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兒傳賞析
⑴ 北方地區民間長詩有哪些代表作
1.《孤兒傳》:蒙古族的《孤兒傳》先後載於羅卜桑丹津的《黃金史》、拉喜朋楚克的《寶聯珠》以及《成吉思汗傳》等著作。這首詩歌敘述了在成吉思汗大宴群臣時發生的一場爭論。酒宴上成吉思汗的九卿爭論喝酒的利弊,他們各持己見,互不相讓,這時,一個身份低微的孤兒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孤兒的一番言論,遭到大臣欽達嘎斯琴的厲聲責難和謾罵。孤兒面對權勢,毫不退讓。
孤兒的精闢言論和才幹,得到成吉思汗的贊賞。從此將他留在身邊。這個故事成為千古佳話載入史冊。
這首敘事詩刻畫了一個孤兒雄辯家的形象。雖然孤兒的地位是卑微的,但他聰穎睿智,敢於直言,向企圖用權勢禁錮人們思想的愚蠢統治者提出了挑戰。孤兒的形象展示了蒙古民族豁達、開朗、睿智、機敏等性格特徵。這首詩還刻畫了英明聖主成吉思汗的形象。成吉思汗允許地位低下的孤兒在酒宴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以表明他對人才的器重。
2.《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在鄂爾多斯高原以及其他蒙古族聚居的地區流傳,它有許多不同的手抄本,大致可以分為純韻文體和散韻結合體兩種。長詩的大意是馬群中的白騾馬生了兩匹駿馬,成吉思汗非常喜愛,從小就精心調教。兩匹駿馬屢立戰功,但是「人們沒有為它倆喝彩……眾獵人也沒有對它們欽羨。」小駿馬非常傷心,因為忍受不了嚴格的調教培養和得不到主子的賞識而出走,大駿馬不忍與之分離,只好伴隨而逃。成吉思汗夢見兩匹駿馬出走,心急如焚,一面派人追尋,一面向蒼天祈禱。兩匹駿馬在阿爾泰山生活了四年。小駿馬非常憐惜哥哥,決定返回家鄉。成吉思汗得知駿馬返群,非常高興。
後來大汗騎著兩匹駿馬,行獵在阿爾泰山。兩匹駿馬的神速,博得十萬獵人的同聲誇贊。
長詩塑造了小駿馬、大駿馬和成吉思汗的形象。
長詩表現出騎手與馬的相依關系,即英雄愛駿馬,駿馬識英雄的主題。這篇在蒙古族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膾炙人口的作品,藝術上的突出特點是把馬擬人化,賦予馬以人的思想、人的語言,生動活脫地表現出馬的情態。作品中大駿馬與小駿馬的對話感人肺腑,當它們要離開故土時,小駿馬自恃自重,大駿馬成熟老練,小駿馬幻想著自由的、無拘無束的生活;大駿馬則執著穩重,懂得離群的痛苦。一連串的對話表現了大駿馬和小駿馬的不同性格。在材料組織上,作者善於將錯綜復雜的矛盾,通過成吉思汗和駿馬、大駿馬和小駿馬之間的關系,組成了一連串的沖突場景,中心突出,情節跌宕。特別是不同組合的矛盾沖突交替出現,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引人入勝。為了突出馬在蒙古族人民心中的地位,作者採用了鋪墊、烘托、反襯等一系列的藝術手法,甚至不惜讓成吉思汗袖手向兩匹歸來的駿馬問安,又為此大宴群臣三日。在這里,既突出了馬的地位,又刻畫了一位賢明豁達的君王的形象。同時從側面反映了成吉思汗思求賢如渴的心態,可謂一箭雙雕。在語言上,長詩把民間的口語詩化,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和草原情調,它為民間敘事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⑵ 《霧都孤兒》對小說的文學解讀及評論賞析
在所有外國小說家中我最熟悉的一個不是寫出《堂吉訶德》的塞萬提斯,不是寫出《老人與海》的海名威,甚至也不是《簡.愛》的作者夏落蒂。我讀的最早的一部外國長篇就是狄更斯的《霧都孤兒》,那大約是在讀初中一年級的時候。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學習英語,所以版本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的英語書蟲叢書。也正是這個原因,當時對作者的名字都沒有記住,但是小說描寫的情節和敘述的故事還是吸引了我,那個時候在我的面前居然展開了一副英倫特有的畫面,裡面有各式各樣的人物,主人公奧里佛就在這些人物中開始自己的生活,當然那個時候我無法理解很多東西,思維被濃重的霧氣包裹著,一如倫敦特有的大霧天氣。
直到上高中時候,看了狄更斯的《雙城記》,才又重新喚起了對這位作家的印象。也是在這個時候知道了他是十九世紀英國最傑出的小說家,在古典作家中,成就僅僅次於莎士比亞。而且《霧都孤兒》還有一個中文譯名,叫做《奧里佛.退斯特》,原名《奧立弗·退斯特歷險記》,中國最早的譯本是林琴南的《賊史》,這部小說是他15部長篇中的第二部作品,寫於1838年,這個時期也是他文學創作的第一個時期。這一時期,作者正處於青春年少,事業蒸蒸日上,對社會的認識還比較膚淺,他把生活看作是善與惡之間的斗爭,同時認為惡是個別現象,並且最終會被善所征服。《霧都孤兒》講述的是這樣一個故事,富人的棄嬰奧利佛在孤兒院里掙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闆那兒當學徒。難以忍受的飢餓、貧困和侮辱,迫使奧利佛逃到倫敦,又被迫無奈當了扒手。他曾被富有的布萊羅先生收留,不幸讓小扒手發現又入賊窩。善良的女扒手南希為了營救奧利佛,不顧賊頭的監視和威脅,向布萊羅報信,說奧利佛就是他找尋已久的外孫兒。南希被賊窩頭目殺害,警察隨即圍剿了賊窩。奧利佛終於得以與親人團聚。
在小說中,正面主人公一般都會得到好的結局,小說的基調基本上也是樂觀的。從《霧都孤兒》我們還可以看到,作者的創作受流浪漢小說的影響比較突出,他自己的創作風格雖已形成,但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與成熟。《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一部偉大的社會小說,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小說主要反映剛剛通過了濟貧法的英國社會最底層生活。作者在創作上愛憎分明,形象生動的特點也得到了很充分的體現。他筆下的人物富有鮮明的個性,整個作品有著強烈的感染力。狄更斯堪稱一位傑出的語言大師,擅長運用諷刺、幽默和誇張的手法,他筆下的人物風貌和語言風格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特色。
狄更斯也是一位偉大的文學革新家,他在《霧都孤兒》中描寫了一系列中下層社會的小人物,這在文學作品中可以說是空前的。他以高度的藝術概括,生動的細節描寫,妙趣橫生的幽默和細致入微的心理分析,塑造了許多令人難忘的形象,真實地反映了英國十九世紀初葉的杜會面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認識價值,並形成了他獨特的風格。他反映生活廣泛、多樣,開掘深而有力。他不採用說教或概念化的方式表現他的傾向性,而往往以生動的藝術形象激發讀者的憤慨、憎恨。同情和熱愛。他筆下的人物大多有鮮明的個性。他善於運用藝術誇張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描寫特徵,用他們習慣的動作、姿勢和用語等揭示他們的內心生活和思想面貌。他還善於從生活中汲取生動的人民的語言,以人物特有的語言表現人物的特點和性格。
現在討論一下E.M.福斯特在他的名著《小說面面觀》中對狄更斯人物塑造的貶低。據他說,狄更斯只會塑造「扁形人物」,而不會塑造「渾圓人物」,在小說藝術上屬於「較低層次」。事實真是這樣嗎?讀了這本書後,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費根和奧立弗。這兩個人都同樣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都是貧困潦倒,但是內心卻截然不同。費根是個老奸巨滑的盜賊頭目。他為了自己的利益,養了許多手下。這個老惡鬼為了錢拋棄一切道德觀念,什麼壞事都做的出。他和蒙克斯進行了一項可恥的交易,幫助蒙克斯復仇,然後他就能得到很多的錢。復仇的方法就是讓奧立弗成為一個賊。他為了錢居然干這種事,簡直沒有人性。此外,他專門培養盜賊,增添更多的社會敗類。我對費根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老話來概括:人的出身不能選擇,但人的道路卻是可以選擇的。這決不是空話,他也許像奧立弗一樣出生在濟貧院里,出身低微,但是他完全可以像奧立弗一樣有一顆善良的心,一種堅韌、誠實的品質,靠自己的力氣來掙錢。可是他卻用了這樣卑鄙的手段來賺錢,不得不令人蔑視。當然,造成費根走上偷竊道路的不只是由於他個人的品行,還與社會因素有著很大關系。當時的社會對窮人持有的只是一種漠不關心和假慈悲甚至瞧不起的態度。這種態度無疑是對窮人很大的壓迫。像奧立弗那樣意志堅韌的的人畢竟不多,在既不用受打罵又不用出力又不餓肚子的誘惑下,很多窮人選擇了費根那樣的道路。這與當時社會法律治窮人於不顧的偽善面目是有著很大的關系。而奧立弗就截然相反了。他雖然被費根試圖教育成一個小偷,但是他始終沒有讓費根成功。他的身上具有與生俱來的,許多富人都不可能具有的美好品質。誠實、善良、堅強、知恩必報……美的品質並不是能被外表掩蓋的。這也許就是布朗婁先生等等好心的富人幫助他的原因吧。最後,他雖然經歷了長久的盜賊生活,但是他的心靈卻一點兒也沒被污染。也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費根最後落得個慘死絞架的下場,而小奧立弗卻被善良的布朗婁先生認為干兒子,讀書識字,並找回了自己的身世和親人。他們的形象豐富又深刻,不僅不是扁平的而且達到了很高的意藝術成就。
現在簡單談談小說的藝術創作特色:,(一)個性化的語言是狄更斯在人物塑造上運用得十分出色的一種手段。書中的流氓、盜賊、妓女的語言都切合其身份,甚至還用了行業的黑話。然而,狄更斯決不作自然主義的再現,而是進行加工、提煉和選擇,避免使用污穢、下流的話語。主人公奧立弗語言規范、談吐文雅,他甚至不知偷竊為何物。(二不拘任何格套,想要多少巧合就安排多少巧合。奧立弗第一次跟小偷上街,被掏兜的第一人恰巧就是他亡父的好友布朗羅。第二次,他在匪徒賽克斯的劫持下入室行竊,被偷的恰好是他親姨媽露絲·梅萊家。這在情理上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但狄更斯自有天大的本領,在具體的細節描寫中充滿生活氣息和激情,使你讀時緊張得喘不過氣來,對這種本來是牽強的、不自然的情節也不得不信以為真。這就是狄更斯的藝術世界的魅力。(三)對於人物內心世界的精細把握。書中賊首、老猶太費金受審的一場始終從費金的心理視角出發。他從天花板看到地板,只見重重疊疊的眼睛都在注視著自己。他聽到對他罪行的陳述報告,他把懇求的目光轉向律師,希望能為他辯護幾句。人群中有人在吃東西,有人用手絹扇風,還有一名青年畫家在畫他的素描,他心想:不知道像不像,真想伸過脖子去看一看…
在《霧都孤兒》中我們好象看不到作者自己的影子,但是卻可以通過主人公奧里佛的經歷聯想到作者童年的遭遇。狄更斯在他的自傳中告訴我們,小說中那個讀者皆曰可殺的賊首費金得名於作者少年時代當童工的鞋油作坊里一位對他十分關照的同伴鮑勃·費金,「他比我年長好幾歲,個兒也高得多。」作者的創作材料很大一部分來源於現實,同時又進行了藝術性的成功改造,他的創作我認為可以用「藝術性的現實主義」來概括。
《霧都孤兒》問世一百多年來,早已成為世界各國讀者最喜愛的經典作品。小說中那個愚蠢、貪婪、冷酷的教區幹事「邦布爾」在英語中已成了驕橫小官吏的代名詞,並由此衍生出「妄自尊大,小官吏習性」等詞義。邦布爾先生婚後訓斥老婆,「哭能夠舒張肺部,沖洗面孔,鍛煉眼睛,並且平息火氣。」這句話收入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的新版《哥倫比亞名言辭典》。小說《霧都孤兒》後來改編成了多種電影、動畫片、連環畫,搬上了熒屏、舞台。在中國,《霧都孤兒》大概可以算得上一代又一代讀者最熟悉的世界文學名著了。「奧立弗要求添粥」一節編入了我國出版的多種英語教科書。進入九十年代,喜愛狄更斯的廣大觀眾又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在美國推出的一部動畫片中,所有的人物都是由小動物擔任。
想起初中時代的那個自己,也曾有沖動想要親身體驗一下奧里佛的種種驚險經歷,不過這只能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了,作為一部經典,一部我最先閱讀的外國名著,即使他並不是作者最好的作品,《霧都孤兒》在我心目中也永遠是唯一的。
⑶ 二、作品 1.《七發》 2.《孤兒行》 3.《項羽本紀》、《李將軍列傳》 4.《蘇武傳》 5.《古詩十九首》 賞析
神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