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本屈原賞析
㈠ 急求郭沫若《屈原》的賞析
郭沫若(1892 – 1978)四川樂山人,在現代文學史上足以代表一個時代的詩人與歷史劇作家。他是魯迅在20世紀初熱切呼喚、終於出現的摩羅詩人,又是新中國的預言詩人。1921年出版詩集《女神》,體現與時候的需要與詩人創作個性的統一。另有作品集《星空》、《前茅》、《恢復》;不說三部曲《歧路》、《煉獄》、《十字架》;劇本《卓文君》、《聶 》、《王昭君》、《虎符》、《高漸離》、《南冠草》、《孔雀膽》、《蔡文姬》、《屈原》等。
鑒賞劇本《屈原》的節選部分,可以從兩方面去著重理解:一是郭沫若創作部歷史劇的動機;二從「雷電頌」的藝術手法看郭沫若要表現的「物我同化。」
郭沫若創作歷史劇《屈原》時正值1942年1月,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作者說:「全中國進步的人們都感受著憤怒,因而我把時代的憤怒復活到屈原的時代里去了,換句話說,我是借了屈原的時代來象徵我們當前的朝代。」作者要達到的目的是,鞭撻國民黨反映派黑暗統治,表達人民心中的憤怒,借屈原的悲劇,展開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賣國與愛國之間尖銳激烈的斗爭,借古諷今。
「雷電頌」的藝術特徵主要表現在於以下三點:
一是在歷史劇中,「雷電頌」這篇獨白結構渾然一體,內容十分豐富。其中包括兩個層次:從「風!你咆哮吧」到「把這包含一切罪惡的黑暗毀了吧」這一層鎰是屈原對風、雷、電的呼響和歌頌,以光明的禮贊和嚮往。比「比鐵還沉重」、「比鐵還堅固」的黑暗、陰慘的宇宙前,他不能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於是他熱切地呼喚和祈求那些咆哮的風、閃耀的電、爆炸的雷這些宇宙中偉大的「藝人們」,以變革現實的力量,黑暗的世界「爆炸」、「劈開」,從而創造一個「沒有陰謀、沒有法穢、沒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來沒有限制的「自由」和「燦爛眩目」的光明。他把「電」這一宇宙間的長劍化做自己「心中的劍」。第二層從「把你這東皇太一燒毀了吧」到篇末。這一層中指屈原借指斥神鬼偶像來憤怒地詛咒昏庸腐朽的當權者。屈原之所以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連同一切罪惡的黑暗都「燒毀、燒毀、燒毀」是因為它們只是「產生黑暗的父親和母親」,「它們完全是一片假」,「只曉得播弄人」。一句話,它們是象徵暴戾、奸詐、怯懦的怪力亂神。屈原由前面對自然力的祈求發展到人的力量的確信,表現了他無比高漲的戰斗熱情。
「雷電頌」中的內容完全是郭沫若式的傾訴,在一定意義上說,屈原便是郭沫若自己。郭沫若是借屈原之口,表達自己心中對人民的愛和對人民力量的確信;表達自己心中要摧毀惡勢力火一般的激情;表達對光明未來的追求。
二是郭沫若用浪漫主義手法,進行大膽虛構誇張和想像,試圖借自然的偉大力量來催毀一切黑暗、腐朽,具有「雷霆萬鈞」之勢。
三是郭沫若在「雷電頌」中多用擬人兼呼告的修辭方法:「風!你咆哮吧!咆哮吧!」「你們風,你們雷,你們電」「電!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等語句,表現詩人對偉大自然力量的企盼。而「你東君,你是什麼東君」,則表達了對惡神的憤怒的斥責,愛憎於強死的語氣中得到充分的表現。
由上藝術特徵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郭沫若於歷史人物屈原身上所表現的強烈的作者自己的主觀願望,無論是政治上的,還是思想上的,屈原就是詩人郭沫若的化身,是他的代言人。這種「物我同化」的特點,是郭沫若在創作該劇時體現的「以治國平天下為已任」的人格和人性。
㈡ 郭沫若《屈原》的賞析
郭沫若(1892-1978),中國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
郭沫若影響最大的、最震撼人心的劇作是《屈原》。此劇以無比豪邁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贊頌了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謳歌了反抗壓迫、反抗侵略的鬥志,鞭撻了苟合與媾和的投降主義,怒斥了「攘外必先安內」的賣國主義。它雖然是歷史劇,但矛頭直指現實;反映了整個中國各色人等的面貌和心態,但它又高度濃縮,戲劇沖突極為強烈,場面極為緊張。其中屈原的一段獨白《雷電頌》就像是真的電閃雷鳴,絕對能把觀眾從座位上震起來:「風!你咆哮吧!你咆哮吧!盡力地咆哮吧!在這暗無天日的時候,一切都睡著了,都沉在夢里,都死了的時候,正是應該你咆哮的時候,應該你盡力咆哮的時候!」據說,1942年春,此劇在重慶演出時,正好是一個暴風雨即將到來的晚上,舞台上的朗誦應和著劇場外的雷鳴,一下子使整個山城轟動震驚,人們在此後的好幾天里,都沉浸在《屈原》的情緒氛圍里,很多人一遍又一遍地朗誦《雷電頌》,從中汲取力量,從而投入戰斗。《雷電頌》,還有像《鳳凰涅盤》之類的詩篇,至今還是許多朗誦會的保留節目,都會引起相當轟動。
一九四二年一月,郭沫若以十天時間完成了他的傑作《屈原》。《屈原》取材於戰國時代詩人屈原的事跡,但劇本未拘泥於實事,而是把屈原與楚懷王為首的統治集團的矛盾集中在一天之內,以南後對屈原的引誘不成,陰謀陷害為主線,以屈原的弟子宋玉變節攀附權貴,而侍女嬋娟卻代屈原誤飲毒酒而死為陪襯,生動地表現出偉大詩人憂國憂民、不畏強暴、磊落堅貞、大義凜然的崇高質量。屈原在暴風雨中的悲憤呼號「雷電頌」,作為「道義美的化身」和「詩的魂」的嬋娟之死,控訴了舊中國的黑暗,道出了廣大人民的心聲,引起當時觀眾的強烈共鳴,這是中國話劇史上的光輝一頁。一九四二年四月,中華劇藝杜在重慶國泰大劇院演出此劇,由陳鯉庭導演,金山飾屈原,白楊飾南後,張瑞芳飾嬋娟,顧而己、孫堅白,施超等人演出,引起轟動。其後,《屈原》曾多次演出。並遠赴日本,蘇聯上演,一九七九年第四次在日本公演時,演出五百餘場。一九八0年十一月,河原崎長十郎率演出團來華演出,自扮屈原,受到中國觀眾的歡迎。
分析《屈原》中愛國詩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塑造了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他的性格特徵是熱愛祖國人民、堅貞不屈、勇於和種種危害國家的邪惡勢力作斗爭及詩人的氣質。屈原的政治主張是面對強秦的侵略,聯齊以抗秦。為此,遭到了南後的迫害,南後以「淫亂宮廷」的罪名使他罷官。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屈原不是為個人榮辱,而是為國家的前途憂慮。他憤怒痛斥張儀。屈原的斗爭使南後老羞成怒,進行更的迫害,把屈原關在廟中,並陰謀毒死他。屈原憂國憂民的強烈情感,想火山岩漿。寫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電頌」,「雷電頌」是對黑暗勢力的憤怒詛咒,是對毀滅黑暗勢力的光明與力的歌頌。表現了屈原崇高的內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斗爭精神和詩人的氣質。結尾屈原隨衛士到漢北人民中間去,寄託了作者的美好願望。
簡述《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和詩情
作者大膽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歷史創作原則,如劇中將屈原坎坷的一生濃縮在一天里展開,創造了嬋娟形象,以「淫亂宮廷」向屈原問罪等等,都參合著作家的大膽的藝術想像,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統一。
根據歷史可能性的原則舍棄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節而突出其精神,從而將人物理想化。如屈原潛到漢北以圖再起。噴發式的感情表達方式和大開大闔的戲劇沖突的結合,如《雷電頌》。
簡述《屈原》的現實戰斗意義:
《屈原》作為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歷史劇,其主題則是富有戰斗性的。因此抗戰時期的現實,和屈原時代的歷史有著驚人相似之處。這表現在:劇作中屈原堅持齊楚聯盟團結抗秦,反對強秦妥協的精神,具有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現實意義。屈原的詛咒黑暗、呼喚光明的「雷電頌」,更是喊出了國統區人民的心聲,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應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