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偶成賞析
㈠ 怎樣理解瞿秋白絕筆詩《偶成》
偶成
瞿秋白
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版緣權空。
——秋白絕筆六月十八日
【創作背景】
1935年6月17日,夢行小徑中,夕陽明滅,寒流幽咽,如置仙境。瞿日讀唐人書,忽見「夕陽明滅亂流中」,因集句得《偶成》一首。(《申報》)
【典故解析】
1、夕陽明滅亂山中:出源自唐朝韋應物《自鞏洛舟行入黃河即事寄府縣僚友》詩:寒樹依微遠外天,夕陽明滅亂流中。石脈水流泉滴沙,鬼燈如漆點松花。
2、落葉寒泉聽不窮、心持半偈萬緣空:出自唐朝郎士元《題精舍寺》詩:石林精舍武溪東,夜扣禪關謁遠公。月在上方諸品靜,僧持半偈萬緣空。秋山竟日聞猿嘯,落木寒泉聽不窮。惟有雙峰最高頂,此心期與故人同。
3、已忍伶俜十年事:出自唐朝杜甫《宿府》詩:清秋幕府井梧寒,獨宿江城蠟炬殘。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已忍伶俜十年事,強移棲息一枝安。
㈡ 賞析朱熹的《偶成》
前兩天在一本書上讀到朱熹的《偶成》一詩,覺得很好,他用切身體會告誡年輕人內光陰似箭,容要珍惜生命,所以今天和大家來分享交流、與大家共勉。
其詩文是這樣:「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這是朱熹的人生感悟,也是他成就名家的經典箴言。他告誡人們要珍惜光陰,追求學業,感嘆人生苦短,要抓緊時間學習,將來才不會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不因碌碌無為而蹉跎人生。
反復的讀這首詩覺得詩意流淌的不僅僅是名言警句,更多的是發呼於心的生命震顫,我們知道了時間的寶貴,從而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自覺地體味珍惜時間、發奮向上的價值觀念,並及早落實於行動中,與時間賽跑,與生命之花共綻。
㈢ 戴望舒的偶成怎麼賞析啊
《偶成》不僅僅是那個時候的一首表達革命樂觀精神的詩,這樣太束縛了《偶成》的境界,它更是一首生命的贊歌,是詩人歷經磨難之後得到的大悟。
不同於《雨巷》的創作明顯受到中國古典詩歌與歐洲浪漫主義的影響,沒有「丁香空結雨中愁」那般的低回徘徊和飄忽凄美,《偶成》的字里行間流露著欣喜、希望與堅定,詮釋著平凡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凝冰消融,微笑重疊,萬物回靈,夢里春醒——「這些好東西都決不會消失,因為一切好東西都永遠存在,它們只是像冰一樣凝結,而有一天會像花一樣重開」——相對自由的格律反而吟誦出真摯的情韻,不是流光溢彩的華章,卻用朴實的輕語訴說生命的真意,不動聲色的力量就這樣隨之滲入聽者的內心。
也因而,這朴實是不凡的,是絕對不落入俗套的。那是一個笑看人生風雲變遷的詩人,或許是在夢里吧?靜立於崖邊,回想已經過去的半輩子,那俯瞰山河的瞬間輕輕發出的感嘆。如同靜流的大海,讓人永遠摸不透其深。
拓展資料:
喜歡看書和買書是文人的共同愛好,戴望舒嗜書如命。喜歡書的文化人,即使因為囊中羞澀,買不起書,光是看一看,摸一摸,也會感到其樂無窮。戴望舒最喜歡逛塞納河左岸的書攤,他說:「就是摩挲觀賞一回空手而返,私心也是很滿足的,況且薄暮的塞納河又是這樣的窈窕多姿!」戴望舒留學法國期間,雖然衣食無著,人在異鄉,但只要手上有錢,總會量力而行,日積月累,竟然買了不少書。
好友施蟄存對此艷羨不已,寫信給戴望舒時說:「聽說你有許多書運來,甚想早日看見。」施蟄存也經常委託他幫忙買書,兩位好朋友在面對好書時,總是不可遏止地想著要去擁有它。施蟄存講到戴望舒在信中所講的巴黎書業的盛況時,總是會發出可憐兮兮的嘆息:「我只恨無錢,不然當寄你三四百元給買大批新書來看看也。珍秘書之嗜好至今未除,希望繼續物色,雖無書寄來,目錄也好。
㈣ 朱熹的《偶成》怎麼賞析
想像中池塘邊叢生的「春草」和台階前凋零的「梧葉」,構成鮮明的專對比,生動形象地突出屬了虛度的時間過得飛快地特點。
因為青春來日方長,所以,青春者總是借口為時尚早而夢想著等到池塘邊生機盎然雜草叢生時再開始逐夢。
豈不知還沒有等到那個時候台階前的梧桐葉已經枯萎凋零了——大好時光已經過去了。
㈤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此句詩名是《偶成》還是《偶作》
詩句「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的詩名是:
《勸學詩 / 偶成》。
《勸學詩 / 偶成》
作者:朱熹 朝代:宋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對照: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要珍惜,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台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注釋:
池塘春草夢:這是一個典故,源於《南史·謝方明傳》,謝方明之子惠連,年十歲能屬文,族兄靈運嘉賞之,雲:「每有篇章,對惠連輒得佳話。」嘗於永嘉西堂四詩,競日不就,忽夢見惠連,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為工。
常雲:「此語神功,非吾語也。」「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是謝靈運《登池上樓》中的詩句,後被贊譽為寫春意的千古名句,此處活用其典,意謂美好的青春年華將很快消逝,如同一場春夢。
秋聲:秋時西風作,草木凋零,多肅殺之聲。
作者簡介: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朱熹是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家境窮困,自小聰穎,弱冠及第,中紹興十八年進士,歷高孝光寧四朝。
(5)古詩偶成賞析擴展閱讀
《勸學詩 / 偶成》賞析:
這是一首逸詩,具體寫作年代不詳,大約在紹興末年(1162)。日本盛傳此詩,我國大陸亦不脛而走,以為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備考。其主旨是勸青年人珍視光陰,努力向學,用以勸人,亦用於自警。
該詩語言明白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把時間快過,歲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夢未覺,階前梧桐忽秋聲來比喻,十分貼切,倍增勸勉的力量。
㈥ 李清照的《偶成》這首詩的大意是什麼
李清照《偶成》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從曾賦賞花詩。
今看花專月渾相似,安得情懷屬似往時!
譯文: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們相伴遊園,並作賞花的詩.如今的花還是與往年的一樣,怎麼我的心情卻與往年不一樣了?
【注釋】:
渾相似:完全相似。
安安:怎得。
【賞析】:
此詩當作於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去世後,具體時間待考。詩人因眼前景緻觸發了情思,不禁追憶起當年與丈夫在一起的美好生活,並由此發出了感慨。詩中撫今憶昔,表現詩人對亡夫的思戀哀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