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聞雁翻譯及賞析

聞雁翻譯及賞析

發布時間: 2022-10-11 16:27:56

㈠ 二月聞雁的翻譯及賞析

翻譯:

聽到小鳥在樹林里歌聲嘹亮。歸家的思緒正無窮無盡,黃昏西下落到了山間。 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著冰冷秋雨, 聽到大雁的叫聲由遠而近的傳來。

賞析:

詩句之間,避免過大的跳躍,語言也力求朴質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兩句還雜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

首句直抒胸臆,一個「渺」字體現了詩人內心的悲哀、凄涼;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秋雨」以綿綿不絕、淅淅瀝瀝的雨來襯托詩人一言難盡的愁緒,渲染了一種蕭瑟、凄清的氣氛,「高」字更體現出詩人的孤寂。

全詩語言淳樸,耐人尋味,表達了遠宦思念家鄉的情感,蘊含了對動亂時代的苦悶情感,結尾留下廣闊的空間,,給讀者留下想像空間。

原文:

幾聽孽鳥語關關,盡罷虛弦落照間。
卻訝塞鴻偏有膽,又隨春信到天山。

(1)聞雁翻譯及賞析擴展閱讀:

作者介紹:

孫承宗(1563年—1638年),字稚繩,號愷陽,北直隸保定高陽(今河北)人。明末軍事家、教育家、學者和詩人。曾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明末的文壇領袖 。曾任兵部尚書、遼東督師、東閣大學士等。

孫承宗在天啟年初奉命督師山海關、薊遼、天津、登萊諸初軍務,此詩為該時期之作。他的詩詞創作風格直追稼軒氣象,是明末著名的邊塞和英烈詩人。

孫承宗少時相貌奇偉,「鐵面劍眉,須髯戟張」,明萬曆六年(1578年),中秀才,年僅16歲。而後,孫承宗曾先後在大理寺右丞姜壁和兵備道房守士等朝廷官員的家中,做家庭教師,並逐漸接觸官場。

萬曆二十一年(1593),孫承宗到北京,入國子監讀書;次年中舉人。後來,因房守士升任大同巡撫,孫承宗隨行。大同是當時明朝的邊城重鎮,承宗邊境教書時,對軍事有著濃厚興趣。

㈡ 《聞雁》韋應物 翻譯

原文:抄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譯文:

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
歸家的思緒正無窮無盡。
在淮河的南部的夜晚下著冰冷秋雨,
我聽到大雁的叫聲由遠而近的傳來。

賞析:

光從文字看,似乎詩中所抒寫的不過是遠宦思鄉之情。但滲透在全詩中的蕭瑟凄清情調和充溢在全詩中的秋聲秋意,卻使讀者隱隱約約感到在這「歸思」、「聞雁」的背後還隱現著時代亂離的面影,蘊含著詩人對時代社會的感受。
沈德潛說:「五言絕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蘇州之古澹,並入化機」(《說詩晬語》)。古澹,確是韋應物五言絕句的風格特徵。從這首《聞雁》可以看出,他是在保持絕句「意當含蓄,語務舂容」的特點的同時,有意識地運用古詩的句格、語言與表現手法,以構成一種高古澹遠的意境。詩句之間,避免過大的跳躍,語言也力求朴質自然而避免雕琢刻削,一、二兩句還雜以散文化的句式句法。這種風格,與白居易一派以淺易的語言抒寫日常生活情趣(如白居易的《問劉十九》),判然屬於兩途。

熱點內容
有關信的故事 發布:2024-11-19 03:33:07 瀏覽:977
耐字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9 03:30:49 瀏覽:746
承諾故事 發布:2024-11-19 03:25:41 瀏覽:366
針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4-11-19 03:10:33 瀏覽:883
小洞的故事 發布:2024-11-19 02:52:12 瀏覽:448
關於腳的成語 發布:2024-11-19 02:35:19 瀏覽:883
成語帶過的 發布:2024-11-19 02:34:04 瀏覽:442
很失望的成語 發布:2024-11-19 02:20:58 瀏覽:839
英雄人物的故事300字 發布:2024-11-19 02:19:30 瀏覽:259
假如我會飛故事 發布:2024-11-19 02:13:04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