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聞折柳
發布時間: 2022-09-28 11:13:47
1. 怎樣賞析 笛中聞折柳 春色未曾看 這句詩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雖然將士們直到夏天仍然在經歷嚴寒,但是他們心中卻未必沒有對春天的渴望。笛子原來是羌族的樂器,到了唐朝時,已經在廣大中原地區非常流行了,而《折楊柳》本是樂府橫吹曲辭中的曲目,內容多敘離別愁思。如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的名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就是用羌笛演奏的《折楊柳》曲調。此詩中的"折柳"一詞語意雙關,從字面上看是講將士們長年駐守在祁連山上,根本見不到內地那種常見的春風楊柳的景緻,所以只能演奏起《折楊柳》的曲子,而真正的春風是不可能吹到他們身邊的。更深層的含意則是《折楊柳》這支古樂府所暗含的深刻歷史內涵了,這支古曲是這樣唱的:"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也就是說,從字面上的意思,我們今天的讀者都能夠了解,邊關上是沒有春風的寒冷世界;但是當古時的邊關上響起《折楊柳》的曲調時,那會牽動多少熱血男兒對家鄉的思念呀。中唐邊塞詩人李益有一首《夜上受降城聞笛》中的名句:"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就是李白這兩句詩的最好注腳。只不過,李益的詩寫於中唐,國力已衰,所以在不經意間,把邊關將士們那種因國運而影響的士氣也全部帶出,使人讀了倍感凄涼,而李白正處大唐盛世,所以筆底風雲際會,豪情萬丈,同是一種境況,卻顯得灑脫奔放而不見哀怨罷了。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