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翻譯加賞析
『壹』 《一剪梅·詠柳》翻譯賞析
翻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感到十分的傷心,故國孤寂冷落,只剩下粉紅色的花。御溝的水自回西向東流。
去年還是陳答朝宮殿,今年已經是隋朝的宮殿了。過去放在心上的事一轉眼已經沒有了,紛飛的柳絮沒有感情,依舊像煙霧一樣籠罩著。長長的枝條,短短的葉子,翠蒙蒙的樣子。才經歷過西風,又要經歷東風。
賞析:人在時空中本應是尤物之主,然而身際家國破敗之時,面對無動於衷的物象,只覺得空茫無著,無能為力。人不如柳,痛苦可想而知,但是人的崇高、人的靈性,又正在有痛苦。所以,詠柳系借柳之無情以返觀一己痴苦。全篇除首句「傷心」 字樣外,純以意象結撰,詞體小令,容量見大。疊句「昨歲」、「今歲」;「才過」、「又過」,承上是似斷而續,啟下則綿悠深長,余意曲包。
『貳』 李清照《一剪梅》,譯文,外加賞析哦
一剪梅
北宋 李清照
紅耦香殘玉蕈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注釋 出處】【注釋】 ①玉簟:光華如玉的席子。 ②雁字:指雁群飛時排成「一」或「人」形。相傳雁能傳書。 【評解】 這是一首抒寫離情別緒的詞,重在寫別後的相思之情。上片雖沒有一個離情別緒的字眼,卻句句包孕,極為含蓄。下片則是直抒相思與別愁。詞以淺近明白的語言,表達深思摯愛之情,纏綿感人。全詞輕柔自然,歇拍三句尤為行家稱賞。 【集評】 伊士珍《琅嬛記》: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游。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王灼《碧雞漫志》:易安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百出。
李清照(1084~約1155)
中國宋代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官至禮部員外郎,為當時齊、魯一帶知名學者。母王氏,知書善文。夫趙明誠,為吏部侍郎趙挺之之子,金石考據家。李清照早年生活優裕,工書能文,通曉音律。婚後與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整理,編寫了《金石錄》。金兵入據中原,清照舉家南逃。後明誠病故,戰亂中書籍文物大部分散失,孤獨一身,各地漂泊,境遇極其悲苦。據傳清照曾改嫁,後世學者對此頗有爭議。其晚年生活情況缺乏資料記載,僅知她曾作《打馬圖經》及自序,還曾攜米芾墨跡訪米友仁求題跋。
李清照工詩,能文,更擅長詞。其創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變化呈現出前後期不同的特點。
北宋時期,李清照在為數不多的詩文中表現出比封建社會一般女子寬闊的思想境界和生活領域,如《浯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兩首長詩,弔古諷今,主張汲取唐王朝天寶之亂的歷史教訓。另外,早年她還寫過《詞論》,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認為詞分五音、五聲、六律,又分清濁輕重,是宋代重要的詞論。其詩文談史論世,兼及文藝,題材較為廣泛。
李清照前期的詞真實地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如[如夢令]二首,活潑清新,語意雋秀。[鳳凰台上憶吹簫]、[一剪梅]、[醉花陰]等詞,描繪了孤寂的生活,抒發了對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轉,清俊疏朗,表現出作者熱愛大自然,憧憬美好的愛情生活,沖破了以往花間閨怨詞的樊籬,有一定的文學價值。
南宋時,李清照的作品與前期相比變化較大,表現出關心國家命運的愛國主義精神,表達了自己堅持民族氣節的決心。如《詠史》、《上樞密韓公詩》、《夏日絕句》等,詩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南渡後的詞也與前期風格迥異,變清麗明快為凄涼沉痛,抒發了傷時念舊、懷鄉悼亡的情感。如[菩薩蠻]、[蝶戀花]以及慢詞[永遇樂]等,寄託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她在詞中充分地表達了自己在孤獨生活中的濃重哀愁。如[武陵春]、[聲聲慢]、[清平樂]等,將亡國之痛與個人孤苦凄慘的生活晚景融為一體,悲傷愁緒渲染極致,可以說這是時代的苦難與個人不幸命運的藝術概括。
李清照詞的藝術成就很高,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詞具有濃厚的抒情性,能運用巧妙的構思,選取一些生活片斷寫入詞中,具體細致地展現作者的內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她又善於用白描手法摹寫具體事物,「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實自然。清照詞風以婉約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被稱為「渾成大雅,無一毫釵粉氣」。清照詞的語言優美精巧,獨具特色,如她筆下的花樹是「綠肥紅瘦」,天氣是「濃煙暗雨」、「風柔日薄」。她還善用明白如家常的方言口語入詞,如「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信手拈來,自然清新。她的詞富有音樂美,還講究舌、齒音的交錯和疊字連用,最典型的是〔聲聲慢〕開頭連用14個疊字,其獨創性為人稱道。清照詞被稱為易安體,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