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孔乙己名句

孔乙己名句

發布時間: 2022-09-28 00:20:36

Ⅰ 吶喊名句名段

《 吶喊》好句佳句好段摘抄
「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古久先生很不高興。」
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
──《一件小事》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日記》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鄉》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 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 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 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孔乙己》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

Ⅱ 孔乙己賞析三句話

原文和賞析如下:

1、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賞析:孔乙己有著封建教育制度影響下的書生特有的清高本質,沒有經濟來源,也不願意從事勞動賺取錢財,端著讀書人的架子只能越過越窮。其窮酸迂腐可見一斑。

2、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

賞析:茴香豆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在那樣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咸煮筍,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賣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對於一個窮愁潦倒之人來說,確是何其珍貴,可他卻一人一顆,一直分到所剩無幾為止。可見其善良的本性。

3、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賞析:孔乙己內心輕視廣大勞苦眾生,同時又渴望融入在他看來高大上的上層地主階級和讀書人、有錢人的世界,這種意識使他處在一種尷尬的社會地位當中,不但不被這兩個階層認可,反而成為他們譏諷的笑柄。

(2)孔乙己名句擴展閱讀:

《孔乙己》折射出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社會里,人們的思想被封建科舉制度、封建讀書制度這樣的毒害,一個「有價值」的人就這樣被活活「撕碎」「撕裂」。

孔乙己的悲劇從正面描寫看似乎是性格悲劇,但從側面刻畫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命運悲劇,是那個時代造成的,是那個科舉的制度毀滅了一批讀書人。

中心思想:

國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冷酷無情,孔乙己雙層性的悲劇:被壓迫與被侮辱者的悲劇,這些正是當時中國「病態社會」及其「不幸的人們」的象徵。就因為魯迅把舊中國縮小成一個魯鎮,又把焦點放在咸亨酒店,舊社會的各種症結都立體的通過酒店這個象徵表現出來。

魯迅選取了社會的一角,藝術地展現了20多年前社會上的這種貧苦知識分子的生活,就在於啟發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時的教育現狀,思考當時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Ⅲ 《吶喊》中的名言有哪些

不在沉默沉靜中爆發,就在沉默沉靜中滅亡 ——吶喊讀書人偷書,不算偷——吶喊 (孔乙己)
我在朦朧中,面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但願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實在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吶喊 (故鄉)
我想到但願,突然害怕起來了。閏土要香爐和燭台的時候,我還暗地裡笑他,認為他老是崇拜偶像,什麼時候都不忘卻。現在我所謂但願,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願望切近,我的願望茫遠罷了。

我感到未嘗經驗的無聊,是自此以後的事。我當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後來想,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占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如果一間鐵房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很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拯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認為對得起他們么?」
辱罵和嚇唬毫不是戰斗。 ——吶喊 (狂人日記)
夢是造化所織的幽冥天衣
你不說我還明白,你越說我越糊塗了
失望之為虛妄,正與但願相同
生命的路老是沿著無窮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邊向上
路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里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做孺子牛。 ——吶喊
然而說到但願,卻是不能扼殺的,由於但願是在於將來,決不能以我之必無的證實,來折服了他之所謂可有。—— 《吶喊》
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斗的,獨占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應,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呵,我於是以我所感到者為寂寞。—— 魯迅,《吶喊》
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認為不幸的。—— 魯迅,《吶喊》
我在年輕時候也曾經做過很多夢,後來大半忘卻了,但自己也並不認為可惜。所謂回憶者,雖說可以使人歡欣,有時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絲縷還牽著己逝的寂寞的時光,又有什麼意味呢,而我偏苦於不能全忘卻,這不能全忘的一部門,到現在便成了《吶喊》的來由。——吶喊
阿Q與人家打架吃了虧,心裡就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世界真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了。」-。—— 吶喊(阿Q正傳)

魯迅小說集《吶喊 》,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運動時期的社會生活,從革命民主主義出發,抱著啟蒙主義目的和人道主義精神,揭示了種種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對舊時中國的制度及部分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較徹底的否定,表現出對民族生存濃重的憂患意識和對社會變革的強烈希望。
吶喊收錄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說十四篇。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列為該社《文藝叢書》之一。1924年5月第三次印刷時起,改由北京北新書局出版,列為作者所編的《烏合叢書》之一。1930年1 月第十三次印刷時,由作者抽去其中的《不周山》一篇(後改名為《補天》,收入《故事新編》)。作者生前共印行二十二版次

Ⅳ 《吶喊》中的名句 好句 最好有其感想

我這時突然感到一種異樣的感覺,覺得他滿身灰塵的後影,剎時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須仰視才見。而且他對於我,漸漸的又幾乎變成一種威壓,甚而至於要榨出皮袍下面藏著的「小」來。
——《一件小事》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日記》
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面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故鄉》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的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孔乙己》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著。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著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
「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渾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兩把刀,刺得老栓縮小了一半。那人一隻大手,向他攤著;一隻手卻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那紅的還是一點一點的往下滴。
——《葯》
閑人還不完,只撩他,於是終而至於打。阿Q在形式上打敗了,被人揪住黃辮子,在壁上碰了四五個響頭,閑人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裡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不像樣……」於是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
阿Q想在心裡的,後來每每說出口來,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們,幾乎全知道他有這一種精神上的勝利法,此後每逢揪住他黃辮子的時候,人就先一著對他說:
「阿Q,這不是兒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說:人打畜生!」
阿Q兩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辮根,歪著頭,說道:
「打蟲豸,好不好?我是蟲豸——還不放么?」
但雖然是蟲豸,閑人也並不放,仍舊在就近什麼地方給他碰了五六個響頭,這才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以為阿Q這回可遭了瘟。然而不到十秒鍾,阿Q也心滿意足的得勝的走了,他覺得他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除了「自輕自賤」不算外,餘下的就是「第一個」。狀元不也是「第一個」么?「你算是什麼東西」呢!?
——《阿Q正傳》

讀《吶喊》有感

假期中,我讀了魯迅的《吶喊》,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課本外的魯迅作品,感觸頗深。其中的幾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發表我的見解。
《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部作品,他用辛辣諷刺的筆墨披露了封建社會「人吃人」的事實。通過吃人者的兇殘猙獰及被人吃者的無助暗示封建社會兩大對立階級之間的壓迫與被壓迫。表現作者對廣大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勞動人民的同情與憐憫,並希望舊中國的有識之士能團結起來,反對壓迫,創造生機勃勃的少年中國。這一思想也是魯迅寫作的根本目的,他之後的許多文章都以描寫勞動人民的生活為主,因此,他也被稱作寫實主義作家。《狂人日記》雖然後來被魯迅本人稱為拙作,但在當時卻驚動文壇,魯迅的作家生涯也就此開始。
《風波》在我看來是一篇有意思的作品。故事中人物的名字都以出生時的重量命名,如:九斤老太、七斤、六斤等。不僅表現作者豐富的想像力,也暗示了當時農村的衰敗。文中多次出現九斤老太「一代不如一代」的話語,正表達了這一點。全篇通過人物的對話及村裡人的變化展現了社會的人情單薄、階級分明與封建禮教對人民的迫害。作者筆下的農村一片悲涼,也許正照應作者此時的憂傷心情,希望建立新世界的迫切願望。
《阿Q正傳》是我最喜愛的作品。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個性鮮明。小說的開篇就用大量文字描寫標題《阿Q正傳》的由來,隱約便暗示了人物的悲慘結局。這樣一個連名字也沒有的人,無論如何只能是個小人物,一個封建社會的犧牲品。何況阿Q只是舊社會許多人的縮影,他的許多醜陋品質能在當時不少人身上尋覓到。小說中多次描寫未庄人對待阿Q態度變化是一大亮點。阿Q是無名小卒時人人譏笑他,不把他當一回事;阿Q是趙太爺的本家時人們對他尊敬了不少;阿Q被趙家教訓後,人們對他的態度又冷淡起來,甚至有些排斥。阿Q在城裡發了財,與革命軍扯上關聯,人們對他則有些敬而遠之;阿Q惹惱了趙家,他又被疏遠了;阿Q被槍斃後,未庄人就自然說阿Q壞。這些具體表現了人們趨炎附勢的心態,而官僚則只顧自己利益、見風駛舵。《阿Q正傳》影響了無數中國人,至今,我們還能時常聽到「阿Q精神」這樣的詞彙。《阿Q正傳》正是一部有生命力的作品。
毋庸質疑,魯迅是中國歷史上較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至少在當時,他鼓舞了無數青年人參與新中國的革命,用文字為良葯治療了許多中國人麻木的心靈。我們應學習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人格力量,永遠傳承下去。

只找到好句 感想 分著的。。。

熱點內容
男生尿褲子的故事 發布:2024-11-19 16:16:07 瀏覽:948
我與保險的故事 發布:2024-11-19 16:11:32 瀏覽:892
成語什麼果 發布:2024-11-19 16:08:32 瀏覽:663
患什麼患什麼成語 發布:2024-11-19 15:59:56 瀏覽:268
什麼出的成語 發布:2024-11-19 15:49:41 瀏覽:525
不洗手的故事 發布:2024-11-19 15:32:53 瀏覽:206
圖猜四字成語 發布:2024-11-19 15:03:02 瀏覽:174
成語心什什什 發布:2024-11-19 15:01:21 瀏覽:336
刻舟求劍故事大意 發布:2024-11-19 14:57:52 瀏覽:136
雷鋒短故事 發布:2024-11-19 14:51:36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