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怎麼背
㈠ 文言文的背誦技巧
文言文背誦五fǎ: 背誦有兩個明顯的功能;一、能幫助深入理解內容;二、能提高閱讀翻譯的效果。因此學xí文言文最好熟讀到背誦,這對文言文閱讀翻譯的益處頗大。背誦文言文不等於sǐ讀硬背,而應講qiú方f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fǎ)一、化整為零fǎ。把一篇文言文當作一個整體去籠統地讀,這便像「囫圇tūn棗」,應把這個整體分析成若干意義段落進行分段熟讀才好。 [析]一篇課文經過意義段落的分析,便可看到文章的線索與作者的思路,對所寫的人物和事物的來龍去脈,瞭然於胸,然後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照生活的邏輯和照人地時與前因後果的交代,貫穿起來。層次既清楚了,熟讀之後,很快就能背誦。背誦應分段背,各個突破,直到全部背完為止。 (fǎ)二、抄讀fǎ。這是眼、口、手、心綜合運用於背誦的方fǎ。 [析]眼看文章的字、詞、句,口念文章的字、詞、句,手寫文章的字、詞、句,心想文章的字、詞、句。抄抄讀讀,讀讀抄抄,不要多時,讀完部分,便抄完部分,也就背完部分。那麼全部讀完,也就全部抄完,也就能夠全部背誦完。當眼熟、口熟、手熟、心熟了,全文也就容易通圌過對它們的熟記而背出。 (fǎ)三、累進fǎ。採用此fǎ有如滾雪球,即先讀第一句,即背誦第一句;再將第一二句連讀,即要qiú第一二句連背。依次類推,滾動前進,累積背完全文為止。 (fǎ)四、三抓fǎ。它是以自然段為單位實行三抓。 [例]當要背誦《戰囯策·唐雎不辱使命》之前,可以運用三抓。如在第一自然段里,先抓本段的第一個字──「秦」;然後抓本段的起始句──「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最後抓本段所體現的作者思路,文章脈絡──交鋒發生在秦王與安陵君之間,是唐雎出使的前因,也是雙方斗圌爭的前奏。情節開端部分。這三抓相互都起到提示作用。依照這些提示去背課文就容易些。 (fǎ)五、照看譯文背誦fǎ。即由語體文反迴文言文。 [例]如要背誦歐陽修《醉翁亭記》,可以先將它逐句譯成現代漢語(即「古譯今」),然後根據所譯的漢語,再返回古代漢語(即今譯古),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也就是從譯文回圌復到原來的文言文,多次反復,這不但練xí了古譯今,而且可以比較古今詞fǎ句fǎ,背誦原文,不論其長短,都是易為的。 [析]以上五fǎ,對於背誦原文,是行之效的。每一個方fǎ,固然可以採用,幾個方fǎ,綜合運用,似乎更好一些。總之,採用何fǎ,沒有定規,一個是各人所喜愛用什麼fǎ就用什麼fǎ,這是主觀的一面,另一個則看客觀的背誦效果了,採取的某fǎ既快(背誦得快)又好(背誦准確),那麼那個fǎ就是一個最jiā的方fǎ 背誦是中學圌生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功,更是提高自身素質的一個有效途徑。今年秋季開始使用的高中新圌教材就有不少規定的背誦篇目,其中文言文佔了絕大部分,體現了新圌教材編寫者對背誦特別是文言文背誦的重視。這樣,如何提高背誦文言文的速度和能力,就成了擺在我們每個高中生面前的重要問題。 雖然說根本的方fǎ是在理解的基礎上來熟讀成誦,但是若能掌握一些背誦的技巧,將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何不一試?下面根據本人背誦和教學文言文的經驗和體會,結合高一新圌教材中的背誦篇目《鄒忌諷齊王納諫》(以下簡稱「《鄒》文」)來談談如何快速而有效地背誦文言文。一、利圌用比較整齊的句子來速記成誦。文言文中有不少整齊的句子,它們結構相同或相近,用詞大同小異(比如對偶句、排比句等),這些句子給人節奏鮮明、鏗鏘有力、一氣貫通的感覺,我們可以利圌用它們在語圌音、節奏上的優勢,專門來記憶它們,記憶的效果要比和其他的內容混在一起好得多。比如《鄒》文中有:「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qiú於我也。」「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qiú於臣,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圌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qiú於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圌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等幾處就可以用這種辦fǎ來記憶。二、比較相關相似語句的異同來速記成誦。在文言文中,有一些語句,它們內容上有一定的關聯,形式上又有一定的差別,我們可以用qiú異的方fǎ來分別記住它們。比如《鄒》文第一段中有鄒忌和妻妾客問美、回答的幾句話,它們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在方式上有所不同。我們通圌過比較,可以很快找到它們的差異。鄒忌的三次問話,第一次和第二次用的都是「……孰與……」這種句式,區別在於第二句比第一句少了一個「城北」;第三句用的是「……與……孰……」這種與現代漢語相同的句式。而三人的答話中,妻妾都用了「徐公何能及君也」這種反問句式,只是妾言不由衷,少說了「君美甚」,而客人的答話純屬敷衍,所以用了一個語氣較弱的一般否定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辨清了差別,記憶自然要方便得多。另外,在第一點中提到的句子,它們也有一些用語上的區別,對這些區別加以辨別,也將有利於我們的記憶。三、鞏固中間段落。從心理學的角度講,人們對處於突出位置的事物容易記住,而對處於不明顯位置的東西則總難有深刻的印象。對於一篇文章來說,首尾兩段是突出的段落,在精力分配平均的情況下,我們對它們記得要相對牢固一些,而中間的段落由於受到來自前後的干擾,記憶的效果就要差一些。我們可以在對全篇記得較熟之後,把中間的段落抽圌出來專門記憶一下,這樣背誦中的薄弱環節就能得到加強,對文章就算不能倒背如liú,起碼也能「正背如注」了。四、強記段首、段尾的標志語和轉換語。背誦文言文,由於缺少豐富的語感和對內容理解得不夠深透,使得我們雖然熟記了每段文圌字,但在由一段轉到另一段時,總是好忘記下一段開頭的語句,因一句而誤了一篇,實在可惜,而且要是在課堂上卡了殼,那場面也很難堪。有沒有解決這個問題的辦fǎ呢?當然有的。那就是在熟記了每段之後,把每段開頭和結束的語句串起來,組成一個全文的框架。對《鄒》文,可以給它搭起一個這樣的「怪」架子:「鄒忌修八尺有餘……欲有qiú於我。於是入朝見威王……王之蔽甚矣。王曰……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戰勝於朝圌廷。」對這個框架專門記憶一下,再去背誦全文的時候就不至於上下段拖節,上氣不接下氣了。五、利圌用提綱來提示背誦的內容。俗話說「綱舉目張」,提綱對強化記憶和提示背誦內容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我們把《鄒》文的內容提煉為「朝(zhāo)服問美——暮寢思美——諷王以美——齊五納諫」,不僅能讓我們在背誦時迅速理清思路,而且在嘗試背誦時會成為一條鮮明的線索,提示自己的思維往下一個內容轉換,確實可以大大提高記憶、背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