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瓮頌賞析
❶ 劍匣的作品賞析
《劍匣》也是聞一多早年創作的長詩之一,收入《紅燭·李白篇》。詩歌描述了一個虛構的歷史故事:一位曾經所向無敵的驍將在「四面楚歌底末路時」,退隱孤島,自甘寂寞、自得其樂地精心雕鏤著自己的「劍匣」。終於,一隻精美絕倫的劍匣製成了,這位驍將陶醉在劍匣富麗堂皇的光芒之中,最後,竟然漸漸迷失了知覺,昏死過去了,實現了「不用寶劍底鋒鋩」自殺的宿願。這實際上也就是個自殺的故事,但自殺者卻又這樣的坦然,這樣的恬靜,長時間地陶醉於山川美景之間,荒島的生活百趣橫生,自殺者的心境平和悠閑,那麼,還有什麼必要自殺呢?自殺又是這樣的別出心裁,彷彿為做一件亘古未有的工藝品,從容嫻靜、精益求精。所有這一切都是如此的奇特、玄妙,認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但讀者的困惑絲毫也沒有影響隱藏在這些謎團背後的瑰麗的光芒。
我們試從幾個方面加以解析。
首先,「驍將」為什麼要「自殺」?他的「自殺」有什麼樣的特殊的意義?細讀《劍匣》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都是由於這位「驍將」那獨特的厭世情緒而產生的,這一厭世導致了他的「自殺」,而厭世的獨特性又決定了他的「自殺」是與眾不同的。
盡管他是個無所事事的農夫,「鎮日徜徉在田塍」上,是個不計收獲的漁夫,也是個無憂無慮的樵夫,還曾長時間地專注於自己的劍匣工藝,樂不知疲。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所有的這些閑適與樂趣都不過是表面的現象,在「驍將」的內心深處,充滿著對這個世界諸種生存方式的厭倦。名垂青史的英雄豪傑──改朝換代的漢高祖劉邦、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項羽、百步穿楊的李廣、乃至仗劍行俠的大詩人李白,在「驍將」眼中卻都有著令他無法容忍的人生態度,他對此嗤之以鼻:李廣過分輕佻,李白過分迂腐,劉邦過分姦猾,項羽變幻的人生沒有一點實質意義!退隱之後,他是農夫、漁夫與樵夫,但絕無這三類行業的含辛茹苦、患得患失,他埋頭於自己的劍匣雕鏤,但這一努力的目的卻是「自殺」──當所有這些世俗的生存形式,英雄的與平民的,驚心動魄的與簡樸素靜的,都在他心底一一濾過之後,他得到的僅僅是一連串的厭倦、不滿,何況,「在生命底大激戰中」,他已經「走到四面楚歌底末路。」這就是說,在世俗人生的沙場上,他已經被擊潰、被拋棄,既然客觀的社會與主觀的自我都不再給他鼓起生存的勇氣,那麼「自殺」就成了唯一的選擇。重要的是,即便是在結束生命的這種方式上,他也在向世俗意義的「楷模」挑戰。古往今來,楚霸王烏江自刎,成了英雄失敗最氣壯山河的結局,但「驍將」一開口就申明,自己「並不同項羽那般頑固,/定要投身於命運底羅網」。
可見,「驍將」厭世主義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就是它的徹底性。他的厭世不是故作清高的說教,更不是別有用心的自我炫耀,而是他對整個世界、社會、人生進行全面思考的結果,因而,他的「厭世」在事實上就帶著一種鮮明的反社會、反傳統的特徵。從文化學的意義來看。「驍將」所厭倦的幾種生存方式恰恰都從不同的意義上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劉邦式的「滑頭」可謂深得帝王文化的真髓,而項羽式的「無聊」則屬於尚未精通此道的蹉跎;李白式的「迂腐」表現了「文治」文化的本質,而李廣式的「輕佻」則屬於「武功」文化的要素。以上這些又都通通是「入世」的,相應地,農夫、漁夫、樵夫代表著「出世」的文化范疇。
當然,「驍將」的反傳統畢竟是客觀的,不自覺的,而詩人聞一多的反傳統則是自覺的、有意識的。
我們知道,清華時代的聞一多帶有異於常人的對傳統文化的感情,但這並不等於說在「五四」精神的浸潤、推動、召喚之下,他還會如封建遺老遺少一樣畸形地、變態地贊美傳統文化的一切。事實上,從捉筆創作的那一刻起,詩人聞一多就始終處於熱愛傳統與背叛傳統的雙重尖銳矛盾之中,他不能剋制自己在幾乎所有的宣言中維護民族文化的精華,就如同他不能掩飾自己在實際人生經歷中所體驗到的傳統文化的種種弊陋一樣。
至此,我們似乎解釋了「自殺」的直接原因:帶有反傳統性質的「厭世主義」,但還是沒有解開這個謎。可供選擇的自殺方式終究還是多種多樣的,他為什麼又對「劍匣」這一異常繁復,甚至是相當困難的自殺方式產生了興趣?
要解開這一謎團,就需要辨認「驍將」所精心雕鏤的劍匣有什麼樣的奇特之處,我們看到,這是一件鏤金錯彩、工藝復雜、圖案精美的作品:太乙、維納斯騎在象背上的梵像。鼓瑟的瞎子、龍鳳、天馬、蟒蛇、蝴蝶、靈芝、玉蓮、海濤、白雲、香爐、星星,細膩入微,「這可要鑲得和王叔遠底/桃核雕成的《赤壁賦》一般精細」,所用的材料如象牙、墨玉、玫瑰玉、藍璫玉、碧玉、金絲、銀絲、貓眼、瑪瑙、魚子石、珊瑚、琥珀、翡翠、紫石鍈、螺鈿、烏金、鑽石、玳瑁、璧璽、赤鍈、藍琉璃,簡直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總而言之,這是一件由世界上所有的最珍貴的材料製成的美麗到空前絕後的藝術品。「驍將」從晝到夜,由冬到夏地雕制著它,劍匣就是他全部生命、全付心血,但他又強調說,「這並不是我的手筆」,「也不是我的意匠底產品」,而是「夢底原稿的影本」,是無所用心時「蕪蔓底花兒開出來的。」也就是說,劍匣是與現世的意識領域無關的東西,是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超凡入聖的事物,詩人又將它稱為提供了「永久的歸宿」的「藝術之宮」。
這一人生、藝術的理想就是所謂的「唯美主義」。唯美主義是在對現實世界反感厭棄的情緒中產生的,它堅決反對人為任何現世的功利目的而碌碌奔忙甚至獻身,現實人生中發生的一切在它看來都是庸俗無聊,而有意義的東西僅存在那些藝術的「美」中。因而人應當為藝術的「美」而活著,為藝術的「美」而奉獻自己。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唯美主義理想主要來自西方詩歌,而唯美主義詩歌主要介於西方浪漫主義與象徵主義之間,一些浪漫主義詩人(如濟慈等)已經表現出了比較濃厚的唯美主義氣質,在浪漫主義之後的法國巴那斯派、英國維多利亞詩歌中,這一藝術精神獲得了全面的實踐,其影響還一直延續到象徵主義詩人的一些創作當中。《劍匣》引為前序的詩歌就出自維多利亞詩人丁尼生《藝術的宮殿》,據現代詩人綠原的翻譯,其大意是:
我為我的靈魂築起一道巍峨的別館,
好讓它在裡面優游歲月直到永遠。
……
而「當世界兜著圈子奔忙時」,我說,
「你在一旁臨御著,象一位無為的國王,
寧靜有如土星旋轉之際,它穩定的陰影
停落在它燦爛的光環之上」。
於是我的靈魂立即作出答復:
哦,讓我享此天福,我將安居
在如此富麗而寬廣的
這座為我們築的華屋。」
這便是對唯美主義理想的最生動描述:我的靈魂生活在僅僅屬於自己的「藝術之宮」里,拒絕介入「世界兜著圈子的奔忙」。顯然,那精巧而富麗的劍匣就是這樣的一座「華屋」、「別館」,「藝術之宮」誘惑著厭世主義者為他獻出生命,因為畢竟是「唯美」的,所以它的「死」也是這樣的精益求精,這樣的美不勝收!
死亡自人類文學藝術誕生以來就不時搖曳著它的面影,「詩人自殺」就更是一個亘古常新的話題了,當然面對死亡,不同的藝術理想也自有不同的表情,浪漫主義是亢奮的,現代主義是陰冷的,唯美主義則顯得比較的雍容平和:它既不時提出著死的問題,又似乎並無太多的痛苦。絕望。這一切都是因為它自以為贏得了新的人生理想──美。
為世俗利益而殉身是無聊的,那麼,為了虛無縹緲的美而自殺就是值得的么?「五四」時代的聞一多還來不及思考這一問題,作為青年人憤世嫉俗之外的進取欲與作為「哀而不傷」詩學傳統哺育中的心靈都影響著他更迅速地撇開唯美主義的誘惑進入現代精神的領域,至於他背棄「為美獻身」的目標則是後來的事了。──但無論怎麼說,詩人能夠在自己的詩歌中提出了具體超越傳統文化的新的人生理想,能夠將來自西方的唯美主義精神引入詩歌創作,這對中國新詩的發展,卻是一個巨大的貢獻。
一些評論家曾經從《劍匣》的構思而想到了濟慈的《希臘古瓮頌》。《希臘古瓮頌》是濟慈對古希臘古瓮中的圖畫的描述與想像:「啊,希臘的形狀!唯美的觀照!/上面綴有石雕的男人和女人,/還有林木和踐踏過的青草」,濟慈把這些圖畫作為了永恆的美的顯現:「呵,幸福的樹木!你的樹汁/不會剝落,從不曾離開春天;/幸福的吹笛人也不會停歇,/他的歌曲永遠是那麼新鮮」。顯然,熱愛濟慈詩歌的聞一多從這一首詩里獲得過營養。不過,濟慈也自有濟慈的特別,他的希臘古瓮的「美」,實際上更有一種離塵絕世的味道、更有一種形而上的光芒。他說:「沉默的形體呵,你象是『永恆』/使你超越思想」,這恐怕也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意向吧。而聞一多的唯美主義的「現實性」就要強一些,在當時,他甚至將「藝術」作為「救國」的途徑之一,他認為,面對藝術的美「最險惡虛偽的心也能閃出慈柔誠懇的光輝,這時什麼沉憂煩慮都匿形遁跡了;這時人類中男女、長幼、高貴、貧賤的各種界限,同各種禮教的約束都無形消滅了,所以是自由平等的最高水漲標;而且這時,我們不獨一己的快樂,並處處使別人快樂,……人的一切美德都泄露無遺了。」(《對於雙十慶典的感想》)《劍匣》與《希臘古瓮頌》的這些「異中同」、「同中異」足以讓我們在閱讀中細細揣摩,或許,就會給我們不少新的啟迪呢!
在藝術特徵上,《劍匣》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浪漫主義想像與象徵性的構思。
全詩不厭其煩地描述著劍匣的內容。用料與製造過程,但顯然意不在此,而是借劍匣暗喻某種值得獻出一切的人生理想,這是所謂「象徵性構思」。
全詩大體上遵循劍匣修葺的起因、准備、專注、完成這樣一個平淡無奇的線索,但卻穿插了詩人浪漫主義詩的想像。想像將神話與現實融為一體,將歷史與個人互相溝通,將孤島與世界聯為一片,使詩歌彌漫著奇麗夢幻的色彩。
這些藝術特徵又都可以說是唯美主義的必然要求:它借「象徵」超脫庸俗的現實,以想像聯通美的「永恆」,緣夢幻之光構想自己獨一無二的藝術宮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