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德報台詞
① 各位!誰知道傳統相聲都有那些
早年,演八角鼓的著名丑角張三祿,能即興編詞,當場抓哏,見景生情,隨機應變,不落俗套,頗受歡迎。但他性格古怪,不易搭班,受人排擠,乃憤而撂地,即以說學斗唱賣藝,但他不再稱八角鼓,乃改稱相聲。
後來繼之而起的是朱紹文,藝名「窮不伯」。原是京劇丑角,後在天橋以白土子「畫鍋」(畫個大圈當演藝場)說單口相聲『,較一般藝人知識淵博,思路敏捷,能即興抓哏,俗不傷雅,為婦孺所共賞。他的演出是「說文解字」性的,表演時,地下放個小布袋,內裝白土子,他左手打著「玉子」(唱太平歌詞用的兩塊小竹板,有說是「窮家門」的玩藝兒,為朱洪武御賜之物,故諧其音稱為「玉子」)右手用白土子往地上劃字,邊劃、邊說、邊唱,常演的節目有《字象>《拆十字>等。
新中國成立後,相聲成為「文藝戰爭線上的輕騎兵」。以侯寶林、常寶坤、馬季為代表的相聲藝人積極整理、改編傳統段子,創作新曲目。侯寶林改編、演出的曲目有《改行》、《戲劇雜談》、《戲劇與方言》、《關公戰秦瓊》《空城計》《陰陽五行》等。現代題材曲目有《夜行記》、《百分迷》、《離婚前奏曲》、《種子迷》、《醉灑》等。常寶坤編演的新曲目有《新燈謎》、《思想問題》等。馬季善於表演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曲目,創作、演出的相聲作品達100多個,《登山英雄贊》、《畫像》等影響較大。
「窮不怕」的徒弟李德錫(藝名「萬人迷」),有「笑話大王」之譽。擅長冷麵滑稽,單口、對口、群口相聲俱佳。而且掌握的段子最多,能說三個月不重樣。與張德泉合作時,改「葷口」為「凈口」,並創作改編了不少相聲曲目,其中以諷刺舊司法界黑暗的對口相聲《大審案》,彩扮相聲《耍猴兒》影響甚大。此外,單口相聲《滿漢斗》、《古董王》《弦於書》,對口相聲《對對子》、《賣對子》《交地租》、《燈謎》、《繞口令》;三人相聲《扒馬褂》、〈訓徒》等均為其擅演的曲目。他留下來的唱片最多,有《菜單子〉《怯封錢糧》、《賣對子》等等。其中的精妙絕句,胎炙人口。如:「眼珠子、鼻孔子、孔子反在朱子下;眉先生、須後生,後生倒比先生長;等等。
當時與「萬人迷」齊名的焦德海,享名於清末至30年代後期;以「貫口活兒」見長,擅演《開粥廠》、《對對子》、《歪講三字經》等段。
「萬人迷」於1922年去世後,張壽臣成為第一流的相聲演員。因與「萬人迷」合作,深得萬的教益。他不但能演,而且能創作、改編相聲曲目。其擅演《揣骨相》、《哏政部》、《地理圖》、《文章會》等,揭露和諷刺了當時的—些時弊。日偽時期,他改說評書《水滸〉。
民國期問還有一個「一門兩吃」的吉評三,既說評書,又說相聲,既會京腔,又會「蠻語」。「萬人迷」到上海演出沒有叫響,但吉評三南下卻成了大名。他的女兒(藝名「荷花女」)跟他—起賣藝,以唱太平歌詞見長。太平歌詞通常用作相聲中的插曲,單獨演它的僅荷花女一人。
民國期間還有個以口技見長的相聲演員,名湯金城(藝名「湯瞎子」),能學飛禽走獸叫喚,學磨剪磨刀的吹喇叭、消防隊的汽笛,甚至斗蛐蛐,樣樣逼真。
早年,相聲一般都是撂地賣藝,後來才進了雜耍館子,與帶唱腔曲藝搭配演出。至於單獨的相聲館子較少。40年代,西單商場有啟明茶社,常年皆演相聲專場。由主辦人常連安領班。
② 逗哏大全。
朋友,我不是特別明白你的問題的意思,你是在問「傳統相聲的分類有哪些?」還是在問「傳統相聲的作品有哪些?」這樣吧,我分別回答以上兩個問題吧:
傳統相聲的分類有哪些:
首先按其表演形式分類,可分為三類:單口相聲、對口相聲和群口相聲。其中又以對口相聲最為常見。二人分甲乙,甲為逗哏,乙為捧哏。對口相聲又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敘述類的「一頭沉」,甲是敘述故事者,乙是提問者,如《丟驢吃葯》、《醋點燈》、《夢中婚》等;二是二人辯論類的「子母哏」,甲乙二人爭論問題,如《鈴鐺譜》、《對春聯》等;三是朗誦類的「貫口活」,甲一口氣敘述一件事,如《八扇屏》中敘述幾段歷史故事,《地理圖》中敘述許多中外地名等。單口相聲往往是故事型的笑話,如《珍珠翡翠白玉湯》、《山東鬥法》等。群口相聲可以分兩種:一是出詩答對、文字游戲式的作品,如《雙字意》、《四字聯音》等;二是小喜劇式的作品,如《扒馬褂》、《大審誆供》等。這樣的分類比較簡單,也容易為人所接受。
進一步說,傳統相聲也可以按照說、學、逗、唱,分為四類;甚至再加上批、講、論、怯,構成八類:
說的曲目所佔比例最多,如《拴娃娃》、《開粥廠》、《主客問答》、《文章會》等;
學的曲目,如《學四相》、《學叫喚》、《賣布頭》、《學電台》等;
逗的曲目,如《五紅圖》、《鈴鐺譜》、《大相面》、《對春聯》等;
唱的曲目,最早是學唱太平歌詞,後來是學唱各種戲曲和鼓曲等,如《學大鼓》、《學京劇》、《大上壽》等;還有帶戲曲走場的「腿子活」,如《黃鶴樓》、《汾河灣》、《竇公訓女》、《洪洋洞》等。
至於批、講、論、怯等四類,是從說的節目中分化出來的。
批的曲目,多以歪批製造噱頭,如《批三國》、《批聊齋》等;
講的曲目,如《講四書》、《講三字經》、《講百家姓》等;
論的曲目,如《打牌論》、《小買賣論》、《偷論》、《家庭論》等;
怯的曲目,如《怯拉車》、《怯相面》、《怯剃頭》、《怯跟班》等。「怯」在這里暗含嘲弄之意。
再進一步說,傳統相聲還可以做以下細分:
一 貫口(連續大段台詞的表述)活。例如《菜單子》、《地理圖》、《洋葯方》等。
二 倒口(摹仿各地方言)活。例如《學四相》、《找堂會》、《怯拉車》等。
三 柳活(指學唱類的段子)。例如《八大改行》、《京評越》、《學大鼓》等。
四 由笑話或玩笑小戲改編的段子。例如《三近視》、《扒馬褂》、《連升三級》等。
五 評書改編的段子,多為單口。例如「八大棍兒」(《月明樓》等八段)、《山東鬥法》等。
六 由民間故事改編的段子。例如《飛筆點太原》、《黃半仙》等。
七 由戲法說口改編的段子。例如《俏皮話》、《反正話》等。
八 由練把式改編的段子。例如《大保鏢》、《論拳》等。
九 由太平歌詞改編的段子。例如《韓信算卦》、《勸人方》等。
十 文字游戲式的段子。例如《天王廟》、《八大吉祥》、《找五子》等。
十一 爭辯型的段子,多為子母哏。例如《鈴鐺譜》、《五紅圖》等。
十二 歪批類的段子。例如《批三國》、《批三字經》等。
傳統相聲的作品有哪些:
1單口相聲類:
帝王傳說《珍珠翡翠白玉湯》、《宋獻策測字》(一名《邵康節測字》、《測酉字》)、《皇帝選陵》;三國人物傳說《張飛爬樹》、《草船借箭》;以及神話傳說《白蛇傳》、《孟姜女》;「呆女婿」或「呆兒子」式的故事,像《傻子學乖》、《贊馬詩》、《吃月餅》;蠢人丟丑的故事,像《山東鬥法》、《豆腐侍郎》、《知縣見巡撫》;褒揚聰明才智的故事,像《火龍衫》、《增和橋》、《風雨歸舟》;有故事原型的故事,像《天王廟》、《黃半仙》、《化蠟阡兒》;源於民間笑話的,如《笑林廣記》、《趕考》《山中奇獸》、《巧嘴媒婆》。
2對口相聲類:取材文人軼事的《三吃魚》、《兄妹聯句》、《解學士》、《君臣斗》;描寫藝人軼事的《跑海》、《鋼刀子》、《賊說話》等;寫軍閥趣事的《韓復榘講演》、《家務事》。
3群口相聲類:
《中國傳統相聲大全》上記載的群活只有十五段,其中今天仍常演的只有《扒馬褂》、《金剛腿》、《找五子》、《四字聯音》、《訓徒》以及《翻四輩》、《四管四轄》、《酒令》。曾經風靡一時的滑稽相聲如《賣馬》、《法門寺》今天已無人再演。建國後各地曲藝團曾就一些傳統活改編成相聲劇,如《化蠟扦兒》、《假行家》、《連升三級》、《小神仙》,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嘗試,但今天囿於人員的缺乏,我們只能抱以遺憾了。
4其它:
⑴贊頌類:如歌頌古代英雄人物的《八扇屏》,歌頌大文學家的《飛筆點太原》,贊揚神童的《解學士》,贊頌清官的《君臣斗》。
⑵諷刺類:像諷刺昏君貪官的《連升三級》、《麥子地》、《大審誆供》等;嘲笑奸商地主的《當行論》、《交租子》、《財迷》;揭露江湖騙子的《大相面》、《口吐蓮花》、《開殃榜》;抨擊封建婚姻制度的《婚姻與迷信》、《巧嘴媒婆》、《牛頭轎》。其他諸如《楊林標》、《假行家》、《大保鏢》、《白字會》、《論捧逗》、《夢中婚》、《揭瓦》等均是諷刺型作品中的經典。
⑶學唱類:學唱戲曲的《鍘美案》、《全德報》、《京評越》,學唱曲藝的《南彈北弦》、《鬧公堂》以及綜合學唱類的《八大改行》。
⑷知識類:像介紹天文、地理知識的《天文學》、《地理圖》,介紹衣食住行的《官衣賀喜》、《菜單子》、《誇住宅》、《廟遊子》;介紹婚喪習俗的《紅事會》、《白事會》、《師傅經》;介紹文學藝術知識的《批三國》、《搶三本》、《戲劇雜談》。
⑸游戲類:如《打燈謎》、《賣春聯》、《打油詩》、《八大吉祥》。
不知道我的講解可夠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