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像墨子的格言

像墨子的格言

發布時間: 2023-06-16 06:38:29

『壹』 墨子的名言有那些

墨子的名言有:

1、萬事莫貴於義。《墨子·貴義》意思是一切事物沒有比正義更可貴的。

2、兼相愛,交相利。 《墨子·兼愛中》兼相愛:指不分親疏、貴賤、貧富、一視同仁的愛所有的人。交相利:互相幫助,共謀福利,反對爭奪斗爭。墨子認為天下的一切禍害皆起於人們之間「交相別」,即親疏遠近,彼此利益之別。因此,要除去天下之大害,就必須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

3、言不信者,行不果。口言之,身必行之。甘井近竭,招木近伐。 《墨子·親士》竭:盡,完。招木:喬木,高大的樹木。這兩句大意是:甘甜的井水易於枯竭,高大的樹木易被砍伐。井水甜則喝水的人多,自然容易枯竭;高大的樹木用處多,自然很快地招來斧斤。

露頭的椽子先爛,這是常見的現象。墨子由此提倡中庸思想,認為「太盛難守」,使人們甘居中游,不敢冒尖,這種傳統思想在今天是不足取的。

4、儉節則昌,淫佚則亡。 《墨子·辭過》。淫佚:也作「淫逸」,嗜欲過度,放縱恣肆。這兩句大意是:生話節儉,國家就昌盛;嗜欲放縱,國家就衰亡。

墨子主張「節葬」、「節用」,他認為一個國家,從國君到百姓,整個社會風氣祟尚節約儉朴就民富國強,走向興旺發達。若一味追求淫佚享受,就國弱民困,國家必然會走向衰亡。這兩句用干說明國家要尚節儉而戒淫佚,以保證昌盛久安。

5、義人在上,天下必治。 《墨子·非命上》。有道義的人在上位,天下一定能太平安定。說明在上位的國君應實行「義政」,所作所為要符合「道義」,這樣國家才能安定。義人:主持道義的人。

6、心無備慮,不可以應卒。 《墨子·七患》。慮:計謀。卒:同「猝」,指突然事變。這兩句大意是:心中沒有預先考慮應對事變的方法,就不能應付突然變故。無事之時備有事,平素就要對可能突發的變故准備應對的策略和方法。這樣,在事變發生時才不至於慌張,才能避免忙中出錯。這兩句多用於說明居安思危的道理。

7、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墨子·修身》。行:實踐。為:是。這兩句大意是:士人雖說要有學問,但是,能把學問用於實踐才是最重要的,是根本所在。此句以直言其事的手法闡明學問付諸實踐的重要性。這里強調以實踐能力作為檢驗士人有無真才實學的標准,這種觀點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在中國人眼中,學問雖然重要,如果不能轉化為能力,就不能算學到了真本領。這種觀念就是傳統的「知行」觀。這種強調知行統一的觀點,對我們今天反對本本主義,克服教條主義仍具有積極的作用。

8、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 戰國·墨子《墨子·大取》。這兩句大意是在好處中要取大的,在害處中要取小的。在生活中會遇到好處,也會遇到壞處。對好處,無疑應擇其大者而取之,以獲取最佳利益;對壞處,能避免則避免,不能避免則擇其小者而取之,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這是普通的道理,多用於生活中對利害的選擇。

9、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埤雅》。甘:甜。這兩句大意是:甜瓜的蒂卻是苦的,天下的事物沒有十全十美的。任何事物的優點和缺陷都是同時存在的,而絕對的完美無缺是沒有的,這就是事物本身所包含的相對性。只有認識了這一點,才能全面,深入地認識世界,而不致陷入絕對化、片面性。

10、吏不治則亂,農事緩則貧。 《墨子·非儒下》。這兩句大意是:官吏放棄管理就會發生動亂,農事抓得不緊,誤了農時就會帶來貧窮。這兩句用於論述吏治和農事對國家治亂有重要影響,強調要搞好吏治,抓緊農事。

11、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墨子·兼愛下》。這兩句大意是:凡是於天下人有利的事就去干,幫助它興辦起來;凡是對天下人有害的事,就把它除掉。墨子學說的核心是兼愛,愛天下的人。為天下興利樹除害就集中體現了這種思想。這兩句可藉以表述為人民大眾謀福利的宏大志向。

12、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 《墨子·非樂上》。利人:對別人有利。乎:語助詞,表示停頓。這兩句大意是:有利於別人的事就做下去,不利於別人的事就停止不做。

這兩句不僅語言平易淺近,而且所說的道理也很朴實。如果人們行事時都能作到~,那會避免多少爭端,消除多少麻煩!可供論述建設精神文明,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時引用。

『貳』 有關墨子的格言諺語名句

見賢而不急,則緩其君矣。非賢不急,非士無與慮國。
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
甘井近竭,招木近伐,靈龜近灼,神蛇近暴。
____以上《親士》
君子戰雖有陳,而勇為本焉;喪雖有禮,而哀為本焉;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____以上《修身》
其友皆好矜奮,創作比周,則家日損,身日危,名日辱。
____以上《所染》
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天之行廣而無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聖王法之。
____以上《法儀》
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故民無仰,則君無養;民無食,則不可事。
食者,國之寶也,兵者,國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國之具也。
____以上《七患》
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
是故古者聖王之為政也,言曰:「不義不富,不義不富,不義不貴,不義不親,不義不近。」
爵位不高,則民弗敬;蓄祿不厚,則民不信;政令不斷,則民不畏。舉三者授之賢者,非為賢賜也,欲其事之成。
____以上《尚賢上》
古者聖王甚尊尚賢而任使能,不黨父兄,不偏富貴,不嬖顏色。賢者舉而上之,富而貴之,以為官長;不肖者抑而廢之,貧而賤之,以為徒役。
何謂三本?曰:爵位不高,則民不敬也;蓄祿不厚,則民不信也;政令不斷,則民不畏也。
雖天亦不辨貧富、貴賤、遠邇、親疏,賢者舉而尚之,不肖者抑而廢之。
____以上《尚賢中》
古之聖王之治天下也,其所富,其所貴,未必王公大人骨肉之親、無故富貴、面目美好者也。
為賢之道將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財者勉以分人,有道者觀以教人。
____以上《尚賢下》
古者民始生,未有刑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
古者聖王為五刑,請以治其民,譬若絲縷之有紀,網罟之有綱,所以連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上》
察天子之所以治天下者,何故之以也?曰:難以其能一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
故當若天降寒熱不節,雪霜雨露不時,五穀不孰,六畜不遂,疾災戾疫,飄風苦雨,薦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罰也,將以罰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故古者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垂名於後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
____以上《尚同中》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____以上《兼愛上》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心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
夫愛人者,人亦從而愛之;利人者,人亦從而利之;惡人者,人亦從頁惡之;害人者,人亦從而害之。
____以上《兼愛中》
吾聞為明君於天下者,必先萬民之身,後為其身,然後可以為明君於天下。是故退睹其萬民,飢即食之,寒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待養之,死喪葬埋之。
王道盪盪,不偏不黨;王道平平,不黨不偏。其直若矢,其易若砥。君子之所履,小人之所視。
故君子莫若欲為惠君、忠臣、慈父、孝子、友兄、悌弟、當若兼之不可不行也。
____以上《兼愛下》
今至大為攻國,則弗知非,從而雀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另乎?
____以上《非攻上》
古者有語:謀而不得,則以往知來,以見知隱。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____以上《非攻中》
古之知者之為天下度也,必順慮其意而後為之。
今若有能信效先利天下諸侯者,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絕則委之,幣帛不足則共之。以此效大國,則大國之君說。
____以上《非攻下》
聖王為政,其發令、興事、使民、用財也,無不加用而為者。是故用財不費,民不德不勞,其興利多矣!
昔者聖王為法,曰:「丈夫年二十,毋敢不處家;女子年十五,毋敢不事人。」
____以上《節用上》
古者明王聖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歿世不卷。
古者聖王制為飲食之法,曰:「足以充虛繼氣,強股肱,耳目聰明,則止。不極五味不調、芬香之和,不致遠國珍怪異物。」
____以上《節用中》
仁者之為天下度也,辟之無以異乎孝子之為親度也。
今唯無以厚葬久喪者為政,國家必貧,人民必寡,刑政為亂。
今天下士君子,中請將欲為仁義,求為上士,上欲中聖王之道,下欲中國家百姓之利,故當若節喪之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____以上《節葬下》
順天意者,兼相愛,交相利,必得賞;反天意者,別相惡,交相賊,必得罰。
民有三患,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
____以上《非樂》
故所為功,利於人謂之巧,不利於人謂之拙。
____以上《魯問》
治於神者,眾人不知其功;爭於明者,眾人知之。
____以上《公輸》

『叄』 求、墨子的名言30條以上

1.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2.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偽詐)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載)行者也。 3. 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4. 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 5.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6. 節儉則昌,淫佚則亡。 7. 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8. 力,形之所以奮也。圓,一中同長也 9. 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10. 兼愛。 11. 非攻。 12. 尚賢 13. 尚同。 14. 節用。 15. 節葬。 16. 非樂。 17. 非命。 18. 天志。 19. 明鬼。 20. 兼相愛,交相利。 21. 若使天下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猶有不孝者? 22. 今重不為不義攻國。 23. 備者,國之重也。 24. 無不讓也,不可,說在殆。 25. 無言而不信,不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26. 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 27. 萬事莫貴於義。 28. 以攻戰亡者,可勝數。 29. 名不可簡而成也,譽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 30. 釣者之恭,非為魚賜也;餌鼠以蟲,非愛之也。 31. 儉節則唱,淫佚則亡。 32. 人不分幼長貴賤,皆天只臣也 33. 「凡入國,必擇務而從事焉。國家昏亂,則語之尚賢、尚同;國家貧,則語之節用、節葬;國家熹音湛湎,則語之非樂、非命;國家淫僻無禮,則語之尊天、事鬼;國家務奪侵凌,即語之兼愛、非攻。」 34. 三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廢(發)以為刑政 ,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35. 「順天意者」,「必得賞」;「反天意者」,「必得罰」。 36. 快馬加鞭 解:給快跑的馬再抽幾鞭,使它跑得更快。用來形容:快上加快,疾弛飛奔,或用以比喻不斷努力,繼續前進。 述源:《墨子耕柱》:"耕柱子曰:'將驅驥也。'子墨子曰:'何故驅驥也?'耕柱子曰:驥足以責。'子墨子曰:'我亦以子為足以則。'" 墨子學生耕柱子,聰穎過人,但不知發奮努力,墨子總是責備他。耕柱子說:"先生,我真的沒有什麼比別人強的地方嗎?"墨子說:"我將要上太行山,乘坐快馬和牛,你打算鞭策哪一個呢?"耕柱子很自信地說:"我要鞭策快馬。"墨子追問:"你為什麼要鞭策快馬?"耕柱子說:"快馬值得鞭策。因為它感覺靈敏,鞭打它可以使它跑得更快!"墨子的用意是啟發耕柱子,讓他努力求學,奮發上進,現已水到渠成,就對耕柱子說:"我也認為你是值得鞭策的!你應該象快馬一樣力求上進啊!"以後耕柱子發奮讀書,力求上進,再也不用老師整日督促了。 37. 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故聖人以治天下為事者,惡得不禁惡而勸愛?故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 38. 天下之人皆不能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 39.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40. 無言而不應,無德而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即此言愛人者必見愛也,而惡人者必見惡也。

熱點內容
紅葉故事下載 發布:2024-12-28 12:02:02 瀏覽:943
結婚用成語 發布:2024-12-28 11:47:38 瀏覽:152
馬的成語大全成語大全 發布:2024-12-28 11:30:04 瀏覽:96
面什麼紅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11:18:34 瀏覽:904
喜耕田的故事一 發布:2024-12-28 10:10:20 瀏覽:450
耒陽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7:14 瀏覽:381
一個老兵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10:01:42 瀏覽:675
狼羊成語 發布:2024-12-28 09:53:02 瀏覽:438
關於形象的故事 發布:2024-12-28 09:53:00 瀏覽:601
勇有什麼成語 發布:2024-12-28 09:43:20 瀏覽: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