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色彩賞析
① 名畫《舞蹈》賞析
舞蹈》是馬蒂斯藝術成熟期的作品。畫面描繪了五個攜手繞圈瘋狂舞蹈的女性人體,畫面朴實而具有幻想深度,沒有具體的情節,也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背景和煩惱沮喪的內容,只是一種歡快、和諧、輕松,洋溢著無盡力量的狂舞場面。彷彿讓人回到了遠古洪荒時代,人們帶著原始的狂野和質朴,在燃燒的篝火旁,在節日、祭祀的場合,手拉手踏著節拍,無拘無束,盡情地宣洩著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表現舞蹈的繪畫很多,可是沒有哪幅畫像這幅畫這樣來的明快、簡約。藍色的天空、綠色的大地是所有的背景,體格健壯手拉手的女人,雄勁有力的舞姿⋯⋯刪繁就簡,讓人感受到一種特別的精神深度和生命的力量。畫面上形態各異的人物姿態,富有節奏的韻律,手拉手循環舞蹈的造型,充滿了流動的動感,張揚著生命的能量。在奔放、熱烈的氛圍中,有一種平衡的內在和諧,讓人感受到一種肅穆、純潔的精神陶冶。這也是畫家一直追求的藝術效果,正如馬蒂斯自己說的那樣:「我所夢寐以求的是一種均衡、純潔而寧靜的藝術,它能避免煩惱或令人沮喪的題材。這種藝術對每個人的心靈均給以安息和撫慰,猶如一張舒適的安樂椅,在身體疲乏的時候坐下來休息。」在這幅畫中就達到了這種藝術效果。 畫中只有三種色彩,藍色的天空和綠色的大地代表了藍色的天空和綠色的大地的和諧;也可以看做是藍色的夜空和綠色草原的對應下的安靜和諧調。磚紅色的人體,表現了女人一種原始的古樸、健康的美麗,也與藍天綠地形成了對比中的均衡和諧。不管怎樣理解,在這幅畫上馬蒂斯把色彩搭配的簡約而又巧妙,用自然的筆觸,把色彩的功能發揮到了單純、協調,賞心悅目的地步。當然,這也是與畫面整體的和諧氛圍相互配合所產生的效果。 這幅畫是馬蒂斯創作的三幅用來作裝飾之用的壁畫中的一幅,是為他的忠實贊助者,俄羅斯的收藏家史屈金先生創作的。其他兩幅是《音樂》和《河邊浴者》。不過這幅《舞蹈》在巴黎公展時,卻遭到了一致的嘲諷,有人評論畫家白痴、粗俗,只能畫出如此幼稚、低劣、弱智的作品。可是,這樣的表現形式和藝術效果正是畫家所追求的,刺目熱烈的色彩、簡化的造型、旋動的粗野舞姿,畫家正是在對傳統的大膽突破中,張揚著自己的藝術個性和才華。而這種均衡、純粹以及清澈的畫風,給人以視覺的愉悅感,單一明快的風格,使人們從以往繪畫的理性和凝重感中解脫了出來。正如他自己認為的那樣,他不想奴隸般地去抄襲自然,他要去解釋自然,讓色彩發揮功能盡可能好地為表現自己的主觀世界服務。 從總體來看,馬蒂斯的藝術創作在廣泛吸收西方各繪畫流派的藝術特色的同時,也把東方藝術中的寫意色彩、平面形和裝飾性特徵結合在了一起。比如馬蒂斯的這幅作品和我國青海馬家窯文化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就有驚人的相似。並且他還把非洲藝術中質朴粗狂的風格也融入了自己的藝術。從而在兼收並蓄的基礎上,創造了影響深遠的藝術風格。
② 如何賞析女子集體舞《踏歌》
「君若天上雲,儂似雲中鳥,相隨相依,映日浴風。君若湖中水,儂似水心花,相親相憐,浴月弄影。人間緣何聚散,人間何有悲歡,但願與君長相守,莫作曇花一現。」舞台上散發著清新翠綠的色彩,中間垂吊著幾縷似欲飄動的垂柳,兩排少女身著綠色漢式筒袖的服飾,發髻邊翹起一縷發絲,透著俏麗和媚悅,在「君若天上雲……」的歌詞中,邊舞邊唱,踏著輕松帶有頓點的舞步隨風而來。舞蹈始終以「踏」為主,以起承轉合較為復雜的肘部動作,將袖子隨意拋灑,有時弧線繞轉,有時袖鋒呈「離弦箭」之勢筆直地揚出,「翹、拋、打、搭」各種袖技兼容並用。舞蹈中斂肩、含頦、掩臂、擺肩、松膝、擰腰、送胯的體態,特別在「歪頭、合肩、踏足」一頓一提的一剎那,點線呼應,恰似一個滿足的吸氣,愜意無限。演員的動態左右往返,若行雲流水,似天馬行空,「欲左先右,欲走先留」的對比與反襯,讓觀眾於踏足的清新、俏麗中品味出溫存、婉約和漢代古拙、典雅的舞風特徵。在《踏歌》中沒用採用任何空間運用的強烈手法,也沒有跳轉技巧,卻可以讓人痴醉,其中在圖形的變化上頗有絕妙的手法,演員在不停的踏步中,始終不停地轉換著分散、聚集,豎線、圓圈,有時對稱交合,有時疏散錯落,時琉時密像一塊游動著的畫板。詩、樂、舞三位融為一體的表現形式是中國特有的美學觀念,邊踏邊唱,邊歌邊舞,透著息息相通的「情」,朗朗上口的「詩」,楚楚動人的「舞」,映照著坦然自得的審美情趣。
③ 大紅燈籠高高掛舞蹈賞析 要求原創 500字或以上
舞蹈鑒賞之《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根據蘇童的小說《妻妾成群》而改編,幾年前在中國就已響譽大江南北,這講述的是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民國時期的一名女學生孤苦無依地生活在世上,姻緣際會終於與一名男青年相戀,哪知她被某地主選中,強行納為妾室,雖然每天錦衣玉食,然而失去自由,沒有愛情,且窮於應付妻妾間的斗爭,最後悒鬱而瘋。她,以及那些生活在天井裡、泡在醋壇中、以相公和兒子為天地的女子都是被封建禮教戕殺的可憐人。 因為這部劇作植根於中國歷史和文化環境,也就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的感觸。
玲瓏緊致的旗袍,極盡絢麗所能的色彩,動人心魄的旋律,充滿特色的布景,新奇緊湊的編排,這一切使《大紅燈籠高高掛》在最短的時間內被世界各界接受和喜愛,在世界芭蕾舞界引起前所未有的震動,歐洲各國媒體好評如潮,中國國家芭蕾舞團還因此獲得有舞蹈奧斯卡之稱的英國「國家舞蹈大獎」最佳外國舞蹈團的提名。
芭蕾舞劇《大紅燈籠高高掛》自2001年5月2日在北京舉行世界首演以來,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攜該劇先後在國內10多個城市和香港、澳門、台灣地區以及新加坡、義大利、法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墨西哥、俄羅斯等國家演出近三百場。
法國華裔作曲家陳其鋼說他的這部舞劇音樂與趙季平的電影音樂毫無關系,但是,也一定會體現出鮮明的中國風格和濃郁的民族韻味。整部芭蕾舞劇可以說是西方芭蕾與東方戲曲交叉對抗、解構組合的平衡統一體。音樂中20%取自我國的傳統和民間音樂,80%屬於創新,兩者的民間特色清新可辨。前者,他較為注意保留了音樂原生態的純粹,後者,則體現的是他獨立思考後的新感覺。陳其鋼特別強調說,在這部芭蕾舞劇音樂中採用了多組不同配置的打擊樂,分量很重,以達到編劇一再強調的震撼效果。
陳其鋼一再解釋,音樂是舞劇的靈魂,他所追求和創造的核心就是各種各樣的音色。在法國15年,色彩性的東西在陳其鋼的頭腦里已是根深蒂固,要想使這部芭蕾舞劇音樂體現出中國特色,他清醒地認識到絕沒有現成的摹本「色譜」,這使得他在創作過程中顯得很累。音樂錄制完成後,陳其鋼最得意的段落是,第二幕男女主人公離席去偷情一段,神秘、纏綿、不安……盡在他精心調制的那種音色中;第三幕開始的音樂,音色十分奇特,很出效果;還有一段「麻將舞」,要求樂手們操演45把中國算盤,並且在總譜和分譜上標明了4種演奏法,節奏和音色的變化不僅起到「象聲」的作用,還發揮了展示人物性格、內心活動、相互關聯的功能。
序幕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幽深的大宅院,一個年輕的女孩被強行塞進花轎,她是老爺新娶的三太太。上轎前,她想起青梅竹馬的戀人——戲班子里年輕的小生。
第一幕
迎親的喜慶氣氛中,大太太與二太太懷著復雜的心情接納這位新人。
洞房花燭夜,新來的三太太拚命抗爭,但終於沒能擺脫悲劇的命運。
第二幕
唱堂會,打麻將,老爺領著太太們終日消磨時光。
新來的三太太利用短暫的機會與昔日戀人相會,兩個年輕人的戀情被居心叵測的二太太發現了。
第三幕
年輕人繼續偷偷相愛相會,二太太告密。老爺當場捉拿了這對大膽越軌的戀人。
二太太趁機想恢復失去的寵愛,心情敗壞的老爺卻賞了她一記重重的耳光。
失落的二太太將滿院的紅燈撕得粉碎。
尾聲
那對年輕的戀人與二太太同時被帶到行刑現場,在死亡面前,他們盡釋前嫌,以寬容和愛彼此緊緊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