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舜文化格言

舜文化格言

發布時間: 2023-07-08 21:13:44

① 求古代名言,有哲理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不要太固執自己的思想,要學會變通接受新的學識;不要強求一下子完成難以完成的任務,要量力而為之;不要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主張;不要存有自私自利的心理,為人處世要多替他人著想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 ——《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 ,行必果。 ——《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 ——《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 ——《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 ——《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 ——《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 ——《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 ——《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 ——《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② 孔子關於樸素的名言

人生態度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君於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子謂於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放於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
(「撰」去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見善無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懷居,不足為士矣!

做人格言
不學禮,無以立。
己所不欲,匆施於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過,則匆憚改。
不遷怒,不二過。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己,不亦遠乎?
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巧言亂德。
巧言令色,鮮矣仁。
剛、毅、木、訥近仁。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聽其言而觀其行。
君於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
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禮之用,和為貴。
放於利而行,多怨。

孔子論學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不學詩,無以言。
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
有教無類。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政治格言
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逼好。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居是邦,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君子之行也,度於禮。
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君於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 ....故為政在人。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子路問事君。子日: " 勿欺也,而犯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蒞之,則民不敬。
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
子曰 :「臨之以庄,則敬。孝慈,則忠。 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哀,吾何以觀之哉!

③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

1、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朱柏廬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孟子

3、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禮記》

4、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莊子

5、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禮記》

6、賢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惡之不可移。——《呂氏春秋》

7、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孟子

8、惟孝順父母,可以解憂。——孟子

9、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嚴父。——《孝經·聖至章》

10、事其親者,不擇地而安之,孝之至也。——莊子

11、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12、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三國志·魏書》

13、禮者,斷長續短,損有餘,益不足,達愛敬之文,而滋成行義之美也。——荀子

1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

1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

16、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馬遷

17、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李毓秀《弟子規》

18、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論語·學而》

19、長者問,對勿欺;長者令,行勿遲;長者賜,不敢辭。——周秉清

④ 經典的名人名言(學習方面的)

1、學習知識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 愛因斯坦

2、我們一定要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第一,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列寧

3、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毛澤東

4、人要獨立生活,學習有用的技藝。—— 凱德

5、在學習上做一眼勤、手勤、腦勤,就可以成為有學問的人。—— 吳晗

6、培育能力的事必須繼續不斷地去做,又必須隨時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才會成功。—— 葉聖陶

7、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須學習自立,鏟除埋伏各處的障礙,在家庭要教養他,使他具有為人所認可的獨立人格。—— 戴爾·卡耐基

8、學習這件事不在乎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 法布爾

9、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 毛澤東

10、只要心還在跳,就要努力學習。—— 張海迪

1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陶行知

12、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人生最需要的是學習,人生最愉快的是工作,人生最重要的是友誼。—— 斯大林

13、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讓青春更加光彩。—— 王光美

14、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 歌德

15、學習有如母親一般慈愛,它用純潔和溫柔的歡樂來哺育孩子,如果向它要求額外的報酬,也許就是罪過。—— 巴爾扎克

熱點內容
良葯成語 發布:2024-11-16 00:35:40 瀏覽:543
牛痘的故事 發布:2024-11-15 23:58:22 瀏覽:234
猜成語止 發布:2024-11-15 23:55:43 瀏覽:139
一斤打一成語 發布:2024-11-15 23:51:19 瀏覽:650
小雞成語 發布:2024-11-15 23:47:40 瀏覽:437
帶歸成語 發布:2024-11-15 23:39:09 瀏覽:209
成語患什麼 發布:2024-11-15 23:39:02 瀏覽:541
故事王b站 發布:2024-11-15 23:31:51 瀏覽:512
小河邊故事 發布:2024-11-15 23:27:42 瀏覽:859
愛麗絲童話故事 發布:2024-11-15 23:05:43 瀏覽: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