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歌曲賞析
艾青《生命》
有時
我伸出一隻赤裸的臂
平放在壁上
讓一片白堊的顏色
襯出那赭黃的健康
青色的河流鼓動在土地里
藍色的靜脈鼓動在我的臂膀里
五個手指
是五支新鮮的紅色
裡面旋流著
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我知道
這是生命
讓愛情的苦痛與生活的憂郁
讓它去擔載罷,
讓它喘息在
世紀的辛酷的犁軛下,
讓它去歡騰,去煩惱,去笑,去哭罷,
它將鼓舞自己
直到頹然地倒下!
這是應該的
依照我的願望
在期待著的日子
也將要用自己的悲慘的灰白
去襯映出
新生的躍動的鮮紅。
《生命》這首詩的含意是明確的。
問題是這首詩的含意是如何表現的。
明快,是詩人對詩的一種理解,也說是對詩的一種要求。艾青說:「明快,不含糊其詞,不寫為了費解的思想。決不讓讀者誤解和墜入五里霧中。」詩人認為,明快,是詩美的一個要素。
不錯,詩是講究含蓄的。但含蓄並不等於費解,讓人摸不著頭腦。艾青堅決反對晦澀,他說:「晦澀是由於感覺的半睡眠狀態產生的;晦澀常常因為對事物的觀察的忸怩與退縮的緣故而產生。」他熱烈呼籲「用可感觸的意象去消泯朦朧晦澀的隱喻!」
明快,也不同於直白,這完全是兩回事。明快,是詩美的要求,而直白,是詩美的大忌。明快,猶如晴朗的天空,清晰而深邃;直白,猶如失去生命的敗葉,枯黃而輕飄……
《生命》這首詩,就寫得清晰而深邃,明快而含蓄。在明快之中能使人感到深邃而博大的思想,這才是高手的傑作,而這一點是很不容易做到的。
《生命》這首詩,以「我」來現身說法。一開始,便推出鮮明的形象,讓人從這鮮明的形象中去體驗生命的活力和意義。這鮮明的形象,就像電影中的大特寫鏡頭,清晰地毫不含糊地讓人看清楚。
「有時/我伸出一隻赤裸的臂/平放在壁上/讓一片白堊的顏色/襯出那赭黃的健康//青色的河流鼓動在土地里/藍色的靜脈鼓動在我的臂膀里//五個手指/是五支新鮮的紅色/裡面旋流著/土地耕植者的血液」。
赤裸的臂,藍色的血管,五個手指……詩人刻劃得多麼鮮明生動!這里並無炫耀的華詞,並無對於生命的慷慨激昂的贊美,更沒有晦澀難懂的隱喻。而是實實在在的描繪。而正是在這樣平易的描繪中,滲透著詩人對於生命的理解。
這里要特別指出的是,詩人寫生命,詩中只精心地刻劃了一隻手臂。沒有寫人的臉,更沒有寫其他部分。這種以點帶面的創作方法,在這首詩中,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下面,詩人寫自己對生命的感慨了,幾句詩,便形象地概括出生命的歷程:
「我知道/這是生命/讓愛情的苦痛與生活的憂郁/讓它去擔載罷,/讓它喘息在/世紀的辛酷的犁軛下,/讓它去歡騰,去煩惱,去笑,去哭罷,/它將鼓舞自己/直到頹然地倒下!」
這里,詩人也並未全面地去闡述生命的真諦,而主要是寫了兩個方面,一個是生命的重載,一個是生命的奮進。這樣對生命的理解是很精到的。
最後,詩人進一步道出了生命的意義:
「這是應該的/依照我的願望/在期待著的日子/也將要用自己的悲慘的灰白/去襯映出/新生的躍動的鮮紅。」
《生命》這首詩不長,卻有實有虛,極其深刻地描繪出了生命的價值、生命的偉大。具有著撼動人心的力量。
詩的生命也和人的生命一樣,應該有「藍色的靜脈」,應該有「重載」,應該「去襯映出新生的躍動的鮮紅。」
② 貝多芬生命交響曲的音樂賞析,我們音樂老師布置的作業,明天就要交啦,哪位好人就算亂寫一篇來給我參考...
命運交響曲。網路文庫里一大堆,自己去看就行。比如下面這篇
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又稱《命運交響曲》。整部作品表達了人類積極進取不被現實所壓迫的奮斗精神,將英雄主義表現得淋漓盡致。貝多芬揭示的「通過斗, 達到勝利」是指從黑暗到光明, 從苦難和斗爭上升為歡樂和勝利。表達了作者「通過斗爭, 獲得勝利」的光輝思想。樂曲的開頭個4個FF音符 更是形象印證了「命運就是這樣敲門的」這一說法。
全曲共分四個樂章。結構精煉、簡潔, 一氣呵成, 是十分完整的統一體。「命運」第
一樂章為奏鳴曲式, 快板; 第二樂章為歌同謠式曲體, 慢板; 第三樂章為舞曲或詼諧曲,
快板; 第四樂章為迴旋曲體, 快板。
第一樂章開頭的 「命運在敲門」的四個音。FF之強度震撼人心!不難想像在創作這部作品時,已經完全耳聾的貝多芬徘徊在命運與希望、現實與理想的斗爭中,我想,這構成了第一樂章感情展開的主線,就正如他心中吶喊的聲音——「扼住命運的咽喉!」。
第二樂章同第一樂章的悲劇感覺全然不同,這好像是一首抒情詩。在這一樂章中,平和的觀察和深沉的思索,同溫暖的感情和光明的幻想輪番交錯,猶疑不定。轉化為他堅定的決心。
第三樂章為快板的詼諧曲,強烈的斗爭情緒逐步上升。交錯式的音符對比強烈。
第四樂章中爆發出了最絢爛的光輝。最後在急板的速度中展現了英雄的凱旋與勝利的歡騰。
第五交響曲的斗爭主題原是啟蒙運動時期悲劇的典型。但貝多芬改革這個傳統的主題,加以新的處理,使人的意志付諸行動。從他的交響曲中,我們不難讀到,人的勝利是靠與命運的暴力進行殊死的斗爭得來的。而恰恰,他的第五交響曲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失敗和勝利、痛苦和歡樂,說明生活的道路是艱難曲折和滿布荊棘的。但是貝多芬又對社會負有的崇高責任感,他迫不及待的想去建立功勛。這彷彿就像一位英雄試圖扯斷束縛著他的鎖鏈,點燃自由的火炬,朝著歡樂和幸福的目標勝利前進。從黑暗到光明,通過斗爭走向勝利!我想這就是第五交響曲的整個發展歷程。因此,貝多芬的這部作品實際上是一部名符其實的「斗爭和勝利的交響曲」。
眾所周知,貝多芬在寫作這首作品期間,不僅面臨著生活的壓迫,還遭遇了失戀的打擊。多次失戀的他愛上了一位女士,雖然那位女士有了婚約,但貝多芬仍舊眾生未娶。耳聾、社會等級等眾多打擊壓得他喘不過氣來,在對命運宣洩著不滿的情緒同時,心中仍保存著一份理性,我想,就是那一點點的溫存支撐著貝多芬繼續與命運抗爭下去!
在西方音樂史上,貝多芬最重要的貢獻是在對奏鳴——交響套曲結構形式的發展和創新上。貝多芬作為1 8 ~ 1 9 世紀之交的作曲家,為人類留下了眾多的藝術瑰寶。《命運交響曲》是《英雄交響曲》的續篇。貝多芬在這里突出地表現了與敵對力量的斗爭及獲得勝利的全過程。他力圖用音樂喚起民眾的行動來變革社會, 來改變現狀,讓人民覺醒!聽完這首交響曲,我想說,貝多芬的目的達到了。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來自貝多芬的經典名句。我想,《命運交響曲》就是以這一中心思想為出發點。不僅在過去, 就是在現在, 就是這首曲子它所表現出來的堅韌不拔的斗爭精神仍是鼓舞我們前進的力量。在黑暗中尋找光明,麵包總會有的,不管天色多麼黑沉,而黎明也總會來到的。
③ 韓少功《生命》解析
更大的一個家族:是所有生命的衍射...是一個集合..和諧而共存..是地 球生態文化的外胎回..
新的語言:是對生命新的渲釋答..對文化新的認識和感知....
生命:生命是本文的主導思想...是對生命的感悟和聆聽....
④ 沈從文的《生命》中講述的是什麼心境表達什麼求賞析
《生命》寫於上世紀40年代,但彷彿又是當下時代的檄文。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可以放之天下追問的作品,沈從文是他那個時代的追問者,追問到今天依然是生活越來越亂,我們當下的追問者又在哪裡。
怕是讀了《生命》不屑者眾,過眼雲煙者眾,照樣該干什麼就干什麼者眾,繼續給奶粉下毒者有之,繼續製造「周正龍」有之,謊言的政府依舊矗立著謊言,煤礦還會爆炸,一個個類似奧運的華麗事件還會繼續生產,也有鄙夷者說那不是我份內的事,這是這充滿了欺騙、自私與萎縮的所謂高等世界、文明社會的市聲表達。
難怪我們現在的人不都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生殖力下降、器官肥大、眼睛近視、走路喘氣、皰疹如流、黑頭叢生,走在市面上,還以為自己是蘇州園林式,英國紳士式,法蘭西浪漫情人,皇家貴族,一群苟延殘喘百姓,一群謊言的官僚,一群操蛋的媒體,生命於我們於他們已沒有關系。
是上空哪一隻手正在撥拉著這樣的組合是大地那一張嘴在虛設這樣的騙局,是世界那些人的話語在把我們變成愚民,是什麼樣社會共識在把我們變成一隻只聽話的可以被輕松放牧的蠢羊。
誰去革命,誰去沖動,誰去瘋狂,誰去頭腦發熱,口誅筆伐抑或直接了斷性命作抗爭。
想起了楊佳,他在昏頭官僚的水泥黃沙中開了一道血口子後仰天大笑而去;想起了愈心樵,以詩歌在大地歧路徘徊終選擇迸發致青春蒙塵禍起心志。
話說東邊來了一僧,西邊來了一佛,有個人從中間走過,遇僧殺僧,遇佛殺佛,得了向北方去,心中裝著蘇小小,懷揣李白詩,並每每追問自己:我們的生活正常嗎?然後回答自己:我們還以為是正常的!
誰是這樣的痛苦和瘋狂,每遇時代不平事,豈可伏身不見,閉言不出,任心志揮發得疏懶以致混濁,任時命大謬禍害下去。
是這樣的人又能怎麼樣呢!越來越不相信時代的趣味和生活的意義了。
生活的意義是多麼可恥的一個詞語。
那麼讀著、胡思亂想著,那麼犬儒,其間的苦澀和追問一會兒就過去了,繼續下一次的閱讀吧,知道有一天這樣的閱讀的痛和狂變成世界的行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