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勵志台詞 » 詩人哲理

詩人哲理

發布時間: 2023-05-26 12:31:12

㈠ 古代詩人哲理名言

描寫自然景物的哲理詩最多,也最為人們所熟悉。
諸如王籍的「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劉禹錫的「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許渾的「夕雲乍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王安石的「歲老根彌壯,陽驕葉更陰」;
葉紹翁的「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等。

描寫社會政治的哲理詩,最能表現作者的思想觀點,啟迪深思。
諸如左思的「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來非一朝」(《詠史》);
白居易的「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放言》);
曹松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己亥歲》)等。

描寫人生理想的哲理詩,往往都是詩人的感情宣洩,真切自然,讀了催人奮起。
諸如曹操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龜雖壽》);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鄭思肖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畫菊》);
龔自珍的「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已亥雜詩》)等。

描寫文藝創作的哲理詩,也同樣是異彩紛呈,對人們的寫作很有借鑒意義。
諸如王安石的「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
陸游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示子聿》);
鄭板橋的「沉繁削盡留清瘦,畫到生時是熟時」(《題畫竹》);
張問陶的「敢為常語談何易,百煉工純始自然」(《論詩絕句》)等。

描寫愛情的哲理詩,也不乏名篇,不過這類作品,大都是藉助比喻或象徵來表現感情的。
諸如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離思》);
劉禹錫的「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竹枝詞》);
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無題》)等。

哲理詩之所以流傳千古,久唱不衰,就在於後人在吟唱引用中賦予了更多更深的意蘊。
下面僅舉幾例,以期共同受益。
陶淵明有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時不我待,要惜時勤讀。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後兩句哲理明顯:只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還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親身實踐。
宋代哲學家朱熹,寫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觀書有感》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把讀書和人的知識更新比喻得非常形象生動。
蘇軾的哲理詩蘇軾宦海沉浮,漂泊無定,深品世態炎涼,對禪學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被貶黃州之後,他歸誠佛僧,就著黃州山腳下一片名叫東坡的數十畝荒地,墾辟躬耕,慨嘆人生,並寫下《東坡》詩:「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從此自號「東坡居士」。在唐宋作家中,與禪門名僧交遊最多的當推蘇軾,加之他雄才大度,機敏過人,留下了許多趣聞佳話。「詩為禪客添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禪的精神陶冶著蘇軾,也滋潤著他的詩歌創作,尤其是他寫的那些膾炙人口的哲理詩。
蘇軾寫了一首《琴詩》: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很久不被人重視,有人注意了,卻是一片斥責聲。清代才子、文學批評家紀曉嵐說:「此隨手寫四句,本不是詩,搜輯者強收入集。」他甚至以質問的口氣說:「千古詩集,有此體否?」在紀曉嵐看來,沒有這種體,當然也不是詩。其實正是這「無此體」,看出蘇軾的創新精神。
有一部佛門經書叫《欏嚴經》,書中說:「譬如琴瑟琵琶,雖有妙音,若無妙指,終不能發。」這段話很精彩地說明一個哲學道理:只有主觀和客觀相統一,才能成功。蘇軾把它妙化入詩,更進一步,琴聲也不是源於妙指,而是來自內心,琴者即心聲。物我融合,才是佳境。
我們再看大家非常熟悉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有新思想,這種思想前人有過,卻沒有說過,蘇軾說出來了。要知道世上多少事,想到容易做到難。有些人三歲想到的事六十歲也未必做到。由此看來,蘇軾這首詩是「以議論入詩」的典範,是宋詩的一種革新。這正是蘇軾哲理的價值所在,或者說是蘇軾的功勞。「唐詩主情,宋詩主理」,既然要說理,就得「以文入詩」,因為詩寫情,文說理;既然要說理,就得「以議論入詩」,因為不議理不明。自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評》中發難,到清代這七百年間,不少學者批評宋詩「以文入詩,以議論入詩」,覺得沒有「詩味兒」了,蘇軾反其道而行之,用自己的哲理詩維護了宋詩。
我們不妨再看一首《獨覺》:

倏然獨覺午窗明,欲覺猶聞醉鼾聲。
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里的「獨覺」,暗指禪語,一語雙關。即一個人只要悟透世界,瞭然於心,那麼對於人生的凄風苦雨也就能安然處之,恬然對待了。到此,讓我們抄錄蘇軾的一首詞:《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

不知你讀後能否理解?

㈡ 唐代詩人 哲理 故事

李白,鐵杵磨成針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
,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淚別汪倫

李白非常喜歡游覽名山大川,他多次漫遊長江南北,黃河上下。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上,幾乎印滿了李白的足跡。那些爛漫的山花發出一陣陣芳香,那些快樂的小鳥「啾啾」的叫著,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一個千姿百態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遊玩。一天,他收到一個叫汪倫的人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上寫著:「先生喜歡遊玩嗎?我們這里有十里桃花。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里有萬家酒店。請您來我們皖南涇縣玩吧。」李白看了這封邀請信十分高興,馬上收拾行李就向涇縣出發。可是到了涇縣以後,李白朝四周張望了半天也沒見到什麼十里桃花,更別提萬家酒店了。正在納悶,一個村民打扮的人走上前來說:「李白先生,見到你真是太榮幸了。我就是汪倫。」汪倫接著便解釋說:「我信里所說的十里桃花,是指十里之外有個桃花潭,而萬家酒店呢,是說有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李白聽了,哈哈大笑。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好朋友。汪倫邀請李白在他家住一段時間,叫妻子做了好多鄉噴噴的飯菜,還拿出了釀造多年的好酒熱情地招待李白。他們邊吃邊聊,真是愉快極了。後來李白又到附近的幾個朋友家住了幾天。可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著李白去辦呢。所以待了幾天後,李白決定要離開了。但為了不給汪倫添麻煩,李白並沒有專門向汪倫告別,他准備悄悄地坐船回家了。誰知就在李白已經上了船而船正要開動的時候,汪倫趕到了。要知道如果再慢一步,就來不及了。李白聽到汪倫和村裡的鄉親們手拉著手一邊唱著為他送行的歌,一邊用腳踏出節奏。李白又驚又喜,他沒想到汪倫會和這么多村民一起來河邊送他,這些老百姓對他實在太好了。他只覺得心頭一熱,眼淚差點掉了下來。就這樣,李白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詩名叫《贈汪倫》。詩的後兩句寫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就算有千尺那麼深,也比不上汪倫來送我的情誼深呀。」

這首送給汪倫的詩為什麼會這么美好動人,為什麼會流傳這么廣呢?因為它抒寫了一位偉大的詩人與普通人之間純真質朴的友情。這也是為什麼千百年來李白能得到老百姓特殊喜愛的很重要的原因哦。

㈢ 古代詩人哲理名言有哪些

  1. 世胄攝高位,英俊沉下僚,地位使之然,由來非一朝。——左思《詠史》

  2.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有誰知——白居易《放言》

  3.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己亥歲》

  4.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5.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也。——春秋 孔丘《論語.子罕》

  6. 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戰國韓非《韓非子·喻志》

  7.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東漢王充《論衡·別通篇》

  8. 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宋張孝祥《論治體 子· 甲申二月九日》

  9.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戰國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

  10.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也;不臨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況

  11.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清林則徐

  12. 道成於學而藏於書,學進於振而廢於窮。——東漢王符《潛夫論·贊學》

  13. 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崖苦作舟。——韓愈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

  1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聃 引自《老子·道德經》

㈣ 李白有哪些非常有哲理的詩詞句子

李白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北京大學教授李志敏評價:「李白之詩呼吸宇宙,出乎道;杜甫之詩德參天地,源於儒,皆至天人合一境界,故能出神入化。「 《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


熱點內容
贊美景的成語 發布:2024-10-18 15:51:49 瀏覽:579
表示嚴肅的成語 發布:2024-10-18 15:26:28 瀏覽:773
武開頭成語 發布:2024-10-18 15:24:55 瀏覽:128
關於牆故事 發布:2024-10-18 15:08:05 瀏覽:654
相照成語 發布:2024-10-18 15:08:04 瀏覽:643
一不什麼成語 發布:2024-10-18 15:04:20 瀏覽:405
成績好的成語 發布:2024-10-18 14:52:48 瀏覽:759
探案小故事 發布:2024-10-18 14:39:46 瀏覽:31
講禮儀的故事 發布:2024-10-18 14:39:45 瀏覽:277
花好的成語 發布:2024-10-18 14:33:47 瀏覽:395