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半張紙哲理

半張紙哲理

發布時間: 2023-07-14 16:47:46

① 關於富有哲理的吃的文章

甜 點

結束於甜點的晚餐,猶如長嘆聲中之掩卷,都是完美無缺的幸福。

甜點,中西餐譜上通行的英文Dessert乃借自法文,特指正餐之後的那一道甜點,區別於Tea Time的閑食,又作「甜品」而通行於中餐館,不過那是粵語的說法。

與甜點對應的是開胃菜,後者很少有甜的,種類上也遠不如甜點豐富。既然雅克·德里達認為開胃菜相當於一本書的前言或者導讀,這樣我就可以放心地指出,甜品相當於這本書的後記或跋。成為經典的導讀或前言不勝枚舉,寫得好的後記卻並不多見。

開胃因顯而易見的實用而被普遍接受,結束的意義卻很曖昧。一道成功的甜點應該兼有一切壓軸節目的樂而不淫以及悼詞的哀而不傷,方能控制好「結束」的火候。

西式的甜品花團錦簇,尤以意、法為盛。提拉米蘇(Tiramisu)和薩芭雍(Sabayon)這種華麗的甜點一出場,餐桌就變成了春裝發布會的天橋。作為義大利甜點的代表,外貌絢麗、姿態嬌媚的提拉米蘇已風靡全球。它以Espresso(特濃義大利咖啡)的苦、蛋與糖的潤、甜酒的醇、巧克力的馥郁、手指餅乾的綿密、乳酪和鮮奶油的稠香、可可粉的乾爽,只用了不到十種材料,把「甜」以及甜所能喚起的種種錯綜復雜的體驗,交糅著一層層演繹到極致。

義大利甜點的獨步天下,可能與義大利人對於「甜」的特殊理解有關。常見於樂譜的義大利文Dolce,往往在「甜」的主旋律之下提示著某種「甜美」和「憂傷」的風格,為其他語種所不具備。不過,甜蜜的悲傷一旦濫觴起來,很容易聚合為密度大到令人窒息的妖艷以及腐朽,正是費里尼《甜蜜生活》(La Dolce Vita/1960,這一年,威尼斯人發明了提拉米蘇)的基調。

作為正餐終結者西式甜品始終指向一種線性的高潮。E·阿連德在《春膳》中直接了當地指出「甜品是親密縱欲的極致」,能讓純潔無瑕的聖女「眼睛裡放出冶艷的光芒」。

傳統中國飲食被誤信為輕視甜點,不過蜜餞、水果等等在隆重的宴饗場合並不缺乏,被輕視的可能只是順序。其實,許多中式甜點都適宜用來結束晚飯,如成都和寧波的湯團以及到處可見的紅豆沙、綠豆沙之類。不過此等甜點往往甜得過於直白露骨,明火執仗而缺乏惻隱之心,廣州的西關馳名甜點「鳳凰奶糊」,最有這種甜死你才肯休的意志,比較適用於大團圓結束的營造。

相比之下,和食倒真是缺乏原創的甜點,大部分料理皆以一道綠茶雪糕終。這一點,可能與日本人缺乏關於「結束」的觀念、或曰他們對這件事有非常獨到的見解有關。

若以麵粉為主食的西餐總是由以蛋糕為主的甜點引領至天堂,那麼面歸面,米歸米,粒食為本的中餐就應該善終以米。因此,我認為江浙一帶家庭自製的甜酒釀最能表現「天下無不散」的復雜心情。它潔凈而不事鋪張,月白風清之間最多也只許有少量的鵝黃桂花飄浮,用青花小碗盛著,甜酸里交織著酒的迷離,米的甘飴,酵的沉緬以及冰的清醒。如果「悲欣交集」讓你覺得過火而且唐突了弘一上人,在心裡說一聲「天涼好個秋」總該是恰如其分了罷。

② 小白兔 哲理故事 寫論文 完整版

加入人人網,找回老朋友,結交新朋友。 加入人人網
分享 返回分享首頁»分享 新小白兔寫論文
來源: 謝志光的日誌
有一天兔子在一個山洞前寫東西,一隻狼走過來問:「兔子你在寫些什麼? 」
兔子答曰:「我在寫論文。」
狼又問:「什麼題目?」
兔子答曰:「我在寫兔子是怎樣把狼吃掉的。」
狼聽後哈哈大笑,表示不相信。
兔子說:「你跟我來。」然後把它帶進了山洞之後,兔子又繼續在山洞前寫著。這時又來了一隻狐狸問:「兔子,你在寫些什麼?」
兔子答曰:「我在寫論文。」
狐狸問:「什麼題目?」
兔子答曰:「兔子是如何把一隻狐狸吃掉的。」
狐狸聽完後哈哈大笑的,表示不信。
兔子說:「你跟我來。」之後把它帶進了山洞,過了一會兒兔子又獨自一個人走出了山洞,繼續寫它的論文。
此時在山洞的裡面一隻獅子正坐在一堆白骨上剔著牙,還一邊看著兔子的論文:一個動物的能力大小,不是看它的力量有多大,而是看它的幕後老闆是誰!

這只兔子有次不小心告訴了他的一個兔子朋友,這消息逐漸在森林中傳播;
獅子知道後非常生氣,他告訴兔子:"如果這個星期沒有食物進洞,我就吃你。"
於是兔子繼續在洞口寫文章.
一隻小鹿走過來,"兔子,你在干什麼啊?"
"寫文章" "什麼題目" "《淺談兔子是怎樣吃掉狼的》"
"哈哈,這個事情全森林都知道啊,你別胡弄我了,我是不會進洞的"
"我馬上要退休了,獅子說要找個人頂替我,難道你不想這篇文章的兔子變成小鹿么"
小鹿想了想,終於忍不住誘惑,跟隨兔子走進洞里。
過了一會,兔子獨自走出山洞,繼續寫文章
一隻小馬走過來,同樣是事情發生了。
最後,在山洞裡,一隻獅子在一堆白骨之間,滿意的剔著牙讀著兔子交給它的文章
題目是:《如何發展下線動物為老闆提供食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獅子越長越大,兔子的食物已遠遠不能填飽肚子。
一日,他告訴兔子:"我的食物量要加倍,例如:原來4天一隻小鹿,現在要2天一隻
如果一周之內改變不了局面我就吃你。
於是,兔子離開洞口,跑進森林深處,他見到一隻狼
"你相信兔子能輕松吃掉狼嗎"
狼哈哈大笑,表示不信,於是兔子把狼領進山洞。
過了一會,兔子獨自走出山洞,繼續進入森林深處
這回他碰到一隻野豬----"你相信兔子能輕松吃掉野豬嗎"
野豬不信,於是同樣的事情發生了。
原來森林深處的動物並不知道兔子和獅子的故事
最後,在山洞裡,一隻獅子在一堆白骨之間,滿意的剔著牙讀著兔子交給它的文章
題目是:《如何實現由坐商到行商的轉型為老闆提供更多的食物》

時間飛快,轉眼之間,兔子在森林裡的名氣越來越大
因為大家都知道它有一個很歷害的老闆
這只小兔開始橫行霸道,欺上欺下,沒有動物敢惹
它時時想起和烏龜賽跑的羞辱
它找到烏龜說:"三天之內,見我老闆!"揚長而去
烏龜難過的哭了
這時卻碰到了一位獵人
烏龜把這事告訴了他
獵人哈哈大笑
於是森林裡發生了一件重大事情
獵人披著獅子皮和烏龜一起在吃兔子火鍋
地下丟了半張紙片歪歪扭扭的寫著: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還有強中手啊!!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森林裡恢復了往日的寧靜,兔子吃狼的故事似乎快要被大家忘記了
不過一隻年輕的老虎在聽說了這個故事後,被激發了靈感
於是他抓住了一隻羚羊,對羚羊說,如果你可以象以前的兔子那樣為我帶來食物那我就不吃你。
於是,羚羊無奈的答應了老虎,而老虎也悠然自得的進了山洞。
可是三天過去了,也沒有見羚羊領一隻動物進洞。他實在憋不住了,想出來看看情況。
羚羊早已不在了,他異常憤怒。正在他暴跳如雷的時候突然發現了羚羊寫的一篇文章
題目是:《想要做好老闆先要懂得怎樣留住員工》............

③ 找則有哲理的故事(高一學生)

一、馴狼牧羊
美國動物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氯化鈉葯片塞進羊肉里喂狼,狼吃了羊肉後短時間內消化不良,嘔吐不止,十分痛苦。嘗到了苦頭的狼從此對肉羊倒了胃口,改食其它肉類。由於母狼吃什麼食物,它的乳汁就具有什麼食物的味道,而狼一旦改變了食性,還會影響到幼狼。在狼改變了食性後,動物學家對其進行馴化,用於看守羊群。狼體力好,善於奔跑,忠於職守,能毫不猶豫地攆回失散的羊。羊見了狼,猶如老鼠見了貓,會乖乖的聽從狼的擺布。在野外,狼的主要食物是田鼠等有害動物,馴狼牧羊也就間接的保護了森林、草原,有利於生態平衡。
分析:這一事例說明——
1、人在規律面前不是消極被動、無能為力的,而是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認識和利用規律。動物學家認識了狼的食性規律,便著手改變狼的食性,進而對其進行訓練,使狼從吃羊到牧羊。這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謀福利的表現。
2、聯系是客觀的,但人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動物學家通過改變狼的食性,使狼由吃羊改為吃田鼠等有害動物,就體現了這一點。
3、科學實驗作為實踐的基本形式之一,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科學實驗能夠提高人們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水平,使人類更合理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資料
二、三個火堆
嚴寒的冬天裡,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么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么想。於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於是人人都去撿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延續到了第二年春天。
分析:
1、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系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系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揮了優化組合的優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採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了最優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到第二年春天),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嘆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性能得不到發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於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麼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麼只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2、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既要對社會有所創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系,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地處理好了貢獻與索取的關系,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延續到次年春天!
從上面這兩個事例中我們不難發現哲學對於我們是多麼的重要,它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世界,促進人類的發展進步。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