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家的名言
㈠ 兵家名言(除孫子兵法)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第五計 趁火打劫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第八計 暗度陳倉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第十八計 擒賊先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一套 勝戰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第二計 圍魏救趙第三計 借刀殺人
第四計 以逸待勞第五計 趁火打劫第六計 聲東擊西
第二套 敵戰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第八計 暗度陳倉第九計 隔岸觀火
第十計 笑裡藏刀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第三套 攻戰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第十四計 借屍還魂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第十八計 擒賊先擒王
第四套 混戰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第五套 並戰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第二十七計 假痴不顛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
第六套 敗戰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我坦白,有檔來的內容,最近也在看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的書,覺得對三十六計的理解要比孫子兵法簡單,個人感覺三十六計主要講的很基本的東西,三十六計算是一定意義上的升華吧~~個人理解,供參考~
㈡ 關於「兵家,縱橫家,陰陽家」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1、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出自孫武的《孫子兵法·始計篇》
大意為:「戰爭是國家大事,是國家興亡的緊要之處,是千萬生民存亡的關鍵,是必須要認真考察研究的」,這句話強調在國家發展過程中軍事建設的重要性。
2、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譯文:所以說百戰百勝,不是最好的辦法;不用戰爭的手段而讓敵人臣服,才是好中最好的辦法。善就是好,善之善就是好中最好的。
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語出《孫子·謀攻篇》:「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譯文: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有危險;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有每戰都有危險。
4、不戰而屈人之兵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
原意為讓敵人的軍隊喪失戰斗能力,從而使己方達到完勝的目的。現多指不通過雙方軍隊的兵刃的交鋒,便能使敵軍屈服。
5、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
用兵的原則,有十倍於敵的兵力就包圍敵人,有五倍於敵的兵力就進攻敵人,有一倍於敵的兵力就要設法分散敵人,有與敵相等的兵力要設法擊敗敵人,兵力比敵人少就要退卻,實力不如敵人就要避免決戰。
㈢ 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的名言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諸葛亮夫戰,勇氣版也。一鼓作氣,再權而衰,三而竭。——曹劌
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孫子兵法》
㈣ 著名的兵法名言有哪些
用兵雖本於仁義,然其取勝必在詭詐。
出處:宋人張預注《孫子兵法》
譯文:用兵打仗雖然要以仁義為本,但取得戰爭勝利必然要運用詭詐的手段。
賞析: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其出發點應當「本於仁義」;但戰爭又具有自身的特殊規律,在這個特殊領域里理所當然地要採取一些詭詐手段。在仁與詭的關系問題上,古代進步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始終主張二者的統一,即將儒家的仁與兵家的詭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仁詭辯證統一的戰略指導理論。仁信與詭詐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戰爭觀范疇,部分儒家學者歷來認為二者水火不相容,宋代學者經常用孔子的仁學來攻擊孫子的詭道,清代學者則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事實上,孫子既主張講仁也主張講詭,他所說的詭並非不仁之詭,而是「仁詭」;他所說的仁並非迂腐之仁,而是智者之仁;在他看來,戰場上單講仁義是虛偽的,打不贏戰爭才是真正的「不仁之至」。因此,宋人張預的這句話十分准確地理解了孫子關於仁詭關系的觀點。
將帥者,心也;群下者,肢節也。其心動以誠,則肢節必力;其心動以疑,則肢節必背
出處:《尉繚子•攻權》
譯文:將帥好比人的心臟,部屬好比人的四肢。如果決心堅定,四肢的動作必然有力;如果猶豫不定,四肢的動作必然遲疑失靈。
賞析:兵家不僅從將帥與國家關系的角度論述了「安危之主」的定位,而且從軍隊這一有機系統的角度闡明了「將者心也」的論斷。《司馬法》最早從這個角度提出了「將軍,身也,卒,肢也,伍,指拇也」的觀點,分別對將、卒、伍的地位作了形象的定位。作者尉繚對這一思想作了進一步的發揮,認為將帥如同軍隊的心臟,部屬如同軍隊的四肢,將帥意志堅定,部屬就會勇敢作戰;將帥猶豫不決,部屬就會遲疑失靈。尉繚把軍隊作為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系統,論證了將帥在這一系統中的神經中樞地位,同時還清楚地說明了將帥與士卒在戰爭作用問題上的辯證關系。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出自:《孫子兵法·虛實篇》
譯文:用兵作戰沒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沒有固定不變的形態一樣,能根據敵情變化而取勝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賞析:孫子認為,戰場上形勢瞬息萬變,不能拘泥於某種作戰的形式,正像水本無固定的形態一樣,放在圓容器中它就是圓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夠根據敵人數量的多少,裝備的好壞,士氣的高低,指揮員素質如何,軍需供應怎樣而機動靈活地採取對策,才能奪取勝利。這幾句可用以說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應審時度勢,靈活機動地制訂計劃,不可死搬教條,墨守成規。
練兵之法,莫先練心。人心齊一,則百萬之眾,即一人之身。將知兵,兵知將,如子弟之衛父兄,手足之捍頭目,而常勝在我矣。
出處:《登壇必究•輯教兵說》
譯文:訓練軍隊的方法,沒有比培養士卒的思想意志更為優先的了。官兵的思想意志統一了,即使百萬之眾也會團結得如同一人。將帥了解士兵,士兵了解將帥,官兵關系如同子弟保護父兄、手足捍衛頭腦一樣,如果這樣,常勝的把握就操之於我了。
賞析:思想意志的高度集中統一是克敵制勝的根本保證。因此,軍隊必須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第一位。作者對「練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了深刻闡述,認為「練兵之法,莫先練心」,要求把練心放在治軍的首位,在全軍形成統一的意志,統一的行動。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只有思想意志統一了,全軍上下才能在共同意志的凝聚下團結得象一個人一樣,軍隊內部就會形成「子弟之衛父兄,手足之捍頭目」的局面,以這樣牢固的內部關系進行戰爭,必然會取得勝利。夫決勝之策者,在乎察將之材能,審敵之強弱,斷地之形勢,觀時之宜利,先勝而後戰,守地而不失,是謂必勝之道也。
出處:《衛公兵法•將務兵謀》
譯文:奪取戰爭勝利的決策,在於能了解將帥的才能,判明敵人的強弱,分析地形的險易,觀察天候季節是否適宜有利,先有取勝的把握然後交戰,固守自己的土地而不喪失,這就是必然取勝的原則。
賞析:唐初大將李靖,身經百戰,謀略過人,為大唐建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曾與唐太宗李世民對談歷代兵法,著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一書。積數十年戰爭實踐經驗,李靖在《衛公兵法》一書中提出了自己的「必勝之道」。認為「決勝之策」在於能夠了解將帥賢愚,判明敵人強弱,掌握地形險易,洞察天候季節。掌握了敵我雙方這四個方面的情況,就有了「先勝」的把握,然後再興兵作戰。李靖關於「先勝而後戰」的思想,體現了古代兵家一貫的戰爭指導原則。劉邦建立西漢政權之後,先後誅殺了手握兵權的韓信和彭越,淮南王英布「疑禍及身」而起兵反漢,劉邦為應付這一突發事變,召集令尹薛公等人出謀劃策。薛公根據雙方情況,預料英布可能採取上中下三種計謀,由於英布之妻是長沙王之女,預計他會採用下計,果然,英布在劉邦大軍攻擊下投奔江南,被長沙王所誘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