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曜字弘嗣文言文
⑴ 韋曜的介紹
韋曜(204年―273年),本名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今江蘇丹陽)人。回三國時期著名史學家、東吳答四朝重臣。韋曜是中國古代史上從事史書編纂時間最長的史學家,後世《三國志》多取材其《吳書》。少時好學能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令、尚書郎、太子中庶子、黃門侍郎、太史令、中書郎等職。258年,孫綝廢黜孫亮,立孫休為皇帝,改元永安,昭立五經博士而創設國學,立太學博士制度,韋昭官拜中書郎,出任博士祭酒,掌管國子學。264年,孫休去世,孫皓即位,韋昭封高陵亭侯,擔任中書僕射、侍中,領左國史。後為孫皓所害,時年七十歲。著有《吳書》(合著)、《漢書音義》、《國語注》、《官職訓》、《三吳郡國志》等。
⑵ 這些人都是誰魯周公、晏嬰,漢有揚雄、司馬相如,吳有韋曜,晉有劉琨、張載、遠祖納、謝安、左思
神農氏:是傳說中的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繼伏羲以後,神農氏是又一個對中華民族頗多貢獻內的傳奇人容物。他發明了農耕技術而號神農氏。
魯周公:即周公旦,漢族(華夏)姓姬,名旦,氏號為周,爵位為公。西周政治家。
晏嬰:字仲,謚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揚雄:字子雲,漢族。西漢官吏、學者。
司馬相如:字長卿,漢族,蜀郡(今四川省南充人)。西漢大辭賦家。其代表作品為《子虛賦》。
韋曜字弘嗣,吳郡雲陽人也。一少好學,能屬文,從丞相掾,除西安令,還為尚書郎,遷太 子中庶子。
劉琨字越石,西晉將領、音樂家、文學家。
張載,字孟陽。河北安平人,西晉文學家。「三張」之一。
遠祖納,就是陸納,字祖言。少有清操,貞厲絕俗。初辟鎮軍大將軍、武陵王掾,州舉秀才。太原王述雅敬重之,引為建威長史。累遷黃門侍郎、本州別駕、尚書吏部郎,出為吳興太守。
謝安,字安石,東晉名士、宰相。
左思,字太沖,齊國臨淄(今山東淄博)人。西晉著名文學家,其《三都賦》頗被當時稱頌,造成「洛陽紙貴」。
⑶ 以茶代酒的典故源自哪個歷史人物
以茶代酒的典故最早出現在晉朝陳壽寫的《三國志.韋曜傳》里,「皓每饗宴,無專不竟日,坐席無能屬否率已七升為限,雖不悉入口,皆澆灌取盡。曜素飲酒不過二升,初見禮異時,常為裁減,或密賜荈以當酒。」
文中的皓即孫皓(242—284年),字元宗,中國三國時代東吳的第四代君主(264-280年在位)。他是孫權被廢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孫和的長子,也是東吳的最後一個皇帝。其中的曜字弘嗣,原名韋昭,(陳壽為了避晉武帝之父司馬昭的違,所以改為韋曜),吳郡雲陽人,以博學多聞而為孫皓所器重。也就是說,吳王孫皓每次大宴群臣,座客者至少得飲酒七升,有本事能從嘴丫漏掉,不把它咽下去也可以,但七升的酒必須見底的。有位叫韋曜的酒量不過二升,孫皓對他特別優待,擔心他不勝酒力出洋相,經常允許他少喝,或暗中賜給韋曜茶來代替酒。 可惜,耿直磊落的韋曜碰到的是個嗜酒如命,貪圖享受的平庸幼稚糊塗之主。孫皓竟把宴會演變成了「過家家」,「皓每於會,因酒酣,輒令侍臣嘲虐公卿,以為笑樂。」韋曜認為這樣下去,「外相毀傷,內長尤恨」,徹底墮落的孫皓不聽韋曜的勸阻,最終,引起孫皓對他的厭惡把他打入天牢,不久被處死。(韋曜的死還有其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