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名言的來歷

名言的來歷

發布時間: 2022-09-17 03:49:09

㈠ 你說出「誇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這些故典和名言的來歷嗎

「誇父逐日」這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誇父奮力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誇父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巨人,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後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載天山上。他雙耳掛兩條黃蛇、手拿兩條黃蛇,去追趕太陽。當他到達太陽將要落入的禺谷之際,覺得口乾舌燥,便去喝黃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乾後,口渴仍沒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還沒有走到,就渴死了。誇父臨死,拋掉手裡的杖,這杖頓時變成了一片鮮果累累的桃林,為後來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大禹治水」
大約在4000多年之前,我國的黃河流域洪水為患,堯命鯀負責領導與組織治水工作。鯀採取"水來土擋"的策略治水。鯀治水失敗後由其獨子 禹主持治水大任。禹接受任務後,首先就帶著尺、繩等測量工具到全國 的主要山脈、河流作了一番周密的考察。他發現龍門山口過於狹窄,難 以通過汛期洪水;他還發現黃河淤積,流水不暢。於是他確立了一條與 他父親的"堵"相反的方針,叫作"導",就是疏通河道,拓寬峽口,讓洪水能更快的通過。 禹採用了"治水須順水性,水性就下,導之入海。高處就鑿通,低處就疏導"的治水思想。根據輕重緩急,定了一個治的順序,先從首都附近地區開始,再擴展到其它各地。 據說禹治水到塗山國,即他家所在地,但他三過家門,都因治水忙碌,無法進家門看看。他的妻子到工地看他,也被他送回。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這一件名垂青史的大業。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方圓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來在冀州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 北山(腳下)愚公(這個人),年紀快到90歲(了),在大山的正對面居住。他苦於山區北部的阻塞,出來進去(都要)繞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力挖平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好嗎?」大家紛紛表示贊同。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而且怎麼擱置挖下來的土和石頭?」眾人說:「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邊。」於是愚公率領兒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簸箕和籮筐運到渤海邊上。鄰居京城氏的寡婦有個孤兒,剛七八歲,剛開始換牙,蹦蹦跳跳地去幫助他。冬夏換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灣上的智叟譏笑愚公,阻止他干這件事,說:「你簡直太不聰明了!就憑你殘余的歲月、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的心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竟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可是山卻不會增高加大,擔心什麼挖不平?」河曲智叟無話可答。 握著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他沒完沒了地挖下去,向天帝報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所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從這時開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南岸,再也沒有高山阻隔了。
「精衛填海」
中國上古時期一種叫精衛的鳥努力填平大海。《山海經》記述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精衛。精衛原來是炎帝寵愛的女兒,有一天她去東海玩,可是突然風暴襲來,她死了。女娃變成了鳥,名字就叫作「精衛鳥」。精衛鳥去西山銜來石子兒和樹枝,一次又一次投到大海里,想要把東海填平。晉代詩人陶淵明寫詩說:「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後來人們常用「精衛填海」這句成語,比喻按既定的目標堅毅不拔地奮斗到底。

㈡ 名人名言與諺語的來歷及賞析

★人生在勤,不索抄何獲--張衡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

--達·芬奇(義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真心英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藝術的大道上荊棘叢生,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卻步,只有意志堅強的人例外
--雨果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天才出於勤奮——高爾基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華羅庚

㈢ 急求5則名人名言以及他們名人名言的由來,故事(100字左右)

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西南的烏耳姆城,一年後隨全家遷居慕尼黑。愛因斯坦的父母都是猶太人,父親赫爾曼·愛因斯坦和叔叔雅各布·愛因斯坦合開了一個為電站和照明系統生產電機、弧光燈和電工儀表的電器工廠。母親玻琳是受過中等教育的家庭婦女,非常喜歡音樂,在愛因斯坦六歲時就教他拉小提琴。

愛因斯坦小時候並不活潑,三歲多還不會講話,父母很擔心他是啞巴,曾帶他去給醫生檢查。還好小愛因斯坦不是啞巴,可是直到九歲時講話還不很通暢,所講的每一句話都必須經過吃力但認真的思考。

在四、五歲時,愛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親送給他一個羅盤。當他發現指南針總是指著固定的方向時,感到非常驚奇,覺得一定有什麼東西深深地隱藏在這現象後面。他一連幾天很高興的玩這羅盤,還糾纏著父親和雅各布叔叔問了一連串問題。盡管他連「磁」這個詞都說不好,但他卻頑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針為什麼能指南。這種深刻和持久的印象,愛因斯坦直到六十七歲時還能鮮明的回憶出來。

愛因斯坦在念小學和中學時,功課屬平常。由於他舉止緩慢,不愛同人交往,老師和同學都不喜歡他。教他希臘文和拉丁文的老師對他更是厭惡,曾經公開罵他:「愛因斯坦,你長大後肯定不會成器。」而且因為怕他在課堂上會影響其他學生,竟想把他趕出校門。

愛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電器工廠里專門負責技術方面的事務,愛因斯坦的父親則負責商業的往來。雅各布是一個工程師,自己就非常喜愛數學,當小愛因斯坦來找他問問題時,他總是用很淺顯通俗的語言把數學知識介紹給他。在叔父的影響下,愛因斯坦較早的受到了科學和哲學的啟蒙。

㈣ 「太膽小是懦弱,太膽大是魯莽,勇敢是適得其中.」是哪位名人寫的這句名言的來歷.

這句話出自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堂吉訶德在大戰風車之後對桑丘說的.

熱點內容
差差打一成語 發布:2024-11-21 01:10:49 瀏覽:867
媚嬌的成語 發布:2024-11-21 01:07:50 瀏覽:171
蛇兒童故事 發布:2024-11-21 00:59:10 瀏覽:931
古代孝的故事 發布:2024-11-21 00:41:04 瀏覽:761
成語心籃 發布:2024-11-21 00:14:06 瀏覽:603
名人禮儀故事 發布:2024-11-21 00:11:36 瀏覽:226
什麼什麼就什麼的成語 發布:2024-11-21 00:11:36 瀏覽:712
責任與擔當的故事 發布:2024-11-21 00:10:40 瀏覽:196
成語羊虎 發布:2024-11-20 23:42:02 瀏覽:234
什麼高什麼什麼的成語 發布:2024-11-20 23:35:56 瀏覽: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