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澄文言文
⑴ 請教一篇文言文翻譯
下面是李澄中《游桃源山記》的原文、注釋和譯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游桃源山記
(清)李澄中
①余讀淵明《桃花源記》,謂其中「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如外人,未嘗謂其為先也。
②庚午秋,余奉使滇南,回道桃川宮。東有桃源山,從小徑入,初甚狹,久之至八卦亭。亭前多古碑,率斑駁不可讀。東上有方石,為遇仙橋,水流其下,甚甘洌。南岸多方竹,有亭,今廢。乃用兩童子扶掖,策杖緣磴道,側足石齒間。數折得平台,延袤可丈許,有石幾,列石墩三。東壁懸泉下注,洑流蒼沙中,求所謂「雞犬」、「桑麻」者,蓋杳不可得矣。土人曰:「南峰下故有洞口,其中乃秦人隱處也。前數年尚為深潭,今沙礫日積,已深二丈余矣。」
③夫婦人小子無不知有桃源者,以其得淵明之記而傳也。今觀遇仙橋,石床石幾,恍惚若鬼物,是豈淵明之旨邪?且溪口皆崇山峻嶺,欲問漁人舍舟之所而亦無焉,其非淵明所記無疑,豈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古今變遷而然邪?抑淵明好奇,偶有所聞,率而漫筆,而不核其實邪?又或痛義熙之亂,欲得所為不知魏晉者而逃焉,有所託而寄慨邪?然則士君子欲以文辭垂後世,固宜確有所據焉。勿徒快意一時,使傳聞異詞,滋後人之惑也。
(《小方壺齋與地叢鈔》)
【注釋】
1、外人:外面的人。指人世以外的人。
2、奉使:奉命出使。
3、回道:回歸途中取道。道,動詞,取道。
4、久之:過了很久。之,音節助詞,用在時間詞後面補足音節,無實義。
5、率:一律、一概;大都。
6、斑駁:色彩錯雜貌。
7、讀:讀取。這里指辨認。
8、東上:從東邊向上走(爬)。
9、甘洌:也作「甘冽」。甘美清澄。
10、廢:荒廢;放棄不用的。如宋·姜夔《揚州慢》:「廢池喬木,猶厭言兵。」
11、扶掖:攙扶。
12、策杖:拄杖。也稱杖策。
13、緣:動詞,攀緣。現在也寫作「攀援」。
14、磴道:登山的石徑。
15、側足:置足;插足。
16、石齒:齒狀的石頭。亦指山石間的水流。這里指石頭。
17、數:讀作碩,副詞,屢次;多次。
18、平台: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台榭。
19、延袤:綿亘;綿延伸展。引申為長度和廣度,又指面積。
20、可丈許:約一丈左右。可,副詞,大約。許:副詞,左右。
21、幾:桌案。
22、懸泉:原形容漏壺滴出來的水。這里指瀑布。
23、下註:向下流瀉。
24、洑(fú)流:原指回漩的水流。這里是動詞。
25、蒼沙:青沙。
26、求:尋找;探尋。
27、蓋:連詞,因為;由於。
28、杳(yǎo):幽深;渺茫。
29、土人:世代居住本地的人。即當地人。
30、故:原先;原來。
31、隱處:猶隱居。
32、夫:讀作福,句首發語詞,無實義。
33、恍惚:彷彿;近似。
34、鬼物:鬼;鬼怪。喻指令人怪異驚懼的事物。
35、旨:意義,目的:意旨。
36、高岸:高崖,高峻的山崖。
37、抑:或者;還是。
38、率而:輕率;隨意。而,形容詞詞尾。
39、漫筆:猶隨筆。
40、核:查證;核實。
41、所為不知魏晉者:意為「所謂『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的人們所生活的地方」。所為,即「所謂」。不知魏晉,即《桃花源記》中所說的「不知有漢,何論魏晉」。者,……的地方。
42、逃焉:逃往那裡。焉,兼詞,相當於「於之」。
43、有所:有什麼。
44、然則:既然這樣,那麼。
45、文辭:亦作「文詞」。文章。
46、垂:流傳。
47、異詞:不同的言論和意見。
48、滋:滋生;產生。
49、惑:疑惑;迷惑;困惑。
【譯文】
我讀陶淵明《桃花源記》的時候,文中講到「桃花源」裡面「田間小路縱橫交錯,雞狗之聲到處都聽得見」的景象就如同人世以外的世界,(我卻)不曾認為(陶淵明師說)他們是先民的意思。
庚午年秋季,我奉命出使雲南南部地區,歸途中取道桃川宮。(它的)東邊有座桃源山,(我們)從小路進入山中,起初(道路)非常狹窄,(走了)很久之後來到八卦亭。亭子前面有很多古碑,(碑文)都(已經)色彩斑駁,殘破不堪,無法辨認了。從東面向上走,(路邊)有一塊方形大石,是遇仙橋,山泉從橋下流過,泉水特別甘甜清澈,泉水南岸長著很多竹子,岸邊有個亭子,現在荒廢不用了。於是讓兩個小童僕攙扶著我,拄著手杖沿著石徑攀緣,我在列如牙齒的石路上艱難前行。經過多次折轉來到一個平台,長寬約一丈左右,(平台上)有石桌,還擺著三個石墩。東面山壁(一條)瀑布向下流去,然後迴旋在青沙石中,尋找《桃花源記》中所說的「雞狗之聲到處都聽得見」以及「種植桑麻」的地方,大概因為太過幽深渺茫而找不到了。當地人說:「南面山腳下原來個洞口,洞裡面就是《桃花源記》中所說的秦人隱居生活的地方。前幾年還是一個深潭,先自愛沙礫一天一天積累,已經深兩丈多了。」
這里的婦孺沒有不知道桃花源的,是因為讀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才流傳開的。現在我看這里的遇仙橋、石床和石桌,就好像是鬼怪一樣令人怪異驚懼的事物,這些難道真是陶淵明所說的地方嗎?而且溪水兩邊都是崇山峻嶺,想問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所說的「漁民棄舟登岸」的地方也沒人知道,這里不是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記述的地方是毫無疑問的,難道(是因為)高崖變成山谷,山谷變成山陵,古今變遷而造成這樣的結果的嗎?還是(因為)陶淵明好奇,偶爾聽說了這樣一個地方,於是隨意走筆,並未查證核實它的是實際情況呢?又或者(是因為)痛惜「義熙之亂」(義熙之年間社會的動盪不安)的社會現實,想找到一個所謂「不知道有漢朝,更不必說魏晉」的人們所生活的地方而逃往那裡,同時在這篇文章中有什麼寄託的感慨呢?既然這樣,那麼士人和君子們想憑借文章流傳後世,本來就應當確實有所依據啊。(千萬)不能只逞(自己)一時之快,而讓傳聞有各種不同的說法,使後人產生困惑啊。
⑵ 文言文翻譯 楊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閩為義軍校。家世尚武,父澄獨折節為儒,終浦城令。徽
原文:
楊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郜,仕閩為義軍校。家世尚武,父澄獨折節為儒,終浦城令。徽之幼刻苦為學,邑人江文蔚善賦,江為能詩,徽之與之游從,遂與齊名。嘗肄業於潯陽廬山,時李氏據有江表,乃潛服至汴、洛,以文投竇儀、王朴,深賞遇之。
乾德初,與鄭玘並出為天興令,府帥王彥超素知其名,待以賓禮。蜀平,移峨眉令。時宋白宰玉津,多以吟詠酬答。復為著作佐郎、知全州,就遷左拾遺、右補闕。太平興國初,代還。太宗素聞其詩名,因索所著。徽之以數百篇奏御,且獻詩為謝,其卒章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問姓名」語。太宗覽之稱賞,自是聖制多以別本為賜。遷侍御史、權判刑部。嘗屬疾,遣尚醫診療,賜錢三十萬。
時劉昌言拔自下位,不逾時參掌機務,懼無以厭人望,常求自安之計。董儼為右計使,欲傾昌言代之,嘗謂徽之曰:「上遇張洎、錢若水甚厚,旦夕將大用。」有直史館錢熙者,與昌言厚善,詣徽之,徽之語次及之。熙遽以告昌言,昌言以告洎。洎方固寵,謂徽之遣熙構飛語中傷己, 遂白上。上怒,召昌言質其語。出徽之為山南東道行軍司馬,熙落職通判朗州。徽之未行,改鎮安軍行軍司馬。
未幾,以足疾請告,上取名葯以賜。郊祀不及扈從,錫齎如侍祠之例。車駕北巡,徽之力疾辭於苑中。上顧謂曰:「卿勉進醫葯,比見,當不久也。」及駐蹕大名,特降手詔存諭。明年春正月,車駕還,又遣使臨問。卒,年八十。
徽之純厚清介,守規矩 ,尚名教,尤疾非道以干進者。嘗言:「溫仲舒、寇準用搏擊取貴位,使後輩務習趨競,禮俗浸薄。」世謂其知言。徽之寡諧於俗,唯李昉、王祐深所推服,與石熙載、李穆、賈黃中為文義友。自為郎官、御史,朝廷即待以舊德。善談論,多識典故,唐室以來士族人物,悉能詳記。酷好吟詠,每對客論詩,終日忘倦。既沒,有集二十卷留於家,上令夏侯嶠取之以進。徽之無子。後徽之妻王卒,及葬,復以緡帛賜其家。
釋文(供參考):
楊徽之,字仲猷,建州浦城人。祖父楊郜,在福建做官官職為「義軍校」。其家世代尚武,父親楊澄手裡改變為文人,終老於浦城令這個職位上。楊徽之從小刻苦學習,同一個城裡的人中,江文蔚善寫賦,江為會寫詩,徽之跟從他們游歷,逐漸與他們齊名。曾於潯陽廬山自修學業,其時,李氏據有長江以南地區,於是就偷換士兵衣服到了汴、洛地區,用文章投竇儀、王朴,深得他們的禮遇。
乾德初年,與鄭玘一起當上了天興令,府帥王彥超,早就聽說過楊徽之,以賓禮相待。蜀地平穩以後,改任峨眉令。當時,宋白任玉津縣宰,他們之間多以詩詞吟詠酬答。後又做了著作佐郎、全州知州,升遷為左拾遺、右補闕。976年,調回京城。宋太宗趙光義早就熟知他的詩名,因而向他索要詩集。徽之用數百篇獻上,並專門寫詩表示答謝,其最後章節有「十年流落今何幸,叨遇君王問姓名」的句子。太宗看後加以贊賞,從此,太宗自己寫的詩詞大多另外抄寫一本賜給他。他後來遷升為侍御史、權判刑部。楊徽之曾生病,太宗遣尚醫診療,並賜錢三十萬。
當時劉昌言從低下的位置提拔上來不久,不適時地參掌機務,擔心不能滿足民眾的期望,常求自保的辦法。董儼那時是右計使,總想搞垮劉昌言取而代之,曾對徽之說:「皇帝對張洎、錢若水很器重,早晚將有大用。」直史館有一個錢熙,與昌言交情深厚,一次拜訪徽之,徽之在談話中提及此事。錢熙趕緊告訴了劉昌言,昌言又告訴張洎。張洎當時正得上面喜歡,劉昌言說楊徽之讓錢熙造謠中傷自己, 張洎告訴了皇帝。皇帝很生氣,召劉昌言核實原話。於是將楊徽之調出京城,擔任山南東道行軍司馬,錢熙降職為朗州通判。徽之還沒有成行,又改任鎮安軍行軍司馬。
不久,(楊徽之)以腳痛不方便為由請辭,皇帝取名葯相賜。城郊祭祀,不如隨從,賞賜跟侍祠差不多。皇帝驅車北巡,楊徽之力疾辭留在苑中。皇帝顧惜地對他說:「卿應當加緊醫治,再見的時期,不會很久的。」並在大名停留,特意降下手詔留下諭旨。第二年春正月,皇帝車駕返回,又派遣使者當面問候。去世時,年八十。
楊徽之性情純厚清正耿直,守規矩 ,崇尚名教,尤其痛恨通過非正常渠道謀官的人。曾說:「溫仲舒、寇準用拼搏奮進來獲取高位,後輩競相學習這種趨競的精神,使舊的禮俗(通過關系陞官)趨於淡薄。」世人說這是實話。徽之極少與時俗合污,唯受李昉、王祐等推崇敬服,與石熙載、李穆、賈黃中等為文友、義友。自從任郎官、御史,朝廷即以其先人的舊德相待。善於談論,多知典故,唐朝以來的士族人物,都能詳記。酷好詩詞,每當對客論詩,從早到晚忘記疲倦。去世後,有作品二十卷留在家中,皇帝令夏侯嶠取來保存在宮中。楊徽之沒有兒子。後徽之妻子王氏去世,下葬時,又以錢財賜給他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