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薇的哲理
『壹』 採薇的最後一章被稱為千古絕句 請簡析其道理
詩經最後一章筆鋒一轉,寫出徵人在還鄉路上飽受飢寒,痛定思痛的哀傷心情:想起出征之時,那依依楊柳,枝茂葉盛,而此時風雪歸程,路遠,天寒,又飢,又渴,可謂十分狼狽而又凄苦。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後世文人反復吟唱、仿效。由於《詩經》素以渾厚、質朴著稱,這類如此凄婉動人的作品確屬不多。因而它便成了《詩經》抒情作品的一個典範而為歷代文學家所稱頌。 這首詩的主題是嚴肅的。獫狁的兇悍,周家軍士嚴陣以待,作者以戍役軍士的身份描述了以天子之命命將帥、遣戊役,守衛中國,軍旅的嚴肅威武,生活的緊張艱辛。作者的愛國情懷是通過對獫狁的仇恨來表現的。更是通過對他們忠於職守的敘述——「不遑啟居」、「不遑啟處」、「豈敢定居」、「豈不日戒」和他們內心極度思鄉的強烈對比來表現的。全詩再襯以動人的自然景物的描寫:薇之生,薇之柔,薇之剛,棠棣花開,依依楊柳,霏霏雨雪,都烘託了軍士們「日戒」的生活,心裡卻是思歸的情愫,這里寫的都是將士們真真實實的思想,憂傷的情調並不降低本篇作為愛國詩篇的價值,恰恰相反是表現了人們的純真朴實,合情合理的思想內容和情感,也正是這種純正的真實性,賦予了這首詩強盛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從寫作上看,它和詩經的許多作品一樣用以薇起興的手法,加上章法、詞法上重沓疊奏,使內容和情趣都得以層層鋪出,漸漸深化,也增強了作品的音樂美和節奏感。全詩有記敘,有議論,有景物,有抒情,有心理描寫,搭配錯落有致,又十分妥貼,因此《採薇》最後一篇確是《詩經》中最好的篇章之一。
『貳』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是《採薇》的經典名句,如何解讀這句話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這句話是《詩經》中經典詩句之一,這句話主要表達了詩人漂泊在外在雨雪天氣所表達出對於家鄉的思念之情,描寫出了戰士在外征戰思鄉心切的情感,將情與景交融在一起。
總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樣的詩歌還有很多很多,都是古時候人們的智慧,留給我們後人細細品嘗,去發現其中蘊含的更多的哲理,當然《詩經》這本書還有很多如此的詩歌,都需要我們每一個去真切的感受與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