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識日文言文翻譯
1. 文言文 6篇翻譯
虛靜以待
天地間真自慰,惟靜者能嘗得出。天地間真機話,惟靜者能看得透。灑脫是,養心第一法。謙退是,保身第一法。安靜是,處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自外超然,處人藹然,無事澄然,有事決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勇而氣和,斯為大勇.有作用者,氣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怏然不露。意粗性躁,一事無成。心平氣和,萬祥駢集。以和氣臨人,則乖礫滅。以正氣接物,則妖氣清。以浩氣臨事,則疑畏釋。以靜氣養身,則夢寐恬。觀操守,在利害時。觀度量,在喜怒時。觀存養,在紛繁時。觀鎮定,在震驚時。寡慾故靜,有主則虛。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臨喜臨怒,看涵養。群行群止,看識見。
一種超脫,更多的還是灑脫。為人者就應以次為謹,致虛守靜。繁華人人世,在佛的眼裡那究竟又是幾度輪回啊!在我看來我們看好多東西功利心太重,看什麼東西功利色彩重了,心中的靜也都不脛而走了。於是乎世間小小的震顫也能驚起我們心中巨大的波濤。我們為人處事的心態不在是「不驚」了,那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精神不見了,到處都是喧囂,到處都是煩躁,於是生活處處充滿了抱怨.
我是人,一個很平凡很普通的人,這種心態很多時候也霸佔著我的心理.任憑你多麼不喜歡它們,它們總有辦法讓你的心態在某種場合,某個時機中鏈接上它們,常能喚起你心中的怒,讓你不知不覺怒從心中起,惡向膽邊來.可往往事情過去一段時間後我都會覺得很後悔的!
待事達觀些,超脫些,才能處大事不驚,遇事冷靜鎮靜,才能有敏銳的頭腦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獲得成功,有一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我看心態決定成敗更合適!
我想今後我該何去何從,我應該有打算了!
善冶傴者
平原人有善治傴者,自雲:「不善,人百一人耳。」有人曲度八尺,直度六尺,乃厚貨求治。曰:「 君且 。」欲上背踏之。傴者曰:「將殺我!」曰:「趣令君直焉知死事。」
【注釋】
①選自《笑林》。②平原:漢平原郡,今山東西部一帶。傴:讀yǔ羽,背彎,駝背。③人 百一人:一百個人里只有一個人。④度:量。⑤厚貨:很多錢,大價錢。⑥君且囗:原缺, 據上下文看,這句意思是:請您俯卧。⑦趣:趕快,很快。
【譯文】
平原郡有個善治駝背的人。他到處自我吹噓說:「治不好的,一百個人里不過一、二個。」
有個駝背的人,順著彎曲的身體量長八尺,由頭至腳垂直量高六尺,特地帶著很多錢,請求 治療。善治駝背的人說:「請你面朝下躺著吧。」說著就要上背去踩。駝背的人一見驚恐萬 分,叫道:「這不是要我的命嗎?」善治駝背的人說:「我只管盡快弄直你的駝背,不管死 活。」
【題旨】要提防招搖撞騙者。
名二子說
構成一輛車子,輪子、輻條、上蓋、下底,在車上都各有職責,唯獨攔在坐車人胸前用作扶手的那一條橫木——軾,好像是沒有用處的。然而,去掉軾,就算不得一輛完整的車了。軾啊!我擔心的是你過分顯露而不會掩飾自己。
天下所有的車都從轍上軋過,而講到車的功績,卻從來不給轍算上一份——這倒也好,遇到車翻馬死的災難,轍也無需承受什麼損失。所以說,轍是善於在禍福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轍呀!雖然沒有福分卻可以免除災禍的,也就放心了。
讀孟嘗君傳
〔宋〕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嗟呼!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選自上海人民出版社排印本《王文公文集》
[譯文]
世俗的人都稱贊孟嘗君能夠搜羅人才,因此人才都投靠他的門下,而他終於藉助他們的力量,得以從虎豹一樣凶惡的秦國逃走。咳!孟嘗君只不過是那些雞鳴狗盜之徒的頭目罷了,哪裡稱得上能搜羅人才呢?要不是這樣,他完全可以憑借齊國的強大力量,得到一個真正的人才,就應該南面稱王而制服秦國,還用得著這些雞鳴狗盜之輩的能力嗎?雞鳴狗盜之輩出入他的門下,這正是真正的人才之所以不到他那裡去的原因呀!(李國章)
盲人識日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陽是什麼樣子,便去詢問有眼睛視力的人。有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像銅盤。」盲人敲了一下銅盤,聽到了銅盤的響聲。有一天他聽見鍾聲,以為那就是太陽。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亮像蠟燭。」盲人摸了摸蠟燭,感知了它的形狀。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為那就是太陽。太陽與鍾,短笛相差太遠了,而盲人不知道它們的不同,因為他未曾見過而只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事物的道比太陽還要難以發現,而人沒有洞曉,那麼與瞎子沒有什麼兩樣。通達道的人告訴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導,也超不過盤和燭的比喻。從盤到鍾,從燭到短笛,輾轉推求下去,還會有終結嗎?
趙奢收稅於平原君家
【原文】
趙田部吏趙奢收租稅,平原君家不肯出;趙奢以法治之,殺平原君用事者九人。平原君怒,將殺之。趙奢曰:「君於趙為貴公子,今縱君家而不奉公則法削,法削則國弱,國弱則諸侯加兵,是無趙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貴,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國強則趙固,而君為貴戚,豈輕於天下邪!」平原君以為賢,言之於王。王使治國賦,國賦太平,民富而府庫實。
【譯文】
趙國一個收田租的小官趙奢到平原君趙勝家去收租稅,他的家人不肯交。趙奢以法處置,殺死平原君家中管事人九名。平原君十分惱怒,想殺死趙奢,趙奢便說:「您在趙國是貴公子,如果縱容家人而不奉公守法,法紀就會削弱,法紀削弱國家也就衰弱,國家衰弱則各國來犯,趙國便不存在了。您還到哪裡找現在的富貴呢!以您的尊貴地位,帶頭奉公守法則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則國家強大,國家強大則趙家江山穩固,而您作為王族貴戚,難道會被各國輕視嗎?」平原君認為趙奢很賢明,便介紹給趙王。趙王派他管理國家賦稅,於是國家賦稅徵收順利,人民富庶而國庫充實。
2. 盲人識日文言文答案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鍾,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鍾、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道之難見也甚於日,而人之未達也,無以異於眇。達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 自盤而至鍾,自燭而至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導讀:要想了解某種事物,一定要接觸它、觀察它,通過實踐了解它。單憑道聽途說,走馬觀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閱讀題: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生而眇者不識日( ) 2.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
3.而人之未達也( ) 4.捫燭而得其形( )
二、翻譯
1.雖有巧譬善導,亦無以過於盤與燭也。
2.自盤而至鍾,自燭而至籥,轉而相之,豈有既乎?
三、「盲人識日」的錯誤在哪裡?
參考答案:
一、l.眼瞎 2.古代樂器,形狀像笛 3.洞曉 4.用手摸
二、l.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誘導,也超不過盤和燭的比喻。2.從盤到鍾,從蠟燭到短笛,輾轉推求下去,還會有終結嗎?
三、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它告誡我們,單憑道聽途說或者走馬觀花,至多不過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觸它、觀察它,親自實踐。
盲人識日翻譯:
一生下就眼瞎的人不知太陽是什麼樣子,便去詢問有眼睛視力的人。有人告訴他說:「太陽的形狀像銅盤。」盲人敲了一下銅盤,聽到了銅盤的響聲。有一天他聽見鍾聲,以為那就是太陽。又有人告訴他:「太陽的光亮像蠟燭。」盲人摸了摸蠟燭,感知了它的形狀。有一天他摸到短笛,以為那就是太陽。太陽與鍾、短笛相差太遠了,而盲人不知道它們的不同,因為他未曾見過而只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事物的道比太陽還要難以發現,而人沒有洞曉,那麼與瞎子沒有什麼兩樣。通達道的人告訴他,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引導,也超不過盤和燭的比喻。從盤到鍾,從燭到短笛,輾轉推求下去,還會有終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