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員的格言
㈠ 關於N年前魔獸剛開時,鑽石武力公會的格言,誰還記得
鋒利之長劍
不屈抄之精神
意志灌注堅韌之軀
吾輩之力
神聖亦珍貴
呼嘯之巨錘
血性之狂熱
勇氣灌注鋼鐵之軀
吾輩之力
神聖亦珍貴
飄忽之匕首
機智之心靈
智慧灌注靈動之軀
吾輩之力
神聖亦珍貴
急速之月刃
高貴之血統
精神灌注高傲之軀
吾輩之力
神聖亦珍貴
擊碎一切邪惡之物
維護所有正義之士
奉行鑽石般武力
信仰即一切
榮譽即吾命
㈡ 有關贊美軍人的名人名言
最好的男孩去當飛行員。——以色列總統
.慶八一贊美軍人的詩歌精選
如那噴血的朝陽, 你們用生命書寫輝煌。
永遠沒有輕薄地表白, 卻用博大訴說著耀眼的剛強。
鐵血之旅, 壯志男兒, 正氣和膽識鑄就巍巍長城, 庇護祖國母親以安寧。
無論在戰火紛飛的日子, 還是和平籠罩的歲月, 是你們, 讓所有的兄弟姐妹平靜地生活著, 有了你們,我們的生活沒有畏懼。
總想用手, 編一項花環, 帶在那錚錚鐵骨的戰士身上, 用最誠摯的心, 表達對你們的敬仰。
總想沏一杯醇香的茶, 遞給那站崗的士兵, 讓這一分暖意, 來抵擋夜晚那寒風冷雪。 總想唱一首歌, 用盡心底的真情, 來歌頌軍人的雄壯, 來表達兄弟姐妹父老鄉親對你們深深的思念。
夜依舊……
2.每逢走進「八一」
作者劉光耀
每逢走進「八一」,
我們當過兵的人,
心情總是那麼激動,那麼振奮,
因為這是軍人的節日,
這是一個刻骨銘心的日子。
我們誰也不會忘記,
在那如火的歲月里,
我們那美好的年華,
那沸騰的熱血,
那中華男兒的氣概,
在綠色方陣里奔放。
在緊張的戰備訓練,
那歡樂的軍營天地,
那真誠的佔有情誼,
一幕幕、一曲曲,
歷史都為我們記載著,歌頌著。
當軍營里又響起熟悉的鑼鼓聲時,
我們含著熱淚,
揮動著雙臂,
解甲告別了軍旅。
家鄉是那麼的可親,
又是那麼的陌生,
面對這一切的一切,
我們又重新當起了新兵。
在困難和曲折面前,
我們總是牢記著,
自己曾當過兵,
死都不怕了
還怕什麼?
軍人,就要敢於挑戰一切。
「八一」到了,
心裡在有許多話,
要對戰友說,
千言萬語凝成一句話,
不管走到哪裡,
不管到什麼時候,
都不要忘了軍旗,
都不要丟了本色!!!
3.
媽媽!
那一定是你,
我聽到了,
那手工的綉花布鞋,
踏在地上的聲音,
從襁褓時開始就聽著,
一直聽到穿上了綠色的軍裝。
當我在軍營的夢鄉中醒來,
彷彿有你輕輕的腳步來到我床前,
准備給我蓋上裸露的手臂,
當我在貓耳洞里感到飢渴,
我就閉上眼睛,
彷彿又聽到你輕輕的腳步來到我跟前,
准備端給我一碗甜甜的湯圓。
媽媽,20年前,
當我被敵人罪惡的子彈擊倒在前沿,
我多麼想:你親手為我合上雙眼,
用你溫柔的手,
再摸我的臉頰一遍,
讓我在冥冥中,
再次接觸你手上粗硬的老繭。
媽媽,我多想向你證明,
我,作為一個軍人,
沒有給你丟臉。
媽媽,20年來,
我和我忠實的弟兄們,
默默地站在這昔日的前線。
媽媽,我多想對你說,
我倒下的時候,
我的槍刺,
指向敵人陣地的那邊。
我昔日的兄弟姐妹們來過,
他們給我們帶來了歡笑,
他們給我們傾訴衷腸,
他們把淚水灑在這墓前,
鮮花、美酒、醇煙,
還有他們的後代那紅紅的嫩臉。
可是, 沒有媽媽那替代不了的撫摸,
我心中的寂寞,
永遠無法排遣。
媽媽,20年,
你走了好遠,好遠,
媽媽,20年,
我知道你好難,好難,
我不怪你,
因為你沒有足夠的錢。
媽媽,你空手來的,
沒有任何祭品,
我不怪你,
因為你沒有足夠的錢。
媽媽,我知道:
你還沒有吃飯,
可惜我不能為你盡孝,
只能望著你無言。
媽媽,
你的哭聲是那樣辛酸,
我明白你嫌自己來得太晚。
媽媽,
你在我頭上的拍打是那樣的無奈,
我明白你在追問為什麼要20年。
媽媽,
為了千萬個另外的媽媽,
我和你都作出了無悔的奉獻。
媽媽,
在你的身後,
是飛速發展的喧鬧,
是燈紅酒綠的金宵,
是聳入雲端的豪華,
但是,你感受到了什麼,媽媽?
我不求再有什麼額外的照料,
一聲「烈士」已經足夠,
我只求下個清明,
我的媽媽,
能夠再來撫摸我的墓碑,
因為我的媽媽,
沒有剩下多少20年。
自己找三句就行了
㈢ 「機會只給有準備之人」這句名言,是誰寫的
很多名人說過類似的話,原始出處應該是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他曾經說:「在觀察事物之際,機遇偏愛有準備的頭腦。」這句話強調了人們在認識事物時要有理性的指導。【其實是2016年政治高考的選擇題】
一、原文出處《發明與創新(學生版)》2007年 第7期
「意志、工作、成功,是人生的三大要素。意志將為你打開事業的大門;工作是入室的路徑;這條路徑的盡頭,有個成功來慶賀你努力的結果……只要有堅強的意志,努力的工作,必定有成功的那一天」,這是微生物工程之父巴斯德的至理名言。
二、寓意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中國有句古話: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我們常羨慕別人的機遇好,羨慕命運對別人的青睞、羨慕別人的成功。而卻沒來看到譽耀和鮮花背後所付出的千辛萬苦。如:眾人所知的楊利偉為什麼他能成為中國航天第一人。中國航天員的選拔要經過「過五關斬六將」,楊利偉順利地過了一關又一關,他贏得中華民族的飛天夢想機會。他從小對自己要求嚴格天生是個不甘落後的人。每次的訓練都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以自己嚴肅認真的精神和熟練的技術贏得了教員的稱贊,把一切做得精益求精,楊利偉優秀的訓練成績和綜合素質,光榮地選為「神舟」五號航天飛行員。所以我們想要成功,想抓住機遇,就得從現在開始收拾好行囊,做好准備,當機遇輕輕地叩響門扉時,我們就會沉著地應和一聲,踩著它的節拍,旋轉而去,千萬不要眼睜睜地看著它,在悠忽之間,從你身邊姍姍飄過,而你卻無能為力。
三、作者簡介
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信仰基督教(天主教會),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愛國化學家,他研究了微生物的類型、習性、營養、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從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態轉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徑上來,從而奠定了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基礎,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
美國學者麥克·哈特所著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2位,可見其在人類歷史上巨大的影響力。其發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現在仍被應用。
著名言論: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學者卻有自己的祖國。
㈣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登上月球時所說的名言是
小心翼翼地把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一步!」
假如有人問你:「你知道什麼動物飛得最高嗎?」很多人肯定會回答:「鷹飛得最高。」假如有人告訴你鷹能飛上月亮,你肯定會認為這個人腦子出了毛病。
1969年7月20日,一個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國人向全人類報告了一條消息:鷹已經飛上了月球。當時所有聽到這條消息的人,都知道他的腦子的確沒出毛病,而且他報告的消息的確是事實。
阿姆斯特朗所說的當然不是一隻普通的老鷹,而是美國的「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地球上的十幾億人通過電視實況轉播,親眼目睹了阿姆斯特朗緩緩地走下飛船,小心翼翼地把腳踏上了月球表面。「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但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一步!」阿姆斯特朗的這句名言成了人類征服月球的偉大宣言。
作為第一隻飛上月球的太空雄鷹,阿姆斯特朗當之無愧地成了整個人類的英雄。
尼爾·阿姆斯特朗,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個小城。小尼爾從小就對飛行非常著迷,15歲開始學習飛行課程,學費靠他自己打工掙得。由於學習成績優異,16歲他就獲得了實習飛行員的駕駛執照。當時,他甚至還沒有取得汽車駕駛執照呢。用一句中國話來說,小尼爾還沒學會走,就已經學會跑了。
1947年,阿姆斯特朗高中畢業後,獲得美國海軍提供的獎學金,進入著名的普度大學學習。1949年小尼爾應征入伍,正式成為美國海軍的飛行員。這以後的十幾年中,阿姆斯特朗駕駛過200多架各式飛機,包括滑翔機、直升機、噴氣機等等,最著名的機型要算速度達到6 500千米/小時的X15型超高速火箭飛機。這期間,阿姆斯特朗還在工作之餘順利完成了南加州大學的研究生課程,獲得了航空工程碩士學位。
1962年,阿姆斯特朗被美國宇航局選中,成為美國第二批宇航員。1966年3月16日,阿姆斯特朗作為飛船指令長,和斯科特一起駕駛「雙子星」8號飛船與太空中的一顆衛星對接。在成功實現對接後,飛船突然開始旋轉。阿姆斯特朗操縱飛船脫離了衛星,但飛船仍在太空中翻著筋斗。阿姆斯特朗啟動了16台噴氣推進器中的一台,飛船仍在旋轉。他們又啟動了第二台推進器,30分鍾後,飛船終於穩定下來。根據地面中心的指示,他們終止了這次飛行任務,成功地飛回地面,降落在西太平洋的指定水域。
1969年7月16日,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科林斯駕駛「阿波羅11號」飛船開始了人類首次征服月球的壯舉。7月21日,他們到達了月球「靜海」的預定著陸點,正要准備著陸,突然發現飛船下方是一個足球場大小的隕石坑,裡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如強行著陸,他們的登月艙很可能會被這些石頭撞得粉碎,而繼續往前飛的話所剩燃料又不多了。阿姆斯特朗應付緊急情況的才能再一次得到了發揮,他馬上採取緊急措施,把飛船改為手動駕駛,繼續飛行了約20秒後,在6公里以外的地方找到了一塊較為平坦的地方。由於高度緊張,此時他的心跳已由每分鍾77次上升到了156次。
登月艙終於安全地在月球表面著陸了。阿姆斯特朗立即向地球報告:「休斯頓,我們在月球『靜海』報告,鷹已著陸!」
經過幾小時的准備工作後,阿姆斯特朗第一個走出登月艙,用他腳上特製的大號膠鞋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類的第一個足跡。
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開始了緊張的工作,在月球表面安放了一些科學儀器,包括宇宙射線計數器、測震儀、激光反射器等。他們拍攝了大量的照片,並採集了一些月球土壤和岩石標本。在月球表面停留了三個多小時後,他們返回了登月艙。
7月25日,他們三人成功地返回地球,完成了人類第一次征服其他星球的壯舉。
1971年,阿姆斯特朗從美國宇航局退休,到辛辛那提大學任航空工程教授。1981年,他從辛辛那提大學退休,到航空計算機技術公司任總裁。1993年,這位太空雄鷹被有關部門選中,進入了美國宇航員名人殿堂。
參考資料:人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