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與治國
Ⅰ 論語中有關治國的格言
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篇》
翻譯:以道德教化來治理政事,就會像北極星那樣,自己居於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會環繞在它的周圍。
2、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篇》
翻譯:用法制禁令去引導百姓,使用刑法來約束他們,老百姓只是求得免於犯罪受懲,卻失去了廉恥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使用禮制去統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而且也就守規矩了。
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篇》
翻譯: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於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治了。
4、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篇》
翻譯:治理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就要嚴謹認真地辦理國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誠實無欺,節約財政開支而又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誤農時。
5、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篇》
翻譯:能夠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那還有什麼困難呢?不能用禮讓原則來治理國家,怎麼能實行禮呢?
Ⅱ 治國的名言
一、不仰仗刀劍,而仰仗人民的信賴。
出自:〔德國〕蒙森:《羅馬史》
介紹:克里斯蒂安·蒙森(德語:Christian Matthias Theodor Mommsen,1817年11月30日-1903年11月1日),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
二、一個社會建立在強權之上,建立在連野蠻人都想像不出的殘酷之上,建立在罪惡和瘋狂的放盪之上是不能夠持久的。
出自:〔波蘭〕顯克微支:《你往何處去》
介紹:亨利克·顯克維支,波蘭19世紀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代表作有通訊集《旅美書簡》,歷史小說三部曲《火與劍》、《洪流》、《伏沃迪約夫斯基先生》;歷史小說《十字軍騎士》。
三、除非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由共同道德精神相締結,否則任何國家都是建立在沙灘上。
出自:〔瑞士〕威爾森:《190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辭》
四、最堅強的統治是屬於能左右國民之心的統治者。
出自:〔荷蘭〕斯賓諾莎:《神學政治論》
介紹:巴魯赫·德·斯賓諾莎(Baruch de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猶太人,近代西方哲學公認的三大理性主義者之一,與笛卡爾和萊布尼茨齊名。
五、明君以仁政治國,必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出自:〔印度〕瓦魯瓦爾:《古拉爾箴言·政事篇》
介紹:瓦魯瓦爾(Tiru一valluvar,約公元一世紀)是印度古代著名的泰米爾族詩人、思想家和倫理哲學家。
Ⅲ 求中國古代的名言(要治國平天下之道的)
治國之難在於知來賢而不在自賢
自賢:自源己賢能。
○《列子·說符》
國者,必以奉法為重
奉:尊崇。
○《三國演義》第九十六回愛國愛民 ●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 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感遇詩》
Ⅳ 有關治國的名言警句
1、
天下為公。(孫中山)
2、
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3、
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列子·說符》)
4、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5、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
6、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7、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8、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9、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11、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
12、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13、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感遇詩》)
14、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15、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16、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天下猶人之體,腹心充實,四支雖病,終無大患。(《三國志•魏書•杜畿傳》)
19、構大廈者先擇匠而後簡材,治國家者先擇佐而後定民。(《意林》引《物理論》)
20、理國要道,在於公平正直。(唐•吳兢《貞觀政要•公平》房玄齡語)
21、正其本者萬事理,勞於永者逸於使。(唐•張九齡《對嗣魯王道堅所舉道侔伊呂科•第一道》)
22、治身莫先於孝,治國莫先於公。(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