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誹謗名言
❶ 善於接受他人的指責的名言
一、人告之以有過則喜。
白話釋義:人告訴他有過失他就覺得高興。
朝代:戰國
作者:版孟軻權
出處:《孟子·公孫丑上》
二、霧里看花,終隔一層。
白話釋義:隔著一層霧看花,朦朦朧朧,像中間隔了一層似的。用來比喻對事物看不清晰。
朝代:近代
作者:王國維
出處:《人間詞話》
三、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白話釋義:有意料不到的贊美,也有過於苛求的責備。
朝代:戰國
作者:孟軻
出處:《孟子·離婁上》
四、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白話釋義:說話的人沒有罪過,聽話的人值得作為警戒。
朝代:東漢
作者:衛宏
出處:《詩大序》
五、興國之君樂聞其過,荒亂之主樂聞其譽。
白話釋義:興建國家的君主樂意聽取別人談說自己的過錯,荒亂無道的君主則樂意聽別人對自己的贊譽。
朝代:西晉
作者:陳壽
出處:《三國志·吳書·樓玄傳》
❷ 告誡不能去隨便誹謗他人的古文
偈七首
宋 釋允韶
月月初一十五,處處槌鍾打鼓。
若不毀謗禪道,便是呵罵佛祖。
盡道慈悲接人,畢竟無過於此。
承天鼻孔笑伊,直是未敢相許。
坐人舌頭即不無,爭教無舌人解語。
漢代 王充《論衡 何謂三累三害?》
凡人操行,不能慎擇友,友同心恩篤,異心疏薄,疏薄怨恨,毀傷其行,一累也。人才高下,不能鈞同,同時並進,高者得榮,下者慚恚,毀傷其行,二累也。人之交遊,不能常歡,歡則相親,忿則疏遠,疏遠怨恨,毀傷其行,三累也。位少人眾,仕者爭進,進者爭位,見將相毀,增加傅致,將昧不明,然納其言,一害也。將吏異好,清濁殊操,清吏增鬱郁之白,舉涓涓之言,濁吏懷恚恨,徐求其過,因纖微之謗,被以罪罰,二害也。將或幸佐吏之身,納信其言,佐吏非清節,必拔人越次。迕失其意,毀之過度;清正之仕,抗行伸志,遂為所憎,毀傷於將,三害也。夫未進也,身被三累;已用也,身蒙三害,雖孔丘、墨翟不能自免,顏回、曾參不能全身也。
動百行,作萬事,嫉妒之人,隨而雲起,枳棘鉤掛容體,蜂蠆之黨,啄螫懷操豈徒六哉!六者章章,世曾不見。夫不原士之操行有三累,仕宦有三害,身完全者謂之潔,被毀謗者謂之辱;官升進者謂之善,位廢退者謂之惡。完全升進,幸也,而稱之;毀謗廢退,不遇也,而訾之:用心若此,必為三累三害也。
論者既不知累害(所從生,又不知被累害)者行賢潔也,以塗博泥,以黑點繒,孰有知之?清受塵,白取垢,青蠅所污,常在練素。處顛者危,勢豐者虧,頹墜之類,常在懸垂。屈平潔白,邑犬群吠,吠所怪也,非俊疑傑,固庸能也。偉士坐以俊傑之才,招致群吠之聲。夫如是,豈宜更勉奴下,循不肖哉?不肖奴下,非所勉也,豈宜更偶俗全身以弭謗哉?偶俗全身,則鄉原也。鄉原之人,行全無闕,非之無舉,刺之無刺也。此又孔子之所罪,孟軻之所愆也。古賢美極,無以衛身。故循性行以俟累害者,果賢潔之人也!極累害之謗,而賢潔之實見焉。立賢潔之跡,毀謗之塵安得不生?弦者思折伯牙之指,御者願摧王良之手。何則?欲專良善之名,惡彼之勝己也。是故魏女色艷,鄭袖劓之;朝吳忠貞,無忌逐之。戚施彌妒,蘧除多佞。是故濕堂不灑塵,卑屋不蔽風;風沖之物不得育,水湍之岸不得峭。如是,牖里、陳蔡可得知,而沉江蹈河也。以軼才取容媚於俗,求全功名於將,不遭鄧析之禍,取子胥之誅,幸矣。孟賁之屍,人不刃者,氣絕也。死灰百斛,人不沃者,光滅也。動身章智,顯光氣於世;奮志敖黨,立卓異於俗,固常通人所讒嫉也。以方心偶俗之累,求益反損,蓋孔子所以憂心,孟軻所以惆悵也。
德鴻者招謗,為士者多口。以休熾之聲,彌口舌之患,求無危傾之害,遠矣。臧倉之毀未嘗絕也,公伯寮之溯未嘗滅也。垤成丘山,污為江河矣。夫如是市虎之訛,投杼之誤,不足怪,則玉變為石,珠化為礫,不足詭也。何則?昧心冥冥之知使之然也。文王所以為糞土,而惡來所以為金玉也,非紂憎聖而好惡也,心知惑蔽。蔽惑不能審,則微子十去,比干五剖,未足痛也。故三監讒聖人,周公奔楚。後母毀孝子,伯奇放流。當時周世孰有不惑乎?後《鴟鴞》作,而《黍離》興,諷詠之者,乃悲傷之。故無雷風之變,周公之惡不滅;當夏不隕霜,鄒衍之罪不除。德不能感天,誠不能動變,君子篤信審己也,安能遏累害於人?
聖賢不治名,害至不免辟,形章墨短,掩匿白長;不理身冤,不弭流言,受垢取毀,不求潔完,故惡見而善不彰,行缺而跡不顯。邪偽之人,治身以巧俗,修詐以偶眾。猶漆盤盂之工,穿牆不見;弄丸劍之倡,手指不知也。世不見短,故共稱之;將不聞惡,故顯用之。夫如是,世俗之所謂賢潔者,未必非惡;所謂邪污者,未必非善也。
或曰:「言有招患,行有召恥,所在常由小人。」夫小人性患恥者也,含邪而生,懷偽而游,沐浴累害之中,何招召之有?故夫火生者不傷濕,水居者無溺患。火不苦熱,水不痛寒,氣性自然焉,招之?君子也,以忠言招患,以高行招恥,何世不然?
然而太山之惡,君子不得名;毛發之善,小人不得有也。以玷污言之,清受塵而白取垢;以毀謗言之,貞良見妒,高奇見噪;以遇罪言之,忠言招患,高行招恥;以不純言之,玉有瑕而珠有毀。焦陳留君兄,名稱兗州,行完跡潔,無纖芥之毀;及其當為從事,刺史焦康絀而不用。何則?眾好純譽之人,非真賢也。公侯已下,玉石雜糅。賢士之行,善惡相苞。夫采玉者破石拔玉,選士者棄惡取善。夫如是,累害之人負世以行,指擊之者從何往哉?
❸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來自《朱柏廬治家格言》
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譯:回
輕信別人的話答,怎麼知道不是別人亂說的呢? 應該忍耐而多加考慮,因為一件事而發生爭執,怎麼知道不是自己的錯呢,還是該精下心來自己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