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張旭工書文言文翻譯

張旭工書文言文翻譯

發布時間: 2023-05-26 15:55:28

❶ 張旭《古詩四帖》譯文

譯文:

太陽與月亮升起的東方,撐開如靈芝模樣的傘蓋,象燭光熹微的北方極地,行駛五彩繽紛的車輛。時高時低,忽快忽慢的飛翔,進入倒影中,出沒在煙霧彩霞之上。春天的泉水沿著琉璃瓦屋檐順流而下,翠綠的鳥飛向金華這個好地方。漢武帝注視著桃核,齊侯訊問棘花。應是趕上正月十五日上元節的時候,一齊來造訪蔡家。

宮殿北面的門樓臨近丹水,南面的宮殿為此升起紅色的雲彩。用龍印泥鈐玉制的簡札,大火鍛煉真理文章。上天的風停雨散,中天聲音也已分離。憑虛駕空在千尋之上,或聞到萬里天空的芬芳。

善良賢惠、公道正直的氣質並非不美麗,難的是要經受一萬年的考驗。身為太子儲君並非不高貴,豈能超越飛升天界。王子恢復了清新寬闊的境界宙,區區人間實在太喧鬧。既然看到了浮丘公,他就可以與你一齊翱翔。

有一個去南嶽衡山采葯的人,迷路了而且干糧也吃完了。在經過岩石下坐地休息時,正看見有人在相對說話。他們是一個老人與四五個少年,與仙人、隱士不可區別。他們飛升後遺留的紙上有古字和鳥篆,不是一般的世俗說教,這些人一定是聖賢哲人。

(1)張旭工書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書法賞析

《古詩四帖》是唐代張旭創作的書法作品。張旭以獨特的狂草書體,在名貴的「五色箋」上,縱情揮寫了南北朝時期兩位文豪謝靈運與庾信的古詩共4首。

特點是較過去更為狂放,整體氣勢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急風驟雨,所以在草書發展史上是新突破。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的草書風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

在章法安排上,疏密懸殊很大。在書寫上,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的傳統書寫速度,而採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

名家點評

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李志敏評價:「古詩四帖無一筆不爭,無一筆不讓,有呼有應,渾然天成。」

今人郭子緒雲:「《古詩四帖》,可以說是張旭全部生命的結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藝術的精華,永恆美的象徵。」

作者簡介

張旭(658年至747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吳縣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初任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故人稱「張長史」,善詩。

張旭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陸柬之的外孫,自幼得其傳,工書法,精通楷書,最善草書。他把當時流行的「今草」書體,發展為筆法放縱、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書體,是書壇「狂草」的奠基人,。被後人稱為「草聖」。

據史書記載,張旭嗜好飲酒,每當喝得酩酊大醉時,他便呼叫狂跑,然後揮毫下筆,其字逸勢奇狀,瀟灑豪放,有時則用頭發蘸墨寫字,待到酒醒,觀之如神來之筆,不可復得,被人稱為「張顛」,他是當時長安城裡的「八仙」之一。

其傳世作品有《古詩四帖》、《千字文》、《郎官石柱記》等。其書法開啟了中唐的浪漫主義寫意書風,展示了唐代書法全盛時期風采,唐文宗李昂曾下詔,將李白的詩歌、裴曼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定為「三絕」。

❷ 陳善論畫文言文翻譯,急求!

畫牛、虎都要畫毛,唯獨馬無須畫毛。我曾經就這問題問畫工,畫工說:「馬的毛細,不可以畫。」我詰難他,問:「鼠的毛更細,為什麼卻要畫?」畫工不能回答。

(其實)大概畫馬時,馬的大小不過一尺多,這就要求以大為小,所以馬毛細而不可畫;畫鼠時卻正如原樣大,自然應當畫出毛。同理,牛、虎也是以大為小,所以也不應該見毛,但牛、虎的毛色深,馬的毛色淺,按理必須有所區別。

明·陳善《論畫》原文:

畫牛、虎皆畫毛,惟馬不畫。余嘗以問畫工,工言:「馬毛細,不可畫。」余難之曰:「鼠毛更細,何故卻畫?」工不能對。

大凡畫馬,其大不過盈尺,此乃以大為小,所以毛細而不可畫;鼠乃如其大,自當畫毛。然牛、虎亦是以大為小,理亦不應見毛,但牛、虎深毛,馬淺毛,理須有別。

(2)張旭工書文言文翻譯擴展閱讀

故事背景:

漢晉以來,中國古人的論畫文字累代相傳,堪稱卷帙浩繁。這些論畫文字通過各種形式保存了下來,除了大量專門性的論著之外,還有各種散見於古人史書、文集、別集、筆記、雜記等當中的述說與見解。

僅就專門性的論著而言,被收入《四庫全書·子部》的已是數量龐大(「藝術類」、「雜家類」、「小說家類」共收入一百餘部數千卷),至於其他散見於經、史、子、集中的就更是倍蓰於前者,不可勝數了。作為一門學問的中國畫論正是以這些文獻為載體,它涉及繪畫的技法、原理、史傳、品評、鑒藏、著錄等方方面面。

作者簡介:

陳善字思敬,號敬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嘉靖二十年(1541年)進士,授歙縣知縣,歷雲南按察副使、滇南督學,遷雲南右參政,以忤鎮守太監及御史,被誣落職,後復職,官至雲南左布政使。著作頗豐,有《杭州府志》、《黔南類編》等。

❸ 《張旭工書》的文言文翻譯。

張旭深得草書筆法精妙,後傳給了崔邈、顏真卿。張旭說:「我剛開始聽說公主與挑夫爭路(指在小路上爭著先走),而悟得草書筆法的意境。後來看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得草書筆法的神韻。」張旭每次飲酒喝醉了就寫草書,揮筆大叫,把頭浸入墨汁中用頭發書寫,世上人稱他為「張顛」。酒醒後看見自己用頭發寫的字,認為是神來之筆,再也寫不出來。後人評論書法名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臣、薛稷四人,有的人有不同的意見,至於論到張旭,都沒有異議。

熱點內容
戴的成語 發布:2024-11-18 14:39:29 瀏覽:712
於盲成語 發布:2024-11-18 14:08:29 瀏覽:662
刺蝟和狐狸的故事 發布:2024-11-18 13:49:07 瀏覽:398
簡愛的故事梗概 發布:2024-11-18 13:39:55 瀏覽:985
關於能力的故事 發布:2024-11-18 13:28:44 瀏覽:193
罐子成語 發布:2024-11-18 13:18:14 瀏覽:945
成語書14 發布:2024-11-18 13:18:12 瀏覽:793
什麼什麼匠什麼成語 發布:2024-11-18 13:10:25 瀏覽:864
倩女故事貼 發布:2024-11-18 13:08:52 瀏覽:726
勞頓的成語 發布:2024-11-18 12:07:48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