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賞析 » 梵高向日葵賞析論文

梵高向日葵賞析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2-08 16:49:39

⑴ 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賞析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後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術館展出。(這個數據還有待商榷,因為不斷有真品問世,同時不乏贗品得到證明) 堪稱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梵高認為黃色代表太陽的顏色,陽光又象徵愛情,因此具有特殊意義。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為向日葵。梵高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多次談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說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兩種構圖。他以12來表示基督十二門徒,他還將南方畫室(友人之家)的成員定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奧兩人,一共14人。 對於梵高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稱他為向日葵畫家,應該是恰如其分。

⑵ 梵高向日葵賞析

《向日葵》 梵高的向日葵
梵·高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這幅《向日葵》。他曾多次描繪以向日葵為主題的靜物,他愛用向日葵來布置他在阿爾的房間。他曾說過:「我想畫上半打的《向日葵》來裝飾我的畫室,讓純凈的鉻黃,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種程度的藍色底子上,從最淡的維羅內塞的藍色到最高級的藍色,閃閃發光;我要給這些畫配上最精緻的塗成橙黃色的畫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繪玻璃一樣。」梵·高確實做到了讓阿爾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這些色彩熾熱的陽光,發自內心虔誠的敬神情感。 梵高作畫時,懷著極狂熱的沖動,追逐著猛烈的即興而作,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艷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高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後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術館展出。(這個數據還有待商榷,因為不斷有真品問世,同時不乏贗品得到證明) 堪稱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梵高認為黃色代表太陽的顏色,陽光又象徵愛情,因此具有特殊意義。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為向日葵。梵高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多次談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說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兩種構圖。他以12來表示基督十二門徒,他還將南方畫室(友人之家)的成員定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奧兩人,一共14人。 對於梵高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梵高亦如像向日葵般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稱他為向日葵畫家,應該是恰如其分。
梵高的繪畫作品《向日葵》 英文名稱 Still Life:Vase with Fifteen Sunflowers 法文名稱 Vase avec quatorze tournesols 荷蘭文名稱 Veertien zonnebloemen in een vaas 創作地點 阿爾 Arles 創作時間 1888年8月
類型 油畫 Oil on canvas 尺寸 93.0x73.0cm 現存 倫敦國家畫廊 London,National Gallery 1888年2月,已35歲的梵谷從巴黎來到阿爾,來到這座法國南部小城尋找他的陽光,他的麥田,他的向日葵……梵高創作了大量描繪向日葵的作品。這幅是其中最著名的,現藏於倫敦國家畫廊。 梵谷的藝術是偉大的,然而在他生前並未得到社會的承認。他作品中所包含著深刻的悲劇意識,其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的確難以被當時的人們所接受。他以環境來抓住對象,他重新改變現實,以達到實實在在的真實,促成了表現主義的誕生。在人們對他的誤解最深的時候,正是他對自己的創作最有信心的時候。因此才留下了永遠的藝術著作。他直接影響了法國的野獸主義,德國的表現主義,以至於20世紀初出現的抒情抽象肖像。《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滿懷熾熱的激情令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向日葵》是梵高在法國南部畫的同一題材的系列作品.他畫《向日葵》時, 精神異常激動, 向日葵金黃色的花瓣, 給他一種溫暖的感覺, 使他內心充滿激情地去畫那些面朝太陽而生的花朵.花蕊畫得火紅火紅, 就像一團熾熱的火球;黃色的花瓣就像太陽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一般.厚重的筆觸使畫面帶有雕塑感, 耀眼的黃顏色充斥整個畫面, 引起人們精神上的極大振奮.《向日葵》創下油畫拍賣的最高紀錄, 被日本收藏家所收藏. 此幅名畫是梵高的代表作, 也是他在最痛苦的煎熬中所傾心繪制的最充滿光明的精神追求的作品.畫面上, 濃重跳躍的金黃色似乎帶著燃燒的激情, 粗獷奔放的筆觸表露著對美好生活理想的渴求.這幅作品在1990 年的藝術品拍賣行中創造了數千萬美元的世界最高紀錄, 然而在當時, 他的生活卻是與一貧如洗的痛苦聯系在一起的.

⑶ 對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的賞析

餘光中:梵谷的向日葵梵谷一生油畫的產量在八百幅以上,但是其中雷同的畫題不少,每令初看的觀眾感到困惑。例如他的自畫像,就多達四十多幅。阿羅時期的《吊橋》,至少畫了四幅,不但色調互異,角度不同,甚至有一幅還是水彩。《郵差魯蘭》和《嘉舍大夫》也都各畫了兩張。至於早期的代表作《食薯者》,從個別人物的頭像素描到正式油畫的定稿,反反復復,更畫了許多張。梵谷是一位求變、求全的畫家,面對一個題材,總要再三檢討,務必面面俱到,充分利用為止。他的傑作《向日葵》也不例外。 早在巴黎時期,梵谷就愛上了向日葵,並且畫過單枝獨朵,鮮黃襯以亮藍,非常艷麗。一八八八年初,他南下阿羅,定居不久,便邀高更從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羅同住。這正是梵谷的黃色時期,更為了歡迎好用鮮黃的高更去「黃屋」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塊畫板上畫下亮黃的向日葵,作為室內的裝飾。 梵谷在巴黎的兩年,跟法國的少壯畫家一樣,深受日本版畫的影響。從巴黎去阿羅不過七百公里,他竟把風光明媚的普羅旺斯幻想成日本。阿羅是古羅馬的屬地,古跡很多,居民兼有希臘、羅馬、阿拉伯的血統,原是令人悠然懷古的名勝。梵谷卻志不在此,一心一意只想追求藝術的新天地。 到阿羅後不久,他就在信上告訴弟弟:「此地有一座柱廊,叫做聖多分門廊,我已經有點欣賞了。可是這地方太無情,太怪異,像一場中國式的噩夢,所以在我看來,就連這么宏偉風格的優美典範,也只屬於另一世界:我真慶幸,我跟它毫不相干,正如跟羅馬皇帝尼祿的另一世界沒有關系一樣,不管那世界有多壯麗。」 梵谷在信中不斷提起日本,簡直把日本當成亮麗色彩的代名詞了。他對弟弟說: 「小鎮四周的田野蓋滿了黃花與紫花,就像是——你能夠體會嗎?——一個日本美夢。」 由於接觸有限,梵谷對中國的印象不正確,而對日本卻一見傾心,誠然不幸。他對日本畫的欣賞,也頗受高更的示範引導;去了阿羅之後,更進一步,用主觀而武斷的手法來處理色彩。向日葵,正是他對「黃色交響」的發揮,間接上,也是對陽光「黃色高調」的追求。 一八八八年八月底,梵谷去阿羅半年之後,寫信給弟弟說:「我正在努力作畫,起勁得像馬賽人吃魚羹一樣;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畫幾幅大向日葵,就不會奇怪了。我手頭正畫著三幅油畫……第三幅是畫十二朵花與蕾插在一隻黃瓶里(三十號大小)。所以這一幅是淺色襯著淺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也許我不止畫這么一幅。既然我盼望高更同住在自己的畫室里,我就要把畫室裝潢起來。除了大向日葵,什麼也不要……這計劃要是能實現,就會有十二幅木版畫。整組畫將是藍色和黃色的交響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動筆,因為向日葵謝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氣呵成。」 過了兩個月,高更就去阿羅和梵谷同住了。不久兩位畫家因為藝術觀點相異,屢起爭執。梵谷本就生活失常,情緒緊張,加以一年積壓了多少挫折,每天更冒著烈日勁風出門去趕畫,甚至晚上還要在戶外借著燭光捕捉夜景,疲憊之餘,怎麼還禁得起額外的刺激?聖誕前兩天,他的狂疾初發。聖誕後兩天,高更匆匆回去了巴黎。梵谷住院兩周,又恢復作畫,直到一八八九年二月四日,才再度發作,又卧病兩周。一月二十三日,在兩次發作之間,他寫給弟弟的一封長信,顯示他對自己的這些向日葵頗為看重,而對高更的友情和見解仍然珍視。他說: 如果你高興,你可以展出這兩幅向日葵。高更會樂於要一幅的,我也很願意讓高更大樂一下。所以這兩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無論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畫一張。 你看得出來,這些畫該都搶眼。我倒要勸你自己收藏起來,只跟弟媳婦私下賞玩。這種畫的格調會變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顯得豐富。何況,你也知道,這些畫高更非常喜歡。他對我說來說去,有一句是:「那……正是……這種花。」你知道,芍葯屬於簡寧(Jeannin)。蜀葵歸於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該歸我。 足見梵谷對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頗堅,簡直是當仁不讓,非他莫屬。這些光華照人的向日葵,後世知音之多,可證梵谷的預言不謬。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這么說:「如果我們所藏的蒙提且利那叢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說真的也真值,則我敢對你發誓,我畫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蘇格蘭人或美國人出五百法郎。」 梵谷真是太謙虛了。五百法郎當時只值一百美金,他說這話,是在一八八八年。幾乎整整一百年後,在一九八七年的三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倫敦拍賣所得,竟是畫家當年自估的三十九萬八千五百倍。要是梵谷知道了,會有什麼感想呢?要是他知道,那幅《鳶尾花圃》售價竟高過《向日葵》,又會怎麼說呢? 一八九〇年二月,布魯塞爾舉辦了一個「二十人展」(Les Vingt)。主辦人透過西奧,邀請梵谷參展。梵谷寄了六張畫去,《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見他對此畫的自信。結果賣掉的一張不是《向日葵》,而是《紅葡萄園》。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場畫展中還受到屈辱。參展的畫家裡有一位專畫宗教題材的,叫做德格魯士(Henry de Groux),堅決不肯把自己的畫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在慶祝畫展開幕的酒會上,德格魯士又罵不在場的梵谷,把他說成「笨瓜兼騙子」。羅特列克在場,氣得要跟德格魯士決斗。眾畫家好不容易把他們勸開。第二天,德格魯士就退出了畫展。 梵谷的《向日葵》在一般畫冊上,只見到四幅:兩幅在倫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在阿姆斯特丹。梵谷最早的構想是「整組畫將是藍色和黃色的交響曲」,但是習見的這四幅里,只有一幅是把亮黃的花簇襯在淺藍的背景上,其餘三幅都是以黃襯黃,烘得人臉頰發燠。 荷蘭原是鬱金香的故鄉,梵谷卻不喜歡此花,反而認同法國的向日葵,也許是因為鬱金香太秀氣、太嬌柔了,而粗莖糙葉、花序奔放、可充飼料的向日葵則富於泥土氣與草根性,最能代表農民的精神。 梵谷嗜畫向日葵,該有多重意義。向日葵昂頭扭頸,從早到晚隨著太陽轉臉,有追光拜日的象徵。德文的向日葵叫Sonnenblume,跟英文的sunflower一樣。西班牙文叫此花為girasol,是由girar(旋轉)跟sol(太陽)二字合成,意為「繞太陽」,頗像中文。法文最簡單了,把向日葵跟太陽索性都叫做soleil。梵谷通曉西歐多種語文,更常用法文寫信,當然不會錯過這些含義。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嗎? 其次,梵谷的頭發棕里帶紅,更有「紅頭瘋子」之稱。他的自畫像里,不但頭發,就連絡腮的鬍髭也全是紅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盤顏色相似。至於一八八九年九月他在聖瑞米瘋人院所繪的那張自畫像(也就是我中譯《梵谷傳》封面所見),鬍子還棕里帶紅,頭發簡直就是金黃的火焰;若與他畫的向日葵對照,豈不像紛披的花序嗎? 因此,畫向日葵即所以畫太陽,亦即所以自畫。太陽、向日葵、梵谷,聖三位一體。 另一本梵谷傳記《塵世過客》(Stranger on the Earth:by Albert Lubin)詮釋此圖說:「向日葵是有名的農民之花;據此而論,此花就等於農民的畫像,也是自畫像。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陽,而文生之珍視太陽,已奉為上帝和慈母。此外,其狀有若乳房,對這個渴望母愛的失意漢也許分外動人,不過此點並無確證。他自己(在給西奧的信中)也說過,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徵。」 從認識梵谷起,我就一直喜歡他畫的向日葵,覺得那些擠在一隻瓶里的花朵,輻射的金發,豐滿的橘面,挺拔的綠莖,襯在一片淡檸檬黃的背景上,強烈地象徵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而那深深淺淺交交錯錯織成的黃色暖調,對疲勞而受傷的視神經,真是無比美妙的按摩。每次面對此畫,久久不甘移目,我都要貪饞地飽飫一番。 另一方面,向日葵苦追太陽的壯烈情操,有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氣,令人聯想起中國神話的誇父追日,希臘神話的伊卡瑞斯奔日。所以在我的近作《向日葵》一詩里我說: 你是掙不脫的誇父 飛不起來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輪回 從曙到暮 扭不屈之頸,昂不垂之頭 去追一個高懸的號召

⑷ 梵谷《向日葵》的賞析

1888年 91X72厘米
《向日葵》

凡·高最有名的作品無疑是這幅《向日葵》。他曾多次版描繪以向日葵為主題的靜物,他愛權用向日葵來布置他在阿爾的房間。他曾說過:「我想畫上半打的《向日葵》來裝飾我的畫室,讓純凈的或調和的鉻黃,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種程度的藍色底子上,從最淡的維羅內塞的藍色到最高級的藍色,閃閃發光;我要給這些畫配上最精緻的塗成橙黃色的畫框,就像哥特式教堂里的彩繪玻璃一樣。」凡·高確實做到了讓阿爾八月陽光的色彩在畫面上大放光芒,這些色彩熾熱的陽光,發自內心虔誠的敬神情感。

梵谷作畫時,懷著極狂熱的沖動,追逐著猛烈的即興而作,這幅流芳百世的《向日葵》就是在陽光明媚燦爛的法國南部所作的。畫家像閃爍著熊熊的火焰,是那樣艷麗,華美,同時又是和諧,優雅甚至細膩,那富有運動感的和彷彿旋轉不停的筆觸是那樣粗厚有力,色彩的對比也是單純強烈的。然而,在這種粗厚和單純中卻又充滿了智慧和靈氣。觀者在觀看此畫時,無不為那激動人心的畫面效果而感應,心靈為之震顫,激情也噴薄而出,無不躍躍欲試,共同融入到梵谷豐富的主觀感情中去。總之,梵谷筆下的向日葵不僅僅是植物,而是帶有原始沖動和熱情的生命體。

⑸ 求梵谷《向日葵》的鑒賞分析文章

餘光中:梵谷的向日葵
梵谷一生油畫的產量在八百幅以上,但是其中雷同的畫題不少,每令初看的觀眾感到困惑。例如他的自畫像,就多達四十多幅。阿羅時期的《吊橋》,至少畫了四幅,不但色調互異,角度不同,甚至有一幅還是水彩。《郵差魯蘭》和《嘉舍大夫》也都各畫了兩張。至於早期的代表作《食薯者》,從個別人物的頭像素描到正式油畫的定稿,反反復復,更畫了許多張。梵谷是一位求變、求全的畫家,面對一個題材,總要再三檢討,務必面面俱到,充分利用為止。他的傑作《向日葵》也不例外。

早在巴黎時期,梵谷就愛上了向日葵,並且畫過單枝獨朵,鮮黃襯以亮藍,非常艷麗。一八八八年初,他南下阿羅,定居不久,便邀高更從西北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羅同住。這正是梵谷的黃色時期,更為了歡迎好用鮮黃的高更去「黃屋」同住,他有意在十二塊畫板上畫下亮黃的向日葵,作為室內的裝飾。

梵谷在巴黎的兩年,跟法國的少壯畫家一樣,深受日本版畫的影響。從巴黎去阿羅不過七百公里,他竟把風光明媚的普羅旺斯幻想成日本。阿羅是古羅馬的屬地,古跡很多,居民兼有希臘、羅馬、阿拉伯的血統,原是令人悠然懷古的名勝。梵谷卻志不在此,一心一意只想追求藝術的新天地。

到阿羅後不久,他就在信上告訴弟弟:「此地有一座柱廊,叫做聖多分門廊,我已經有點欣賞了。可是這地方太無情,太怪異,像一場中國式的噩夢,所以在我看來,就連這么宏偉風格的優美典範,也只屬於另一世界:我真慶幸,我跟它毫不相干,正如跟羅馬皇帝尼祿的另一世界沒有關系一樣,不管那世界有多壯麗。」

梵谷在信中不斷提起日本,簡直把日本當成亮麗色彩的代名詞了。他對弟弟說: 「小鎮四周的田野蓋滿了黃花與紫花,就像是——你能夠體會嗎?——一個日本美夢。」

由於接觸有限,梵谷對中國的印象不正確,而對日本卻一見傾心,誠然不幸。他對日本畫的欣賞,也頗受高更的示範引導;去了阿羅之後,更進一步,用主觀而武斷的手法來處理色彩。向日葵,正是他對「黃色交響」的發揮,間接上,也是對陽光「黃色高調」的追求。

一八八八年八月底,梵谷去阿羅半年之後,寫信給弟弟說:「我正在努力作畫,起勁得像馬賽人吃魚羹一樣;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畫幾幅大向日葵,就不會奇怪了。我手頭正畫著三幅油畫……第三幅是畫十二朵花與蕾插在一隻黃瓶里(三十號大小)。所以這一幅是淺色襯著淺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也許我不止畫這么一幅。既然我盼望高更同住在自己的畫室里,我就要把畫室裝潢起來。除了大向日葵,什麼也不要……這計劃要是能實現,就會有十二幅木版畫。整組畫將是藍色和黃色的交響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出就動筆,因為向日葵謝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氣呵成。」

過了兩個月,高更就去阿羅和梵谷同住了。不久兩位畫家因為藝術觀點相異,屢起爭執。梵谷本就生活失常,情緒緊張,加以一年積壓了多少挫折,每天更冒著烈日勁風出門去趕畫,甚至晚上還要在戶外借著燭光捕捉夜景,疲憊之餘,怎麼還禁得起額外的刺激?聖誕前兩天,他的狂疾初發。聖誕後兩天,高更匆匆回去了巴黎。梵谷住院兩周,又恢復作畫,直到一八八九年二月四日,才再度發作,又卧病兩周。一月二十三日,在兩次發作之間,他寫給弟弟的一封長信,顯示他對自己的這些向日葵頗為看重,而對高更的友情和見解仍然珍視。他說:

如果你高興,你可以展出這兩幅向日葵。高更會樂於要一幅的,我也很願意讓高更大樂一下。所以這兩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無論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畫一張。

你看得出來,這些畫該都搶眼。我倒要勸你自己收藏起來,只跟弟媳婦私下賞玩。這種畫的格調會變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顯得豐富。何況,你也知道,這些畫高更非常喜歡。他對我說來說去,有一句是:「那……正是……這種花。」你知道,芍葯屬於簡寧(Jeannin)。蜀葵歸於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該歸我。

足見梵谷對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頗堅,簡直是當仁不讓,非他莫屬。這些光華照人的向日葵,後世知音之多,可證梵谷的預言不謬。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這么說:「如果我們所藏的蒙提且利那叢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說真的也真值,則我敢對你發誓,我畫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蘇格蘭人或美國人出五百法郎。」

梵谷真是太謙虛了。五百法郎當時只值一百美金,他說這話,是在一八八八年。幾乎整整一百年後,在一九八七年的三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倫敦拍賣所得,竟是畫家當年自估的三十九萬八千五百倍。要是梵谷知道了,會有什麼感想呢?要是他知道,那幅《鳶尾花圃》售價竟高過《向日葵》,又會怎麼說呢?

一八九〇年二月,布魯塞爾舉辦了一個「二十人展」(Les Vingt)。主辦人透過西奧,邀請梵谷參展。梵谷寄了六張畫去,《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見他對此畫的自信。結果賣掉的一張不是《向日葵》,而是《紅葡萄園》。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場畫展中還受到屈辱。參展的畫家裡有一位專畫宗教題材的,叫做德格魯士(Henry de Groux),堅決不肯把自己的畫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在慶祝畫展開幕的酒會上,德格魯士又罵不在場的梵谷,把他說成「笨瓜兼騙子」。羅特列克在場,氣得要跟德格魯士決斗。眾畫家好不容易把他們勸開。第二天,德格魯士就退出了畫展。

梵谷的《向日葵》在一般畫冊上,只見到四幅:兩幅在倫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在阿姆斯特丹。梵谷最早的構想是「整組畫將是藍色和黃色的交響曲」,但是習見的這四幅里,只有一幅是把亮黃的花簇襯在淺藍的背景上,其餘三幅都是以黃襯黃,烘得人臉頰發燠。

荷蘭原是鬱金香的故鄉,梵谷卻不喜歡此花,反而認同法國的向日葵,也許是因為鬱金香太秀氣、太嬌柔了,而粗莖糙葉、花序奔放、可充飼料的向日葵則富於泥土氣與草根性,最能代表農民的精神。

梵谷嗜畫向日葵,該有多重意義。向日葵昂頭扭頸,從早到晚隨著太陽轉臉,有追光拜日的象徵。德文的向日葵叫Sonnenblume,跟英文的sunflower一樣。西班牙文叫此花為girasol,是由girar(旋轉)跟sol(太陽)二字合成,意為「繞太陽」,頗像中文。法文最簡單了,把向日葵跟太陽索性都叫做soleil。梵谷通曉西歐多種語文,更常用法文寫信,當然不會錯過這些含義。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嗎?

其次,梵谷的頭發棕里帶紅,更有「紅頭瘋子」之稱。他的自畫像里,不但頭發,就連絡腮的鬍髭也全是紅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盤顏色相似。至於一八八九年九月他在聖瑞米瘋人院所繪的那張自畫像(也就是我中譯《梵谷傳》封面所見),鬍子還棕里帶紅,頭發簡直就是金黃的火焰;若與他畫的向日葵對照,豈不像紛披的花序嗎?

因此,畫向日葵即所以畫太陽,亦即所以自畫。太陽、向日葵、梵谷,聖三位一體。

另一本梵谷傳記《塵世過客》(Stranger on the Earth:by Albert Lubin)詮釋此圖說:「向日葵是有名的農民之花;據此而論,此花就等於農民的畫像,也是自畫像。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陽,而文生之珍視太陽,已奉為上帝和慈母。此外,其狀有若乳房,對這個渴望母愛的失意漢也許分外動人,不過此點並無確證。他自己(在給西奧的信中)也說過,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徵。」

從認識梵谷起,我就一直喜歡他畫的向日葵,覺得那些擠在一隻瓶里的花朵,輻射的金發,豐滿的橘面,挺拔的綠莖,襯在一片淡檸檬黃的背景上,強烈地象徵了天真而充沛的生命,而那深深淺淺交交錯錯織成的黃色暖調,對疲勞而受傷的視神經,真是無比美妙的按摩。每次面對此畫,久久不甘移目,我都要貪饞地飽飫一番。

另一方面,向日葵苦追太陽的壯烈情操,有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志氣,令人聯想起中國神話的誇父追日,希臘神話的伊卡瑞斯奔日。所以在我的近作《向日葵》一詩里我說:

你是掙不脫的誇父

飛不起來的伊卡瑞斯

每天一次的輪回

從曙到暮

扭不屈之頸,昂不垂之頭

去追一個高懸的號召

⑹ 梵高的向日葵的賞析

文森特·梵高一生中共作了11幅《向日葵》,有10幅在他死後散落各地,只有一幅目前在梵高美術館展出。(這個數據還有待商榷,因為不斷有真品問世,同時不乏贗品得到證明)

堪稱梵高的化身的《向日葵》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梵高認為黃色代表太陽的顏色,陽光又象徵愛情,因此具有特殊意義。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種花姿來表達自我,有時甚至將自己比擬為向日葵。梵高寫給弟弟西奧的信中多次談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說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兩種構圖。他以12來表示基督十二門徒,他還將南方畫室(友人之家)的成員定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奧兩人,一共14人。

對於梵高而言,向日葵這種花是表現他思想的最佳題材。夏季短暫,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長,梵高亦如向向日葵般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稱他為向日葵畫家,應該是恰如其分。

⑺ 請簡要分析梵高的向日葵的藝術特色

藝術特色:在這幅作品中,再也看不到自畫像里那種短促而筆觸,梵高的筆觸堅實有力版,把向日葵絢麗的權光澤、飽滿的輪廓描繪得淋漓盡致。

該作品僅由絢麗的黃色色系組合,花瓣富有張力,線條不羈,大膽肆意、堅實有力的筆觸,在明亮而燦爛的底色上構成不同的色調與氣勢,把朵朵向日葵表現的動人心弦。

從構圖色彩上,色彩飽滿,有沖擊力但是不亂,從形象上表達出了向日葵的樣子,有些抽象但是一眼能看出來它是個向日葵,在寫實和抽象間有比較好的平衡,構圖也很好,比例協調有張有馳。

(7)梵高向日葵賞析論文擴展閱讀:

梵高筆下的向日葵像是跳動的火焰,顏色鮮艷奪目,明亮的黃色飽和度極高,可以被稱為「黃色的交響曲」。如果仔細數的話,這幅畫里有38種黃色。

梵高喜歡用純色點畫的繪畫技術。它去掉了輪廓線,把每個形狀都分解成彩色小點構成的區域,不僅使色彩化整為零,而且傳達了他追求光線和色彩的情緒。

梵高一生畫過很多向日葵,以收藏在阿姆斯特丹博物館的這幅最為有名。法國南部的燦爛陽光,如燃燒的火焰一般的花朵,整個畫布都被這火焰燃遍,表達著狂熱的生命激情。

⑻ 梵高向日葵賞析少於500字

16朵形態各異的向日葵,或絢爛或枯委,或隱或現,以淡黃色為背景,以深黃色為向日葵的主色調,另有幾朵含苞未放以淡黑色點綴花蕊,顏色上給人一種強烈的對比,畫面總體上給人一種明亮而又強烈的生命力,讓人感到生活充滿希望,陽光是那樣的明媚,天空是那樣的廣闊。梵谷許多以向日葵作為主題的作品一直在沖擊著我的思想,一個如此熱愛向日葵的畫家為何卻為如此輕視生命,自己選擇走向生命的盡頭。
向日葵是太陽之光,是光和熱的象徵,是內心翻騰的感情烈火的寫照,亦是熱愛生命選擇生活的表現,但為何卻成了梵谷苦難生命的縮影!他自己則成了向日葵的背叛者,如此看來熱愛生命與選擇滅亡並不矛盾。梵谷身為一個畫家,成就了藝術卻蔑視了生命。《向日葵》在國際上的拍賣價越來越來高,1987年,在倫敦拍賣會上,梵谷的一幅《向日葵》以3990萬美元的天價被日本人買走,這個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商業上的巨大價值,無論是有錢人的附庸風雅還是《向日葵》真的找到了會欣賞它的人。但是商業上的巨大利益, 與梵谷生前賣畫所比,的確是一種巨大的諷刺。
梵谷的代表作《向日葵》歷來是為人稱頌的名畫之一。如今,這幅《向日葵》又獲得一項殊榮引來蜜蜂駐足花蕊。據英國《泰晤士報》15日報道,最近,英國倫敦大學瑪麗女王學院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讓一群從來沒見過真花的蜜蜂「欣賞」四幅色彩絢爛的名畫復製品,看看蜜蜂反應如何。結果發現,梵谷的油畫《向日葵》特別受蜜蜂青睞。蜜蜂多次停落在「向日葵」上,想品嘗其中的「花蜜」。四幅名畫復製品中,有兩幅「花朵類」油畫梵谷的《向日葵》、保羅

⑼ 梵高向日葵賞析論文誰有 最好網上找不到的~

我認為你最好是自己寫。畢竟這也是一種鍛煉能力的方法。
論文也同樣是人寫出來的,為什麼自己不認真完成?

熱點內容
龍蝦故事 發布:2024-09-08 18:41:50 瀏覽:818
做壞事的成語 發布:2024-09-08 18:34:47 瀏覽:388
有懷的成語 發布:2024-09-08 18:34:38 瀏覽:4
成語故事負荊請罪 發布:2024-09-08 18:28:52 瀏覽:287
中文兒童故事 發布:2024-09-08 18:04:50 瀏覽:29
雨果故事 發布:2024-09-08 17:51:26 瀏覽:669
什麼魚什麼什麼的成語 發布:2024-09-08 17:48:20 瀏覽:85
狐狸和烏龜的故事 發布:2024-09-08 17:39:06 瀏覽:648
鬼故事在線試聽 發布:2024-09-08 17:25:34 瀏覽:798
根字成語 發布:2024-09-08 17:21:02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