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肅地賞析
❶ 幫我寫一篇名著的賞析
《傲慢與偏見》作品賞析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生動地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這部社會風情畫式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時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
奧斯丁在這部小說中通過班納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為富豪子弟達西所熱愛。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後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從小說看,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字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丁還寫了伊麗莎白的幾個姐妹和女友的婚事,這些都是陪襯,用來與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對照。如夏綠蒂和柯林斯盡管婚後過著舒適的物質生活,但他們之間沒有愛情,這種婚姻實際上是掩蓋在華麗外衣下的社會悲劇。
奧斯丁的小說盡管題材比較狹窄,故事相當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伊麗莎白、達西那種作者認為值得肯定的人物,還是魏克翰、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對象,都寫得真實動人。同時,奧斯丁的語言是經過錘煉的,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來烘託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
奧斯丁:寫鄉野的幾戶人家
簡·奧斯丁(Jane Austen 1775~-1817)是一個我國讀者非常熟悉的名字。她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以及據此拍攝的電影恐怕早已為大家所熟悉了。據英國廣播公司最近調查統計,《傲慢與偏見》在英國人最喜愛的小說中,名列第二。《愛瑪》(EMMA)是這位女作家的第四部作品,一般都認為是她最為
成熟的一部作品。
簡·奧斯丁出生在英國漢普郡斯蒂文頓鎮的一個牧師家庭,過著祥和、小康的鄉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奧斯丁排行第六。她從未進過正規學校,只是九歲時,曾被送往姐姐的學校伴讀。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畢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奧斯丁的啟蒙教育卻更多得之於她的父親。奧斯丁酷愛讀書寫作,還在十一、二歲的時候,便已開始以寫作為樂事了。成年後奧斯丁隨全家遷居多次。1817年,奧斯丁已抱病在身,為了求醫方便,最後一次舉家再遷。然而在到了曼徹斯特後不過兩個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後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簡·奧斯丁終身未嫁。逝世時僅為四十二歲。
奧斯丁創作的小說,幾乎都經過長時間的反復修訂改寫。她出版的第一部小說是《理智與情感》(1811)。《傲慢與偏見》(1813)是她的第二部作品。這兩部作品,加上她去世後出版的《諾桑覺寺》(1818),都寫於十八世紀的九十年代,通常算是她的早期作品。而《曼斯菲爾德庄園》(1814)、《愛瑪》(1816)與《勸導》(1818)則寫於十九世紀,算是後期作品。這六部作品,總共不過一百五十萬字(中文),數量不算多。作品初出版時,銷量也不算很大。可是她在英國文學中的地位卻隨時間的過去而日益顯得重要,以致竟有批評家認為:「作家當中其手法最接近於(莎士比亞)這位大師的,無疑就要數簡·奧斯丁了,這位女性堪稱是英國之驕傲。她為我們創造出了一大批的人物……」(托·巴·麥考萊語)。另一位將她與莎士比亞相比的是現代美國的批評家艾德蒙·威爾遜。他說:「一百多年來,英國曾發生過幾次趣味上的革命。文學口味的翻新影響了幾乎所有作家的聲望,唯獨莎士比亞與簡·奧斯丁是經久不衰。」贊賞奧斯丁的作家,從瓦爾特·司各特開始,可以說是綿延不絕,粗略一排就有:特洛羅普、喬治·艾略特、柯勒律奇、勃朗寧夫人、騷塞、愛·摩·福斯特等位。但是她的傑出與偉大之處究竟表現在哪些方面,也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弗吉尼亞·吳爾芙就曾說過:「在所有的偉大的作家中,她的偉大之處是最最難以捕捉到的。」
根據《簡明不列顛網路全書》的說法,簡·奧斯丁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物的小說家。(她的作品)反映了當時英國中產階級生活的喜劇,顯示了『家庭』文學的可能性。她多次探索青年女主角從戀愛到結婚中自我發現的過程。這種著力分析人物性格以及女主角和社會之間緊張關系的做法,使她的小說擺脫十八世紀的傳統而接近於現代的生活。正是這種現代性,加上她的機智和風趣,她的現實主義和同情心,她的優雅的散文和巧妙的故事結構,使她的小說能長期吸引讀者。」並且說:「當時(指十九世紀初)流行誇張戲劇性的浪漫小說,已使人們所厭倦,奧斯丁的樸素的現實主義啟清新之風,受到讀者的歡迎……到二十世紀,人們才認識到她是英國攝政王時期(1810~1820)最敏銳的觀察者,她嚴肅地分析了當時社會的性質和文化的質量,記錄了舊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現代評論家也贊佩奧斯丁小說的高超的組織結構,以及她能於平凡而狹窄有限的情節中揭示生活的悲喜劇的精湛技巧。」
本文作者在閱讀了中外評論家對奧斯丁的分析評論之後,覺得還是以上所引的簡短結論最為准確精到。內中惟一未突出提到的是奧斯丁塑造人物的巨大才能(每部小說的主角都是青年女性,但她們無一雷同),以及她能站在更高角度,冷眼看待、評論這些人物(特別是她心愛的人物)的睿智目光。奧斯丁曾說過什麼是好的作品。她說:「……有些作品,其中展示了才智最強大的力量;其中作者以最精心選擇的語言向世人傳達了對人性最透徹的了解、對這種豐富多彩的人性恰到好處的描繪,以及對機智幽默最生動活潑的抒發。」(見《諾桑覺寺》第五章末段)奧斯丁的幾部作品,可以毫無愧慚地說,都是達到了這樣的標準的。
奧斯丁的語言確實出色,這在提高她作品的水準上起著很大的作用。她的對話不但符合人物性格,而且常含機鋒。(奧斯丁小時候曾和家人演戲自娛,寫好對白自是她的特長。)敘述描寫部分語言通常徐緩舒展,與她所寫的那個歷史時期的社會環境與人物身份非常配稱。作者偶爾亦用曲筆,不動聲色地說幾句謔而不虐的反話,使讀懂的讀者不禁要發出會心的微笑。(批評家瓦爾特·艾倫就說過,整部《愛瑪》,「就是在嘲弄中孕育成的。」)在結構上,《愛瑪》亦極勻稱緊密。除了書中高潮處外,每一章亦都有精彩的「看點」。這就使得翻譯者苦苦奮斗工作時,又自有樂趣,彷彿是「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相信讀者在讀她的書時,也會有這樣的體會的。有批評家說過:「在《愛瑪》中,整個主題就是女主人公痛苦的認識自身並逐漸拋開幻想的過程。」同樣,在譯者譯,讀者讀的過程中,大家都逐漸認識了愛瑪這一活生生,有著各種優點與缺點的形象,同時也通過這面鏡子的反照,能對自我有比以前較深一些的認識。說到底,閱讀文學作品最大的益處無非就是通過這一活動,幫助自己更深刻地了解自我、他人,認識社會與這個世界。愛瑪的自信、自以為是、缺乏自知之明、好心做壞事、不願承認錯誤,還多少有點勢利眼,這樣的性格上的毛病,豈不是在我們自己與周圍人的身上,依舊存在的嗎?而且還不但存在於作為個體的人的身上,連集體的人——小至一個團體大到一個國家那裡,不也是同樣是會存在嗎?
《愛瑪》是奧斯丁於1814年1月開始動筆的,1815年3月底寫完,並於年底出版(初版本扉頁上標明的是1816年)。1816年3月出版的《每季評論》上即刊出了當時最負盛名的小說家瓦爾特·司各特激賞奧斯丁作品特別是《愛瑪》的長文。1817年的7月18日,奧斯丁溘然去世。《愛瑪》成了她生前最後一部與讀者見面的小說。但讀者並不知道作者是誰。直到1818年,她的作品才由她的哥哥署上真名出版。
奧斯丁在世時,英國由攝政王統治。他的父親喬治三世晚年精神失常,國會安排由他攝政。1820年老王去世,攝政王即位,是為喬治四世。據說他非常喜歡奧斯丁的作品,在每個住處都存有一套。他還寫過一封信給奧斯丁,表示了自己的欽佩並希望她能把下一部作品獻給自己。奧斯丁在一封信里說:「對親王的感謝,我感到榮幸。」同時也多少有點違心地寫了《愛瑪》書前的那篇獻詞。據記載,攝政王藏書室的負責人曾建議奧斯丁寫題材大一些的作品。奧斯丁在回信中說:「我不寫傳奇。我必須保持自己的風格,繼續走自己的路,雖然在這條路上我可能永不會再獲成功。我卻相信在別的路上我將徹底失敗。」奧斯丁向親屬表示過,她自己能做的只是「寫鄉野的幾戶人家」,「在一小塊(兩英寸寬的)象牙上……用一支細細的畫筆輕描慢繪。」今天,人們自然要慶幸虧得奧斯丁沒有採納那樣的建議。而且她也不純粹是「為小題材而小題材」。她也能做到小中見大。她在作品中關懷婦女、戀愛、婚姻問題,探討社會在這些方面的謬誤與偏見並從而揭示人性中的一些弱點。探討人性,這難道能說是在寫微不足道的小題材嗎?古代的希臘人認為最重要的問題莫若是「認識自我」。他們在德爾菲神廟上銘刻的就是這幾個字。 《茶花女》小仲馬
我國第一部被翻譯過來的外國小說
開創了法國"落難女郎"系列的先河
一場俗世的愛情成全了一個漂亮女人最終的美麗。
19世紀法國優秀作品
世界百部經典著作之一
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經典譯作
在中國,《茶花女》可以說是讀者最熟悉、最喜愛的外國文學名著之一。早在100多年以前,著名翻譯家林紓用文言體翻譯出版了小說《巴黎茶花女遺事》之後,瑪格麗特和阿爾芒的愛情故事在中國的讀者群中迅速流傳,深入人心。
《茶花女》是小仲馬的第一部揚名文壇的力作,小說所表達的人道主義思想,體現了人間的真情,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寬容與尊重,體現了人性的愛,這種思想感情引起人們的共鳴,並且受到普遍的歡迎。
據稱,《茶花女》當時一經出版即轟動全國。小仲馬一舉成名之後,又把小說改編為劇本。1852年,五幕劇《茶花女》上演時,劇場爆滿,萬人空巷。《茶花女》也許在社會道德方面未必替小仲馬爭得好的評價,但卻實實在在令這位作者在死後依舊名垂千古。人們所津津樂道的"大小仲馬"構成了法國文學史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罕見的"父子雙璧"的奇觀。
大前年病中無聊,隨手撿起此書躺在床上重讀,竟然一口氣讀完,且潸然淚下。年輕時讀林琴南的譯本《巴黎茶花女遺事》也曾感動過,但以我現在的年紀自以為不會這樣投入了,想不到小仲馬還能左右我的感情,所以我要把此書列為愛讀的名單中。是什麼感動了我呢?主要是這個處於社會底層的女子所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但妓女和公子哥的這類愛情故事在中國和外國的文學作品中是屢見不鮮的,《茶花女》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以大部分篇幅讓茶花女的情人阿爾芒復述她的遭遇,最後又以她本人的日記更深地展示她的內心世界。這種敘事方式使讀者感到格外親切。
--著名學者袁行霈
我讀《茶花女》是向好朋友挪的十小時,從晚上八時我便拚命看,夜間一時看完,讓我妹妹起來看,翌晨五時,妹妹回到床上睡覺。我一邊翻看第二遍,一邊走到輪渡過海去還書。還記得那晚停電,點兩盞油燈。彷彿聽見窗下有人哭泣,幾次撩開窗簾,望著發白的小路,我已淚流滿面。
--著名詩人舒婷
《茶花女》影響確是不小,作為一種流行,卻是一百年前的事情,當時正趕上"戊戌變法"失敗,人心沮喪,改良的路行不通,大家只好將就著胡亂看小說。《茶花女》在中國本土的誕生,是生逢其時。
--著名作家葉兆言
翻譯最早的法國小說
1848年,法國作家小仲馬發表了他的成名作《茶花女》。小說問世後引起了極大震動,迅即被譯成各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使得千千萬萬讀者為這則紅顏薄命、男女悲歡的故事一灑同情之淚。這部小說的第一批中國讀者當是那時在法國的為數不多的留學生。只是在小說發表半個世紀之後的1898年,由"譯才並世數嚴林"中的林紓將其譯成中文後,才為廣大中國讀者所知曉。據考證,1897年某日,從法國巴黎留學歸來的王壽昌,前往訪見正懷家國之憂的林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