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學力名言

學力名言

發布時間: 2022-09-16 19:09:36

❶ 有什麼關於書法的名言

▲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清.松年《頤園畫論》

▲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清.王妤

▲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 張沅《石濤畫語錄

▲古人論書雲: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於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於身。德而熟之於身,書之於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清.劉熙載《藝概》

▲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唐.張彥遠《法書要錄》

▲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東漢.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清.劉熙載《藝概》

▲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明.項穆《書法雅言》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柳公權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倖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清.劉熙載《藝概》

▲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得志不如得道。)——唐.孫過庭《書譜》

▲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後世貴重。——清.松年《頤園論畫》

▲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清.劉熙載《藝概》

▲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宋.朱文長《續書斷》

▲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唐.虞世南《筆髓論》

▲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 ——東漢.趙壹《非草書》

▲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 ——元.陳繹曾《翰林要訣》

▲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蘇軾《書論》

▲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 ——清.劉熙栽《藝概》

▲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宋.朱文長《續書斷》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夫人靈於萬物,心主於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明.項穆《書法雅言》

▲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明.項穆《書法雅言》

▲ 試以人品喻之,謀猷諳練,學識宏深,必稱黃發之彥。詞氣清亮,舉動利便,恆數俊髦之英。老乃書之筋力,少則書之姿顏。筋力尚強健,姿顏貴美悅,會之則並善,折之則兩乖。融而通焉,書其幾矣。若其規模宏遠,意思窈窕,抑揚旋折,恬曠雍容,元老無少,難乎名狀,如天仙玉女,不能辨其春秋,此乘之上也。初視雖少,強觀實老,豐采秀潤,符束巍峨,引拂輕颺,氣度凜毅,世所謂少年老成,乘之次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 夫人之性情,剛柔稟殊,手之運用,乖合互形。謹守者,拘斂雜懷,縱逸者,度越典則;速者,驚急無縕;遲重者,怯郁不飛;簡峻者,挺掘鮮道;嚴密者,緊實寡逸;溫潤者,妍媚多節;標險者,雕繪太苛;雄偉者,固愧容夷;婉暢者,又漸端厚;庄質者,蓋嫌魯朴;流麗者,復過浮華;纖茂者,尚多散緩;爽健者,涉茲剽勇;穩熟者,缺彼新奇。--明.項穆《書法雅言》

▲余謂筆墨之間,本足覘人氣象,書法亦然。……諸登善,顏常山,柳諫議文章妙今古,忠義貫日月,其書嚴正之氣溢於楷墨……太白書新鮮活潑,呼吸清淑,擺脫凡塵,飄飄乎有仙氣。……凡此皆字如其人,自然流露者。 ——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雖學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慾,便以為姿。質直者則挺勁不遭,剛狠者又倔強無潤,矜斂者弊於拘束,脫易者失於規矩,溫柔者傷於軟緩,躁勇者過於剽迫,狐疑者溺於滯澀,遲重者終於賽鈍,輕瑣者染於俗吏。——唐.孫過庭《書譜》

▲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高情千古《閑居賦》,爭識安仁拜路塵。--元遺山

二 .臨摹入門 循序漸進

▲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唯初學者不得不摹,亦以節度其手,易於成就,皆須是古人名筆,置之幾案,懸之座右,朝夕諦觀,思其用筆之理,然後可以摹臨。 南宋.姜夔《續書譜》

▲麓台雲:畫不師古,如夜行無燭,便無入路。故初學必以臨古為先。清.秦祖永《繪事津梁》

▲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擔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明.解縉《學書法》

▲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肩間架即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清.馮班《鈍吟書要》

▲臨池之法:不外結體,用筆。結體之功在學力,而用筆之妙關性靈。苟非多閱古書,多臨古貼,融會於胸次,未易指揮如意也。能如秋鷹博兔,碧落摩空,目光四射,用筆之法得之矣!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故學書全無貼意,如舊家子弟,不過循規蹈矩,飽暖終身而已。清.錢泳《書學》

▲學書者,既知用筆之訣,尤須博觀古貼,於結構布置,行間疏密,照應起伏,正變巧拙,無不默識於心,務使下筆之際,無一點一畫,不自法貼中來,然後能成家數。清.馮武《書法正轉》

▲先資政公曰:凡書未成家者,宜日與古貼為緣,無論何貼,皆足以范我筆力。清.梁章鉅《學字》

▲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讞《平書貼》

▲凡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既遷。清.梁章鉅《學字》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卻非人人所能到。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石湖雲:學書須是收昔人真跡佳妙者,可以詳視其先後筆勢輕重往復之法,若只看碑本,則惟得字畫,全不見其筆法神氣,終南精進。南宋.陳犧《負暄野錄》

▲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北宋.米芾《海岳名言》

▲故凡得名跡,一望而知為何家者,而通篇意氣歸於本家者,真跡也。一望知為何家之書,細求以本家所習前人法而不見者,仿書也。清.包世臣《安吳論書》

▲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黃庭堅《論書》

▲凡臨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剝換,遺貌取神。清.王淑《論書滕語》

▲每習一貼,必使筆法章發透入肝膈,每換後貼,又必使心中如無前貼。積力即久,習過諸家之行質,性情無不奔會腕下,雖曰與古為徒,實則自懷杼軸矣。清.包世臣《藝舟雙輯》

▲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摩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 南宋.姜夔《續書譜》

▲初學書類乎本,緩筆定其行勢,忙則失其規矩。晉.王羲之《筆書論十二章》

▲又學時不在旋看字本,逐畫臨仿,但貴行,住,坐,卧常諦玩,經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處。信意運筆,不覺得其精微,斯為善學。 南宋.陳犧《負暄野錄》

▲且一食之美,惟飽其日,倘一觀而悟,則潤於終身。唐.張壞灌《六體書論》

▲學古人書,須得其神骨,魄力氣格,命脈,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讞《學書論》

▲臨摹用工,是學書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筆,後像行體。清.朱履貞《學書捷要》

▲不泥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清.鄭板橋

▲臨摹古人不在對臨,而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議。明.沈灝〈畫塵〉

▲自運在服古,臨古須有我。兩者合之則雙美,離之則傷神。清.王淑〈論書滕語〉

▲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北宋.蘇軾〈論書〉

▲學書一字一筆須從古貼中來,否則無本。早矜脫化,必規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繼采諸美,變動弗拘。斯為不掩性情,自辟門經。清.梁讞《學書論》

▲凡臨摹須專力一家,然後以各家總覽揣摩,自然胸中饜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廣闊,志趣高深,集眾長以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習古人書,必先專精議一家。至於信手觸筆,無所不似,然後可兼收並蓄,淹貫眾有,亦決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來,只為此家所蓋,枉費一生氣力。清.王淑〈論書滕語〉

▲若但株守一家而摹之,久之必生一種習氣,甚或至於不可響遠。苟能知其弊之不可長,於是自書精意,自辟性靈,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不襲不蹈而天然入聲,可以揆古人而同符,即可以傳後世而無槐:而後成其為我而立門戶矣。清.沈宗騫〈芥學畫編〉

▲只學一家,學成不過為人作奴婢;集眾長歸於我,斯為大成。《翰林粹言》

▲學書須臨唐碑,到極勁鍵時,然後歸到晉人,則神韻中自俱骨氣,否則一派圓軟,便寫成軟弱字矣。清.梁讞《學書論》

▲今之學書者,自當以唐碑為宗。唐人門類多,短長肥瘦,各臻秒境;宋人門類少,蔡,蘇,黃,米,俱有毛疵。學者不可不知也。清.錢泳《履園叢話》

▲舊他拓本與拓手精,則肥瘦不失,精神充足,而緊要在執筆得法,執筆不得法,縱令臨古人墨跡,皆無是處也。清.梁讞《學書論》

▲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於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書即成,且氧於心中無俗氣,然後可以作,示人為揩式。北宋黃庭堅《論書》

▲故學必有法,成則無體,欲探其奧,先識其門。有知其門不知其奧,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唐.張懷灌《六體書論》

▲近人不知其用力所自出,專攻近體,可謂數典忘祖矣,焉能卓然以自立哉!清.范公勉《書法述要》

▲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道靈感物,不學說以今方新,學書以古方朴。 清.范公勉《書法述要》

▲近世士人多學今書,不學古書,務取媚好,氣格全弱,然而以古並之,便覺不及;豈古人心法不傳而規模形似,不足以得其妙乎。 宋.周行己《浮止集》

▲學一半撒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清.鄭板橋

▲學者貴於慎取,不可遂為古人所欺。清.吳德旋《初月樓論書隨筆》

▲不善學者,即聖人之過處而學之,故蔽於一曲。今世學《蘭亭》者,多此也。北宋.黃庭堅《論書》

▲古人筆法淵源,其最不同處,最多相合。李北海雲:似我者病。正以不同處求同,不似處求似,同於似者皆病也。清.惲壽平《甌香館畫跋》

▲大抵下筆之際,盡仿古人,則少神氣;專勿遒勁,則俗病不除。所貴熟習精通,心手相應,斯為美矣。南宋.姜夔《續書譜》

▲用力到沉著痛快處,方能取古人之神,若一味仿摹古法,又覺刻劃太甚,必須脫去摹似蹊徑,自出機軸,漸老漸熟,乃造平淡,遂使古法優游筆端,然後傳神。清.宋曹《書法約言》

▲臨摹古人,須食古而化,獨自成家。明.李流芳

▲若執著成見,凝滯於胸中,終不能參以活法運用,雖參活法,亦自有一定不易之勢。奔放馳驟,不越范圍,所謂師古而不泥於古,則得之。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作書須自家主張,然不是不學古人;須看真跡,然不是不學碑刻。清.馮班〈 鈍吟書要〉

▲可與談斯道矣!東晉.衛鑠《筆陣圖》

古人有言;隨人學人成舊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黃庭堅《論書》

▲學書六要;一氣質,二天資,三得法,四臨摹,五用功,六識鑒。六要俱備,方能成家。清.朱履貞《學書捷要》

▲作書要發揮自己性靈,初莫寄人籬下,凡臨摹各家,不過竊取其用筆,非規矩形似也。近世每臨一家,止摹仿其筆畫;至於用意入神,全不領會。要知得形似者有盡而領神味者無窮。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故思翁有「謬種流傳,概行掃卻」之說,最有功初學。若已入門庭,則當曰:與其過而棄之,毋寧過而存之。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書法無他秘,只有用筆與結字耳。用筆近日尚有傳,結字古法盡矣。變古法須有勝古人處,都不知古人,卻言不取古法真是不成書耳。清.馮班《 鈍吟書要》

▲若分布少明,即思縱巧,運用不熟,便欲標奇,是未學走而先學趨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觀能書者,僅得數字揣摩,便自成體。無他,專心既久,悟其用筆,用墨及結體之法,供我國運用耳。清.朱和羹《臨池心解》

▲凡學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餘......北宋.歐陽修《試筆》

▲學書易少年時將楷書寫定,始是第一層手。清.梁讞《學書論》

▲凡作字須熟觀魏,晉人書,會之於心,自得古人筆法也。欲學草書,須精真書,知下筆向背,則識草書法,草書不難工矣。北宋.黃庭堅《論書》

▲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宋.歐陽修《歐陽文忠公文集》

▲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楷書既成,乃縱為行書;行書既成,乃縱為草書。學草書者,先習章草,知偏旁來歷,然後變化為草聖。學篆者亦必由楷書,正鋒既熟,則易為力。學八分者,先學篆,篆既熟,方學八分,乃有古意。明.豐坊《學書法》

▲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晉.衛鑠《筆陣圖》

▲古貼字體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執,痛癢相關。清包世臣《安吳論書》

▲作書起轉收縮,須極力頓挫,筆法既得,更多臨唐貼以嚴其結構。清.梁讞《學書論》

▲若氣質薄,則體格不大,學力有限;天資劣,則為學限,而入門不易;法不得,則虛積歲月,用功徒然;工夫淺,則筆畫荒疏,終難成就;臨摹少,則字無師承,體勢粗惡;識鑒短,則徘徊今古,胸無成見。清.朱履貞《學書捷要》

▲初作字,不必多費諸墨。取古拓善本細玩而熟視之,既復,背貼而索之。學而思,思而學,心中若有成局,然後舉閉而追之......清.宋曹《書法約言》

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庄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北宋.蘇軾《論書》

▲旭常雲:或問書法之妙,何得其古人?曰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其次識法,須口傳手授,勿使無度。所謂筆法也,其次在布置,不慢不越,巧使合宜;其次變通識懷,縱合規矩;其次紙筆精佳。五者備矣,然後能齊古人。唐.蔡希綜《法書論》

▲初學字時,不可盡其形勢,先想字成,意在筆前。一遍正其手腳,二遍須學形勢,三遍須令似本,四遍加其遒潤,五遍每加抽拔,使不聲澀。晉.王羲之《筆勢論》

▲若泛學諸家,則字有工拙,筆多失誤,當連者反斷,當斷者反續,不識向背,不知其止,不悟轉換,隨意用筆,任筆賦形,失誤顛錯,反為新奇。南宋.姜夔《續書譜》

▲初學條理,必有所事,因象而求意。終及通會,行所無事,得意而忘象。故曰由象識心,象不可著,心不可離。明.項穆《書法雅言》

▲夫人工書,須從師授。必先識試勢,乃可加功;功勢既明,則務遲澀;遲澀分矣,無系拘踞;拘踞既亡,求諸變態;變態之旨,在於奮斫;奮斫之理,資於異狀;異狀之變,無溺荒僻;荒僻去矣,務於神采;神采之至,幾於玄微,則宕逸無方矣。唐.張懷灌《玉堂禁經》

三.形神相依 意境為重

▲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宋.袁文

▲形者,神之質地;神者,形之用也。是則形稱其質,神音其用;形之與神,不得相異。南北朝.范縝《神滅論》

▲神即形也,行即神也。是以形存則神存,形射則神滅也。南北朝.范縝《神滅論》

▲夫神在形似之外,而形在神氣之中。形不生動,其失則板;生外形似,其失則疏。故求神似於型似之外,取生意於形似之中。明.高廉

▲取意舍形,無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於形;失其形,意雲何哉?明.王履

▲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宋.蔡襄《宋端明殿學士蔡忠公文集》

▲書之心,主張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筆端,未形之相也;書之相,旋折進退,威儀神采,筆隨意發,既形之心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夫字以神情為精魄,神若不如,則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層,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神,心之用也。唐.李世民《指意》

▲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可紹於古人。南朝.王僧虔《筆意贊》

▲故之書道玄妙,必資於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機巧必須於心悟,不可以目取也。清.馮武《筆髓》

▲其有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餘裕,結字峻秀,類於生動,幽若深遠,煥若神明,以不測為量者,書之妙也。唐.張懷灌《評書葯石論》

▲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雲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東漢.蔡邕《九勢》

▲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氣立矣。東漢.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古人作書,於聯絡處見章法;於灑落處見意境。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至若磔髦竦骨, 短截長,有似夫忠臣抗直補過匡主之節也;矩則軌轉,卻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順慎終思遠之心也;耀質含章,或柔或剛,有似夫哲人行藏知進知退之行也。 唐.張懷灌《書斷》

▲夫心合於氣,氣合於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唐.李世民《指意》

▲成形結字,得形體不如得筆法,得筆法不如得氣象。《翰林粹語》

▲要使筆落紙上,精神能沖其中,氣韻目暈於外。似生實熟,圓轉流暢,則筆筆有筆,筆筆無痕矣。清.華琳《南宗訣秘》

▲故有筆法而有生動之情,有墨氣而有活潑之致。清.丁皋《寫真秘訣》

▲蓋法高於意則用法,意高於法則用意,用意正其神明於法也。清.劉熙載《藝概》

▲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則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澤之矍,肥者如貴游之子,勁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南宋.姜夔《續書譜》

▲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知,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唐.李世民《筆法訣》

▲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翰林粹語》

▲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

▲機者,傳奇之精神;趣奇,傳奇之風致。少此二物,則如泥人土馬,有生形而無升氣。李漁《閑情偶記》

▲所謂神品,於吾神所著故也。 明.懂其昌《畫禪隨筆》

▲學術通 於學仙,鍾神最上,鍾氣此之,鍾形又此之。

▲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別。入他身者,我化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清.劉熙栽《藝概》

▲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宋.沈括《夢溪筆談》

▲真在內者,神動於外,是所以貴真也。《莊子》

▲然智者無涯,法不固定,且以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工用者居下。唐.張懷灌《書藝》

▲書之大局,以氣為主;字字有骨肉筋血,以氣充之,精神乃出。 姚配中

氣韻有發於墨者,有發於筆者,有發於意者,有發於無意者。發於無意為上,法於意次之,發於筆又次之,發於墨下矣。清.張庚

▲提要之要,以己之神,取人之神也。清.丁皋《寫真密訣》

▲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後天,書之用也。清.劉熙栽《藝概》

▲作字要手熟則氣神完實而有餘韻,於靜中自是一樂事。宋蘇軾《東坡題跋》

▲不求形似,正是潛移造化而於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離。清.惲壽平《歐香館畫跋》

▲書要力實而氣空,然求空心於其實,未有不透紙而能離紙者也。

▲書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條理與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清.劉熙栽《藝概》

▲筆墨一道,用意為上。清.王原矜

▲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淵深之理,伏於查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非有獨聞之聽,獨見之明,不可議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唐.張懷灌《書藝》

▲陽氣明而華壁立,陰氣大而風神生。晉.王羲之《述天台紫真傳授筆法》

▲有筆有墨謂之畫,有韻有趣謂之筆墨,瀟灑風流遺之韻,盡變窮奇謂之趣。清.惲壽平《 香館畫禪》

▲筆底深秀,自然有氣韻,有書卷氣。清.蔣驥《傳神秘要》

▲氣有清濁厚薄,格有高低雅俗。清.劉熙載《藝概》

▲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倖免薄濁,但亦為他人寫照而已。清.劉熙載《藝概》

▲古人論詩之妙,必曰沉著痛快。惟書亦然,沉著而不痛快,則肥濁而風韻不足;痛快而不沉著,則潦草而法度盪然。明.豐坊《書訣》

▲筆墨酣暢,意趣超古。清.吳歷

▲仆曰: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欲知其妙,初觀莫測,久視彌珍,雖書已緘藏,而心追目極,情猶眷眷者,是為妙矣。唐.張懷灌《文字論》

▲書法惟風韻難及......。清.左因生《書式》

▲夫翰墨及文章至妙者,皆有深意以見其志覽之即瞭然。唐.張懷灌《書議》

❷ 關於術業有專攻的名人名言

1,多才多藝藝不精 專精一藝可成名
2,求一書之專精,求一科之熟精
3,學貴自成一家
4,廣學而博,專一而精
5,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失
6,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
7,百藝通不如一藝精
8,學貴精不貴博
9,一事精,百事精;一無成,百無成
10,聰明人接觸各類知識。但他是精通一門來認識世界的
11,人之學力有限,術業貴乎專攻
12,人之才,成於專而毀於雜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白居易)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陸游)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盂郊)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禮記》)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玩物喪志。(書經)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韓愈)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譚嗣同)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❸ 關於創新、勇敢、發現的名言

點醒1:自由vs責任:想要享受越多的自由,需要承擔越大的責任。

點醒2:架子vs價值:擺架子的人高高在上,最後將一墜落地;給價值的人互換有無,最後能夠整合創富。

點醒3:關心vs關系:有關心才有關系;有關系,找關系;沒有關系,強迫它發生關系。

點醒4:可憐vs可恨: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點醒5:學習vs復習:分享是最好的學習,學習需要不斷地復習。

點醒 6:聰明vs智慧:聰明的人看別人做什麼,有智慧的人看別人怎麼做。

點醒7:太陽vs月亮: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點醒8:自大vs自卑:自信過度的人會變自大,自信不足的人會成自卑。

點醒9:智能vs 機會:過去成功靠機會;現在成功靠智慧。

點醒10:想要vs需要:我們想要的東西真的太多,真正需要的東西其實很少。

點醒11:健康vs金錢:40歲以前,人們犧牲身體健康去賺取金錢;40歲以後,用再多的金錢也換不回健康的身體。

點醒12:習慣vs知道:人們總是會做自己習慣做的事,而不是去做那些知道該做的事。

點醒13:反應vs響應:反應是不加思索地直接攻擊,過於沖動,經常傷人傷己;回應是深自反省的成熟表現,理性平靜,常能助人助己。

點醒14:面子vs里子:東方人談判重面子,往往失去里子。西分人談判重里子,同時爭回面子。

點醒15:激勵vs啟發:激勵是一下子的,啟發是一輩子的。

點醒16:傳達vs接收:銷售是傳達與接收的過程,傳達者提供三點重要的教育指導,接收者回饋三點重要的結論分享。

點醒17:限制vs極限:限制是外在的條件環境,人們無法改變;極限是內在的自我設定,我們有權決決定。

點醒18:妥協vs解決:妥協是其中一方放棄,心中總有不甘,解決是雙方截長補短,兩者各有收獲。

點醒 19:挫敗vs挑戰:消極的人視困境為挫敗,四處逃避;積極的人視困境為挑戰,勇於面對。

點醒20:人脈vs錢脈:人脈就是錢脈。

點醒21:增值vs貶值:這是一個價值交換的時代,要為團隊增值,自己才有存在的價值,若是會對團隊貶值的,則人人都會避之唯恐不及。

點醒22:模仿vs創新:模仿是原封不動地照抄,沒有自己的靈魂;創新是舊有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常有重生的驚喜。

點醒 23:記憶vs記錄: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錄比記憶重要。

點醒24:好運vs勇氣:所謂好運,是當機會來臨時,你已經做好一切的准備; 所謂勇氣,是當機會來臨時,先緊緊抓住再做准備。

點醒25:目標vs目的:目標與目的一樣重要。在設定目標時,往往跟數字有關,容易造成不達目標絕不終止的勢態,卻忽略了目標之後的目的。

點醒26:成功vs失敗: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地做,失敗就是簡單的錯誤重復地犯。

點醒27:縮小vs放大:人人學會縮小自己,相對空間才會放大。

點醒28:背景vs前景:背景是過去的重要條件與環境,不應該再限制住我們。就好像開車,如果看著背面肯定是要撞車的,所以我們要看著前方往前走。

點醒29:學歷vs學力:學歷是在校學習的證明,成績高低不同;學力是社會學習的持續,人人都應投入。

點醒30:權利vs義務:要獲得越多的權利,就需要盡越多的義務!

點醒31:竟爭vs合作:對外談競爭,質量才能越來越好;對內談合作,市場才會越做越大。

點醒32:創造vs製造:創造者用腦力賺錢,輕松復制,獲利高;製造者,憑勞力賺錢,艱辛勞動,獲利低。

點醒33:命運vs運命:命運是先天的,表面上無法改變;運命是後天的,前程由自己決定。

點醒34:排球vs棒球:做事不要像打排球,有責任就把球往對方推;要像打棒球的防備一樣,負責任地接住任何一個方向的來球。

點醒35:付出vs接受:要付出更多愛與支持,同時也接受更多愛與支持,愛與被愛都是福。

點醒36:做人vs做事:做人與做事是相乘的關系,其中一項是零分,結果都是零分,但如果兩者都是一百分,結果就是一萬分。

點醒37:學到vs得到:在人生的旅程中,你不是正要學到,就是正在得。

點醒38:格局vs成就:思想格局的大小,決定事業成就的高低。目光有多深邃,前途就有多遠大。

點醒39:生氣vs爭氣:一口氣往外吐出去是生氣,於事無補;一口氣往內吸回來是爭氣,扭轉乾坤。

點醒40:資產vs負債:凡是負責任就是在累計資產;遇事就找借口,只會累計負債。

點醒41:提升vs沉淪:活在標准線以上,才能繼續向上提升;否則只會向下沉淪。

點醒42:豐富vs匱乏:給得越多的人,生活資源越豐富;要得越多的人,反而越匱乏。

熱點內容
此彼是什麼成語 發布:2024-11-21 02:25:51 瀏覽:97
成語一手 發布:2024-11-21 02:15:11 瀏覽:269
勉勵的成語 發布:2024-11-21 02:05:36 瀏覽:336
態字成語 發布:2024-11-21 02:05:35 瀏覽:281
差差打一成語 發布:2024-11-21 01:10:49 瀏覽:867
媚嬌的成語 發布:2024-11-21 01:07:50 瀏覽:171
蛇兒童故事 發布:2024-11-21 00:59:10 瀏覽:931
古代孝的故事 發布:2024-11-21 00:41:04 瀏覽:761
成語心籃 發布:2024-11-21 00:14:06 瀏覽:603
名人禮儀故事 發布:2024-11-21 00:11:36 瀏覽: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