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油畫
① 油畫《吶喊》的簡介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 (1863—1944)是二十世紀表現主義藝術先驅。童年父母雙亡心理陰郁,使他早年作品多疾病與死亡主題。1892年起定居德國16年。他在憂郁、驚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線型圖式表現他眼中的悲慘人生,對德國表現主義藝術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成為「橋派」畫家領袖。
1890年,他開始創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油畫作品「生命組畫」。基本主題為謳歌「生命、愛情和死亡」,採用象徵和隱喻的手法,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憂慮與恐懼。
這套組畫中最為強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就是《吶喊》,是1893年完成的。成為蒙克重要代表作品之一,也是表現主義繪畫著名的作品。
在這幅畫上,蒙克以極度誇張的筆法,描繪了一個變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類極端的孤獨和苦悶,以及那種在無垠宇宙面前的恐懼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蒙克曾經這樣描述:「我和朋友一起去散步,太陽快要落山時,突然間,天空變得血一樣的紅,一陣憂傷湧上心頭,深藍色的海灣和城市,是血與火的空間。朋友相繼前行,我獨自站在那裡,突然感到不可名狀的恐怖和戰栗,大自然中彷彿傳來一聲震撼宇宙的吶喊。」
在這幅畫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捂著耳朵尖叫,面孔變形扭曲,那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系的骷髏。一個完全與現實隔離的孤獨者,似已被自己內心深處極度的恐懼徹底征服。將那由尖叫所產生的極度的內在焦慮,轉化為一種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將其畫面上的情感表現幾乎推向了極致。
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為奧斯陸孟克博物館、國家畫廊和挪威商人奧爾森私人的收藏版本。
1994年2月12日清晨6點29分,《吶喊》在挪威國家美術館失竊。幸好皆失而復得。
2012年5月2日早上7點,紐約蘇富比拍賣會上,奧爾森的收藏版本《吶喊》以1.199億美元拍賣成交,創下了世界藝術品拍賣紀錄。
② 俄羅斯著名油畫有那些!
克拉姆斯柯依的(無名女郎),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伊凡帝殺子專),蘇里科夫的(近衛軍臨屬刑的早晨)(女貴族莫洛佐娃),希施金(松林的早晨)(橡樹林 1887 ),列維坦(永久的安息)等等等都代表了一個時代。如果是當代的油畫家,我不是很清楚了,但你可以查一下境藝園這個畫廊聽說只做當代知名的俄羅斯畫家。
③ 劉文進的劉文進具象油畫作品賞析解讀
《海韻》一畫體現了畫家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探索的新成果。畫中年輕而成熟的知識女性神情沉靜、凝重、若有所思,似在追緬逝去的情感或思索人生。背景博大、奔涌的海,低沉淡遠的雲,飛浪、堅岩恰當地烘託了人物靜穆神情下的復雜心態。這以不是少女單純、清新、充滿幻想的生命本真的美,而是社會學意義上的人性的美。表現了人的理想情感與現實撞擊過程中的悲愴與崇高之美。這也是畫家尋找精神意義,追求文化理想主義心靈世界的反應,是畫家對虛無主義人生觀傾向進行的質疑與反駁。畫家以朴實的藝術語言和傳統的繪畫圖式,提出了當下敏感的精神意義的問題。而人物肅穆的神態,服飾沉穩的黑色,以及諸種畫面形象元素均似乎暗示了一個超越時空的人生終極命題的存在,暗示了更多未盡之意,猶如一首令人回味的詩,一部撼人心魄的樂曲……
《灰姑娘》 標題「灰姑娘」典借國外童話涵義:沒有外在華麗卻自有青春魅力。畫家在人物的塑造上著力於質朴、憨厚、健美生命力的刻劃。與當今的浮華時尚風氣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示了創作主體的立意與價值觀。中國畫傳統稱「畫」為「寫」,而寫必講究用筆,講貫氣。這幅畫借鑒了中國水墨畫大寫意的運筆氣暈,用筆果斷灑脫,可謂氣韻生動。背景做了抽象畫的虛擬處理,恰似中國畫的「留白」,不僅造成了視覺上的虛實節奏變化,更蘊含了作者對浮華「色界」的不屑情懷與「有」、「無」觀。畫中色彩的使用似有似無,如水墨般隨意潑灑,靈動而不執著,流露了畫者飄逸出世的隱士人格。畫面肌理的運用恰到好處地將隨意揮動與潑灑收凝,如礪石吮墨,自然天成。該畫毫無雕鑿做作的小家子氣,呈現了畫者物我兩忘的創作心態與我行我素的大家風范,從而成就了此畫逸品的風格。
《少女》劉文進筆下的女性形象都表現出了優秀文化哺育出的人格與智慧,成為純粹美的化身。這種美是主觀與客觀、情感與形式,再現與表現的統一,是精神化與現實化、個性化與共性化相結合的藝術形象,凝聚了當代人對於人性美的抽象思考,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少女》這幅作品清晰的表現了畫家的「人文主義」美學追求和對於人性美的情感體驗。畫家吸收了古典油畫的造型語匯合印象主義的繪畫色彩表現力,畫中少女形象既富於青春活力,又具有意蘊的清新幽遠,凝聚了質朴、真純、典雅的人性美。畫家有意淡化了物質性細節的描繪,而著力於人物精神氣質刻畫。畫面簡潔概括,富於象徵性符號性意義,從而引導觀者向形而上的精神層面提升,得到哲理的思索和情感的、精神的升華。
《海姑娘》「人之初,性本善」。畫家在這幅畫中塑造了一位單純、天真、健壯、活潑如處子般可親、可愛的少女形象。這是畫家對質朴、率真、自然人性美的呼喚,是對人性虛偽時弊的反駁,是對「他人即地獄」人生哲學的質疑。藝術的背後是文化。畫家旨在通過作品張揚積極的人文精神,貶抑工業、後工業社會日益沉淪異化了的病態人性。畫面選擇了明朗陽光下的大海為背景,透明的海水,起伏涌動的海浪、鼓起的風帆充滿了生機與活力,強化了作品的內涵,暗合了古老東方文明「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人生觀。本畫的形式語言簡約、活潑、輕松,言簡意賅,令觀者身心鬆弛、開朗,達到了形式與意味的統一。「亞光」效果的運用亦曾強了質朴感。
《幽思》是畫家劉文進系列少女作品的力作之一。顯示了畫家高深的藝術造詣和寫實功力。畫中人物是當今中國都市知識女性形象。少女凝視的雙眸深邃成熟。彷彿他的眸子後面還有一雙眼睛。這是一雙思索社會人生的眼睛。一雙具有現代觀念和智慧的眼睛。這雙眼睛冷峻剛毅,又善良溫順,具有外柔內剛性格特徵和心靈的內在張力。少女面部的刻畫採用了寫實手法—饒有興味的是少女的發型與服飾帶有幾分舊時的痕跡,與她的面部精神氣質的現代感形成似乎是文化上的現代與傳統的錯位與對位,二者間構成了微妙復雜的關系。服飾的簡朴與精神氣質的深邃同構,也具有當下中國許多精英人物的典型性,使這幅作品超越了一般肖像畫的美學內涵,具有潛在的象徵意味,令觀者幽攸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