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字文言文
① 『去』在古文當中的所有意思
一、動詞
1、本義:會意兼形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離開洞口或坑坎而去。
2、離開。
東向馳去。——清· 魏禧《大鐵椎傳》(向東邊飛奔離開。)
3、去除。
去死肌,殺三蟲。——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去掉腐肉,滅殺各種蟲子。)
4、相距,遠離 。
去村四里。——清· 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距離村子四里路。)
5、前往,到別處,跟。
公然抱茅入竹去。——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大庭廣眾之下抱著茅草到竹林中去。)
6、失掉; 失去。
大事去矣,可痛惜哉。——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大業已經失去,真的十分遺憾。)
7、拋棄,舍棄。
是君臣、父子、兄弟盡去仁義,懷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孟子》
(當臣子的心懷利害關系以侍奉國君,作為兒女心懷利害關系以侍奉父母,作為弟弟心懷利害關系以侍奉兄長,是君臣、父子、兄弟之間最終會舍棄相互親愛的關系和最佳行為方式,心懷利害關系的目的來交往,這樣的交往最後不消亡,是沒有的事。)
8、去世,死亡。
日月還復周,我去不再陽。——晉· 陶淵明《雜詩》(日月還會周而復始,而我死去之後便不會復活。)
二、形容詞
1、過去了的 。如:去歲(去年,上一年);去事(往事);去日(過去的歲月)。
2、通「怯」。膽小,畏縮 。
三、介詞
在。表示時間或處所。
去裡面一字兒擺著三隻大酒缸。——明代施耐庵《水滸傳》
(在裡面一字擺著三隻大酒缸。)
(1)去字文言文擴展閱讀
「去」的字源演變
去,甲骨文(大,人)+(囗,聚邑),像一個人跨步離開村邑。
造字本義:動詞,離開住地,前往他方。
金文基本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將金文字形中的「囗」(村邑)寫成「凵」(厶)。有的篆文在「去」的字形上加「戶」(門),強調「出門遠行」。隸書將篆文字形中的「凵」 草寫成「折」加「點」的「厶」。
楷書將隸書字形中的「人」簡化成了「土」;至此「去」的字形中「大」(人)形消失,「囗」(邑)形消失。從本義看,「出」是離開本邑本營而他征;「去」是離開某一聚居區而至他鄉。
② 帶去字的文言文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魏風·碩鼠》
紀侯大去其國。——《春秋·庄公四年》
大去者,不遺一人之辭也。——《穀梁傳》
武子去所。——《左傳·襄公二十年》
一狼徑去。——《聊齋志異·狼三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