。夫決勝之策者,在乎察將之材能,審敵之強弱,斷地之形勢,觀時之宜利,先勝而後戰,守地而不失,是謂必勝之道也。
出處:《衛公兵法•將務兵謀》
譯文:奪取戰爭勝利的決策,在於能了解將帥的才能,判明敵人的強弱,分析地形的險易,觀察天候季節是否適宜有利,先有取勝的把握然後交戰,固守自己的土地而不喪失,這就是必然取勝的原則。
賞析:唐初大將李靖,身經百戰,謀略過人,為大唐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與唐太宗李世民對談歷代兵法,著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書。積數十年戰爭實踐經驗,李靖在《衛公兵法》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必勝之道」。認為「決勝之策」在於能夠了解將帥賢愚,判明敵人強弱,掌握地形險易,洞察天候季節。掌握了敵我雙方這四個方面的情況,就有了「先勝」的把握,然後再興兵作戰。李靖關於「先勝而後戰」的思想,體現了古代兵家一貫的戰爭指導原則。劉邦建立西漢政權之後,先後誅殺了手握兵權的韓信和彭越,淮南王英布「疑禍及身」而起兵反漢,劉邦為應付這一突發事變,召集令尹薛公等人出謀劃策。薛公根據雙方情況,預料英布可能採取上中下三種計謀,由於英布之妻是長沙王之女,預計他會採用下計,果然,英布在劉邦大軍攻擊下投奔江南,被長沙王所誘殺。
⑶ 一句著名的兵法名言
你說的不會是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吧,我只知道這一個在日本動漫中比較火的。
九字回真言又名六甲秘祝,典答出《抱朴子·內篇卷十七·登涉》第五段:「入名山,以甲子開除日,以五色繒各五寸,懸大石上,所求必得。又曰,入山宜知六甲秘祝。祝曰,「臨兵斗者,皆陣列前行」。凡九字,常當密祝之,無所不辟。要道不煩,此之謂也。」九字真言系為中國道家的秘術。佛教(密教)稱為奧義九字,傳入日本後,混入真言密教之一部,並被誤抄為「臨、兵、斗、者、皆、陣、列、在、前」,而成為日本修驗道之山伏所重視的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