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艾青賞析笑

艾青賞析笑

發布時間: 2022-09-20 00:56:07

『壹』 艾青詩選笑賞析

艾青詩選笑賞析

初看《笑》這個題目,讀者也許難以猜到這首詩是要寫什麼樣的笑,為何寫這樣的笑。順著詩行看下去,仍然很難猜到其意,一直到詩的最後,讀者才會恍然大悟。詩人把這首詩定名為《笑》,實在是高明之至。

這首詩寫於1937年5月8日。《笑》這首詩,是獻給革命者們的一首戰歌,一首頌歌。

一首詩的視角如何,對一首詩的成功與否關系很大。《笑》這首詩之所以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首詩的視角選得好。視角獨特、新鮮,不僅為詩的展開提供了方便,而且為這首詩能產生巨大魅力,其視角本身就起了巨大作用。

詩人是寫1937年的感覺的。當時中華民族已處於民族危機之中。日寇侵佔了東北,又在向華北進犯。這是在七七事變前夕,全國都處於一種緊張的氣氛之中。傑出的詩人一般都是哲人,也許比普通人更具一種預感性:一場全國性的抵抗侵略者的血與火的斗爭就要來臨了,詩人敏捷地感到,要呼喚一種巨大的力量投入斗爭。

當然,詩人寫《笑》這首詩,不僅僅是有具體所指,而帶有一種宏觀上的穿透性。就是說,詩人是在寫人類的進步史,人類的進步史,就是一場又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大搏鬥。而在這大搏鬥中,有著「無數大勇」的英雄們,詩人是在為他們謳歌。

但詩人在《笑》中,不是從眼前的場景寫起,而是想到了遙遠的將來,從遙遠的將來寫起。這一獨特的視角,使這首詩一開始,就抓住了人的心。

我們看,詩人是這樣開篇的:

「我不相信考古學家——//在幾千年之後,/在無人跡的海濱,/在曾是繁華過的廢墟上/拾得一根枯骨/——我的枯骨時,/他豈能知道這根枯骨/是曾經了二十世紀的烈焰燃燒過的?」

開篇之後,詩行逐步展開,詩人始終以遙遠將來的目光,看待當時,使這首詩渾然而成了。

詩人的腦中,怎麼會產生這一獨特視角呢?我們難以知道。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想到:思路的開闊,是詩人能捕捉到這一獨特視角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講,構思一首詩,需要海闊天空地遐想,以便尋找到好的視角。但能不能尋找到最好的視角,這就要看詩人的才能如何了。

《笑》這首詩之所以成功,還因為詩人選擇了極富表現力的細節。這首詩的細節刻劃實在太精采了,讓人拍案叫絕!

我們只截取關於「淚珠」的描寫,來欣賞一下詩人精採的刻劃。

詩人寫道:

「又有誰能在地層里/尋得/那些受盡了磨難的/犧牲者的淚珠呢?/那些淚珠/曾被封禁於千重的鐵柵,/卻只有一枚鑰匙/可以打開那些鐵柵的門,/而去奪取那鑰匙的無數大勇/卻都倒斃在/守衛者的刀槍下了//如能撿得那樣的一顆淚珠/藏之枕畔,/當比那撈自萬丈的海底之貝珠/更晶瑩更晶瑩/而徹照萬古啊!」

這犧牲者的淚珠,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一種人類的最美好最可貴的東西,它能徹照萬古。詩人以濃情濃墨刻劃這「淚珠」,使這首詩輝煌而博大起來。通過對「淚珠」的刻劃,革命者們奮斗的艱苦卓絕,革命者們的可貴精神,躍然紙上,光照千古。這比任何其他的語言,都更有力量。

艾青說:

「如正義的指揮刀之能組織人民的步伐,詩人的筆必須為人民精神的堅固與一致而努力。」

《笑》,正是具有這種力量的一首詩。

詩人在最後寫道:

「誠然/我們不應該有什麼奢望,/卻只願有一天/人們想起我們,/像想起遠古的那些/和巨獸搏鬥過來的祖先,/臉上會浮上一片/安謐而又舒展的笑——/雖然那是太輕鬆了,/但我卻甘願/為那笑而捐軀!」

詩人在詩的最後才寫出了笑,而這笑來得多麼不易啊,是千百萬勇士們前赴後繼、流血犧牲才換來的。這樣,使整首詩的含意明確了、深邃了。詩人還在最後表明了自己——一個革命者的態度:「但我卻甘願為那笑而捐軀!」詩人要像其他勇士們一樣,為祖國的光明未來,為人類的美好前途,為將來的人們「臉上會浮上一片安謐而舒展的笑——」而獻出自己的一切。詩人的這種革命精神、獻身精神,也是這首詩的血肉,和其他勇士們的精神相輝映,多麼感人至深。

「詩人的筆必須為人民精神的堅固與一致而努力。」《笑》這首詩,即是詩人實踐自己抱負和志向的一個閃光的腳印。

『貳』 艾青《笑》的賞析是什麼

無論是明喻還是暗喻,蘭質慧心的林徽因都能揮灑自如,靈感所至,字字珠璣。兩行詩節,分別選取一連串的比喻,笑從如同露珠,如同花影的視覺漸次轉入如同輕歌的聽覺,憑借視覺與聽覺的通感,使笑不僅有了聲響,而且具有了形狀,從而給人以具體真切的感受。

比喻既實而形象,又虛而飄逸,給人以無限美好的想像。詩人所渲染的美,是一種純粹的美、神聖的美,直達人的情感深處。

詩如其人,林徽因的詩如同林徽因其人,不僅具有內在豐富的意蘊,而且擁有精巧對稱的結構,堪稱內在美與外在美的完美。詩歌分兩節,每節詩從長到短再到長,最後一句又略短,恰似一彎新月,柔美中透出別致;又如少女的柳眉,波折中別有風韻。

兩節詩使用完全相同的結構,構成一個嚴謹的大對稱,參差中有整齊;第一節的第一行比第二節的第一行多一個字,整飭中略有變化。整首詩如同雨後嫵媚的青山,賞心,悅目,俊朗,清新。

(2)艾青賞析笑擴展閱讀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和唇邊渾圓的漩渦。

艷麗如同露珠,朵朵的笑向,貝齒的閃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水的映影,風的輕歌。

笑的是她惺松的鬈發,

散亂的挨著她耳朵。

輕軟如同花影,癢癢的甜蜜,涌進了你的心窩。

那是笑——詩的笑,畫的笑:

雲的留痕,浪的柔波。

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詩集有《林徽因詩集》(1985)等。

『叄』 1937年艾青寫的一首詩笑中,廢墟的意思是什麼

艾青詩選笑賞析

初看《笑》這個題目,讀者也許難以猜到這首詩是要寫什麼樣的笑,為何寫這樣的笑。順著詩行看下去,仍然很難猜到其意,一直到詩的最後,讀者才會恍然大悟。詩人把這首詩定名為《笑》,實在是高明之至。

這首詩寫於1937年5月8日。《笑》這首詩,是獻給革命者們的一首戰歌,一首頌歌。

一首詩的視角如何,對一首詩的成功與否關系很大。《笑》這首詩之所以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首詩的視角選得好。視角獨特、新鮮,不僅為詩的展開提供了方便,而且為這首詩能產生巨大魅力,其視角本身就起了巨大作用。

詩人是寫1937年的感覺的。當時中華民族已處於民族危機之中。日寇侵佔了東北,又在向華北進犯。這是在七七事變前夕,全國都處於一種緊張的氣氛之中。傑出的詩人一般都是哲人,也許比普通人更具一種預感性:一場全國性的抵抗侵略者的血與火的斗爭就要來臨了,詩人敏捷地感到,要呼喚一種巨大的力量投入斗爭。

當然,詩人寫《笑》這首詩,不僅僅是有具體所指,而帶有一種宏觀上的穿透性。就是說,詩人是在寫人類的進步史,人類的進步史,就是一場又一場正義與非正義的大搏鬥。而在這大搏鬥中,有著「無數大勇」的英雄們,詩人是在為他們謳歌。

但詩人在《笑》中,不是從眼前的場景寫起,而是想到了遙遠的將來,從遙遠的將來寫起。這一獨特的視角,使這首詩一開始,就抓住了人的心。

我們看,詩人是這樣開篇的:

「我不相信考古學家——//在幾千年之後,/在無人跡的海濱,/在曾是繁華過的廢墟上/拾得一根枯骨/——我的枯骨時,/他豈能知道這根枯骨/是曾經了二十世紀的烈焰燃燒過的?」

開篇之後,詩行逐步展開,詩人始終以遙遠將來的目光,看待當時,使這首詩渾然而成了。

詩人的腦中,怎麼會產生這一獨特視角呢?我們難以知道。但有一點我們可以想到:思路的開闊,是詩人能捕捉到這一獨特視角的重要原因。一般來講,構思一首詩,需要海闊天空地遐想,以便尋找到好的視角。但能不能尋找到最好的視角,這就要看詩人的才能如何了

『肆』 艾青《笑》的意象是什麼

《笑》這首詩,是獻給革命者們的一首戰歌,一首頌歌。
一首詩的視角如何,對一首詩的成功與否關系很大。《笑》這首詩之所以成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首詩的視角選得好。視角獨特、新鮮,不僅為詩的展開提供了方便,而且為這首詩能產生巨大魅力,其視角本身就起了巨大作用。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