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春江花月夜意象賞析

春江花月夜意象賞析

發布時間: 2022-03-05 17:27:22

❶ 春江花月夜的藝術特色賞析

1、構思巧妙,緊扣題目

詩的題目為《春江花月夜》,全詩圍繞春、江、花、月、夜逐層展開,又以月貫穿,而且對「月」的描寫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初月——空中的月——斜月——落月,以月亮的起落這條弧線串起全詩,構思極為巧妙。

2、章法整齊而有變化

《春江花月夜》基本上是四句為一個韻群,但又不拘泥於此,章法整齊而有變化。

開頭四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偶數句的「生」字和「明」字押同一個韻,接下來四句詩中偶數句的最後一個字「霰」和「見」韻同。

之後幾句的末字「輪」、「人」、「似」、「水」不按此規律。而之後的余文又全是四句為一個韻群,「愁」和「樓」、「台」和「來」、「君」和「文」、「家」和「斜」、「路」和「樹」。整首詩以四句為一個韻群為主,但又略有變化,顯得整齊而不呆板。

3、情、理、景的交融

全詩按照寫景、敘理、傳情可分為三個層次。江月年年相似,是無限的是永恆的,但人生呢?是多麼的有限和短暫。在這無限永恆的宇宙之間,人顯得多麼的渺小和無助。但詩人略有傷感卻不頹廢,充滿了對人生的深情和對生命價值的追求。

男人之悲在於英雄失路,女人之悲在於美人遲暮。因為時代的原因,古代的女子不像現代的女
性可以通過工作來自立,她們沒有那麼多的選擇,所以對她們來說美貌似乎就成為找到如意郎君維
持婚姻極為關鍵的籌碼,青春對她們來說就顯得更為重要。

然而景、理、情三者又不是完全獨立的,而是交融在一起。場面闊大、氣勢恢宏的景緻描寫給詩人對宇宙人生的思考營造了一個明麗悠遠、空明寧靜的意境,也給思婦感情的抒發提供了一個華美清新的背景;對月懷人、思索宇宙人生,使得整首詩既有細膩的情味,又有深邃的理趣。

以月為線索,以情為中心、又融入對宇宙奧秘的探索和對人生哲理的感悟。

(1)春江花月夜意象賞析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後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雲:「《春江花月夜》《玉樹後庭花》《堂堂》,並陳後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於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後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

《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

關於此詩的具體創作年份已難以確考,而對此詩的創作地點則有三種說法: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認為,詩人是站在揚州南郊曲江邊賞月觀潮,有感而發,創作了此詩,表現的是唐代曲江一帶的景色。

長期從事瓜洲文史研究的高惠年認為,此詩作於瓜洲,表現的是千年古鎮瓜洲江畔清幽如詩的意境之美;長期從事大橋文史研究的學者顧仁認為,此詩作於揚子江畔,其地在今揚州市江都區大橋鎮南部。

❷ 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是什麼

此詩沿用陳隋樂府舊題,運用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現了一種迥絕的宇宙意識,創造了一個深沉、寥廓、寧靜的境界。

原詩:

《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只相似 一作: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落月 一作:落花)

釋義:

春天的江潮水勢浩盪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盪漾千萬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

人生一代一代地無窮無盡,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總是相似。

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不斷地一直運輸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

誰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盪?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可憐樓上不停移動的月光,應該照耀在離人的梳妝台。

月光照進思婦的門簾卷不走,照在她的搗衣砧上拂不掉。

這時互相望著月亮可是不能音信,我希望隨著月光流去照耀著您。

鴻雁不停地飛翔而不能飛出無邊的月光,月照江面魚龍在水中跳躍激起陣陣波紋。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閑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江水帶著春光將要流盡,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里,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

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2)春江花月夜意象賞析擴展閱讀:

讀者在詩篇中看到江與月這兩個主題中的主題被反復拓展,不斷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樹這紛繁的形與景,和著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復雜的光與色,並通過與春、夜、花、人的巧妙結合,構成了一幅色美情濃斑斕迷離的春江夜月圖。

詩人沒有局限於一輪江月,而是把一種復雜的人類情感貫穿始終。無論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潔還是斜月與落月的迷離纏綿,抑或樓頭月的徘徊、鏡中月的清影、簾內月的傾注、砧上月的流照,無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

把一輪明月寫到如此清雅且奪人心魄的地步,就不僅僅是傳世之作、而應該是曠世之作了。自《詩經》至張若虛,其間一千幾百年,沒人把一輪江月寫得如此凄美多情。

詩歌的表現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齊梁聲律學,經過多年的醞釀發展,到了張若虛手裡,恍如金丹煉成突現奇光,語言聲律與形式技巧以及描篇布局,被那樣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

在詩歌發展還找不到前進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輪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詩國的燦爛。而張若虛之後,又是一千多年過去了,仍然無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這般淋漓盡致,歷盡滄桑變幻,詩篇不朽而江月依舊。

❸ 分析《春江花月夜》的意象和意境,及表達的意蘊

這首詩是以春江月夜為背景,細致形象地描繪了相思離別之情,詩中流露出一些消積傷感的情緒,但作品中所展現的永恆的河山,無邊的風月和作者對自然美景與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視,以及對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無可奈何的感傷、惆悵和留戀,又交織著期待和嚮往,給人以人生哲理的啟示。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從內容上來分析

全詩由情入景,最後以景結情。其中「春」「江」「花」「月」「夜」運用了「發生法」使其出現,又用「消歸法」使其消失。月光是一條貫穿性的線索,有它將哲理性思索,將思婦,遊子緊緊聯系起來,形成了一個情,景,理有機統一的完整境界。在這個境界中,情是升華了的情,景是奇妙的景,理是深邃的理。在開篇詩人用神來之筆給人描繪了一幅奇麗的圖畫後,(全詩以月、水為經緯,以春為質地,以花為圖案,以夜為底色,織就了一幅光彩斑斕的春江月照圖。)轉入了對永恆宇宙和有限人生的探索。

1、詩人在空靈而神秘的景象中,想到了永恆的明月和代代的人生。在「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追問中,展示了深沉的宇宙意識,表現了對有限,無限,頃刻,永恆的這些奧秘的興趣。同時在「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述說中,又表現了對人生的執著和贊美。詩人在有限,無限,頃刻,永恆的相遇中得到了滿意的回答。

2、詩人把對人生意義的滿足引向了男女相思相戀的情愛上。詩中「白雲」「清風浦」分別象徵行蹤不定的男子和男女分別的所在。詩文以深情的筆觸贊頌了純潔的經過升華的男女情愛,創造了神秘,美妙,動人的情,景,理的有機融合境界。

這是一首優美的長篇抒情詩,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結構精妙嚴謹而又自然天成,韻律圓美流轉而又富於變化,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盡管作者留詩只有二首,但僅憑這首就「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熱點內容
劣成語 發布:2024-10-01 02:25:19 瀏覽:229
娘家的故事片尾曲 發布:2024-10-01 02:18:22 瀏覽:244
蛇與人的故事 發布:2024-10-01 02:09:09 瀏覽:127
和竹有關的成語 發布:2024-10-01 01:34:26 瀏覽:471
劉關張的故事 發布:2024-10-01 01:27:14 瀏覽:971
廉潔故事讀後感 發布:2024-10-01 00:39:44 瀏覽:745
成語心意 發布:2024-09-30 23:51:56 瀏覽:641
有痛的成語 發布:2024-09-30 23:09:39 瀏覽:610
知字開頭的成語 發布:2024-09-30 23:08:36 瀏覽:481
帶果果的成語 發布:2024-09-30 22:54:38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