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京片子台詞

京片子台詞

發布時間: 2023-06-04 11:51:10

❶ 相聲北京話台詞

北京話
侯寶林 郭啟儒
甲 說相聲最好呀把這個嘴給練好咯。
乙 是啊 全仗這說嘛。
甲 早晨起來啊,用功,有基訓啊。
乙 啊。
甲 基訓啊。
乙 基訓?
甲 基本訓練。
乙 啊,那怎麼訓練?
甲 把口型練一練。
乙 哦。
甲 使面部的肌肉鬆弛。
乙 啊。
甲 另外得說,嘴得練,舌頭得練。
乙 那是啊。
甲 哎,唇、齒、牙、喉、舌全得練。因為你說話嘛,需要嘴呀。
乙 是啊。
甲 口腔得利落口腔有毛病的人說相聲不成。
乙 哎。
甲 沒毛病的人也得說呀。
乙 那是呀。
甲 你說一段相聲,一個字兒也不許錯呀。
乙 對。
甲 一個字兒也不許羅嗦。
乙 哎。
甲 可誰也免不掉羅嗦,是吧?
乙 哈哈,羅嗦。
甲 羅嗦,這是最大的毛病。
乙 哦。
甲 就是功夫問題。
乙 是嗎?
甲 早晨起來最好練練繞口令。
乙 哎,練練嘴。
甲 練練嘴。
乙 嗯。
甲 你看哪,我們那馬增芬同志。
乙 嗯。
甲 她嘴最好。
乙 是嗎?
甲 因為她總唱啊,總唱那「六十六歲劉老六」啊!
乙 啊。
甲 早晨起來,先唱這個,先唱四遍,我們都做早操,她不去。
乙 她怎麼樣?
甲 她唱繞口令。
乙 哦。
甲 她說,我這也是體育的一種。
乙 這怎麼也屬於體育的一種?
甲 這叫口腔體操。
乙 啊?這嘴也練體操哇!
甲 哎,這也得練。
乙 這好。
甲 所以她嘴好。
乙 那倒是啊。
甲 說的這個字兒,要清楚。
乙 對。
甲 口音要正。
乙 哎。
甲 最好啊,就是普通話。
乙 哦,普通話?
甲 說普通話。
乙 噢。
甲 大家都聽得懂。先由北京話這兒練。
乙 哎。
甲 北京話可別說那老北京話。什麼:「你顛兒了」、「撒丫子啦」、「孬啦」。你比如說一個「吃」吧。
乙 哦。
甲 一個「吃」就有很多說法。
乙 啊。
甲 這兒擱個饅頭,你把它吃了。
乙 這不就得了嗎?
甲 你把它吃了。
乙 啊,吃了。
甲 有很多詞兒形容「吃了」。
乙 還有什麼詞兒?
甲 你把它餐了。
乙 餐了。
甲 「餐」原來是文言。
乙 啊。
甲 可擱在這兒,它算土語。
乙 哦?
甲 這算兩用的。
乙 啊。
甲 你把它餐了。
乙 餐了。
甲 你把它啃了,你把它開了。
乙 開了?
甲 還有,你把它捋了。
乙 咳。
甲 再多用一字兒,你把它墊補了。
乙 您這個,這叫什麼話呢?
甲 這就叫做北京話的土語。
乙 哦,土語,嗯。
甲 說北京話,你說土語不行。
乙 那是啊。
甲 你非得說普通話。
乙 對。
甲 現在提倡說普通話。
乙 是啊。
甲 今後說話都要按照這個規范。
乙 對。
甲 說北京話,別說土話,就是普通話。
乙 噢。
甲 現在人都學北京話。
乙 是啊。
甲 現在學北京話正確。
乙 哎。
甲 因為什麼?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音為標準的普通話。
乙 那倒是啊。
甲 像北京土話這路話不行啊。
乙 啊。
甲 這兩個人「你們二位怎麼論啊?」
乙 哦,怎麼論?
甲 怎麼論。
乙 嗯。
甲 這東西我買一個多少錢:「論斤多少錢?」這個「論」字兒我找不著。後來我一研究是「論」字。
乙 哦,「論」!
甲 論,論斤要,或者「你們二位怎麼論」?是弟兄啊,還是叔伯,怎麼論。
乙 哦,是是。
甲 是不是?
乙 嗯。
甲 過去也有過,說讓人都學國語,叫什麼?叫國語啊。
乙 啊,國語。
甲 國語。就沒推開。有很多人,提倡學國語,那國語說得不是味兒啊。
乙 國語。
甲 過去那個電影里,不是凈說國語嗎?
乙 哦。
甲 一說話這味兒:「好嘍好嘍,我已經知道你的心裡,可是我並沒有答應你啊!」
乙 這就叫國語啊。
甲 哎。「是的是的,我已經知道了,好嘍好嘍,我們倆一道走好嘍!」就這味兒。他們也拿這個當作北京話。
乙 據說他們這都是北京話。
甲 是啊,在上海這么說行了,這就叫北京話,到北京來就不行了。
乙 哦?
甲 北京話它不是這味兒啊。
乙 是啊。
甲 北京人要都這味兒,那多別扭啊。北京話有特點,說得流利,說得快。
乙 哦。
甲 你走街上,你聽那北京話:「三輪兒!」「哪兒去啊?」「東四。」「五毛。」「三毛。」「四毛吧,多了不要。」「站住,拉吧。」得。
乙 這話說得乾脆啊。
甲 乾脆嗎?
乙 嗯。
甲 流利。
乙 是嘛。
甲 你說要都跟過去電影明星那味兒,那馬路上,你瞧著別扭不別扭?
乙 啊。
甲 走街上都那路北京話:「這輛三輪車誰的呢?你好不好拉我去呢?」蹬三輪兒的這位也這味兒。
乙 也這味兒。
甲 「哦,謝謝,你要坐我的三輪車去嗎?哦,我真得感謝你了!」
乙 這有什麼感激的?
甲 「你要到哪裡去?」「你拉我東四牌樓好嘍。」「哦,東四牌樓!東四牌樓!你為什麼要到那裡去?」「我住家就在那裡。」
乙 啊。
甲 「哦,你給八毛錢好嘍。」「不,我只給你三毛錢好嘍,哎,你自己考慮一下。」「不,先生,三毛錢未免太少一點,我實在不能答應你的要求喲!」

❷ 請問《瘋狂的石頭》里的方言!

老包 講的是重慶話
經典台詞:崽兒霸道

助理四眼 講成都話的
經典台詞:狗日地~內 高科技容嗦 無人駕駛~~~

道哥的聽著像保定話,不確定,反正是河北的地方話
經典台詞:什麼素質阿?

困在井底下的倒霉蛋黑皮 說的是青島話
經典台詞:牌子的!班尼路~~

小軍的口音乍一聽像京片子,仔細一聽原來是京郊片子
經典台詞:呦!行啊!蜘蛛俠呀~

徐崢演的房地產老闆,基本上算是說普通話,但是有點上海口音
經典台詞:

大盜麥克,很明顯啦,粵語和香港普通話
經典台詞:我頂你個肺!

其他的還有:

游戲場里敗家子謝小萌泡妞時,其中一個姑娘說,「干什麼你,我看就沒有這個必要了吧」。說的是濟南話

徐崢暴打他的助理後,一個保安在一邊小小聲說:「不許打人啊~」 是天津話

最後在立交橋上開摩托車追著黑皮跑的麵包店老闆說的是陝西話,「偷麵包?跑!60邁咧!」

❸ 侯寶林 說方言 台詞

戲劇與方言 侯寶林 郭啟儒
甲:做一個相聲演員啊,可不容易。
乙:怎麼?
甲:起碼的條件兒,得會說話。
乙:這個條件倒很容易呀,誰不會說話呀?
甲:說話跟說話不同啊。
乙:怎麼著?
甲:你看一般人說話:只要把內容表達出來,讓對方領會了就行啦。
乙:哦,那麼說相聲的呢?
甲:相聲它是藝術形式啊,就得用藝術語言。
乙:噢。
甲:它這個藝術語言跟一般人說話有很大的不同。
乙:是啊?
甲:相聲的語言哪,它必須得精煉。
乙:哎。
甲:您看我們表演,說的是北京話。
乙:是啊。
甲:我們說的北京話不是一般北京話,是精煉的北京話,是經過了提煉,經過了藝術加工。
乙:相聲台詞兒啊,就是語言精煉。
甲:哎,相聲語言的特點呢,就是短小精幹而邏輯性強。
乙:對。
甲:您看我們說的北京話,外埠觀眾他也聽得懂。
乙:噢。
甲:這怎麼回事?經過了藝術加工了。
乙:哦。
甲:不像一般北京人說話那麼啰唆,什麼名詞、副詞、代詞、動詞、語氣詞、感嘆詞用得那麼多,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那麼您給舉個例子,要用這啰唆的北京話怎麼說?
甲:啰唆北京話?那比如說吧,哥兒倆,住一個院里,一個在東房住,一個在西房住。夜間都睡覺啦,忽然間那屋房門一響,這屋發覺啦,兩個人一問一答,本來這點兒事幾個字就能解決,要用老北京話能說得啰里啰唆一大堆。
乙:怎麼說?
甲:比方說夜間了,都睡覺了,忽然間那屋屋門一響,這屋發覺了,「喲嗬!」
乙:「喲嗬」?
甲:啊!先來個感嘆詞。
乙:你瞧瞧這個。
甲:「喲嗬?那屋『咣當』一下子門響,黑更半夜,這是誰出來啦?一聲不言語呀,怪嚇人的。」
乙:嗬!這一大套啊。
甲:這回答也這么啰唆啦!「啊,是我,您哪,哥哥,您還沒歇著哪?我出來撒泡尿。沒有外人,您歇著您的吧,甭害怕,您哪。」
乙:這位比他還啰唆。
甲:這位還關照他呢。
乙:還要說什麼?
甲:「黑更半夜的穿點兒衣裳,要不然就凍著可不是鬧著玩的,明兒一發燒就得感冒嘍。」
乙:嗬!
甲:這說:「不要緊的,哥哥,我這兒披著衣裳哪,撒完尿我趕緊就回去,您歇著您的吧,有什麼話咱們明兒見吧您。」
乙:這夠多少字啦?
甲:三百多字。要用精煉的北京話,說這點兒事情,分成四句話,用十六個字就解決問題。
乙:一句話用四個字?
甲:哎。
乙:怎麼說呢?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啦,一問:「這是誰呀?」
乙:四個字。
甲:回答也四個:「是我您哪。」「你干嗎去?」「我撒泡尿。」
乙:哎!這個省事多啦。
甲:您聽這個省事啊?還有比這省事的呢。
乙:哪兒的話?
甲:山東話。山東人要說這點兒事情,同是四句話,用十二個字就行啦。
乙:十二個字……噢!三個字一句啦?
甲:哎。
乙:怎麼說呢?
甲:山東話啊。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這是誰?」(學山東話)
乙:嗯,三個字。
甲:回答也三個字:「這是我。」「上哪去?」「上便所。」
乙:嘿,這個更省事啦。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
乙:哪兒的話?
甲:上海話。
乙:上海?
甲:上海人說話呀,八個字就夠了。
乙:噢,兩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麼說呀?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上海話)「啥人?」「我呀。」「啥去?」「撒尿。」
乙:嘿!這有點兒意思,省事多嘍。
甲:不,還有比這省事的哪。
乙:還有比這省事的?哪兒的話?
甲:河南話。
乙:河南?
甲:哎,河南人說話,說這點事情,四個字就解決。
乙:一個字一句?
甲:哎,
乙:那怎麼說?
甲:那兒屋門一響,這兒發覺一問:(學河南話)「誰?」「我。」「咋?」「溺!」
乙:嗐!您說的是各地的方言。
甲:哎,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藝術。
乙:是啊。
甲:說相聲就用北京話。
乙:那是啊,相聲是北京的土產嘛。
甲:對,可是不歸土產公司那邊兒賣。
乙:地方劇的一種。
甲:是嘛。北京的地方戲曲:相聲、單弦、京戲。
乙:京戲,就帶著地名兒哪嘛。
甲:是嘛,京戲。它不管劇中人是什麼地方人,他唱出來也是按照北京音,北京味兒。
乙:是!
甲:比如說京劇唱《空城計》。
乙:主角兒是諸葛亮。
甲:諸葛亮念白是這味兒,「把你這大膽的馬謖哇!臨行之時,山人怎樣囑咐與你,叫你靠山近水,安營紮寨,怎麼不聽山人之言,偏偏在這山上扎營,只恐街亭難保!」
乙:嗯!是北京味兒。
甲:原來諸葛亮不是北京人。
乙:諸葛亮是山東人呢。
甲:山東人說話什麼味兒?
乙:什麼味兒?
甲:山東人說話都這味兒:(學山東話)「喂,我說三哥,你上哪兒去啦?」「哎,我上北邊兒。」「上北邊兒干什麼去啦?」「上北邊那個地場找個人。你沒事嗎?咱一道去要吧。」
乙:這就是山東話呀。
甲:可京戲里的諸葛亮,一點兒這味兒也沒有。
乙:那是怎麼回事啊?
甲:有這味就不好聽啦!諸葛亮坐大帳,拿起令箭一派將,山東味兒的,(學山東話)「哎,我說馬謖哪去啦?馬謖上哪個地方去啦?哎,馬謖聽令。」馬謖過來,「啊,是!」
乙:也這味兒。
甲:「叫你去鎮守街亭,你可敢去呀?」「丞相你說什麼?不是鎮守街亭嗎?小意思,沒大關系,告訴你說吧,交給我你就X(左貝右青)好吧!」「哎,馬謖我告訴你說,那個街亭雖小,關系重大!街亭要是一丟,咱們大家全都玩完啦!」
乙:這像話嗎?
甲:是嘛,要這味兒就不行了嘛!
乙:要這么唱就不叫京戲啦。
甲:哎,京戲不管劇中人是山東的,山西的都不管。
乙:劇中人也有山西人哪。
甲:有啊,關雲長。
乙:是啊。
甲:你比如京戲唱這個《古城會》。
乙:啊,關公戲。
甲:關公唱這個「吹腔」,唱起來是這個味兒。
乙:怎麼唱啊?
甲:(學唱)「叫馬童,你與爺忙把路引,大搖大擺走進了古城。」
乙:京字京韻。
甲:一點兒山西味兒也沒有啦。
乙:對。
甲:叫板也是這樣,「馬童,抬、刀、備、馬!」
乙:有勁。
甲:可是山西人說話沒這么硬。
乙:山西人說話什麼味兒啊?
甲:說出來那麼溫柔、那麼緩和、那麼好聽,山西人說話都這味兒,(學晉中話)「老王,你上哪兒啦?近些來生意很好吧,沒有事到我們家去吃飯吧!」
乙:哎,這個語言呢,非常的柔和。
甲:哎,京戲里頭關雲長要這味兒,可就沒勁兒啦。
乙:那是啊。
甲:一叫板,(學晉中話)「馬童,抬刀帶馬,咱們一塊兒出去吃飯吧。」
乙:嗐!也沒有這么唱的呀。
甲:是吧?
乙:啊。
甲:各地的地方戲呀,都是按照當地的方言去發展。
乙:是。
甲:北方的這些地方戲呀,我們北方人都聽得懂。南方人有時候聽著差一點兒。
乙:是啊?
甲:它是語言關系。
乙:對呀。
甲:到南方啊,有很多劇種,我們北方人聽不懂。
乙:是嗎?
甲:到上海,有滬劇呀。
乙:上海本灘的。
甲:哎,滬劇!你要不懂上海話,你就不知道他那兒說的什麼話。
乙:是嗎?這滬劇您會唱嗎?
甲:會唱啊。
乙:您可以唱幾句。
甲:這兒唱兩句?這兒唱兩句有人聽得懂嗎?
乙:您唱兩句。
甲:南方人聽得懂。
乙:對。
甲:北方人聽不懂。
乙:您唱。
甲:唱出來這味兒:(學唱)「我與你是兩……」這什麼詞兒這是?
乙:我不知道。
甲:你不懂上海話。
乙:對,這聽不懂。
甲:我去過上海,剛一到那兒的時候,我也不懂。
乙:是啊。
甲:不知道他唱的是什麼,慢慢學,就行啦。你要是不學上海話,在上海呆著,那可別扭啦。
乙:是啊?
甲:說話就鬧誤會,人家說是這么一個意思,你體會呢,另外一個意思。我剛到上海那兒,我到理發館去刮刮臉,洗洗頭吧。哎,鬧笑話啦。
乙:怎麼?
甲:它名詞不一樣啊。
乙:刮臉?
甲:刮臉,他們叫「修面」。
乙:修面。
甲:哎,到上海我修面。
乙:修面?
甲:就是刮臉。
乙:洗頭呢?
甲:洗頭啊?那你一聽就得害怕!
乙:怎麼?
甲:他們叫「汰頭」。
乙:打頭?
甲:洗什麼東西都叫「汰」。咱們說「洗一洗」,他們說「汰一汰」。
乙:洗什麼就叫「汰」。
甲:哎。
乙:咱們洗洗手絹兒。
甲:叫「汰汰絹頭」。(學上海話)
乙:什麼?
甲:「汰汰絹頭」。
乙:噢,汰汰絹頭。洗洗大褂?
甲:叫「汰汰長衫」。(學上海話)
乙:汰汰長衫。
甲:哎,長衫。我剛一到上海的時候,我想我得刮刮臉呢,我就到理發館去啦。我說:「掌櫃的,你給我拾掇拾掇這個。」(指頭)
乙:你干嗎還比劃著說呀?
甲:我怕他聽不懂啊。
乙:人家怎麼樣?
甲:樂我啦。(學上海話)「好格,儂坐屋來呀。」我說,「什麼?」「讓儂坐屋來。」我坐屋裡?我說,「我沒在街上啊?是在屋裡哪。」他說,「是要儂坐屋來。」
乙:怎麼句話呀?
甲:喔,是讓我坐下。坐下怎麼叫「屋裡」呀?
乙:言語不同嘛。
甲:哎。給我刮臉。刮完臉呢,把椅子推起來,我在前邊這兒坐著。
乙:是啊。
甲:他在後邊兒站著啊,他指著我腦袋問我。
乙:問什麼?
甲:(學上海話)「喏!儂汰一汰好不哦?」
乙:要打你。
甲:我一想解放以後不準打人啦!在這兒刮刮臉還得打我一頓哪?
乙:你可以問一問他呀。
甲:是啊,我很不高興地問他了,「你是就打我一個呀?還是來的幾位全打呀?」
乙:他說什麼?
甲:他說啦,「一樣了,統統汰了。」
乙:統統打?
甲:我一想統統全打呀?
乙:您怎麼樣?
甲:咱也別給破壞這規矩呀。「哎……那就打吧!」一會兒給我洗頭、吹風,臨完拿鏡子一照,告訴我,「好啦!」
乙:好啦?
甲:我說:「好了您怎麼不打我呀?」
乙:他說什麼?
甲:(學上海話)「汰過啦!」
乙:打過啦?
甲:「打過啦,我怎麼一點兒不疼啊?」
乙:嗐。
甲:你說鬧多大笑話。
乙:說的是啊。
甲:他不懂話嘛。
乙:對,這就要吃虧。
甲:慢慢學就行啦。你要不懂南方話,越劇多好啊,你聽不懂啊。
乙:越劇是紹興戲。
甲:紹興戲呀,那唱出來那調子多好聽啊。
乙:是啊。
甲:哎,可是非得懂話。唱出那味兒可好聽。
乙:越劇?
甲:越劇呀!唱出這味兒。
乙:你唱兩句。
甲:(學越劇)「天花傳播快如飛,傳到東來傳到西,空氣之中能散布,一經染病便難醫。」
乙:哎,好聽!
甲:後來我喜歡學。我最愛聽的就是《梁祝》。
乙:梁山伯、祝英台。您會唱嗎?
甲:會唱。
乙:您唱兩句兒。
甲:一個人兒唱沒意思。
乙:怎麼?
甲:梁山伯、祝英台得倆人兒啊。
乙:那我幫您唱,唱吧?
甲:那可以啦。你來小生。我唱那個女的——祝英台。
乙:我這兒梁山伯。
甲:哎。「儂兩個在這兒唱啊。儂是梁山伯,我是祝英台。」(用紹興方言)
乙:對對,咱們唱哪點兒啊?
甲:咱們就唱「弔孝」那點兒。
乙:給誰弔孝啊?
甲:給梁山伯弔孝啊。
乙:那……這幕里頭沒有我啦?
甲:也可以有你呀。
乙:有我?
甲:啊,你在那床板上停著。
乙:噢!死的?
甲:啊。(用紹興方言)「儂也來戲唱。」
乙:那我還唱個什麼勁兒啊?去活的呀?
甲:活的?你連話都不懂,一句也不會唱,你活的了嗎?那個!再者說,真要唱你這模樣?唱小生也不好看哪。你就來死的吧。
乙:那麼就聽你這段唱。
甲:哎,你就來這道具。
乙:我就來那死梁山伯?
甲:對。
乙:那我得躺這兒吧?
甲:哎,別躺下呀?
乙:我不死了嗎?
甲:那你也立在這兒。
乙:死了還立著?
甲:因為咱們這不是「立體藝術」嘛。
乙:哎,特別。唱吧!
甲:(學唱)「梁兄,梁兄,梁兄啊!」你這死人,你還晃悠啊?
乙:這是咱們兩個人的感情。
甲:噢,死人還有感情啊?沒有。
乙:沒有動作?
甲:哎!
乙:那您唱吧。
甲:(學唱)「一見梁兄魂魄消,不由英台哭號啕。樓台一別成永訣,前世無緣同到老。我只望天從人願成佳偶,誰知道姻緣簿上名不標。」
乙:嘿嘿!
甲:你樂什麼呀,你別樂啊。你聽這個字啊,你聽不懂。
乙:哎。
甲:它非得用人家這個方言,唱出來才好聽。
乙:是啊。
甲:你比如說這句詞。
乙:哪句呀?
甲:「我還當笙簫管笛來迎娶,」那人家唱起來呢,字就變啦。
乙:怎麼唱?
甲:(學唱)「我本當笙簫管笛來迎尺。」
乙:不是娶嗎?
甲:哎,要唱這個「來迎尺」。
乙:啊,得這么唱。
甲:哎,唱出來好聽啊。
乙:噢!
甲:你用北京字唱出來不好聽啊。
乙:是嗎?
甲:(用普通話唱)「我還當笙簫管笛來迎娶。」
乙:是不好聽。
甲:它南方的藝術就得用南方話。
乙:對嘍。
甲:還有一種彈詞。
乙:彈詞是蘇州的地方劇呀。
甲:非得用蘇州話才好聽。
乙:是啊。彈詞你也會嗎?
甲:會唱。
乙:那你唱兩句兒。
甲:我這兒唱?有人懂嗎?
乙:也許有人懂啊。
甲:北方人多。這樣,先把詞兒介紹一下。
乙:對,把詞兒介紹介紹。
甲:我唱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
乙:啊,什麼故事?
甲:《林沖發配》。
乙:野豬林?
甲:哎。回頭我一唱這字可就變了,大家聽不出來啦。懂南方話的能聽出來;北方人就聽不懂了。我先用北方話把這個詞兒介紹一下。大家注意聽啊,要記住啊。啊,最好能記錄的盡量記錄,那麼聽完以後咱們就分組討論啦!
乙:嗐!這不是聽報告哪?
甲:啊?
乙:這有什麼討論的呀?
甲:沒必要討論?
乙:沒有必要討論。
甲:那好吧,那聽完了就自由活動吧。
乙:嗐。您把這詞兒介紹出去。
甲:《林沖發配》。
乙:哎。
甲:林沖剛一出東京,第一句詞兒,
乙:什麼詞兒?
甲:「無端受屈配滄城,好一似虎落平陽鳥失群。一別東京何日返?我此仇不報枉為人。」
乙:這么四句。
甲:哎,唱出來是這樣。(學唱評彈)「無端受屈配滄城,好一似虎落平陽鳥失群,一別東京何日返?我此仇不報枉為人。」哎?鼓掌的人不多呀?鼓掌的人都是南方人!北方人還是沒聽懂。
乙:哎。
甲:南方人聽著好。哪一點不對,請南方朋友提提意見,哪點兒不對您盡管說。啊,是腔調是韻調?哪點兒不對您告訴我,別客氣!哪位要說我唱的不對!
乙:怎麼樣?
甲:那……你來唱。
乙:啊?
甲:管保比我唱的好。
乙:是嘍!就咱們唱。
甲:啊,我們唱啊,很困難。我們是北京人呢,
乙:是啊。
甲:學的是蘇州話呀,難啦。我們這個嘴呀,很吃力的。
乙:喔,用勁。
甲:哎,還學著不完全像,吃力呀。
乙:是啊。
甲:您比如說這句詞兒吧,
乙:哪句呀!
甲:「可恨高俅用毒謀」。你要用北京話說,我們嘴上一點兒也不吃力——「可恨高俅用毒謀」;要唱這彈詞用蘇州字,我們嘴上就吃力了。唱出來得這個樣。
乙:怎麼唱?
甲:(學唱)「可恨高桔(俅)」。
乙:不是「俅」嗎?
甲:「不是,桔!」(學唱)「用毒謬(謀)」。
乙:謀啊!
甲:「謬」!「害得我,披枷戴鎖配滄揪(州)」
乙:州啊!
甲:是「揪」。
乙:嗬。
甲:非得這樣它才像那個字。
乙:是啊?
甲:北方人學南方的就這么費勁。可是南方人你讓他學京戲呀,也很費勁。
乙:費勁?
甲:上海人唱京戲?他也不好聽。
乙:我聽著也有唱的不錯的呀。
甲:上海的名演員,名票?
乙:啊。
甲:那功夫大啦。
乙:噢。
甲:他得學北京話。按照北京音唱京戲,他才好聽。要用上海話唱京戲那絕對不好聽。
乙:上海話好聽啊?
甲:上海話?有的人講話好聽。婦女講話好聽。有時候你走街上,看見兩個上海婦女,人家在那兒說話,你在旁邊聽著,對話也是很美。
乙:是嗎?
甲:不但是發音美,你在旁邊看著,連她那個表情顯得那麼活潑。
乙:喔?您來來。
甲:兩個人碰到啦,(用蘇州話)「你到啥地方去啦?」「大馬路白巷白巷!」「依到我此地來吃飯好啦!」「我勿去格!」你聽這話蠻好聽吧?
乙:哎,音調蠻美的。
甲:那你要用這話唱京戲,它就不好聽啦。
乙:是啊?
甲:念出白來不是味兒啊。你比如說唱《硃砂痣》。
乙:這是老生戲呀。
甲:老生叫板有一句白。
乙:什麼詞兒?
甲:「丫環掌燈,觀看嬌娘。」用北京話說就是「丫頭,點個燈來,看看新娘」。
乙:是啊。
甲:要用上海話一說,這字就變啦。
乙:喔,字音就變啦?
甲:變啦。丫頭啊,上海話叫「烏豆」。
乙:什麼?
甲:(學)「烏豆」。
乙:烏豆!
甲:「烏豆」干嗎呀?(輕聲地)「烏豆」。
乙:掌燈。
甲:掌燈?上海話說「拿一把燈火來呀!」
乙:噢,拿一把燈火來。
甲:「看看」,上海人說「覷覷」,「覷覷」,「覷覷」!
乙:噢。
甲:比如說念這京白。
乙:怎麼念啊?
甲:是這味兒,(學京戲道白)「丫環,掌燈觀看嬌娘!」這好聽,
乙:好聽。
甲:你要用上海話它「覷覷」就不好聽了。
乙:還念這句白。
甲:這味兒啦!(用上海話)「烏豆!儂格拿盞燈火來,阿拉覷覷小娘子啥格面孔啊!」
乙:嗐!

熱點內容
100個恐怖故事 發布:2024-11-17 20:26:12 瀏覽:415
成語是滴 發布:2024-11-17 20:22:57 瀏覽:310
君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20:03:57 瀏覽:905
夜校出人才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19:59:08 瀏覽:794
余字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7 19:59:04 瀏覽:164
關於書法的小故事 發布:2024-11-17 19:24:38 瀏覽:528
大恐龍來了故事 發布:2024-11-17 19:15:27 瀏覽:438
形容有特色的成語 發布:2024-11-17 19:03:33 瀏覽:507
危開頭成語 發布:2024-11-17 18:48:29 瀏覽:297
成語什麼局 發布:2024-11-17 18:46:25 瀏覽: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